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周萍 陈欧娜 +4 位作者 苏咏梅 向阳红 吴渝梅 胡红 周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4-789,共6页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组44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温...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组44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温经散寒通络汤和针灸治疗。每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在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上均有较大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休息痛、肿胀个数、肿胀指数、压痛个数、压痛指数、晨僵时间、肝肾功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关节功能障碍、双手握力及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有更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功能的改善、病情活动的控制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温经散寒通络汤 针灸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刚 肖凌 谭光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2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8例,其中双侧同期手术3例。取腋中线第6肋间为电视胸腔镜观察孔,于腋前线第4肋间做2cm切口经肋间进入...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8例,其中双侧同期手术3例。取腋中线第6肋间为电视胸腔镜观察孔,于腋前线第4肋间做2cm切口经肋间进入胸腔为操作孔,肺大疱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或结扎,纱布摩擦胸膜固定术。结果 98例无中转开胸,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1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病人因胸腔内粘连重,肺大疱多,延长第4肋间切口3~4cm,行胸腔镜辅助手术。95例单侧手术时间30~75min,平均50min;3例双侧手术时间分别为120、150、180min。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13d,平均4d。术后住院时间4~14d,平均7d。术后复张性肺水肿、肺不张、包裹性胸腔积液各1例,漏气时间延长2例。98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2个月,其中75例>1年,无气胸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下二孔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可行,疗效确切,疼痛轻,简单,对切口美观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二孔法 自发性气胸 肺大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12对结肠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尹晓玲 陈应果 +4 位作者 张建红 周先云 陈华俊 赵银晶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研究人IL-12对结肠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IL-12/慢病毒重组质粒转染结肠CSCs构建IL-12过表达细胞模型,将IL-12过表达CSCs接种NOD/SCID小鼠,观察成瘤情况,Transwell检测结肠CSCs侵袭性,... 目的研究人IL-12对结肠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IL-12/慢病毒重组质粒转染结肠CSCs构建IL-12过表达细胞模型,将IL-12过表达CSCs接种NOD/SCID小鼠,观察成瘤情况,Transwell检测结肠CSCs侵袭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CK20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TAT6、p-STAT6、survivin、IL-12和IL-4蛋白表达。结果体外实验证明,IL-12使CSCs侵袭性降低40%,细胞成球能力降低,凋亡增加[(45.2±5.6)%vs(4.1±1.2)%]。转染IL-12的CSCs在小鼠体内肿瘤生长能力降低,抑瘤率63.53%;慢病毒/IL-12转染CSCs形成的肿瘤体积(189±21)mm3,质量(1 958.2±41.2)mg;而空载体转染CSCs形成的肿瘤体积(1 785±32)mm3,质量(5 369.8±41.3)mg。Western blot检测表明,IL-12过表达显著降低结肠CSCs上清IL-4和p-STAT6表达。结论 IL-12降低结肠CSCs自我更新能力及侵袭性,促进其分化和凋亡,可能和IL-4/STAT6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过表达 肿瘤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憩室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0
4
作者 倪春 张才全 +1 位作者 李建 胡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特点及延诊误诊原因。方法:对43例我院1998年9月~2008年9月间收治的有症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入院均未考虑到十二指肠憩室,初诊都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经进一步的上...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特点及延诊误诊原因。方法:对43例我院1998年9月~2008年9月间收治的有症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入院均未考虑到十二指肠憩室,初诊都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经进一步的上消化道钡餐、十二指肠镜或ERCP检查才获得确诊;32例行非手术治疗,6例行十二指肠转流憩室旷置,1例行憩室切除术,2例行憩室内翻缝合术,2例行Oddi's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所有患者症状均获得缓解或治愈。结论:十二指肠憩室症状不典型,临床医师常对此症缺乏警惕性,容易延诊误诊。对大部分有症状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内科治疗可缓解或控制症状,对症状顽固或合并有严重并发症则应选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憩室 临床特点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多征象联合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5
作者 孔德会 刘翠芳 +4 位作者 刘云 杨柳 付子文 王凌 杨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分析MRI多个征象及其联合应用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胎盘前置且临床高度怀疑胎盘植入的患者进行MRI检查,分别对拟诊胎盘植入的胎盘异质性、子宫肌层不连续、胎盘局部膨突、肌层变薄及结构模糊、宫外胎盘延伸等... 目的:分析MRI多个征象及其联合应用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胎盘前置且临床高度怀疑胎盘植入的患者进行MRI检查,分别对拟诊胎盘植入的胎盘异质性、子宫肌层不连续、胎盘局部膨突、肌层变薄及结构模糊、宫外胎盘延伸等征象进行独立分析,以分娩术后是否有胎盘植入为标准,统计MRI各征象及联合应用多征象在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肌层变薄及结构模糊的敏感度最高,为92.9%;子宫肌层不连续和宫外胎盘延伸诊断胎盘植入的特异度为100%,胎盘异质性和胎盘局部膨突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66.7%、85.7%、66.7%和71.4%、83.3%、90.9%、55.6%,两者联合应用后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为100%,特异度为83.3%,阳性预测值为93.3%。结论:MRI对胎盘植入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应当作为临床怀疑胎盘植入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胎盘异质性和胎盘局部膨突两征象联合对胎盘植入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阳丹 李革 +3 位作者 张名均 滕小春 陈春全 唐晓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32-1934,共3页
目的研究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2所医院的糖尿病门诊和住院初诊患者及其他疾病和门诊健康体检者共336例,其中病例组(糖尿病患者)172例,对照组(非糖尿病者)164例,调查... 目的研究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2所医院的糖尿病门诊和住院初诊患者及其他疾病和门诊健康体检者共336例,其中病例组(糖尿病患者)172例,对照组(非糖尿病者)164例,调查其糖尿病危险因素,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其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结果该人群AA、AG、GG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0.015、0.307和0.678,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02和0.798,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W平衡(χ2=3.081,P=0.079)。病例组人群GG基因型的检出率(74.42%)高于对照组(60.98%),AA+AG型检出率(25.28%)低于对照组(39.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6,P=0.008);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总胆固醇(TC)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症、腰臀比(WHR)、糖尿病家族史和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受体基因 Gln223Arg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东平 张波 胡长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通过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基因多态性的测定,了解其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发生及斑块易损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结果将238人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进行Apo ... 目的:通过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基因多态性的测定,了解其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发生及斑块易损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结果将238人分为易损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进行Apo E基因多态性、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测定,分析ε4等位基因与斑块易损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ernal-media thickness,IMT)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关系。结果:1易损斑块组ε4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高(χ2=5.78,P=0.020)。2ε4等位基因携带者平均IMT较非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为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调整年龄、性别、血脂等相关因素后,ε4依然是斑块不稳定的独立相关因素。4ε4等位基因携带者Hs-CRP(t=4.868,P=0.000)、MCP-1(t=7.223,P=0.000)较非ε4等位基因携带者高。结论:Apo 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相关;ε4等位基因携带者罹患易损斑块的概率更高;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体内炎性活动强于非ε4等位基因携带者。Apo E基因遗传多态性除了通过调节血脂来介导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影响体内慢性炎症状态从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基因遗传多态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12/慢病毒重组体对结肠癌干细胞“干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尹晓玲 王正中 +3 位作者 赵银晶 陈华俊 杨晓琼 梁后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观察其在结肠癌干细胞(Cancerstem cell,CSCs)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为后续动物试验做准备。方法:PCR扩增pORF-hIL-12质粒获得IL-12基因,通过双酶切及连接后构建IL-12...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观察其在结肠癌干细胞(Cancerstem cell,CSCs)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为后续动物试验做准备。方法:PCR扩增pORF-hIL-12质粒获得IL-12基因,通过双酶切及连接后构建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分离鉴定结肠CSCs,将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转染结肠CSCs建立IL-12过表达模型,检测IL-12在结肠CSCs的表达及对结肠CSCs"干性"的影响。结果:PCR、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构建正确,流式细胞仪成功分选出CD133+CD44+SW480结肠CSCs,IL-12/慢病毒转染结肠CSCs后,RT-PCR及West-ern blot证实结肠CSCs培养上清均有IL-12表达,IL-12抑制结肠CSCs自我更新,促进其分化。结论:IL-12/慢病毒过表达重组体能在结肠CSCs中稳定表达并能抑制结肠CSCs自我更新及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介素12重组体 构建 癌症干细胞 表达 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作为药用辅料及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邓春兰 于明安 +1 位作者 王馨 廖一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418,共5页
本文介绍了蒙脱石作为药用辅料在助悬剂、崩解剂、粘合剂、稳定剂、吸附剂、抗菌剂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蒙脱石作为药物载体应用于医药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蒙脱石 药用辅料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CFP10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丽蓉 徐敬华 +1 位作者 罗永艾 王国治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3-705,共3页
目的克隆结核分枝杆菌CFP10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奠定基础。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对CFP10的基因进行扩增,以PET-30a(+)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先转化入... 目的克隆结核分枝杆菌CFP10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奠定基础。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对CFP10的基因进行扩增,以PET-30a(+)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先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中,抽提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再转化到表达宿主菌BL21(DE3)中,以IPTG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形式。结果构建了具有正确基因序列的CFP10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结论目的基因克隆入宿主菌中并表达成功,为深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免疫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CFP10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刚 肖凌 欧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59-1660,1664,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06年5月手术切除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136例,其中传统肺癌根治术68例,自2002年后所有肺癌行根治加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68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06年5月手术切除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136例,其中传统肺癌根治术68例,自2002年后所有肺癌行根治加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68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结果:传统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1.2%、21.0%,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2.7%、44.4%。结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生存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患者手功能与桡动脉血供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东平 张波 +1 位作者 郑磊 汪玲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目的:通过桡动脉彩超及双上肢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测定,了解卒中患者上肢瘫痪程度与其血流灌注及交感神经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将74例Brunnstrom’s评分<3分的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利用Fugl-Meyer运动... 目的:通过桡动脉彩超及双上肢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测定,了解卒中患者上肢瘫痪程度与其血流灌注及交感神经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将74例Brunnstrom’s评分<3分的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利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估其上肢功能;超声测定双侧桡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末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管径(diameter)、血容量(blood flow volume,BF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同时测定双侧正中神经的SSR。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r值)分析患肢瘫痪程度与血流灌注及SS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卒中患者瘫痪侧桡动脉的BFV、EDV低于正常侧肢体(P=0.003)。②卒中患者瘫痪侧桡动脉的RI低于正常侧肢体(P=0.015)。③患肢SSR波幅较健侧为低(P=0.027),潜伏期无明显差异。④FMA评分与患/健侧桡动脉BFV比值呈正相关(r=0.712,P=0.046),与SSR波幅呈正相关(r=0.455,P=0.032)。结论:患肢的血流灌注较健侧明显减少,且随肢体功能障碍程度呈加重趋势。偏瘫上肢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感调节机制障碍,但SSR作为交感神经功能的一个评估指标,难以准确反映桡动脉的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桡动脉彩超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45例肾囊肿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安学军 李春平 +2 位作者 杨汉丰 林杰 黄小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271-1272,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经B超或CT诊断的45例(58个)肾囊肿在CT定位下经皮穿刺抽吸,行无水乙醇反复冲洗法硬化剂治疗,用18~21G穿刺针抽吸,注入99.7%无水乙醇,注射量为抽出囊液量的25%~30%。术...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经B超或CT诊断的45例(58个)肾囊肿在CT定位下经皮穿刺抽吸,行无水乙醇反复冲洗法硬化剂治疗,用18~21G穿刺针抽吸,注入99.7%无水乙醇,注射量为抽出囊液量的25%~30%。术后每隔3个月复查,分析其疗效。结果:其中53个囊肿一次穿刺成功,随访3个月~1年,复查见25例(35个囊肿)消失,15例(18个囊肿)缩小,5例(5个囊肿)未见缩小。有效率91.3%,囊肿消失率60.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肾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脂多糖的提取及其检测血清结核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丽蓉 罗永艾 王国治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提取结核分枝杆菌(MTB)脂多糖抗原,检测结核血清参考品,评价其在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MTB菌体冰浴超声破碎,用酚/氯仿、氯仿/甲醇抽提除去蛋白和脂质,再用DNase I酶和RNase酶作用除去DNA和RNA,得到初步纯化的脂多糖即LPS-1,LP... 目的提取结核分枝杆菌(MTB)脂多糖抗原,检测结核血清参考品,评价其在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MTB菌体冰浴超声破碎,用酚/氯仿、氯仿/甲醇抽提除去蛋白和脂质,再用DNase I酶和RNase酶作用除去DNA和RNA,得到初步纯化的脂多糖即LPS-1,LPS-1在去污剂Triton-X114作用后,分成含有阿拉伯甘露糖(AM)的水相即LPS-2和含有脂阿拉伯甘露糖(LAM)和脂甘露糖(LM)的有机相即LPS-3,以三种多糖作为抗原,通过ELISA方法检测结核阳性和阴性血清参考品。结果LPS-1对结核血清参考品检测的敏感性为71.7%,特异性为96%,LPS-3的敏感性为43.9%(18/41),而特异性达到100%。结论脂多糖抗原检测血清结核抗体显示出较强的特异性,可望成为结核病血清学的诊断组合抗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脂多糖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瘤苗与^(131)I-1E2协同抗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晓玲 赵银晶 +3 位作者 杨彪 何芳 杨小琼 梁后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30-932,940,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IL-12的小鼠Lewis肺癌瘤苗LLC/mIL-12;评估尾静脉注射^(131)I-1E2(^(131)I标记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E2)抑瘤效果及LLC/mIL-12对^(131)I-1E2靶向治疗增效作用。方法:制备LLC/mIL-12;Na^(131)I标记1E2;建立C57BL/6小鼠移植...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IL-12的小鼠Lewis肺癌瘤苗LLC/mIL-12;评估尾静脉注射^(131)I-1E2(^(131)I标记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E2)抑瘤效果及LLC/mIL-12对^(131)I-1E2靶向治疗增效作用。方法:制备LLC/mIL-12;Na^(131)I标记1E2;建立C57BL/6小鼠移植瘤模型,比较单纯尾静脉注射^(131)I-1E2或联合瘤内注射LLC/mIL-12时^(131)I-1E2在小鼠体内分布。成瘤小鼠随机分组。为GT、LLC/mIL-12)、RIT(Radioimmunotherapy,放射免疫治疗)、PBS和GT+RIT组,治疗后测量肿瘤体积及重量,计算抑瘤率,检测CTL和NK活性。结果:^(131)I-lE2能有效靶向肿瘤组织,尤其联合LLC/mIL-12。与单用GT或RIT比较,GT+RIT能有效地上调IL-12表达、抑制肿瘤生长,GT及联合组有大量CD4^+、CD8^+淋巴细胞浸润,NK和CTL细胞活性增强。联合组。^(131)I-1E2更多积聚在肿瘤组织。结论:^(131)I-1E2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可能成为新的肿痛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瘤苗 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E2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预防治疗大鼠缺血性卒中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毅 王凌 +1 位作者 康绍军 曾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超声联合微泡介导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的预防性治疗作用。方法将27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BDNF组和BDNF超声组,每组9只,建立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模型,评价术后24h脑组织中BDNF含量...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超声联合微泡介导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的预防性治疗作用。方法将27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BDNF组和BDNF超声组,每组9只,建立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模型,评价术后24h脑组织中BDNF含量,并于术后第1、3和7天进行MR检查以及行为学评价。结果 BDNF超声组脑组织中的BDNF含量明显高于BDNF组及假手术组(P均<0.05)。BDNF超声组脑梗死面积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缩小,第7天时,梗死面积明显小于BDNF组。BDNF超声组和BDNF组术后第7天行为学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导下BDNF可增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并可明显减小梗死灶,改善行为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脑屏障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连枷胸18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刚 肖凌 谭光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145-2145,2149,共2页
关键词 连枷胸 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致脑组织水肿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静 李长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emoglbin,HB)在脑组织水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HB 50μL直接注射到wistar大鼠脑尾状核为模型,对大鼠造模后各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并...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emoglbin,HB)在脑组织水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HB 50μL直接注射到wistar大鼠脑尾状核为模型,对大鼠造模后各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并分析其间的联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注射HB 3 h神经功能评分、脑含水量及AQP4 mRNA和蛋白的含量即开始增高(P<0.05),评分以造模后12 h到24 h,后三项指标则均在术后第24 h达高峰。AQP4干预组注射HB后上述各项指标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均不如模型组增高明显(P>0.05)。结论大鼠脑尾状核直接注射HB可成功诱发脑水肿,AQP4mRNA和蛋白表达与注射HB后脑水含量的程度呈平行关系,提示AQP4直接参与了HB致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给予氯丙烯干预可抑制AQP4的表达、减轻HB引起的脑水肿,进一步说明AQP4的表达与功能是HB致脑水肿形成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脑水肿 水通道蛋白4 氯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前列腺穿刺手术后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抗感染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一兰 胡雪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98-1301,共4页
临床药师参与1例前列腺穿刺术后发生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通过积极查阅指南、文献,协助临床医生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替加环素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开塞露给药法应用于骨科便秘患者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从容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6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骨科 便秘 开塞露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