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下,再造烟叶废水处理碳排放日益受到关注。再造烟叶作为烟草行业重要环节,系统评估再造烟叶废水处理站碳排放量并提出低碳运行措施对再造烟叶废水处理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湖北武汉某再造烟叶污水处理...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下,再造烟叶废水处理碳排放日益受到关注。再造烟叶作为烟草行业重要环节,系统评估再造烟叶废水处理站碳排放量并提出低碳运行措施对再造烟叶废水处理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湖北武汉某再造烟叶污水处理站为研究案例,根据《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进行核算,全面分析了污水处理各环节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处理量2500 m^(3)/d的再造烟叶废水处理站年碳排放量为10485.3 tCO_(2)e,吨水碳排放量为11.5 kg CO_(2)e,预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及剩余污泥处理单元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占总碳排放量的8.8%、28.1%及63.1%。基于以上碳排放特征,提出了污水余热利用、污泥处置方式优化、厌氧产甲烷利用、药剂投加环节优化及曝气系统升级4项碳中和措施。经测算,采用以上措施后每年产生的碳减排量为5033.7 tCO_(2)e,碳补偿量为4197.8 t CO_(2)e,碳中和率可达88%。展开更多
以高湿污泥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2种物质掺混后的热解特性,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污泥/秸秆共气化特性,考察了污泥与玉米秸秆不同掺混质量比下合成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污泥和秸秆掺混物比污泥表现出更优的热解...以高湿污泥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2种物质掺混后的热解特性,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污泥/秸秆共气化特性,考察了污泥与玉米秸秆不同掺混质量比下合成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污泥和秸秆掺混物比污泥表现出更优的热解特性。当污泥和秸秆掺混质量比为4∶6时,制氢效果最佳,H_(2)和CO的气体体积分数分别为49.56%和27.42%,H_(2)的产量为0.61 L/g。在此条件下,综合比较了共气化和污泥/秸秆其他处置方式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共气化可实现负碳排放,碳减排量为1 812.17 kg CO_(2)/(t原料),表明污泥与秸秆共气化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是一项可同时实现污泥/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高效气化制氢和节能减排等多重目标的制氢技术。展开更多
文摘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下,再造烟叶废水处理碳排放日益受到关注。再造烟叶作为烟草行业重要环节,系统评估再造烟叶废水处理站碳排放量并提出低碳运行措施对再造烟叶废水处理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湖北武汉某再造烟叶污水处理站为研究案例,根据《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进行核算,全面分析了污水处理各环节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处理量2500 m^(3)/d的再造烟叶废水处理站年碳排放量为10485.3 tCO_(2)e,吨水碳排放量为11.5 kg CO_(2)e,预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及剩余污泥处理单元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占总碳排放量的8.8%、28.1%及63.1%。基于以上碳排放特征,提出了污水余热利用、污泥处置方式优化、厌氧产甲烷利用、药剂投加环节优化及曝气系统升级4项碳中和措施。经测算,采用以上措施后每年产生的碳减排量为5033.7 tCO_(2)e,碳补偿量为4197.8 t CO_(2)e,碳中和率可达88%。
文摘以高湿污泥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2种物质掺混后的热解特性,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污泥/秸秆共气化特性,考察了污泥与玉米秸秆不同掺混质量比下合成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污泥和秸秆掺混物比污泥表现出更优的热解特性。当污泥和秸秆掺混质量比为4∶6时,制氢效果最佳,H_(2)和CO的气体体积分数分别为49.56%和27.42%,H_(2)的产量为0.61 L/g。在此条件下,综合比较了共气化和污泥/秸秆其他处置方式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共气化可实现负碳排放,碳减排量为1 812.17 kg CO_(2)/(t原料),表明污泥与秸秆共气化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是一项可同时实现污泥/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高效气化制氢和节能减排等多重目标的制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