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bS理念的石灰岩碎石矿山生态复绿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1
作者 唐俊霞 邵蒙 +2 位作者 张煊赟 张仕超 何娟 《农业工程》 2025年第4期123-131,共9页
矿山生态复绿工程是缓解矿山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评估其生态效益是衡量生态修复成效的关键环节。以重庆市高新区楠木沟萌特露天废弃矿山为研究对象,引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基于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环境和... 矿山生态复绿工程是缓解矿山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评估其生态效益是衡量生态修复成效的关键环节。以重庆市高新区楠木沟萌特露天废弃矿山为研究对象,引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基于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环境和净化水质4个维度,对比分析矿山生态复绿工程实施前后的生态效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生态复绿工程显著优化了矿区土地利用结构,矿区工矿仓储用地面积占比下降,水域、耕地、林地和园地面积占比提升。其中,工矿仓储用地面积转出50.24 hm^(2),水域、耕地、园地和林地面积分别转入14.04、11.32、9.29和13.28 hm^(2)。(2)矿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效益差异较大。其中,水域的生态价值量占比最高,主要表现为涵养水源效益;其次是林地、园地和耕地。(3)矿区复绿后生态效益总价值4 120万元/a。其中,涵养水源收益4 110万元/a,其次是净化水质效益、净化环境效益和保持土壤效益。通过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生态复绿工程的开展,楠木沟露天废弃石灰岩矿矿山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环境和净化水质的生态效益得到极大提升,有效保护了矿区生态环境,以期为同类矿区环境治理复绿和土地复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矿山生态复绿 生态恢复 工程技术 生态效益 NbS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抗滑桩设计计算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霞 王小委 李双智 《绿色科技》 2014年第2期279-282,共4页
从滑坡灾害谈起,分析了工程中常使用的支挡结构形式———双排抗滑桩。介绍了双排抗滑桩理论计算模型的研究现状,认为合理的计算模型必须慎重考虑桩-土之间相互作用,并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计算模型;指出了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已较成熟... 从滑坡灾害谈起,分析了工程中常使用的支挡结构形式———双排抗滑桩。介绍了双排抗滑桩理论计算模型的研究现状,认为合理的计算模型必须慎重考虑桩-土之间相互作用,并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计算模型;指出了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已较成熟,研究热点多集中于推力在前、后排桩的分配方式上;针对研究较少的双排桩桩顶连接方式,介绍了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认为没有哪种连接方式具有绝对的优势,应该视情况而定;分析、指出了研究动荷载作用下双排抗滑桩理论分析的必要性;从研究文献分析,认为数值模拟技术是双排抗滑桩理论研究的强有力工具,应该得到重视。最后给出了双排抗滑桩未来可能的几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挡结构 滑坡推力 动荷载 数值模拟 双排抗滑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始卸荷水平对深埋砂岩力学特性影响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新荣 刘俊 +3 位作者 李栋梁 何春梅 王子娟 谢应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81-3088,共8页
深部岩石开挖等工况诱发的不同初始卸荷水平对其力学特征影响明显,基于对砂岩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不同初始卸荷水平的三轴卸荷试验,研究了高应力加、卸荷条件下砂岩的强度、变形及扩容特征。研究发现:在同一初始围压条件下,初始卸荷... 深部岩石开挖等工况诱发的不同初始卸荷水平对其力学特征影响明显,基于对砂岩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不同初始卸荷水平的三轴卸荷试验,研究了高应力加、卸荷条件下砂岩的强度、变形及扩容特征。研究发现:在同一初始围压条件下,初始卸荷水平越高,围压降低的越小,岩样达到破坏所经历的卸围压过程越短。随着初始围压的增大,不同卸荷水平下的统一围压降参数η基本是增加的,表明在高应力状态岩样需要更大的围压卸荷量才会破坏。随初始卸荷水平的提高,凝聚力c呈指数关系增长,内摩擦角φ呈多项式关系减小。卸围压的两个阶段,侧向应变增量Δε_3都比轴向应变增量Δε_1大,表现为明显的侧向扩容。初始卸荷水平越低,其最大剪胀角越大,扩容效应越明显。扩容指标I_d与围压呈幂函数型关系,与初始卸荷水平呈二次函数关系。基于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对不同初始卸荷水平作用的砂岩的摩尔-库仑准则表达式进行了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卸围压试验 初始卸荷水平 剪胀角 扩容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次微小地震下顺倾软硬互层边坡动力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新荣 何春梅 +3 位作者 刘树林 刘永权 路雨明 谢应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0-438,共9页
三峡库区(TGR)自蓄水以来微震活动加剧、强度增大,频发微震会对库区边坡产生一定影响。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和UDEC数值模拟方法,对库区顺倾软硬互层边坡在不断微、小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失稳演化过程及动力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如下:... 三峡库区(TGR)自蓄水以来微震活动加剧、强度增大,频发微震会对库区边坡产生一定影响。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和UDEC数值模拟方法,对库区顺倾软硬互层边坡在不断微、小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失稳演化过程及动力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如下:在不断地震作用后,边坡自振频率下降、阻尼比上升,自振频率下降的速度随加载次数和加载幅值的增加而增大;在不同加载阶段,边坡坡面PGA放大系数不断降低,动力响应呈现减弱趋势;弱层成为顺倾软硬互层边坡变形破坏的优势区域;边坡的破坏失稳演化过程为分段式的滑移破坏过程,上部软、硬层滑落后,剩余滑体沿着由上部弱层剪切裂缝、中部硬层次级节理拉裂缝和下部弱层剪切裂缝贯通形成的滑移面滑移破坏;UDEC数值模拟表明顺倾软硬互层边坡的累积永久位移随微震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稳定性系数则呈现递减趋势。研究成果对库区滑坡形成机制的认识和减灾、防灾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微震 顺倾软硬互层边坡 振动台试验 UDEC离散元模拟 动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环境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抗剪强度劣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新荣 袁文 +3 位作者 傅晏 王子娟 朱乐文 谢应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20-2326,共7页
为研究酸碱环境中砂岩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抗剪强度的劣化规律,在浸泡溶液p H值分别为7,9,4的环境中,对砂岩试件进行次数为1,3,6,10次的干湿循环试验。通过不同循环次数后的单轴和三轴试验,计算得到每个阶段循环后砂岩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 为研究酸碱环境中砂岩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抗剪强度的劣化规律,在浸泡溶液p H值分别为7,9,4的环境中,对砂岩试件进行次数为1,3,6,10次的干湿循环试验。通过不同循环次数后的单轴和三轴试验,计算得到每个阶段循环后砂岩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及其与干湿循环次数N的变化关系式,从而获得砂岩在不同p H值干湿循环作用下抗剪强度随循环次数的变化公式。结果表明,砂岩的抗剪强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在干湿循环作用前期,受影响较为显著,抗剪强度降幅很大,而后,强度降幅相对较小;酸性环境下,砂岩抗剪强度劣化最为严重,碱性次之,中性最轻;干湿循环后的干燥试件抗剪强度劣化幅度远不如湿状态下的劣化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酸碱环境 砂岩 抗剪强度 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预应力锚索初始张拉锁定值取值规律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永权 刘新荣 +1 位作者 谢应坤 余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64-2174,共11页
针对基坑工程中预应力锚索的特点,采用理论推导、算例计算、数值模拟及实例分析的方法,对拉力型、压力型、荷载分散型锚索及锚拉桩上多排预应力锚索的锁定值取值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由于锚头刚度的差异,拉力型锚索的锁定值宜取规... 针对基坑工程中预应力锚索的特点,采用理论推导、算例计算、数值模拟及实例分析的方法,对拉力型、压力型、荷载分散型锚索及锚拉桩上多排预应力锚索的锁定值取值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由于锚头刚度的差异,拉力型锚索的锁定值宜取规范规定范围的小值,而压力型锚索宜取相应的大值;荷载分散型锚索应分组张拉锁定,各分组钢绞线的锁定值与锚索自由段长度、分散间距及锚头位移有关,且离孔口距离越远,分段承载体锚索锁定值越大;锚拉桩上的多排预应力锚索应考虑锚索的张拉顺序采取不同的锁定值,基于各排锚索张拉锁定后产生的真实锚头位移的差异,上排锚索宜取较小的锁定值,下排锚索宜取较大的锁定值。相关规律可为基坑锚索的张拉锁定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预应力锚索 张拉锁定值 锚索类型 锚拉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滑桩土拱效应的时效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桂林 樊友全 +1 位作者 张永兴 董捷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1,共4页
土拱效应是保证抗滑桩桩后土体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岩土体具有蠕变特性,必然导致桩间土拱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笔者设计了抗滑桩室内推桩模型试验,分析了1 kN、2 kN恒定外推力条件下,抗滑桩桩后土体内部的应力分布特征及土拱效应的... 土拱效应是保证抗滑桩桩后土体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岩土体具有蠕变特性,必然导致桩间土拱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笔者设计了抗滑桩室内推桩模型试验,分析了1 kN、2 kN恒定外推力条件下,抗滑桩桩后土体内部的应力分布特征及土拱效应的时效性。沿法向布置的土压力计量测数据表明,土拱效应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土拱作用厚度相对增加;沿推力方向布置的土压力计量测数据表明,水平土拱效应伴随推力增长呈现出先增强而后逐渐扩展的现象,随着时间的增长,应力沿着法向扩散的范围有很大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恒定外推力 土拱效应 时效性 土压力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徕卡GeoMoS自动监测系统在滑坡外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潘国兵 李沁羽 张维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6-67,共2页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繁。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的数据,在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危害巨大的地质灾害中,滑坡所占的比率高达60%以上。因此,做好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特别是滑坡体的监测和预警,...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繁。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的数据,在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危害巨大的地质灾害中,滑坡所占的比率高达60%以上。因此,做好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特别是滑坡体的监测和预警,对于有效地减少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显得尤为重要。常规的滑坡变形监测方法监测周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变形监测 滑坡体 自动监测系统 地质灾害调查 应用 徕卡 地质环境监测 地质灾害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系数法中条块间应力的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易朋莹 邓时义 吕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8-482,共5页
根据对传递系数法条块间作用力性质及与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关系进行的分类,揭示了其中3类计算成果与条块间的实际应力状态不符,分析成果偏危险。结合Mohr-Coulomb屈服准则,分析了问题原因,并求解了条块间应力的极限值。结论表明:当... 根据对传递系数法条块间作用力性质及与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关系进行的分类,揭示了其中3类计算成果与条块间的实际应力状态不符,分析成果偏危险。结合Mohr-Coulomb屈服准则,分析了问题原因,并求解了条块间应力的极限值。结论表明:当条块间作用力小于主动土压力时后侧条块发生主动破坏,条块间作用力应采用主动土压力,当作用力大于被动土压力时前侧条块将发生被动破坏,条块间作用力采用被动土压力,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工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系数法 MOHR-COULOMB 主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 下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位变动下推移式滑坡监测变形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朋莹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132,共6页
三峡水库蓄水诱发了多处推移式滑坡变形加剧,为了加强对该类滑坡在三峡水库水位调节下变形特征的认识和灾害的预防,以三峡库区典型推移式滑坡——云阳凉水井滑坡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为例,制定监测方案;通过对滑坡地表位移、地表裂缝、深... 三峡水库蓄水诱发了多处推移式滑坡变形加剧,为了加强对该类滑坡在三峡水库水位调节下变形特征的认识和灾害的预防,以三峡库区典型推移式滑坡——云阳凉水井滑坡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为例,制定监测方案;通过对滑坡地表位移、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地表水位、降雨量及宏观巡查等方面的监测,分析监测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研究降雨及库水位升降对滑坡变形影响,分析了降雨、库水位变化时滑坡体变形和变形速度的规律;结合条块自身稳定系数变化量,揭示了推移式滑坡在降雨和库水位两种不同作用机制下的变形规律:降雨对后部变形影响大,库水对前部变形影响大,水位越高影响越强烈;降水时动水压力对滑体变形影响较大;同时受降雨和降水作用时滑体变形最大。其变形规律为该类滑坡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推移式 变形监测 变形规律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挡土墙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国印 汪魁 +1 位作者 易朋莹 李珂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100,共9页
新型装配式挡土墙相比于传统重力式挡土墙有自重小、地基承载力要求低、适应性强、用料节省、施工时间短等优势,且可实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的目的,是挡土墙设计研究的重要方向。相对于传统重力式挡土墙,装配式挡土墙需要更多地考... 新型装配式挡土墙相比于传统重力式挡土墙有自重小、地基承载力要求低、适应性强、用料节省、施工时间短等优势,且可实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的目的,是挡土墙设计研究的重要方向。相对于传统重力式挡土墙,装配式挡土墙需要更多地考虑墙体自重的减小、装配结构的拼接等导致的变形及稳定性问题,因此重点对装配式挡土墙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在对传统重力式挡土墙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以倾斜式墙背挡土墙为例,按照规范规定计算了挡土墙的相关安全系数;继而利用敏感度分析的方法,逐个分析了墙中填料的容重、墙后填土内摩擦角和墙背倾角在新型装配式挡土墙稳定性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分析了各因素对挡土墙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找出了影响挡土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新型装配式斜墙背挡土墙设计中应当注意的各种问题,为新型装配式挡土墙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装配式挡土墙 稳定性 安全系数 影响因素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向荷载作用下岩质地基基础应力分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珂 阴可 姚舜禹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26-1531,共6页
针对含有斜向支撑或斜向传力构件的岩土体支护结构嵌岩基础存在力学机理不明晰的问题,采用斜向荷载作用下岩质地基基础模型试验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分析方法,得到了斜向荷载作用下岩质地基基础应力分布规律和基础破坏模式。通过引入Good... 针对含有斜向支撑或斜向传力构件的岩土体支护结构嵌岩基础存在力学机理不明晰的问题,采用斜向荷载作用下岩质地基基础模型试验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分析方法,得到了斜向荷载作用下岩质地基基础应力分布规律和基础破坏模式。通过引入Goodman层状岩体内应力求解中的等效各向同性介质理论对基础压应力核心体边界进行了求解;在Southwell基本方程基础上通过Hankel积分变换对压应力核心体边界计算中的主要参数kn与ks的理论算法进行了推导。本文通过对比理论计算与三维有限元分析结论,验证了基于等效各向同性介质理论提出的基础压应力核心体边界和参数kn与ks的理论计算方法,得到了斜向荷载作用下岩质地基基础应力分布的特点及其应力边界求解方法,为岩质地基基础的内应力后续研究与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荷载 岩质地基基础 应力分布 压应力核心体 法向刚度 切向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层岩质边坡隧道开挖稳定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秀贵 仉淼 冯一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80-885,共6页
以尖峰岭隧道作为典型工程实例,根据地质勘查成果选择典型断面布置合理的测孔进行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随着隧道的开挖,边坡稳定性一定会受到影响,边坡含水状态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要加强边坡防治措施.利用midmas-gt... 以尖峰岭隧道作为典型工程实例,根据地质勘查成果选择典型断面布置合理的测孔进行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随着隧道的开挖,边坡稳定性一定会受到影响,边坡含水状态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要加强边坡防治措施.利用midmas-gts软件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开挖导致的位移和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挖后的位移变化和应变变化比未开挖时要显著增大,隧道洞口段是引起崩塌、裂缝破坏的主要地段之一,故洞口段边坡的稳定性是隧道设计和施工时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开挖 顺层 岩质边坡 稳定性 位移 应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技术在三峡库区云阳县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付崇江 张斌 +3 位作者 朱云 刘钊卿 孙峰 张顺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538-540,共3页
GPS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滑坡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可靠的方法。利用GPS技术对三峡库区云阳县渠龙村滑坡进行了监测。为跟踪滑坡体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位移信息,根据最终监测数据绘制的监测点时间序列曲线图,分析了各监测点随时间变化的... GPS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滑坡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可靠的方法。利用GPS技术对三峡库区云阳县渠龙村滑坡进行了监测。为跟踪滑坡体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位移信息,根据最终监测数据绘制的监测点时间序列曲线图,分析了各监测点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实践证明:所采用的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能快速有效的应用到库区大部分滑坡监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滑坡监测 三峡库区 变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型煤性能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秀贵 贾志亭 +1 位作者 杨明 冯一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85-1088,共4页
针对利用煤层瓦斯抽采并防治瓦斯灾害的问题.本文利用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装置,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三轴压缩破坏试验和渗透特性试验,探索煤体温度在瓦斯抽采和预防煤与瓦斯灾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煤体的强度随着温度的... 针对利用煤层瓦斯抽采并防治瓦斯灾害的问题.本文利用含瓦斯煤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装置,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三轴压缩破坏试验和渗透特性试验,探索煤体温度在瓦斯抽采和预防煤与瓦斯灾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煤体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2)煤体变形过程中的渗透性变化趋势有一致性,它与变形量直接相关,受温度影响很小;(3)控制煤体温度是提高瓦斯抽采效果的一个合理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温度 渗透率 力学特性 变形特性 三轴压缩 瓦斯抽采 煤矿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