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要性—脆弱性”分析框架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传华 王钟书 +2 位作者 张凤太 刘力 冯丽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94,共11页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不仅是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高效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该文基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中“保护+修复”的双重内涵与要求,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的“重要性—...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不仅是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高效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该文基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中“保护+修复”的双重内涵与要求,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的“重要性—脆弱性”协同分析框架与技术路径,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依托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开展生态保护重点区域与生态修复重点区域的空间集成和综合分区研究,进而提出差异化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治理策略。结果表明:1)江津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2009-2019年江津区ESV呈下降态势,ESV低值区挤占ESV高值区现象明显;2)江津区生态脆弱性总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纵向空间格局,长江干流及其沿线水域生态脆弱性整体较高,且长江北岸生态脆弱性略高于长江南岸;3)江津区生态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人口密度、人均生态用地面积、地均GDP、土壤侵蚀强度、生物量和植被覆盖度;4)基于“重要性—脆弱性”协同分析,将江津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区分为源地保护区、自然修复区、人工修复区、生态重建区和适度发展区5类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利用 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 脆弱性 江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叶面阻隔剂对水稻Cd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力 张传华 +2 位作者 邓炜 冯丽 何于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82-2392,共11页
为研究重庆市主要土壤类型区水稻叶面阻隔剂喷施的最佳时期,提高叶面阻隔技术对水稻籽实的降Cd效率,以合川区(紫色土区)和黔江区(黄壤区)为例,以“恒丰优珍丝苗”为供试品种,选用“楚戈”叶面阻隔剂(富Si型),开展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为研究重庆市主要土壤类型区水稻叶面阻隔剂喷施的最佳时期,提高叶面阻隔技术对水稻籽实的降Cd效率,以合川区(紫色土区)和黔江区(黄壤区)为例,以“恒丰优珍丝苗”为供试品种,选用“楚戈”叶面阻隔剂(富Si型),开展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紫色土区“仅抽穗期喷施叶面阻隔剂”(T2处理组)能将水稻籽实Cd含量(0.151 mg/kg)降至食品安全限值(0.20 mg/kg)以下,“仅分蘖期喷施叶面阻隔剂”(T1处理组)、“分蘖期和抽穗期均喷施叶面阻隔剂”(T3处理组)均会促进水稻籽实对Cd的富集.②黄壤区T1处理组、T2处理组、T3处理组均表现为水稻籽实降Cd效应,但难以保障水稻籽实安全(籽实Cd含量为0.210~0.245 mg/kg),T1处理组水稻籽实降Cd效果优于T2处理组.③土壤铁含量是影响不同生育期喷施叶面阻隔剂水稻籽实降Cd效率的关键,一定厚度的根表铁膜能阻隔Cd向水稻根系内部及地上组织的转运.④喷施叶面阻隔剂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紫色土区和黄壤区各处理组增产率分别为9.90%~12.25%、5.06%~12.44%.研究显示:建议紫色土区在水稻抽穗期开展叶面阻隔剂喷施;黄壤区在水稻分蘖期和抽穗期两次喷施,但需采取综合调控技术(VIP+n)保障水稻籽实的安全;此外,水稻根和茎叶对Cd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建议水稻收割后将水稻根系离田,提高农田土壤重金属的输出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阻隔剂 生育期 水稻Cd 土壤类型 根系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