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效温度对选区激光熔化高强AlSiMg1.4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耿遥祥 樊世敏 +4 位作者 李洁 许俊华 张志杰 鞠洪博 喻利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97-2908,共12页
研究了时效温度对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高Mg含量AlSiMg1.4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LM沉积态样品具有典型的熔池状显微组织,熔池内部为贯穿的柱状晶,熔池边界为等轴晶,晶粒内部存在胞状亚结构。Mg含量的增加有效提升了合金α(Al... 研究了时效温度对选区激光熔化成形高Mg含量AlSiMg1.4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LM沉积态样品具有典型的熔池状显微组织,熔池内部为贯穿的柱状晶,熔池边界为等轴晶,晶粒内部存在胞状亚结构。Mg含量的增加有效提升了合金α(Al)基体中Mg的固溶量,有利于沉积态AlSiMg1.4样品中Mg-Si团簇的形成及直接时效样品中Mg-Si纳米强化相的析出,从而有效提升了合金的强度。样品经150℃直接时效处理2 h后,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超过320 MPa和530 MPa,优于传统SLM成形Al-Si-Mg合金。由于不同沉积方向上熔道分布和胞状亚结构尺寸的不同,导致沉积态样品和150℃时效态样品具有明显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当时效温度增加至300℃和400℃时,由于不同沉积方向样品的显微组织逐渐趋同,使得样品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逐渐消失,但网格状富Si组织的分解导致样品的强度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AlSiMg1.4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NiMo模具钢堆焊过渡层+强化层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罗静 黎瑞敏 +1 位作者 李沛海 梁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05-208,共4页
采用药芯焊丝在5CrNiMo模具钢基体上进行堆焊试验,对直接堆焊强化层材料和堆焊过渡层+强化层材料时各堆焊界面的组织,显微硬度,堆焊试样力学性能,熔合区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堆焊过渡层能有效改善基体、过渡层及强化层堆... 采用药芯焊丝在5CrNiMo模具钢基体上进行堆焊试验,对直接堆焊强化层材料和堆焊过渡层+强化层材料时各堆焊界面的组织,显微硬度,堆焊试样力学性能,熔合区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堆焊过渡层能有效改善基体、过渡层及强化层堆焊界面的显微组织;形成一个新的二级硬度梯度,使基体到强化层金属的过大硬度梯度得到明显减缓,实现了组织、硬度与合金元素的合理过渡。堆焊试样的抗拉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CrNiMo模具钢 堆焊 显微组织 过渡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敞车车体静强度分析AAR规范与TB/T 1335-1996标准的差异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晓翠 傅茂海 +1 位作者 杨亮亮 傅玲 《铁道机车车辆》 2012年第2期26-31,共6页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敞车车体进行静强度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比较AAR规范与我国TB/T1335-1996标准的差异。结合两个标准与敞车车体相关的规定,分别对单个载荷和组合载荷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由对比分析表明,在敞车车体结构强度的...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敞车车体进行静强度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比较AAR规范与我国TB/T1335-1996标准的差异。结合两个标准与敞车车体相关的规定,分别对单个载荷和组合载荷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由对比分析表明,在敞车车体结构强度的评定分析中,TB/T 1335-1996标准比AAR规范更保守,但却体现着我国铁道车辆试验与工艺水平。因此,在现阶段这两个标准仍然可作为我国货车车体结构强度设计与试验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敞车车体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OPC统一架构的锻造车间能耗数据采集与监管系统 被引量:14
4
作者 焦瑀阳 李丽 +3 位作者 聂华 周丽 陈行政 李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492-2500,共9页
针对锻造车间数据多源异构的特点,以及设备间存在信息孤岛且互联互通困难的现状,提出了一套面向锻造车间能耗数据的采集与监管系统。结合车间数据特点分析了系统具体需求,根据实地布局设计了数据感知、传输的网络架构,建立了基于过程控... 针对锻造车间数据多源异构的特点,以及设备间存在信息孤岛且互联互通困难的现状,提出了一套面向锻造车间能耗数据的采集与监管系统。结合车间数据特点分析了系统具体需求,根据实地布局设计了数据感知、传输的网络架构,建立了基于过程控制统一对象模型的信息交互模型。最后以锻造车间为对象,实现了对锻造生产整个过程的能耗数据采集和信息统计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车间 过程控制统一对象模型 能耗 数据采集 企业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2Ni4WA钢奥氏体形核和长大行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范子靖 郭伦 +2 位作者 王杰 党淑娥 朱雪彤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50-153,158,共5页
在齿轮热加工过程中,发现有晶粒粗大不均匀即混晶现象,严重影响着大型风电齿轮的综合性能以及该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为了细化晶粒、改善大型齿轮综合力学性能,以18Cr2Ni4WA大型齿轮钢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锻后热处理过程中奥氏体晶核形成... 在齿轮热加工过程中,发现有晶粒粗大不均匀即混晶现象,严重影响着大型风电齿轮的综合性能以及该新型材料的推广应用。为了细化晶粒、改善大型齿轮综合力学性能,以18Cr2Ni4WA大型齿轮钢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锻后热处理过程中奥氏体晶核形成及其晶核长大行为。结果表明,该钢的形核和长大都与α相再结晶有关,在临界温度(700℃)主要是针状形核,临界温度以上(740℃)发生球状形核。随着α相再结晶完成,长大趋于等轴状,且奥氏体均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2NI4WA钢 奥氏体晶核形成及晶核长大 组织遗传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2Ni4WA切断组织遗传工艺方法研究
6
作者 范子靖 王杰 +1 位作者 郭伦 党淑娥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9-174,共6页
以锻态18Cr2Ni4WA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非平衡锻态组织高温回火温度对α相再结晶程度的影响。将粗大非平衡组织的锻态材料分别加热至不同温度(550、600、650和690℃)进行高温回火,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回火温度下材料的组织形貌,通过... 以锻态18Cr2Ni4WA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非平衡锻态组织高温回火温度对α相再结晶程度的影响。将粗大非平衡组织的锻态材料分别加热至不同温度(550、600、650和690℃)进行高温回火,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回火温度下材料的组织形貌,通过对比不同回火温度下α相的再结晶程度,分析了回火温度对α相再结晶影响。然后重新加热至860℃进行正火处理,通过观察其晶粒形貌,找到最佳晶粒细化和均匀化的材料。结果表明,锻态18Cr2Ni4WA在锻后热处理前,先进行650℃的高温回火,使非平衡的α相发生部分再结晶,然后进行锻后正火热处理,能够切断组织遗传,起到细化和均匀化奥氏体晶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2NI4WA钢 混晶 组织遗传 晶粒细化 α相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风电后机架用Q345C/D结构钢低温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沛海 高鹏宇 +1 位作者 邓杰 邓薇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29-133,共5页
为验证Q345C/D焊接接头的低温冲击性能能否满足兆瓦级风电后机架材料使用要求,研究了热处理前后Q345C/D焊接接头在-20、-30、-40℃的低温冲击性能。实验表明,热处理前后Q345C焊接接头-40℃下平均冲击功分别为53 J和92 J,热处理前后Q345... 为验证Q345C/D焊接接头的低温冲击性能能否满足兆瓦级风电后机架材料使用要求,研究了热处理前后Q345C/D焊接接头在-20、-30、-40℃的低温冲击性能。实验表明,热处理前后Q345C焊接接头-40℃下平均冲击功分别为53 J和92 J,热处理前后Q345D焊接接头在-40℃下平均冲击功分别为97.3 J和138.6 J。经过热处理后,合金元素碳化物析出,形成了沉淀强化,并且焊接内应力降低,接头低温冲击韧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冲击断口SEM照片说明热处理前后的Q345C/D焊接接头均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冲击性能 风电机架 焊接接头 Q345C/D结构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锻件链钩螺杆切边带热处理裂纹的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艾明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2-163,共2页
对链钩螺杆的切边带裂纹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其控制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锻造切边时较大应力使其产生微观裂纹,而热处理时热应力与组织应力的共同作用促使微观裂纹扩展成宏观裂纹。适当缩小链钩螺杆锻造时的切边带高度、提高终锻温度... 对链钩螺杆的切边带裂纹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其控制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锻造切边时较大应力使其产生微观裂纹,而热处理时热应力与组织应力的共同作用促使微观裂纹扩展成宏观裂纹。适当缩小链钩螺杆锻造时的切边带高度、提高终锻温度、保持凸模与凹模之间适当的间隙、使用锐利刃口凹模都能降低锻造切边应力;降低热处理时的淬火应力,通过回火消除大部分热应力及组织应力,切边带的裂纹便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力 微观裂纹 宏观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钩尾框的锻造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罗正章 《精密成形工程》 2009年第2期76-78,共3页
分析了钩尾框在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题,在对钩尾框的成形工艺方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方案。同时对铁路用钩尾框的锻造成形工艺、模具设计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从而获得合格的锻造产品。
关键词 钩尾框 锻造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等温时效下SAC305/Co-5%P焊点的界面组织及断裂模式演变
10
作者 张春红 颜长林 +4 位作者 王彦伟 牟喜军 彭诗琴 王渝 谢代芳 《精密成形工程》 2019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BGA封装的SAC305/Co-5%P焊点在200℃等温时效下的界面反应。方法制备SAC305/Co-5%P的BGA焊点,200℃等温时效0, 200, 400, 600, 1000 h,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配EDS)观察不同时效时间下SAC305/Co-5%P焊点界面的IMC形貌与断口特征,... 目的研究BGA封装的SAC305/Co-5%P焊点在200℃等温时效下的界面反应。方法制备SAC305/Co-5%P的BGA焊点,200℃等温时效0, 200, 400, 600, 1000 h,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配EDS)观察不同时效时间下SAC305/Co-5%P焊点界面的IMC形貌与断口特征,采用焊点接合强度测试仪测试相应的剪切强度变化。结果时效1000 h时,在钎料/Co Sn3的IMC层界面处生成(Cu, Co)_6Sn_5,界面CoSn3的IMC之间的通道得到填充,界面形貌变得平整。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焊点的剪切强度先增后降,位于Sn层断口的断裂模式由韧性断裂向韧脆混合型断裂转变。结论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界面IMC层厚度不断增加,界面IMC形貌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时效 金属间化合物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3缓冲器中心楔块工艺开发
11
作者 何盛勇 彭水样 《精密成形工程》 2009年第2期68-71,共4页
分析了MT-3缓冲器中心楔块的结构和工艺,介绍了叉型锻件的制坯和对高筋薄壁结构锻件的预锻结构的优化。阐述了利用DEFORM三维模拟软件,对中心楔块锻造成形的全过程数值模拟仿真和模拟锻件成形情况。
关键词 叉型锻件 高筋薄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