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推进铁马集团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小平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17-120,共4页
根据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结合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司制改革的实践中,对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母子公司的定位、管理体制建设的有效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母子公司 管理体制 规范管理 发展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调制双通道同步的高分辨力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
2
作者 杨继森 秦小东 +2 位作者 桂强 徐杰 刘家红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24,共11页
为了在不增加传感器尺寸的前提下,提高传感器的分辨力和测量精度,并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以满足空间受限的工业场合应用需求,故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调制双通道同步的高分辨力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设计方案。该传感器主要由定尺、动尺和... 为了在不增加传感器尺寸的前提下,提高传感器的分辨力和测量精度,并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以满足空间受限的工业场合应用需求,故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调制双通道同步的高分辨力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设计方案。该传感器主要由定尺、动尺和驱动电路板组成,定尺上设置有精机码道的两路激励线圈、粗机码道的两路感应线圈、电磁耦合线圈的次级,动尺上设置有精机码道的两路感应线圈、粗机码道的两路激励线圈、电磁耦合线圈的初级,驱动电路板上设置有一组驱动信号发生电路、两组感应信号处理电路、FPGA核心电路。将动尺上精机码道的两路感应线圈与粗机码道的两路激励线圈串联在一起实现二次调制,当传感器精机码道的激励线圈上电工作时,精机码道的两路感应线圈上所感应的两路角位移电信号被调制到粗机码道上,从而实现了粗机码道与精机码道分辨力相加的目的,以此提升传感器的分辨力。同时将一路精机感应信号通过电磁耦合线圈回传到定尺端作为整周定位信号。通过FPGA同步解算这两路信号,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采用PCB工艺制作了外径为140 mm的传感器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只需要一组驱动电路就能够实现绝对角位移测量,且分辨力从0.38″提升到0.2″,提高了47%,原始测量误差范围从±34.14″降低到±16.06″,降低了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位移传感器 绝对式 二次调制 同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式射流水中运动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陈兴 卢永刚 张存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21,共9页
为深入研究杆式射流在水中的运动特性,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讨了药型罩壁厚、材料以及装药长径比对杆式射流水中运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杆式射流入水后,其头部会发生镦粗现象,并伴随质量侵蚀效应。射流的有效... 为深入研究杆式射流在水中的运动特性,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讨了药型罩壁厚、材料以及装药长径比对杆式射流水中运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杆式射流入水后,其头部会发生镦粗现象,并伴随质量侵蚀效应。射流的有效长度在运动过程中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阶段性变化,而其平均速度则呈指数形式衰减。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大药型罩壁厚和装药长径比均能显著提升杆式射流的抗侵蚀能力和存速能力。药型罩壁厚的最佳取值范围为0.036Dk~0.055Dk,而当装药长径比超过1.25时,装药结构对杆式射流水中运动特性的影响逐渐减弱。此外,材料密度对杆式射流在水中侵彻过程中的速度衰减规律具有重要影响:密度越高,射流的存速能力越强;若材料密度相近,则射流速度衰减规律趋于一致。通过对紫铜、钽和钨三种不同材质药型罩的研究表明这三种材料均适合应用于水下聚能战斗部。本研究为优化水下聚能战斗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式射流 运动特性 水下侵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点阵夹芯结构底板抗爆炸冲击设计与优化研究
4
作者 张昊 段晟昱 +2 位作者 符瑞 彭小洋 雷红帅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2-590,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异形点阵夹芯结构底板,并对抗爆炸冲击性能进行了表征与优化研究.开发了点阵夹芯底板的参数化建模程序,基于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点阵夹芯底板的爆炸冲击响应,建立了点阵夹芯底板几何参数与抗冲击响应之间的映射模型,实现了... 提出了一种新型异形点阵夹芯结构底板,并对抗爆炸冲击性能进行了表征与优化研究.开发了点阵夹芯底板的参数化建模程序,基于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点阵夹芯底板的爆炸冲击响应,建立了点阵夹芯底板几何参数与抗冲击响应之间的映射模型,实现了适应度函数的快速求解.发展了点阵夹芯底板抗冲击响应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点阵夹芯底板的轻量化设计.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点阵夹芯底板实现了24.1%减重与41.7%的抗爆炸冲击性能提升.该研究为装甲车底板等异形防爆装备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方法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结构 抗爆性能 多目标优化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椭圆开口偏置类抛物线微织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平 罗晶 +3 位作者 董立鹏 于英华 沈佳兴 黎文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9-1198,共10页
为了提高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承载性能、抗摩擦磨性能及容积效率,以某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配流盘为原型开展研究。首先,依据正交实验理论采用CFD方法研究椭圆开口偏置抛物线微织构(Elliptic opening offset parabola micro texture, EOOPT)... 为了提高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承载性能、抗摩擦磨性能及容积效率,以某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配流盘为原型开展研究。首先,依据正交实验理论采用CFD方法研究椭圆开口偏置抛物线微织构(Elliptic opening offset parabola micro texture, EOOPT)形状参数对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承载压强、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并联合运用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EOOPT的形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其次,运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EOOPT分布参数对配流副承载压强、摩擦因数和泄漏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形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对最优特征参数EOOPT织构化的柱塞泵配流副和未织构的相关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者的承载压强较后者提高11.23%,摩擦因数和泄漏量分别减低16.67%和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流副 微织构 承载压强 泄漏量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Ni60/WC涂层表面织构皮秒分束工艺参数预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林 伍小龙 +8 位作者 王国荣 罗敏敏 王紫萱 魏刚 王杰 冷晓栋 曾秦涛 张文超 敬佳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7-179,共13页
目的实现六分束激光在Ni60/WC涂层表面烧蚀目标织构激光加工工艺参数的精确选择。方法基于CCD响应面法,设计在不同的激光工艺参数下对Ni60/WC涂层表面进行织构烧蚀试验,以激光频率、扫描次数、扫描速度为影响因素,以圆凹坑织构直径、深... 目的实现六分束激光在Ni60/WC涂层表面烧蚀目标织构激光加工工艺参数的精确选择。方法基于CCD响应面法,设计在不同的激光工艺参数下对Ni60/WC涂层表面进行织构烧蚀试验,以激光频率、扫描次数、扫描速度为影响因素,以圆凹坑织构直径、深度及由其直径和深度综合加权所得的综合目标为响应目标,建立目标织构所需激光工艺参数的预测模型,以织构直径、深度及综合目标作为优化条件,对预测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扫描次数对织构直径的影响最显著,单个脉冲光斑上所聚集的能量大小是影响织构直径误差的关键因素。对织构深度影响最显著为扫描次数和频率,织构深度与扫描次数、频率呈正相关,不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是影响织构加工结果的关键。通过对预测模型所优选的参数进行实验验证发现,以织构直径和深度、综合目标建立的预测模型优选工艺参数所加工圆凹坑织构的质量评价指标与其预测指标的误差率分别为19.37%、3.57%。功率为6 W时,六分束激光加工最优工艺参数为速度5500 mm/s、频率400 kHz、扫描2次。结论通过综合目标建立的Ni60/WC涂层表面圆凹坑织构六分束激光加工参数优选预测模型精确程度较高,能够实现Ni60/WC涂层表面加工所需织构激光参数的准确预测,为涂层表面织构加工激光参数精确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秒激光 分束激光加工 Ni60/WC 圆凹坑织构 CCD响应面法 参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齿切削砾岩的细观损伤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宏宇 邓清源 +2 位作者 叶柏良 刘建平 黄安龙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砾岩一般具有孔隙结构复杂、非均匀性严重等特点,PDC钻头钻进砾岩地层时破岩效率普遍较低,室内试验很难有效地研究PDC齿的破岩过程。为此,采用离散元软件PFC2D建立了PDC齿切削砾岩的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切削深度、前倾角及岩石非均质度情... 砾岩一般具有孔隙结构复杂、非均匀性严重等特点,PDC钻头钻进砾岩地层时破岩效率普遍较低,室内试验很难有效地研究PDC齿的破岩过程。为此,采用离散元软件PFC2D建立了PDC齿切削砾岩的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切削深度、前倾角及岩石非均质度情况下,砾岩的破碎形式和过程,引入破岩比功评价了砾岩切削过程中的破岩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增加切削深度,砾岩内部剪切裂纹更快萌生且剪切裂纹占比显著增加,主裂纹沿自由面方向和切削方向绕砾扩展;提高砾岩非均质度,岩石逐渐由塑性破坏转变为脆性破坏,非均质度过高会增加砾岩的整体强度,且使作用在PDC齿上的冲击破坏频率增加,不利于破岩;当PDC齿以1 mm切削深度、5°前倾角切削砾岩时,可获得最高的破岩效率。所得结论可为PDC齿设计及切削参数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齿 离散元 砾岩地层 数值模拟 细观损伤 岩石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超高速两栖车辆静水航行数值计算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东彦 孙旭光 +3 位作者 邱思聪 叶辉 孙晓策 陈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376-13383,共8页
两栖车辆的水动力构型研究正逐步由中低航速构型转向高航速构型设计。为解决两栖车高航速阻力大、兴波强烈等问题,提出M型超高速两栖车辆构型,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该车型不同直航工况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构型能够通过... 两栖车辆的水动力构型研究正逐步由中低航速构型转向高航速构型设计。为解决两栖车高航速阻力大、兴波强烈等问题,提出M型超高速两栖车辆构型,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该车型不同直航工况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构型能够通过吸收首兴波提升车体整体水动升力并显著降低两栖车辆水上航行阻力,且通过合理的重心位置设计能达成较好的纵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车辆 M构型 水动性能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驱动的滑移转向轮式车辆模型与动态特性
9
作者 刘祺慧 吴维 潘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22-230,共9页
滑移转向轮式车辆应用领域广泛,掌握驱动系统对车辆直驶、转向性能的影响是实现其正向设计的基础。针对全液压驱动滑移转向车辆设计分析需求,基于全液压驱动滑移转向车辆系统原理,建立液压驱动系统和车辆动力学系统耦合仿真模型,结合具... 滑移转向轮式车辆应用领域广泛,掌握驱动系统对车辆直驶、转向性能的影响是实现其正向设计的基础。针对全液压驱动滑移转向车辆设计分析需求,基于全液压驱动滑移转向车辆系统原理,建立液压驱动系统和车辆动力学系统耦合仿真模型,结合具体车辆参数,仿真分析车辆直驶和转向工况特性,得到车辆行驶过程中液压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并通过实车验证模型的仿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道路阻力、车速和驾驶员操作等时变参数对直驶液压驱动系统压力影响较大,转向液压驱动系统压力与动态转向阻力强相关;耦合驱动的车辆仿真模型能够实现车辆运动状态与驱动系统状态的耦合仿真,可用于驱动系统特性和车辆动力学特性的耦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车辆 滑移转向 耦合驱动 耦合仿真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仪整机动态性能分析及实验研究
10
作者 郭峻松 陈传旺 +1 位作者 宋源源 殷勤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155,共9页
高速逆流色谱仪是一种由行星结构做离心运动实现化合物高效快速提纯的色谱分离设备。其核心结构及整机动态性能对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分离效率都有较大影响。该文基于结构动力学方程对高速逆流色谱仪核心运动部件离心机构和整机进行合理化... 高速逆流色谱仪是一种由行星结构做离心运动实现化合物高效快速提纯的色谱分离设备。其核心结构及整机动态性能对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分离效率都有较大影响。该文基于结构动力学方程对高速逆流色谱仪核心运动部件离心机构和整机进行合理化简和有限元建模,运用ANSYS对整机进行低阶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同时基于噪声振动测试系统,设计并搭建高速逆流色谱仪整机动态性能采集分析实验平台,利用锤击法对整机进行模态实验并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仿真值与实验值曲线总体变化趋势相近,波峰波谷处频响函数值吻合较好,整机前6阶各阶固有频率仿真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都较小,前6阶误差平均值为3.4%。证明整机动力学建模的准确性和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明确结构薄弱点及优化目标,为后续整机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仪 动力学建模 动态性能分析 谐响应分析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具质量对拖拉机悬挂农具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朱思洪 徐刚 +3 位作者 袁加奇 马佳富 伊力达尔 李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0-37,共8页
为研究不同悬挂农具质量对拖拉机+悬挂农具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该文以常发CF700型拖拉机(常发集团)为研究对象,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拖拉机+悬挂农具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和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拖拉机悬挂不同质量农具时拖拉机+... 为研究不同悬挂农具质量对拖拉机+悬挂农具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该文以常发CF700型拖拉机(常发集团)为研究对象,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拖拉机+悬挂农具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和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拖拉机悬挂不同质量农具时拖拉机+悬挂农具系统振动特性,得到悬挂农具质量对拖拉机+悬挂农具系统垂向振动固有频率,俯仰振动固有频率,座椅安装处垂向振动加速度,俯仰振动角加速度,前、后轮动载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悬挂农具质量从0增大到1 000 kg时,拖拉机+悬挂农具系统垂向振动固有频率从3.42逐渐减小到2.74 Hz,俯仰振动固有频率从3.07逐渐减小到1.78 Hz;当行驶速度相同时,座椅安装处垂向振动加速度和俯仰振动角加速度随悬挂农具质量的增大而减小,垂向振动加速度从2.73减小到1.02 m/s2,俯仰振动角加速度从2.56减小到0.82 rad/s2;前轮动载系数从0.09增大到0.33,随悬挂农具质量的增大而增大;速度较低时,后轮动载系数从0.06减小到0.03,随农具质量的增大略有减小,速度较高时,后轮动载系数随农具质量的增大逐渐增大,从0.06增大到0.17。该研究为拖拉机减振系统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振动 固有频率 悬挂农具 加速度 轮胎动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液力减速器叶片数三维集成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闫清东 邹波 +1 位作者 唐正华 魏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5,共5页
为了对车用液力减速器叶片数目进行参数优化,建立了液力减速器叶栅参数三维集成优化仿真平台。以叶片数为设计变量,三维CFD计算作为求解器进行DOE试验设计,并根据试验样本结果构建RSM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液力减速器动、定轮最优叶片数。... 为了对车用液力减速器叶片数目进行参数优化,建立了液力减速器叶栅参数三维集成优化仿真平台。以叶片数为设计变量,三维CFD计算作为求解器进行DOE试验设计,并根据试验样本结果构建RSM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液力减速器动、定轮最优叶片数。就叶片数对液力减速器内流场特性、制动外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试验数据对优化前、后缓速制动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优化仿真平台精度较高,结果可信。优化后的液力减速器缓速制动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液力减速器 叶片数目 三维集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力缓速器制动性能建模与叶栅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邹波 朱丽君 +1 位作者 闫清东 魏巍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9-413,共5页
建立了液力缓速器制动转矩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试验修正,运用修正后的模型就制动性能对叶栅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以制动转矩为目标,对某型液力缓速器工作轮叶片进出口角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修正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 建立了液力缓速器制动转矩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试验修正,运用修正后的模型就制动性能对叶栅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以制动转矩为目标,对某型液力缓速器工作轮叶片进出口角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修正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优化后的液力缓速器制动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缓速器 叶栅 参数优化 制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表面Al合金化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宏 王宾 +1 位作者 龙刚 邓代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2,共3页
为提高镁合金表面的耐蚀性,采用热喷涂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铝涂层,并利用脉冲钨极氩弧表面熔覆的方法进行表面重熔,获得富铝的合金化层,分析了合金化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AZ31镁合金表面的铝合金化层中存在典型的... 为提高镁合金表面的耐蚀性,采用热喷涂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铝涂层,并利用脉冲钨极氩弧表面熔覆的方法进行表面重熔,获得富铝的合金化层,分析了合金化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AZ31镁合金表面的铝合金化层中存在典型的树枝晶结构,含有金属间化合物Mg2Al3,Mg17Al12以及α-Mg和Al固溶体。显微硬度测试表明,铝合金化可使AZ31镁合金表面硬度由HV50左右提高到HV200左右。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合金化层提高了镁合金表面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脉冲钨极氩弧 Al合金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子束照射下材料表面熔化深度的数值解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洪斌 胡建军 +1 位作者 陈元芳 李登波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51-1354,1359,共5页
根据温度场热传导基本方程,建立用于脉冲电子束加工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一种脉冲电子束对材料表面熔化深度进行数值解析的方法。采用均匀体热源的热加载方式,对电子束熔化材料表面后的温度场进行数值解析,分析不同加速电压、电子束能... 根据温度场热传导基本方程,建立用于脉冲电子束加工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一种脉冲电子束对材料表面熔化深度进行数值解析的方法。采用均匀体热源的热加载方式,对电子束熔化材料表面后的温度场进行数值解析,分析不同加速电压、电子束能量密度以及能量均匀性对材料熔化深度的影响,归纳了能量均匀度0.9~1.0、能量密度2~17J/cm^2、加速电压25-50kV情况下材料表面熔化深度曲线,得到了表面熔化层深的变化规律,为电子束对模具表面精密光整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子束 数值解析 温度场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泊车路径纯跟踪算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齐志权 吴世南 +2 位作者 邹波 王浩 任宏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0-516,共7页
为实现自动泊车系统的路径跟踪功能,解决纯跟踪算法由于预瞄距离选取不当导致的方向盘抖动、跟踪精度下降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纯跟踪路径跟踪算法,该方法在传统纯跟踪算法的计算结果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带记忆参数的方向盘转角修... 为实现自动泊车系统的路径跟踪功能,解决纯跟踪算法由于预瞄距离选取不当导致的方向盘抖动、跟踪精度下降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纯跟踪路径跟踪算法,该方法在传统纯跟踪算法的计算结果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带记忆参数的方向盘转角修正算法.实车实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自动泊车系统,可以在适用工况下选取较小的预瞄距离,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解决了纯跟踪算法在小预瞄距离下的方向盘抖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跟踪 自动泊车 纯跟踪 预瞄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用Ni基高性能耐蚀合金的韧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永友 王东哲 +3 位作者 魏捍东 吕宁 黄国平 祁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76-1678,共3页
对研制合金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制度进行强韧性研究,在SEM下观察材料的微观形态、分析成份,分析原因。在合金中加入某些强韧化元素,通过一定的锻造比,采用比较合理的成份设计及热处理工艺来控制碳化物的形态和位置,在不出现脆性相温度下进... 对研制合金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制度进行强韧性研究,在SEM下观察材料的微观形态、分析成份,分析原因。在合金中加入某些强韧化元素,通过一定的锻造比,采用比较合理的成份设计及热处理工艺来控制碳化物的形态和位置,在不出现脆性相温度下进行固溶处理,最后进行γ'及γ″相沉淀时效,可以大幅提高其强度及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微观组织 LAVES相 强度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楠 简晓春 张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27,共4页
能量解耦率直接影响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先以悬置位置参数和刚度参数为设计变量对系统的能量解耦率进行了优化设计,然后分析了悬置元件安装位置约束范围对系统优化解耦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提高了系统能量解耦率,可... 能量解耦率直接影响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先以悬置位置参数和刚度参数为设计变量对系统的能量解耦率进行了优化设计,然后分析了悬置元件安装位置约束范围对系统优化解耦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提高了系统能量解耦率,可以通过加大悬置位置约束范围来获得更高的解耦率,而系统的紧凑性损失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优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空平台旋翼叶型参数气动性能多目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巍 王若琳 +3 位作者 徐彬 范康迪 赵之然 邹波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2-849,共8页
陆空平台兼具旋翼无人机和无人车的特点,对各种室内外复杂作业环境均有较佳的适应性,但不同作业环境对旋翼的升力、悬停效率等气动性能的需求并不一致,单一叶型难以满足这种差异化需求.针对此问题,基于类函数/形函数方法,以伯恩斯坦多... 陆空平台兼具旋翼无人机和无人车的特点,对各种室内外复杂作业环境均有较佳的适应性,但不同作业环境对旋翼的升力、悬停效率等气动性能的需求并不一致,单一叶型难以满足这种差异化需求.针对此问题,基于类函数/形函数方法,以伯恩斯坦多项式对翼型弦长、扭转角和旋翼前缘位置沿径向的分布进行了参数化表述,实现原旋翼叶型的三维参数建模重构,随后采用数值方法进行了关键叶型参数对气动性能的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翼尖附近的弦长和扭转角对气动性能影响较大,且弦长和扭转角间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据此以升力和品质因子为目标,对原旋翼叶型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高升力叶型的旋翼升力系数提高了13.2%,高品质因子叶型的旋翼品质因子提高了37.8%,基于伯恩斯坦多项式与类函数/形函数方法结合的叶型三维参数化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旋翼升力或品质因子等气动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空平台 旋翼叶型 气动特性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对丙烯酸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焕方 彭超 +1 位作者 王磊 车向前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4,共2页
目前,开发聚苯胺防腐涂料已成为高分子导电材料的应用和涂料研究开发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为了研究本征态聚苯胺对丙烯酸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制备了本征态聚苯胺质量分数分别为0%,1%,3%,5%及10%的聚苯胺/丙烯酸防腐涂层,应用Tafel极化... 目前,开发聚苯胺防腐涂料已成为高分子导电材料的应用和涂料研究开发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为了研究本征态聚苯胺对丙烯酸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制备了本征态聚苯胺质量分数分别为0%,1%,3%,5%及10%的聚苯胺/丙烯酸防腐涂层,应用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方法对比了其在3.5%NaC l溶液中的防腐性能。研究表明,聚苯胺在丙烯酸涂层中的含量对涂层的防腐性能有较大影响,聚苯胺质量分数为3%时,涂层具有最佳的防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防腐 丙烯酸涂料 Tafel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