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川木菠萝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容 《绿色科技》 2011年第9期20-21,共2页
阐述了南川木菠萝的资源现状、形态特征与物候期,分析了南川木菠萝的保护价值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南川木菠萝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南川木菠萝 保护 开发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竺桂凋落叶对凤仙花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刚 彭勇 +4 位作者 涂利华 申玲 陈洪 胡红玲 陈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5-1024,共10页
采用盆栽实验,通过向土壤(每盆8kg)中添加0g·pot-1(CK)、20g·pot-1(L)、40g·pot-1(M)和80g·pot-1(H)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凋落叶,模拟其自然分解对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 采用盆栽实验,通过向土壤(每盆8kg)中添加0g·pot-1(CK)、20g·pot-1(L)、40g·pot-1(M)和80g·pot-1(H)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凋落叶,模拟其自然分解对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添加天竺桂凋落叶M和H处理下,凤仙花生物量和地径均显著降低,而株高无明显变化;其叶绿素含量受到显著抑制,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低于CK,而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3个气体交换参数显著高于CK。(2)Pn-PAR曲线和Pn-Ci曲线拟合表明,凤仙花在光饱和以及CO2饱和状态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RuBP羧化效率(CE)和光呼吸速率(Rp)均随添加天竺桂凋落叶处理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3)添加天竺桂凋落叶36d和67d时对凤仙花生长影响不明显,而处理58d时有明显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在模拟天竺桂凋落叶自然分解的土壤环境中,凤仙花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抑制了其光合能力,对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导致凤仙花的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光合作用 凋落叶 天竺桂 凤仙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竺桂凋落叶添加对凤仙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涂利华 陈刚 +4 位作者 彭勇 苏婷 申玲 陈洪 胡红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3-1244,共12页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向土壤(每盆8kg)中添加0(CK)、20(L20)、40(L40)和80g·pot-1(L80)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凋落叶,模拟其自然分解对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天竺桂凋落叶处理显著增加了凤...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向土壤(每盆8kg)中添加0(CK)、20(L20)、40(L40)和80g·pot-1(L80)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凋落叶,模拟其自然分解对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天竺桂凋落叶处理显著增加了凤仙花现蕾前期和现蕾期叶片H2O2含量,同时显著抑制了凤仙花现蕾前期、现蕾期和盛花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2)凋落叶添加处理显著增加了凤仙花现蕾前期抗坏血酸(ASA)含量,但现蕾期和盛花期ASA含量却显著下降。(3)添加凋落物处理显著降低了现蕾前凤仙花叶片MDA含量,但显著增加了现蕾期MDA含量,而盛花期MDA含量在L20、L80处理下显著降低,在L40处理下则显著增加。(4)天竺桂凋落叶添加对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两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影响不显著。(5)凋落叶处理显著抑制了凤仙花地径生长和地上生物量积累。(6)天竺桂凋落叶中主要化感物质可能有香豆素、桉叶油醇、肉桂醛、反式石竹烯和松油醇等。研究认为,非酶促活性氧清除系统可能在凤仙花抵御化感物质氧化胁迫过程中发挥着比酶促系统更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的ASA在氧化胁迫的早期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天竺桂凋落叶添加处理所造成的氧化胁迫可能超过了两类活性氧清除系统的清除能力,对凤仙花膜系统造成明显伤害,导致其地径和生物量积累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分解 化感作用 生理响应 天竺桂 凤仙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种子不同部位发芽抑制物质的测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尚旭岚 孙容 +1 位作者 徐锡增 方升佐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5期29-32,共4页
对青钱柳种子不同部位乙醚提取液进行了生物测定并对果皮和种皮提取液进行GC-MS鉴定,结果表明:青钱柳种子不同部位乙醚提取液的抑制强度为果皮>种皮>种胚;果皮和种皮乙醚提取液的GC-MS鉴定结果显示,青钱柳种子中存在庚酸、辛酸、... 对青钱柳种子不同部位乙醚提取液进行了生物测定并对果皮和种皮提取液进行GC-MS鉴定,结果表明:青钱柳种子不同部位乙醚提取液的抑制强度为果皮>种皮>种胚;果皮和种皮乙醚提取液的GC-MS鉴定结果显示,青钱柳种子中存在庚酸、辛酸、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等发芽抑制物质。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棕榈酸标准品进行生物测定,确定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78.63μL/L和602.5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种子 发芽抑制物质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棕榈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猕猴桃不同倍性品种枝条的萌芽率差异分析
5
作者 陈美艳 刘小莉 +2 位作者 赵婷婷 陈丽霞 钟彩虹 《落叶果树》 2022年第1期23-26,共4页
研究中华猕猴桃二、四、六3个倍性的15个品种横向枝条的萌芽率差异。结果表明,15个品种的上位芽、下位芽、侧位芽、总芽萌芽率分别为49.17%~90.93%、33.70%~56.25%、21.13%~84.93%、36.54%~71.69%,萌芽率表现为上位芽的显著高于侧位芽... 研究中华猕猴桃二、四、六3个倍性的15个品种横向枝条的萌芽率差异。结果表明,15个品种的上位芽、下位芽、侧位芽、总芽萌芽率分别为49.17%~90.93%、33.70%~56.25%、21.13%~84.93%、36.54%~71.69%,萌芽率表现为上位芽的显著高于侧位芽和下位芽的,侧位芽与下位芽的差异不明显。各倍性表现为二倍体品种的上位芽、侧位芽、总芽的萌芽率均显著高于四倍体和六倍体品种的,四倍体与六倍体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3个倍性品种的下位芽萌芽率差异不显著;六倍体品种的上、下、侧3方位芽的萌芽率差异也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倍性 萌芽率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小麂(Muntiacus reevesi)活动节律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婵 万雅琼 +5 位作者 黄小富 袁旭东 周洪艳 方浩存 黎大勇 李佳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0,共6页
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共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为了分析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影响其行为活动的相关因素,将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小麂照片进行处理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小麂的日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差异(T=... 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共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为了分析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影响其行为活动的相关因素,将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小麂照片进行处理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小麂的日活动节律存在显著差异(T=12.754,df=23,P<0.01),活动峰值出现在早上6:00—7:00和傍晚19:00—20:00,表现为明显的晨昏性活动为主的动物;2)小麂的月活动节律也存在显著差异(T=6.95,df=11,P<0.01),4月、7月小麂的活动频率达到峰值;3)不同季节间小麂的相对活动强度指数差异显著(F=2.162,df=3,P<0.05),春季、夏季小麂的相对活动强度最盛,而秋季、冬季小麂的相对活动强度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小麂的活动节律是一种对多变环境的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麂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活动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肉猕猴桃‘东红’平均单果质量与果实品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彭珏 赵婷婷 +5 位作者 陈美艳 陈丽霞 韩飞 刘小莉 张蕾 李大卫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4期117-122,131,共7页
以四川省蒲江县31家果园‘东红’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chin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本随机采样策略采集1.5 t商品果实,系统调查采收时平均果重,软熟时果实的色彩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糖酸比... 以四川省蒲江县31家果园‘东红’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chin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本随机采样策略采集1.5 t商品果实,系统调查采收时平均果重,软熟时果实的色彩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糖酸比、软熟率和腐烂率等指标,开展果重与其他果实性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1个果园采收时果实的平均果重,软熟时果实的色彩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糖酸比,软熟率、腐烂率平均值分别为102.56 g、98.270H、0.55 Kg·F、17.97%、11.91 g/100 g、0.85 g/100 g、16.03%、5.56%和2.61%,均达到了商品果的要求。果品质量和品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果重和软熟期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具有正相关性、与色彩角具有负相关性,平均果重较大的‘东红’猕猴桃果实具有更好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且果肉颜色更黄,整体商品性更为突出。最后,基于主成分分析发现‘东红’猕猴桃中载荷值较大的品质指标是色彩角、糖酸比、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平均果重 果实品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