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分布与肠道微生物组成
1
作者
王霞
陈雨
+3 位作者
郑海峰
钟伟
陈丽霞
孙雅望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332,共9页
为了探究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叶猴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猴群对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采用访问调查、红外相机监测、样线调查、痕迹观察等方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调查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黑叶猴(Trachypith...
为了探究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叶猴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猴群对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采用访问调查、红外相机监测、样线调查、痕迹观察等方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调查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种群数量与分布。同时通过非损伤性取样法采集保护区内黑叶猴粪便并进行肠道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黑叶猴23群共约180只,平均7.83只/群,猴群集中分布于保护区的核心区,龙塘、吊嘴一带数量最多。金佛山黑叶猴的粪便微生物菌群中优势门类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种水平上,嗜粘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更具优势。结果得出,近年来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黑叶猴种群数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为野生黑叶猴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金佛山
种群数量分布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佛山旅游区气候舒适度评价
2
作者
陈丽霞
王文琪
+2 位作者
申玲
周礼华
杨永川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金佛山作为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已成为旅游观光和科研考察的重要目的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舒适度的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对其气候舒适性的深入探究对金佛山今后旅游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本研究选择重庆市金...
金佛山作为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已成为旅游观光和科研考察的重要目的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舒适度的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对其气候舒适性的深入探究对金佛山今后旅游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本研究选择重庆市金佛山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金佛山14个海拔梯度的微气候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了金佛山气温、相对湿度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变化规律,引入温湿指数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判定,对金佛山旅游区气候适宜性作出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金佛山西坡2019年年均温为11.72℃,年平均相对湿度为93.61%,年均气温直减率为0.51℃/100 m;第二,金佛山日均气温、月均气温和年均气温的海拔变化稳定,且具有明显差异;第三,金佛山旅游舒适期为4—10月,其中6—9月为旅游的黄金时期;旅游区气候舒适度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即夏季最适宜,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不适宜出行。本研究可为金佛山未来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支撑,对于引导游客旅游、开发和完善旅游产品、拓展健康旅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
气候舒适度
山地旅游
温湿指数
旅游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庆两种兽类新纪录——滇北缺齿鼩和斯氏缺齿鼩
3
作者
韩吉学
胡为阳
+9 位作者
汤若晖
黄静艺
袁恒瑞
王霞
普昌哲
罗康
罗京
李权
何锴
陈中正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26-131,共6页
2021年6月和2023年7月于重庆市金佛山采集到5号缺齿鼩属动物标本,其中2号标本体型较小,头体长55~58 mm,尾长小于头体长,脑颅扁平,与滇北缺齿鼩(Chodsigoa parva)的特征相符;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与云南丽江的滇北...
2021年6月和2023年7月于重庆市金佛山采集到5号缺齿鼩属动物标本,其中2号标本体型较小,头体长55~58 mm,尾长小于头体长,脑颅扁平,与滇北缺齿鼩(Chodsigoa parva)的特征相符;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与云南丽江的滇北缺齿鼩聚在一起,两地标本的遗传差异为5.24%。其余3号标本的体型较大,尾长大于头体长,尾尖裸露,颌骨前端突然收窄,脑颅隆起,与斯氏缺齿鼩(Chodsigoa smithii)的特征相符;基于Cytb基因构建的最大似然树显示其与斯氏缺齿鼩聚为一支,与四川的斯氏缺齿鼩的遗传差异为1.37%。滇北缺齿鼩和斯氏缺齿鼩均为重庆市哺乳动物新纪录,这两个物种在重庆金佛山与霍氏缺齿鼩同域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新纪录
滇北缺齿鼩
斯氏缺齿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分布与肠道微生物组成
1
作者
王霞
陈雨
郑海峰
钟伟
陈丽霞
孙雅望
机构
西南大学
重庆
金佛山
喀斯特生态系统
国家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332,共9页
基金
重庆市林业局“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项目(4322400385)”。
文摘
为了探究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叶猴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猴群对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采用访问调查、红外相机监测、样线调查、痕迹观察等方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调查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种群数量与分布。同时通过非损伤性取样法采集保护区内黑叶猴粪便并进行肠道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黑叶猴23群共约180只,平均7.83只/群,猴群集中分布于保护区的核心区,龙塘、吊嘴一带数量最多。金佛山黑叶猴的粪便微生物菌群中优势门类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种水平上,嗜粘蛋白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更具优势。结果得出,近年来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黑叶猴种群数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为野生黑叶猴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黑叶猴
金佛山
种群数量分布
肠道微生物
Keywords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Jinfo Mountain
Population size and distribution
Gut bacterial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佛山旅游区气候舒适度评价
2
作者
陈丽霞
王文琪
申玲
周礼华
杨永川
机构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
重庆
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652)。
文摘
金佛山作为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已成为旅游观光和科研考察的重要目的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舒适度的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对其气候舒适性的深入探究对金佛山今后旅游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要。本研究选择重庆市金佛山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金佛山14个海拔梯度的微气候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了金佛山气温、相对湿度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变化规律,引入温湿指数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判定,对金佛山旅游区气候适宜性作出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金佛山西坡2019年年均温为11.72℃,年平均相对湿度为93.61%,年均气温直减率为0.51℃/100 m;第二,金佛山日均气温、月均气温和年均气温的海拔变化稳定,且具有明显差异;第三,金佛山旅游舒适期为4—10月,其中6—9月为旅游的黄金时期;旅游区气候舒适度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即夏季最适宜,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不适宜出行。本研究可为金佛山未来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支撑,对于引导游客旅游、开发和完善旅游产品、拓展健康旅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佛山
气候舒适度
山地旅游
温湿指数
旅游气候
Keywords
Jinfo Mountain
climate comfort
mountain tourism
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
tourism climate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两种兽类新纪录——滇北缺齿鼩和斯氏缺齿鼩
3
作者
韩吉学
胡为阳
汤若晖
黄静艺
袁恒瑞
王霞
普昌哲
罗康
罗京
李权
何锴
陈中正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重庆
市
金佛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管理
事务
中
心
中
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进化与动物模型全国重点实验室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26-13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31900318,32170452)
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0-075)
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文摘
2021年6月和2023年7月于重庆市金佛山采集到5号缺齿鼩属动物标本,其中2号标本体型较小,头体长55~58 mm,尾长小于头体长,脑颅扁平,与滇北缺齿鼩(Chodsigoa parva)的特征相符;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与云南丽江的滇北缺齿鼩聚在一起,两地标本的遗传差异为5.24%。其余3号标本的体型较大,尾长大于头体长,尾尖裸露,颌骨前端突然收窄,脑颅隆起,与斯氏缺齿鼩(Chodsigoa smithii)的特征相符;基于Cytb基因构建的最大似然树显示其与斯氏缺齿鼩聚为一支,与四川的斯氏缺齿鼩的遗传差异为1.37%。滇北缺齿鼩和斯氏缺齿鼩均为重庆市哺乳动物新纪录,这两个物种在重庆金佛山与霍氏缺齿鼩同域共存。
关键词
重庆
新纪录
滇北缺齿鼩
斯氏缺齿鼩
Keywords
Chongqing
new record
Chodsigoa parva
Chodsigoa smithii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分布与肠道微生物组成
王霞
陈雨
郑海峰
钟伟
陈丽霞
孙雅望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金佛山旅游区气候舒适度评价
陈丽霞
王文琪
申玲
周礼华
杨永川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庆两种兽类新纪录——滇北缺齿鼩和斯氏缺齿鼩
韩吉学
胡为阳
汤若晖
黄静艺
袁恒瑞
王霞
普昌哲
罗康
罗京
李权
何锴
陈中正
《四川林业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