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态度的发生机制架构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宗粤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社会态度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多变量的架构 ,决非单一途径。在态度的形成及改变中 ,有四类相互渗透的机制在起作用 ,其中 ,原发型机制 (需要、期望 )是基本诱因 ,也是任何情况下态度建立的必要途径 ;条件型机制 (定势、权衡 )则是态度形成... 社会态度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多变量的架构 ,决非单一途径。在态度的形成及改变中 ,有四类相互渗透的机制在起作用 ,其中 ,原发型机制 (需要、期望 )是基本诱因 ,也是任何情况下态度建立的必要途径 ;条件型机制 (定势、权衡 )则是态度形成及改变所必须的中介因素 ,影响社会态度的最终确立 ;习得型机制 (从众、模仿 )指单纯受社会情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之相符的态度 ;人际型机制 (平衡、互动、归因 )则特指人际态度确立的特殊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态度 发生机制 条件型机制 习得型机制 人际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开良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1,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曾使1.5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得以就业,从而缓解了农民就业的压力.这种特有的就业机会的创造,堪称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但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基数比较大,目前,仍剩余劳动力1.5亿,据估算未来10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曾使1.5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得以就业,从而缓解了农民就业的压力.这种特有的就业机会的创造,堪称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但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基数比较大,目前,仍剩余劳动力1.5亿,据估算未来10年,每年还将以1000万人的速度递增.今后若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个巨大的劳动力资源,这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就会成为我国无与伦比的优势,成为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反之,如果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它,就会成为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我国拥有的劳动力多的优势就会变成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农业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中国 文化素质 技术素质 农村教育投资 教育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道德建设 被引量:2
3
作者 代金平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16-118,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又是道德经济。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企业的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企业 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行为科学角度解析态度结构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宗粤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3-15,共3页
作为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态度是一个涵盖较广也颇有争议的概念。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态度作为行为的背景,其定义不应仅仅局限于认知,同时,也存在着社会态度的中间状态,不应绝对化。社会态度具有形成的社会性、认知的复杂性等特征,此... 作为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态度是一个涵盖较广也颇有争议的概念。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态度作为行为的背景,其定义不应仅仅局限于认知,同时,也存在着社会态度的中间状态,不应绝对化。社会态度具有形成的社会性、认知的复杂性等特征,此外,也不应排斥结构的协调性、功能的抗变性等特征。至于将态度的功能确定为“定势功能”也是不完全的,社会态度也影响个体对客观对象的反应模式及行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结构因素 行为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正确对待人的需要
5
作者 刘秀伦 魏钢 《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5,共3页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人的思想和行动问题 ,而作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力和源泉的需要 ,是影响人的思想和行动的主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 ,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的需要呈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特征 ,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现象。因此 ,新...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人的思想和行动问题 ,而作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力和源泉的需要 ,是影响人的思想和行动的主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 ,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的需要呈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特征 ,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现象。因此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就应以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为指导 ,从人的心理需要出发来做人的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 人的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欠发达地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及其战略选择
6
作者 代金平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47,共3页
山东省欠发达地区由多种因素形成。根据欠发达地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改变欠发达地区整体面貌的根本途径。因此,应加速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建立优势主导产业,并加速封闭型内... 山东省欠发达地区由多种因素形成。根据欠发达地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改变欠发达地区整体面貌的根本途径。因此,应加速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建立优势主导产业,并加速封闭型内向经济向开放型外向经济的转变。同时,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创造的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欠发达地区 经济运行 特征 原因 战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观念辨析
7
作者 刘宗粤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管理观念 管理现代化 观念现代化 辨析 “与时俱进” 核心地位 必要条件 前提条件 科学内涵 艺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才资源的思想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8
作者 魏钢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73-76,共4页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面对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巨大历史机遇和提出的严峻挑战 ,不仅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 ,揭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 ,深刻地阐述了经济、科技、人才、教育之间的...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面对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巨大历史机遇和提出的严峻挑战 ,不仅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 ,揭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 ,深刻地阐述了经济、科技、人才、教育之间的内在规律和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资源的战略意义 ;并且对如何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迎接未来的挑战 ,作出了全面而重要的论述。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才资源的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知识经济 人才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经济的耗散结构特性及管理的时代要求
9
作者 向敏 《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建立在信息革命基础上的网络经济 ,已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经济正以其特有运行规律悄然改变着人们对传统经济管理理论教条的盲从。而人们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在开放的互联网上对这种具有动态性、虚拟性、广泛性、及... 建立在信息革命基础上的网络经济 ,已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经济正以其特有运行规律悄然改变着人们对传统经济管理理论教条的盲从。而人们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在开放的互联网上对这种具有动态性、虚拟性、广泛性、及时性的经济模式加以认识 ,并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实施有效的管理 ,达到网络经济在初期混沌的非平衡状态下形成稳定有序管理的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经济 耗散结构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