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软件平台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学旺 汪林林 马中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67-269,272,共4页
综合应用软件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软件平台架构,叙述了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软件平台的3种关键技术(校园信息门户、校园PKI/CA和数据集成)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和创新性... 综合应用软件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软件平台架构,叙述了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软件平台的3种关键技术(校园信息门户、校园PKI/CA和数据集成)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和创新性。实践证明基于上述软件架构和关键技术构建的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软件平台运行安全、可靠、用户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 校园信息门户 PKI/CA 数据集成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实时系统的软件故障注入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光侠 陈蜀宇 +2 位作者 常光辉 刘宴兵 刘国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8,共7页
针对分布式实时系统的可信验证的难题,建立通用故障模型,将故障模型分为:内存故障、CPU故障、通信故障和服务故障4种。提出一种建立在分布式实时系统环境中的软件故障注入系统结构,它分为3个层次:目标系统、通信网络、软件故障注入系统... 针对分布式实时系统的可信验证的难题,建立通用故障模型,将故障模型分为:内存故障、CPU故障、通信故障和服务故障4种。提出一种建立在分布式实时系统环境中的软件故障注入系统结构,它分为3个层次:目标系统、通信网络、软件故障注入系统。软件故障注入系统分3个部分进行设计,软件故障注入器、数据收集模块和故障数据分析模块。对基于该结构的软件故障注入过程进行了说明,实现软件故障注入系统并做了相应的实验分析,实验检测到故障多数为通信故障、内存故障和CPU故障,其覆盖率分别为37.68%、15.47%和15.17%。实验证明这种体系结构很适合分布式实时环境的应用,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软件可信验证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实时系统 系统可信验证平台 软件故障注入 故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变量分区的KMeans++-ConViT-CA建模方法及土地覆被变化模拟
3
作者 王恩铭 刘明皓 +2 位作者 王琨 代俊 许汀汀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9,共9页
分区建模和多尺度信息挖掘是当前解决空间异质性建模的主要途径。该文针对现有模型对空间异质性挖掘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耦合分区与多尺度信息挖掘的KMeans++-ConViT-CA建模方法,在综合考虑因变量地类的邻域元胞活跃度和自变量驱动因... 分区建模和多尺度信息挖掘是当前解决空间异质性建模的主要途径。该文针对现有模型对空间异质性挖掘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耦合分区与多尺度信息挖掘的KMeans++-ConViT-CA建模方法,在综合考虑因变量地类的邻域元胞活跃度和自变量驱动因子的空间相似度并采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分区基础上,应用ConViT模型挖掘土地适宜性的尺度信息,并以重庆都市圈为例从分区效应、尺度效应、模型效应3个角度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该模型Kappa系数达0.8362,FoM达0.4178,比未分区的ConViT-CA模型分别提升0.0541、0.0507,比单独基于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分区模型分别提升0.0221、0.0291和0.0381、0.0442(分区效应);与挖掘转换规则时只关注局部特征的双变量单一尺度的KMeans++-CNN-CA模型及KMeans++-ViT-CA模型相比分别提升0.0294、0.035和0.0206、0.0244(尺度效应),比其他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分别提升0.0884、0.0826(模型效应)。②分区方法对建模精度影响较大,考虑邻域元胞活跃度分区的双变量建模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变量建模方法对空间异质性规律学习不足的问题,模拟精度更高。③分区与多尺度模型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通过模型耦合可发挥该模型在区域尺度和像元尺度的综合优势,从而改善建模效果,提高土地覆被变化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变化模拟 深度学习 分区建模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样本选择的概念漂移自适应预测方法
4
作者 代劲 李昊 王国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28-3239,共12页
概念漂移是影响流数据挖掘性能的重要因素,当前主要通过增量更新或重训练模型进行处理,但对已有知识并未充分利用.从综合利用全体样本出发,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动态样本选择的概念漂移自适应分类方法.该方法在新样本到来时进行基于局部... 概念漂移是影响流数据挖掘性能的重要因素,当前主要通过增量更新或重训练模型进行处理,但对已有知识并未充分利用.从综合利用全体样本出发,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动态样本选择的概念漂移自适应分类方法.该方法在新样本到来时进行基于局部一致性的漂移检测,在发现漂移发生时去除区域内的噪声样本,当检测到新概念出现时,对历史相似概念进行重用.最后,对区域内不同类别样本进行多代表点归纳,并同步更新预测模型.本文在含有不同漂移类型的合成数据集上进行去噪效果验证,并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预测任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因概念漂移而形成的漂移噪声,有效提升了预测模型性能,整体预测表现优于流行的概念漂移自适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漂移 局部漂移检测 流数据 样本选择 样本去噪 自适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兴趣点类别周期属性和用户短期偏好特征的推荐模型
5
作者 桑春艳 易星宇 +1 位作者 廖世根 文俊浩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41,共13页
随着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效提取用户的隐藏兴趣和行为序列模式并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服务成为推荐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下一个兴趣点推荐中的用户偏好挖掘问题,提出基于用户兴趣... 随着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效提取用户的隐藏兴趣和行为序列模式并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服务成为推荐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下一个兴趣点推荐中的用户偏好挖掘问题,提出基于用户兴趣点类别周期性偏好和短期兴趣相结合的兴趣点推荐模型(Combining Periodic and Spatio-Temporal Intervals'Network,CPSTIN).该模型将用户的签到记录按小时时段模式嵌入时间窗口并使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提取用户结合用户兴趣点类别的周期性偏好;同时,将非连续时空间隔信息送入可学习矩阵,使用线性插值法提取用户基于高阶关联性的短期兴趣.最后,在两个真实数据集上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证明其能有效地利用用户高阶关联性短期兴趣和结合兴趣点类别的周期偏好,更准确地预测用户最有可能访问的下一个兴趣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点推荐 自注意力机制 线性插值嵌入 类别周期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90
6
作者 薛丽霞 李涛 王佐成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588-3590,共3页
针对传统的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时易丢失边缘细节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自适应的滤波器对图像进行滤波,在滤除图像噪声的同时保留了更多的图像边缘信息;根据图像的灰度均值与方差均值自动计算Canny算... 针对传统的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时易丢失边缘细节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Canny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自适应的滤波器对图像进行滤波,在滤除图像噪声的同时保留了更多的图像边缘信息;根据图像的灰度均值与方差均值自动计算Canny算子的高低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检测到更多边缘细节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CANNY算子 自适应 均值 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葛君伟 张博 方义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1-33,共3页
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监测是云计算平台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资源分配、任务调度和负载均衡等提供依据。由于云计算环境下资源的透明虚拟化和弹性化,并需要对用户使用资源进行计费,因此原有的资源监测方法不能完全满足云计算环境的... 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监测是云计算平台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资源分配、任务调度和负载均衡等提供依据。由于云计算环境下资源的透明虚拟化和弹性化,并需要对用户使用资源进行计费,因此原有的资源监测方法不能完全满足云计算环境的要求。为此,根据云计算平台的特点,提出一种适应云计算环境下的资源监测模型,该模型通过虚拟机监测器和Java调用C/C++得到资源的状态信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收集节点的资源监测信息,满足云计算平台特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虚拟化 弹性化 虚拟机监测器 资源监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帧间差分的自适应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66
8
作者 薛丽霞 罗艳丽 王佐成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51-1552,1559,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帧间差分的自适应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算法利用直方图统计各像素点处最大概率灰度的方法提取出连续视频的背景图像;相邻帧利用帧差法得到运动区域图像;利用运动区域图像与背景图像差分的方法提取出运动目标。实验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基于帧间差分的自适应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算法利用直方图统计各像素点处最大概率灰度的方法提取出连续视频的背景图像;相邻帧利用帧差法得到运动区域图像;利用运动区域图像与背景图像差分的方法提取出运动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多个不确定性因素的序列视频中较好地提取背景图像,能及时响应实际场景变化,提高运动目标检测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帧间差分 直方图 运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发病风险logistic回归综合评估模型研究——基于亚洲人群研究数据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亮 程迪祥 +3 位作者 张彦琦 伍亚舟 刘小钰 易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6-450,共5页
目的:基于Meta分析结果,探讨亚洲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综合评估模型。方法:根据人群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其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合并,根据合并统计量比值比(odds ratio,OR),建立logistic回归... 目的:基于Meta分析结果,探讨亚洲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综合评估模型。方法:根据人群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其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合并,根据合并统计量比值比(odds ratio,OR),建立logistic回归综合评估模型。结果:纳入7个队列研究和21个病例对照研究,包含17个危险因素,通过数据筛选,有10个危险因素进入本次模型,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6.00 mmol/L、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40 mmHg、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家族史、吸烟、长期饮酒、长期运动和高盐饮食,其综合危险度分别为:1.99、5.09、3.97、1.82、2.10、2.64、1.69、1.37、0.60和1.95。结论:本次研究以系统评价为基础,建立了亚洲人群脑卒中风险评估模型,有效地避免了人群样本量偏少的因素,模型具有循证医学证据,为预防亚洲人群脑卒中的发病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LOGISTIC回归 风险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的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18
10
作者 薛丽霞 李涛 王佐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14-216,共3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抗噪能力较差以及易丢失边缘细节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抗噪型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多尺度的结构元素进行滤波,根据边缘方向自动选择相应方向的结构元素进行边缘检测以得到更多的边缘细节。实验... 针对传统的基于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抗噪能力较差以及易丢失边缘细节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抗噪型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多尺度的结构元素进行滤波,根据边缘方向自动选择相应方向的结构元素进行边缘检测以得到更多的边缘细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抗噪能力较强,检测到的边缘细节较多,而且还能提高边缘检测效率,是一种有效的边缘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数学形态学 多尺度 结构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模糊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佐成 唐素 +2 位作者 薛丽霞 张喜平 杨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85-187,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形态学的边缘检测算法。算法结合模糊增强方法和模糊形态学边缘检测方法,使用简单隶属度函数将图像映射到模糊特征平面,利用滑动窗口技术进行模糊增强,增大边缘的灰度差,将增强后的模糊图像调整回原始区域,采用...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形态学的边缘检测算法。算法结合模糊增强方法和模糊形态学边缘检测方法,使用简单隶属度函数将图像映射到模糊特征平面,利用滑动窗口技术进行模糊增强,增大边缘的灰度差,将增强后的模糊图像调整回原始区域,采用多方向模糊形态学进行边缘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传统的边缘提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形态学 模糊增强 模糊特征平面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BAC模型的改进与实现 被引量:13
12
作者 汪林林 张玉林 张学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929-3932,3937,共5页
阐述了RBAC96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授权、访问规则、细粒度访问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分析了基于角色对用户和角色混合授权的ERBAC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ERBAC模型,使其授权更加灵活,安全性更高,并采用引入访问规则和模糊时间约束机制... 阐述了RBAC96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授权、访问规则、细粒度访问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分析了基于角色对用户和角色混合授权的ERBAC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ERBAC模型,使其授权更加灵活,安全性更高,并采用引入访问规则和模糊时间约束机制以及把系统模块和角色进行绑定的方法予以实现。访问规则和审计功能及模糊时间约束机制的引入能使安全性更高,把系统模块和角色进行绑定达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改进ERBAC模型的授权更加灵活,其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模糊时间约束 细粒度访问 审计 访问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复杂交通网络道路重要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喜平 李永树 +1 位作者 刘刚 王蕾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3,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场论的复杂路网路段重要性评估方法,与现有场论评估方法的区别在于:利用引力场理论,在节点间的引力定义中模拟了拥堵排队现象;在路段节点的引力场定义中考虑了路段节点的引力场表示不仅仅和邻接节点相关还和周围其它节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场论的复杂路网路段重要性评估方法,与现有场论评估方法的区别在于:利用引力场理论,在节点间的引力定义中模拟了拥堵排队现象;在路段节点的引力场定义中考虑了路段节点的引力场表示不仅仅和邻接节点相关还和周围其它节点都相关;利用路段节点的引力场表示方法定义了路段重要性的评估函数。由于路段重要性评估函数是一个衰减指数函数,其取值在路网发生拥堵时会产生大量的0值或趋于0的相同值而无法对这些节点进行重要性评估,因此评估函数引入了参数μ,β用于引力场取值的调节。仿真实验在成都市路网上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动态反应路网关键路径上路段节点的拥堵程度,并且参数μ,β的取值在增加时能在路网十分拥堵的情况下调节节点的引力场的取值,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重要度 引力场 关键道路 复杂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西方人群循证数据的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亮 程迪祥 +4 位作者 刘岭 张彦琦 伍亚舟 刘小钰 易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5-829,共5页
目的基于Meta分析结果,探讨疾病发病风险综合评价模型。方法根据人群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危险因素的危险度进行合并,得到合并比值比(OR),从而建立Logistic风险评价回归模型。结果最... 目的基于Meta分析结果,探讨疾病发病风险综合评价模型。方法根据人群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危险因素的危险度进行合并,得到合并比值比(OR),从而建立Logistic风险评价回归模型。结果最终纳入10个队列研究和5个病例对照研究,14个危险因素。通过数据筛选,有8个危险因素进本次模型,包括:BMI≥25.0kg/m^2、SBP120~〈140mmHg、SBP≥140mmHg、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史、房颤和吸烟,其综合危险度为:1.19、1.15、1.55、2.20、1.99、1.40、1.51和2.05。结论本研究以系统评价为基础建立西方人群脑卒中风险评价模型,有效地避免了人群样本量偏少的因素,建立的模型具有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西方人群 LOGISTIC回归 风险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向灰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光勇 汪林林 +1 位作者 王佐成 宋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2-234,24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基于灰度形态学的多方向边缘检测算法。基于边缘的多方向特征,构造了多方向的结构元素,并将边缘检测的过程与形态学开闭滤波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在较好地检测图像边缘的同时很好地抑制了噪声。
关键词 灰度形态学 多方向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序列重要点分割的异常子序列检测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力生 杨美洁 雷大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3-186,共4页
时间序列具有数据量大的特点,直接对其检测复杂度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重要点的异常子序列检测算法。子序列的异常检测弥补了点异常检测的局限性。该算法首先获得了一系列平滑后的重要点,然后根据其进行子序列划分,并提取每... 时间序列具有数据量大的特点,直接对其检测复杂度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重要点的异常子序列检测算法。子序列的异常检测弥补了点异常检测的局限性。该算法首先获得了一系列平滑后的重要点,然后根据其进行子序列划分,并提取每个子序列的4个特征值:长度、高度、均值和标准差,将其运用到欧氏距离中,最后通过KNN算法来检测异常子序列。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点分割 平滑处理 特征值 KN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多尺度Retinex彩色图像增强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汪林林 余梅 安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7期174-176,共3页
由于中心环绕Retinex算法中假设场景中光照是平缓变化的,所以在图像明暗对比强烈处易出现光晕现象。针对Retinex传统算法的固有缺陷,结合MSRCR算法在色彩恢复上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模糊多尺度Retinex彩色图像增强方法(FMSRCR)。FMSRCR使... 由于中心环绕Retinex算法中假设场景中光照是平缓变化的,所以在图像明暗对比强烈处易出现光晕现象。针对Retinex传统算法的固有缺陷,结合MSRCR算法在色彩恢复上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模糊多尺度Retinex彩色图像增强方法(FMSRCR)。FMSRCR使中心环绕空间对比运算仅在光照强度相近的区域中进行,克服了光照不均的影响。同时采用自适应高斯模,减少了卷积运算量。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多尺度Retinex 彩色图像增强 MSRCR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姿态变化下的ASM人脸特征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伟生 张燕 周丽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764-4766,4778,共4页
为了解决传统主动形状模型(ASM)在姿态变化情况下的人脸特征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姿态变化下的ASM人脸特征定位方法。首先在ASM初始化过程中添加一个旋转因子R来初始化人脸形状向量b,使得当人脸有姿态变化时,能自动调整人脸的偏转... 为了解决传统主动形状模型(ASM)在姿态变化情况下的人脸特征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姿态变化下的ASM人脸特征定位方法。首先在ASM初始化过程中添加一个旋转因子R来初始化人脸形状向量b,使得当人脸有姿态变化时,能自动调整人脸的偏转方向;然后融合局部二值模式算子建立局部纹理模型;最后在IMM人脸库上进行测试,平均定位误差为7.102 0个像素点,比传统的ASM提高35.85%。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ASM相比,该方法显著改善了姿态变化下的人脸特征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并提高了对各特征点的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特征定位 主动形状模型 旋转因子 姿态变化 局部二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人才培养和GIS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9
19
作者 蒋虹 张学旺 肖化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7-30,共4页
首先说明GIS实验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地位,然后从GIS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GIS实验体系建设、GIS实验室组织及管理模式等3个方面详细阐述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GIS实验室的运维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践表明,通过努力GIS专业学生的实践... 首先说明GIS实验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地位,然后从GIS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GIS实验体系建设、GIS实验室组织及管理模式等3个方面详细阐述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GIS实验室的运维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践表明,通过努力GIS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 GIS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光线投射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钱鹰 张翔 赖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780-3783,共4页
采用光线投射法对连续CT图片进行三维重建,针对传统的光线投射法采样点计算量大,难以实现交互的问题,在采样过程中,利用平行投射直线之间的空间递推关系,提出了快速计算射线与平面集合的交点的算法,加快采样点的获取速度,实现重建速度... 采用光线投射法对连续CT图片进行三维重建,针对传统的光线投射法采样点计算量大,难以实现交互的问题,在采样过程中,利用平行投射直线之间的空间递推关系,提出了快速计算射线与平面集合的交点的算法,加快采样点的获取速度,实现重建速度上的提高。针对光线计算重复的问题,采用简化后的Phong光照模型,使得最后重建的显示效果更加理想。通过一台带有独立显卡的PC机,实现了改进后的算法,验证了该算法的实际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光线投射法 采样点 体素 三线性插值 PHONG光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