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自适应光照初始化的弱光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波 田广粮 +2 位作者 肖斌 马建峰 毕秀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3-651,共9页
由于光照分量分解估计的高度不确定性,如何准确估计图像的光照分量一直是基于Retinex模型的图像增强方法需要解决的难题。该文提出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准确估计图像的初始光照分量,进而实现弱光图像增强。具体地,首先根据输入图像得到... 由于光照分量分解估计的高度不确定性,如何准确估计图像的光照分量一直是基于Retinex模型的图像增强方法需要解决的难题。该文提出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准确估计图像的初始光照分量,进而实现弱光图像增强。具体地,首先根据输入图像得到其对应的光照权重矩阵,以指导光照分量的自适应初始化估计;随后在光照结构约束下,对初始光照分量优化估计,并进一步执行非线性光照调整;最终结合Retinex模型得到增强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准确的图像分解估计,而且与现有的弱光图像增强方法相比,该文所提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的主观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都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保持着良好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图像增强 Retinex模型 光照自适应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过程隐私保护的多智能体系统平均一致性
2
作者 纪良浩 唐少洪 +1 位作者 郭兴 解燕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9-1370,共12页
针对通信网络可能遭受多邻居联合窃听的多智能体系统,研究其基于全过程隐私保护的平均一致性问题,具体包括保护智能体的初始状态以及智能体在实现平均一致性整个过程中的实时状态.不同于现有的隐私保护平均一致性算法仅能保护智能体的... 针对通信网络可能遭受多邻居联合窃听的多智能体系统,研究其基于全过程隐私保护的平均一致性问题,具体包括保护智能体的初始状态以及智能体在实现平均一致性整个过程中的实时状态.不同于现有的隐私保护平均一致性算法仅能保护智能体的初始状态且无法抵御联合窃听,提出基于虚拟子网和非消失扰动的全过程隐私保护平均一致性算法.在所提算法下,即使智能体的所有信道都被窃听,仍然可以实现多智能体系统的平均一致性且智能体的状态可以得到全过程保护.最后,通过几个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平均一致性 隐私保护 全过程隐私 联合窃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妆容风格补丁激活的对抗性人脸隐私保护
3
作者 袁霖 黄令 +4 位作者 郝凯乐 张家伟 朱明瑞 王楠楠 高新波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5-413,共9页
人脸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引发了大众对个人隐私的担忧。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发布的人脸图像可能会遭到不法机构的收集,并被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出身份从而窃取与用户相关的隐私信息。因此,需要一种隐私保护机... 人脸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引发了大众对个人隐私的担忧。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发布的人脸图像可能会遭到不法机构的收集,并被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出身份从而窃取与用户相关的隐私信息。因此,需要一种隐私保护机制,使得用户通过公开媒体发布的人脸图像能够被正常观看,却可以防止人脸识别系统从中提取准确的身份信息。主流的基于对抗样本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难免会在图像中引入可被轻易察觉的噪声。人们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分享个人照片时往往会加入一些美颜特效,因此,在为图像添加美化效果的同时巧妙地嵌入对抗性扰动,从而实现对图片的身份隐私保护是一种两全的选择。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妆容风格补丁激活的人脸图像身份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将参考人脸图像的妆容风格,通过特征补丁的方式激活到原始人脸图像的特征中,再将激活后的特征重建为含妆容的对抗性人脸图像,同时利用身份隐私增强模块,通过迫使生成图像的身份特征逼近一个目标身份从而获得对抗性隐私保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人脸图像不仅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多样化的妆容风格,还能够有效防御多种黑盒人脸识别模型造成的隐私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隐私 妆容风格 特征补丁 身份隐私保护 黑盒人脸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倍频程卷积模块的轻量级视频显著性预测模型
4
作者 戴怡萱 韩冰 +1 位作者 高新波 韩怡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48-255,共8页
视频显著性预测是模拟人眼关注点的重要任务,对于视频编辑、虚拟现实和自动驾驶等应用至关重要。传统方法依赖于大型网络,限制了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轻量级网络,通过设计轻量化的时空多尺度倍频程卷积模块... 视频显著性预测是模拟人眼关注点的重要任务,对于视频编辑、虚拟现实和自动驾驶等应用至关重要。传统方法依赖于大型网络,限制了在资源受限设备上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轻量级网络,通过设计轻量化的时空多尺度倍频程卷积模块,减少参数和计算需求,保持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效率。结果表明,轻量级网络在资源受限设备上取得了与传统方法相媲美甚至更好的性能,具有较低的计算开销和较快的推理速度,预测结果更符合真实的人类眼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显著性预测 深度学习 轻量级模型 3D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特征的图像直方图均衡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34
5
作者 毕秀丽 邱雨檬 +2 位作者 肖斌 李伟生 马建峰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2-303,共12页
直方图均衡化作为图像对比度增强技术之一,在图像恶意篡改过程中经常被作为隐藏被篡改图像强度变化的手段.本文利用图像直方图和其累积分布函数曲线,提取直方图均衡化的痕迹特征,实现直方图均衡化篡改检测.本文提出的方法首先利用图像... 直方图均衡化作为图像对比度增强技术之一,在图像恶意篡改过程中经常被作为隐藏被篡改图像强度变化的手段.本文利用图像直方图和其累积分布函数曲线,提取直方图均衡化的痕迹特征,实现直方图均衡化篡改检测.本文提出的方法首先利用图像直方图累积分布函数的变化趋势自适应地选择提取特征的灰度范围,然后在该范围内分别提取累积分布函数与恒等函数的相似度和直方图的零值间隙数量作为分类特征,最后利用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简称KNN)分类算法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适用于检测常规直方图均衡化操作,对小分辨率图像的直方图均衡化操作和均衡化图像经过压缩后处理情况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可以区分直方图均衡化和其他类型对比度增强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方图均衡化检测 统计特征 累积分布函数 K最邻近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变特征的多源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曦 张鑫 +2 位作者 郭浩远 王楠楠 高新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87-899,共13页
由于域偏移的存在,多源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任务面临着不同源传感器带来的图像风格差异难题.另外,为特定数据源训练特定的检测模型会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严重限制了其在军民用领域的工程应用.因此,设计一个通用网络以有效检测来自不同源遥... 由于域偏移的存在,多源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任务面临着不同源传感器带来的图像风格差异难题.另外,为特定数据源训练特定的检测模型会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严重限制了其在军民用领域的工程应用.因此,设计一个通用网络以有效检测来自不同源遥感数据的舰船目标成了当下的研究热点.针对该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变特征的通用舰船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充分利用多源数据之间的共享知识实现通用遥感目标的网络检测.本方法由2部分组成:图像级的风格转换网络和特征级的域自适应网络.具体地,前者采用风格转换网络生成接近真实分布的伪多源图像,拉近多源数据之间的分布,在图像层面上学习多源数据的不变特征;为学习特征层面上多源数据的不变特征,后者通过适应网络对多源特征进行信息解耦,通过域注意力网络的自适应权重分配实现特征重组.本文在NWPU VHR-10,SSDD,HRSC和SAR-Ship-Dataset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通过不变特征之间的信息互补,缓解了域偏移问题,可有效检测多源遥感数据.本文方法在上述多源数据集上的平均mAP为90.8%,相比现有主流舰船目标检测方法可以提高1.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检测 遥感图像 深度学习 风格转换 域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与超像素的图像重定向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美颖 毕秀丽 刘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06-313,共8页
图像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图像重定向技术使图像能满足各式各样的设备尺寸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网格的图像重定向算法首先对输入图像生成对应的规则矩形网格,然后根据该网格内的图像内容来评估图像... 图像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图像重定向技术使图像能满足各式各样的设备尺寸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网格的图像重定向算法首先对输入图像生成对应的规则矩形网格,然后根据该网格内的图像内容来评估图像像素权重以此决定此网格的变形程度,对图像全局进行不断迭代直到图像重定向终止条件。此类算法仍存在对图像内容评估不全面的问题,进而导致输出图像结构扭曲、难以保持结果图像的对角线特征以及整体结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像素、梯度以及显著性的图像重定向方法。首先利用超像素方法对输入图像做预处理,然后用超像素块作为后续处理单位,随后利用基于梯度和显著性的图像像素权重评估方法对超像素处理输出图像进行权重度量,输出一幅图像重定向权重热力图,最后根据此重定向权重热力图对网格进行迭代优化,实现对图像的重定向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对比方法所提方法在6种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估指标上都有一定优越性,在语义合理性、信息准确性和视觉自然性上都具有一定优势,在图像重定向领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重定向 图像显著性检测 超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循环域三元损失的域自适应目标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洋 韩冰 +2 位作者 高新波 杨铮 陈玮铭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88-2203,共16页
目前大多数深度学习算法都依赖于大量的标注数据并欠缺一定的泛化能力.无监督域自适应算法能提取到已标注数据和未标注数据间隐式共同特征,从而提高算法在未标注数据上的泛化性能.目前域自适应目标检测算法主要为两阶段目标检测器设计.... 目前大多数深度学习算法都依赖于大量的标注数据并欠缺一定的泛化能力.无监督域自适应算法能提取到已标注数据和未标注数据间隐式共同特征,从而提高算法在未标注数据上的泛化性能.目前域自适应目标检测算法主要为两阶段目标检测器设计.针对单阶段检测器中无法直接进行实例级特征对齐导致一定数量域不变特征的缺失,提出结合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图像级域分类器加强域不变特征提取.此外,对于域自适应目标检测中存在类别特征的错误对齐引起的精度下降问题,通过原型学习构建类别中心,设计了一种基于原型的循环域三元损失(Cycle domain triplet loss,CDTL)函数,从而实现原型引导的精细类别特征对齐.以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作为检测器,并在多种域自适应目标检测公共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原检测器在目标域的泛化能力,达到比其他方法更高的检测精度,并且对于单阶段目标检测网络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域自适应 注意力机制 循环域三元损失函数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二值卷积网络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周丽芳 刘俊林 +2 位作者 李伟生 米建勋 雷帮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5-436,共12页
为解决人脸表情识别时存在的参数量大、速度低和表情区域特征表示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二值卷积网络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设计一个二值卷积与传统卷积并行运算的轻量化网络模型BRNet,以降低网络模型参数的复杂度,从而提升... 为解决人脸表情识别时存在的参数量大、速度低和表情区域特征表示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二值卷积网络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首先设计一个二值卷积与传统卷积并行运算的轻量化网络模型BRNet,以降低网络模型参数的复杂度,从而提升识别的速度;然后构建一个动态半径策略提取表情二值特征,并形成表情区域注意权重,实现表情局部特征与人脸全局特征的有效融合;最后设计交叉熵和L2损失,快速实现了表情图像的准确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常用的CK+和Oulu-CASIA表情库上的平均识别率分别达到99.25%和93.85%,皆优于同类轻量级卷积网络;网络参数量和计算量为5.0×10^(5)B和2.1×10^(5)B,而EfficientFace模型的计算量约为该方法的77倍,证明了所提方法在表情识别中的有效性和轻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值卷积网络 局部二值模式 注意力机制 人脸表情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串联的心音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斌 陈嘉博 +4 位作者 毕秀丽 张俊辉 李伟生 王国胤 马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25-2432,共8页
面向心脏疾病计算机辅助诊断,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混合深度学习结构的心音分析方法.本结构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心脏病症在心音信号上的表征,然后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处理心音信号中的时序信息进行分类,在... 面向心脏疾病计算机辅助诊断,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混合深度学习结构的心音分析方法.本结构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心脏病症在心音信号上的表征,然后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处理心音信号中的时序信息进行分类,在提升心音分类正确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网络参数.为验证本深度学习结构所学特征的有效性,除已有的成人心音数据集外,本文还专门构建了一个面向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心音数据集,并通过端到端的类别响应图证明了本方法在室缺诊断时学习到的心音信号特征符合临床医师的心音听诊经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在3153例成人心音数据分类上达到92.56%的正确率,在528例婴幼儿心音数据分类上达到97.48%正确率,模型参数仅有0.0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听诊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类别响应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U约束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丽芳 刘金兰 +3 位作者 李伟生 雷帮军 何宇 王一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90-1398,共9页
基于孪生网络的跟踪方法通过离线训练跟踪模型,不需要对跟踪模型进行在线更新,兼顾了跟踪精度和速度。现有孪生网络目标跟踪方法使用固定阈值选择正负训练样本易造成训练样本漏选问题,且训练时分类分支和回归分支之间存在低相关性问题,... 基于孪生网络的跟踪方法通过离线训练跟踪模型,不需要对跟踪模型进行在线更新,兼顾了跟踪精度和速度。现有孪生网络目标跟踪方法使用固定阈值选择正负训练样本易造成训练样本漏选问题,且训练时分类分支和回归分支之间存在低相关性问题,不利于训练出高精度的跟踪模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并比(IoU)约束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方法。通过使用动态阈值策略根据预定义锚框与目标真实框的相关统计特征,动态调整正负训练样本的界定阈值,提升跟踪精度。所提方法使用IoU质量评估分支代替分类分支,通过锚框与目标真实框之间的IoU反映目标位置,提升跟踪精度,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在数据集VOT2016、OTB-100、VOT2019、UAV123上进行了对比实验,所提方法均有较好的表现。在VOT2016数据集上,所提方法的跟踪精度比SiamRPN方法高0.017,期望平均重叠率为0.463,与SiamRPN++相比仅差0.001,实时运行速度可达220帧/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深度学习 孪生网络 交并比(IoU)约束 动态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栾晓 李晓双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09-415,共7页
近年来,随着人脸识别系统的不断发展,各种假冒合法用户的欺骗手段不断出现。基于单一差异线索进行的活体检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复杂环境下提高人脸活体检测方法性能的需求。基于此,文中提出多特征融合的方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从人脸图... 近年来,随着人脸识别系统的不断发展,各种假冒合法用户的欺骗手段不断出现。基于单一差异线索进行的活体检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复杂环境下提高人脸活体检测方法性能的需求。基于此,文中提出多特征融合的方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从人脸图像的不同线索中学习多个特征来进行活体检测,深度图在空间上能够区分真假人脸之间的深度信息;光流图在时间上能够区分真假人脸之间的动态信息;残差噪声图根据真人脸的一次成像和假冒人脸的二次成像噪声成分的不同进行区分。文中融合3种特征,不仅利用空间、时间多维度线索弥补了单一线索的不足,同时也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相比现有的方法,所提方法无论是在同一个数据库还是跨数据库的情况下,均有较好的实验结果。具体而言,所提方法在CASIA数据集、REPLAY-ATTACK数据集和NUAA数据集上的错误率分别为0.11%,0.06%和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活体检测 多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式视角转换的视频异常检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冷佳旭 谭明圮 +1 位作者 胡波 高新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异常检测方法都是在单一视角下对视频片段中的异常行为或异常事物进行检测,忽视了视角信息在视频异常检测中的重要性。在单一视角下,当异常事物被遮挡或异常行为不明显时,现有算法的性能将难以得到保证。为此,...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异常检测方法都是在单一视角下对视频片段中的异常行为或异常事物进行检测,忽视了视角信息在视频异常检测中的重要性。在单一视角下,当异常事物被遮挡或异常行为不明显时,现有算法的性能将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文中首次将视角转换的概念引入到视频异常检测中,通过级联网络结构在多视角下进行异常判断来提升模型的鲁棒性。针对受限于数据集没有多视角的监督信息,难以实现真正的显式的视角转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隐式视角转换的视频异常检测方法.对初步检测结果为正常的目标帧,利用其与特定帧的光流信息,通过光流映射实现目标帧到特定帧视角的隐式视角转换,并对视角转换后的目标帧进行二次异常检测。通过多个视角来判定目标帧是否异常,为视频异常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异常数据的反应更灵敏,具有更鲁棒的正常数据拟合能力,在UCSD Ped2和CUHK Avenue数据集上的AUC值分别达到了97.0%和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异常检测 隐式视角转换 光流映射 多视角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2-范数重构样本约束的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米建勋 林志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2-1255,共4页
稀疏表示分类方法在训练样本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但是计算的时间成本较高。针对此问题,考虑构造对重构样本的l2-范数进行约束,使得重构样本中各类别分量之间的竞争加强,以起到组稀疏的效果,最后提高分类正确率。由于该... 稀疏表示分类方法在训练样本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但是计算的时间成本较高。针对此问题,考虑构造对重构样本的l2-范数进行约束,使得重构样本中各类别分量之间的竞争加强,以起到组稀疏的效果,最后提高分类正确率。由于该方法可以直接得到闭式解,使得求解的计算成本大大减小,并且得到的系数稀疏程度与传统方法类似。在公开的人脸和物体图像数据集上和同类型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的条件下具有优秀的图像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 人脸识别 联合表示 重构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惠双向生成对抗网络用于跨模态行人重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梓钰 杨曦 +2 位作者 王楠楠 杨东 高新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5-212,共8页
为提高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互惠双向生成对抗网络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两个生成对抗网络以生成跨模态异质图像;其次,设计一种联合损失在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相互转换过程中拉近隐藏空间特征的分布,促使网... 为提高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互惠双向生成对抗网络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两个生成对抗网络以生成跨模态异质图像;其次,设计一种联合损失在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相互转换过程中拉近隐藏空间特征的分布,促使网络生成更接近真实图像的伪异质图像;最后,通过将原始图像与生成的异质行人图像相结合并输入至区别性特征提取网络中,使得不同模态的图像统一至相同模态,消减了跨模态差异。利用表征学习与度量学习,使网络提取出更具有判别性的行人特征。通过在跨模态数据集SYSU-MM01和RegDB上做对比实验,分析了该方法在不同损失函数下的识别效果。对比于其他前沿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更高准确率和更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转换 特征提取 跨模态行人重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超分辨率重构进展综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冷佳旭 王佳 +2 位作者 莫梦竟成 陈泰岳 高新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视频超分辨率是根据给定的低分辨率视频序列恢复其对应的高分辨率视频帧的过程。近年来,VSR在深度学习的驱动下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促进VSR的发展,文中对基于深度学习的VSR算法进行了归类、分析和比较。首先,根据网络结构将现有... 视频超分辨率是根据给定的低分辨率视频序列恢复其对应的高分辨率视频帧的过程。近年来,VSR在深度学习的驱动下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促进VSR的发展,文中对基于深度学习的VSR算法进行了归类、分析和比较。首先,根据网络结构将现有方法分为两大类,即基于迭代网络的VSR和基于递归网络的VSR,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网络模型的优缺点。然后,全面介绍了VSR数据集,并在一些常用的公共数据集上对已有算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最后,对VSR算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超分辨率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帧间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可预测判别字典学习人脸识别方法
17
作者 张健 米建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45-1249,共5页
提出一种可预测判别K-SVD网络模型(DKSVDN)并用于人脸识别问题。该模型构造了一种新颖的字典结构,包含类别标签字典和描述字典,以兼顾判别和重构性能。相应的稀疏编码向量由标签编码向量和描述编码向量组成。针对样本稀疏编码时间效率... 提出一种可预测判别K-SVD网络模型(DKSVDN)并用于人脸识别问题。该模型构造了一种新颖的字典结构,包含类别标签字典和描述字典,以兼顾判别和重构性能。相应的稀疏编码向量由标签编码向量和描述编码向量组成。针对样本稀疏编码时间效率低的问题,利用预测神经网络与判别字典学习模型协同训练的方法来加速预测稀疏编码。此外,针对DKSVDN还特别引入一种拟梦境的训练方法用于提升模型在训练集多样性不足时的鲁棒性。通过在主流人脸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证明了该模型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典学习 稀疏表示 人脸识别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磁与空间上下文信息的半解析定向方法
18
作者 刘公绪 高新波 +2 位作者 何立火 解宇 路建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3,共8页
在物联网时代,人们对高精度的、普适的室内定位需求日益迫切.然而鲁棒的技术方案仍没有出现,其中一个难点是用好地磁解决室内人员的定向问题.众所周知,在空旷的室外环境可以基于地磁解析定向的方法实现定向,然而室内地磁往往存在严重的... 在物联网时代,人们对高精度的、普适的室内定位需求日益迫切.然而鲁棒的技术方案仍没有出现,其中一个难点是用好地磁解决室内人员的定向问题.众所周知,在空旷的室外环境可以基于地磁解析定向的方法实现定向,然而室内地磁往往存在严重的磁失真,使得该方法不再适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半解析定向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解析定向结果与基于空间上下文信息提取的走廊结构的几何关系进行融合,得到修正的定向结果,并通过磁失真度量和判断确定融合系数;进而深入分析了不同融合系数对定向结果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可以有效改善定向精度,广泛用于基于路径的或基于走廊的定位定向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定向 地磁 磁失真 空间上下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