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型灰狼优化算法和窗函数加权的稀布矩形平面阵列天线综合 被引量:1
1
作者 陶奎 王斌 +1 位作者 田雪 尹波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2-501,共10页
针对在阵列孔径、阵元数目、最小阵元间距等多约束条件下的稀布矩形平面阵列天线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型灰狼优化(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er,IGWO)算法和窗函数加权的稀布矩形平面阵列天线综合方法。首先,利用Tent混沌映射、非... 针对在阵列孔径、阵元数目、最小阵元间距等多约束条件下的稀布矩形平面阵列天线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型灰狼优化(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er,IGWO)算法和窗函数加权的稀布矩形平面阵列天线综合方法。首先,利用Tent混沌映射、非线性收敛因子、优势狼动态置信策略和对立学习策略对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GWO)算法进行改进,增加算法的种群多样性和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然后,利用窗函数对阵列单元进行加权,生成位置分布矩阵,减少稀疏矩阵优化时间,提高优化效率。最后,利用位置分布矩阵生成稀疏阵列,再运用IGWO算法进行多约束条件的稀布优化。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阵列天线的性能,降低峰值旁瓣电平,对于解决在多约束条件下的阵列分布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天线 稀布平面阵列 灰狼优化(GWO)算法 窗函数 峰值旁瓣电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条件下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的短波OFDM信道估计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国军 艾昊 +1 位作者 叶昌荣 马宝泽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8-935,共8页
针对移动短波通信场景下短波信道出现的时变性使得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不能精确估计信道状态信息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Cubature Kalman Filter,CKF)的... 针对移动短波通信场景下短波信道出现的时变性使得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不能精确估计信道状态信息导致通信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Cubature Kalman Filter,CKF)的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基于球面径向积分准则,可更好地追踪信道的变化,提升信道估计的精度。建立了基于信道频域响应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方程,并用容积卡尔曼滤波对每帧符号的信道频域响应进行估计。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静态短波通信场景到720 km/h的移动短波通信场景中,所提算法对信道有着更精确的估计精度,也可以有效抵抗多径时延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所提算法更适用于移动短波通信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通信 OFDM 信道估计 容积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模型的短波宽带移动信道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国军 王彦淞 +1 位作者 叶昌荣 艾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1-621,共11页
短波宽带移动信道模型是远程机动平台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评估的基础,现有短波宽带信道模型不能有效表征机动平台移动信道快时变多普勒效应,难以适应机动平台短波移动通信需要。鉴于此,在分析机动平台行为模式与信道时变多普勒效应的... 短波宽带移动信道模型是远程机动平台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评估的基础,现有短波宽带信道模型不能有效表征机动平台移动信道快时变多普勒效应,难以适应机动平台短波移动通信需要。鉴于此,在分析机动平台行为模式与信道时变多普勒效应的映射关系基础上,推导出了机动平台移动信道冲激响应表达式,基于ITS(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society)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固定与机动不同场景、不同传播模式、宽窄带融合的短波通信信道模型。利用信道冲激响应与信道散射函数从时域色散、频域色散两个维度对本文信道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信道模型能够基于机动平台运动轨迹实现时变多普勒效应传播复现与信道模拟;也能在运动轨迹未知情况下,基于飞行器种类、机动频率等先验信息,实现具有各态历经性的机动平台短波宽带信道仿真,对机动平台短波移动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宽带移动信道模型 机动平台 时变多普勒效应 ITS模型 信道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互联网中新型双向可调OXC的设计(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忠 蒋泽 +2 位作者 张萍 马洪江 刘永智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84,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双向可调2×2的OXC结构,采用可调光纤布喇格光栅和环行器构成。由2×2基本结构能方便地扩充到N×N的B-OXC。此结构具有插入损耗较小、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便宜等优点,在未来的全光网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双向可调2×2的OXC结构,采用可调光纤布喇格光栅和环行器构成。由2×2基本结构能方便地扩充到N×N的B-OXC。此结构具有插入损耗较小、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便宜等优点,在未来的全光网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网络 布喇格光栅 光通信 光交叉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重载智能自主导航车系统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过金超 赵海洋 +2 位作者 蒋正轲 曹宏 司贞元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97-102,共6页
针对自主导航车(AGV)市场规模小、成本高,难以满足企业物流自动化要求的现状,基于西门子1200系列PLC和智能控制技术,设计了串级PID控制导引算法,开发了一款载重10 t的双向重载智能自主导航车.经调试,AGV小车能够按照码带运行,轨迹偏差... 针对自主导航车(AGV)市场规模小、成本高,难以满足企业物流自动化要求的现状,基于西门子1200系列PLC和智能控制技术,设计了串级PID控制导引算法,开发了一款载重10 t的双向重载智能自主导航车.经调试,AGV小车能够按照码带运行,轨迹偏差值控制在±10 mm内,且系统响应迅速,小车运行稳定,实现了自主导航、自主避障、自主定位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导航车 重载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网上党(团)校建设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陶小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84,共2页
文章指出高校网上党(团)校建设必须坚持导向性、针对性、互动性等基本原则,并分析了高校网上党(团)校建设应具备的基础条件,进而论述了高校网上党(团)校建设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关键词 高校 网上党(团)校建设 程序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基地展开互质阵列MIMO雷达DOA估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围 王强 +1 位作者 唐俊 张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针对传统互质阵列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的自由度低、阵列孔径小、特定方向上存在相位模糊,以及低信噪比下估计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的单基地展开互... 针对传统互质阵列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的自由度低、阵列孔径小、特定方向上存在相位模糊,以及低信噪比下估计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的单基地展开互质阵列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DOA估计方法。该方法结合了MIMO雷达和展开互质阵列,利用展开互质阵列作为收发阵列,获得了相较于均匀线阵以及传统互质阵列更大的阵列孔径,且自由度得到提高,算法在信噪比低至-20 dB时,仍有着尖锐的谱峰。但是算法涉及对高维度矩阵的特征值分解,因此运算量极大,继而提出了基于传播算子(Propagation Method,PM)的单基地展开互质阵列MIMO雷达DOA估计方法,避免了特征值分解,运算量显著下降,且信噪比大于2 dB时性能相仿。随后,进行了无相位模糊的理论推导,提出的两种算法均严格无传统相位模糊以及新场景相位模糊问题。最后,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 多输入多输出 展开互质阵列 相位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简化Lorenz系统的FPGA实现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围 王强 吴周青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7-183,共7页
目前针对分数阶混沌系统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基于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平台,由于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复杂度较大,用DSP实现存在序列生成速度较慢的问题,只能应用于对速度要求不高的系统.针对该问题,研究了基于分数阶微积分Grunwald-L... 目前针对分数阶混沌系统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基于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平台,由于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复杂度较大,用DSP实现存在序列生成速度较慢的问题,只能应用于对速度要求不高的系统.针对该问题,研究了基于分数阶微积分Grunwald-Letnikov(GL)定义的分数阶简化Lorenz系统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通过最大Lyapunov指数和0~1测试验证了基于GL定义的分数阶简化Lorenz系统是混沌的.详细分析了基于GL定义的分数阶简化Lorenz系统的FPGA实现结构,并使用定点数格式实现了该系统.通过示波器观察FPGA输出结果与MATLAB仿真结果一致,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简化Lorenz混沌系统 0~1测试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片集成硅压力传感器的放大控制电路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曾鹏 张正元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B期1826-1828,1831,共4页
针对单片集成压力传感器信号的识取和处理,提出了一种高增益、全摆幅的运算放大电路.电路采用两级放大,具有对称的输入结构和全摆幅输出结构.将电路通过计算机软件PSPICE进行模拟,在5V的电源电压下,放大电路开环增益可达到110dB,输出范... 针对单片集成压力传感器信号的识取和处理,提出了一种高增益、全摆幅的运算放大电路.电路采用两级放大,具有对称的输入结构和全摆幅输出结构.将电路通过计算机软件PSPICE进行模拟,在5V的电源电压下,放大电路开环增益可达到110dB,输出范围可达0.1V^4.9V.利用此电路可以构成仪表放大器,从而进一步设计出集成压力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双极型放大器 仪表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数字信道化通信探测一体化快速建链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国军 向翠玲 +1 位作者 叶昌荣 王尊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102,共14页
针对短波通信传统自动链路建立技术选频准确性低、建链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波数字信道化接收的通信探测一体化快速建链方法。利用数字信道化技术实现短波全频段并行接收。设计了通信探测一体化波形,解决建链过程... 针对短波通信传统自动链路建立技术选频准确性低、建链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波数字信道化接收的通信探测一体化快速建链方法。利用数字信道化技术实现短波全频段并行接收。设计了通信探测一体化波形,解决建链过程中波形切换带来的时间冗余和设备兼容问题。设计了探测即建链的快速建链方案,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快速稳健通联。实测结果表明,信道化结构能够增强建链系统的接收性能,建链方案相较于传统建链方案有明显优势,信道参数估计方法有较高的估计精度,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真实短波信道环境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通信 数字信道化 快速建链 通信探测一体化 信道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通信接入网广域协作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国军 侯旭 +1 位作者 叶昌荣 罗一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针对短波点对点通信可靠性不高、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波通信接入网的广域协作资源分配算法。通过调用多个站台,分别从不同的信道对用户进行协同保障以提高短波通信的可靠性。所提算法将资源分配问题分解为信道与站... 针对短波点对点通信可靠性不高、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波通信接入网的广域协作资源分配算法。通过调用多个站台,分别从不同的信道对用户进行协同保障以提高短波通信的可靠性。所提算法将资源分配问题分解为信道与站台的匹配和站台分配2个子问题,首先建立最大期望成功率匹配模型,将信道与站台进行匹配,并将分配到信道的站台组合为不同保障方案;然后分别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获取方案的主客观评分,并通过证据推理进行融合选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提高短波通信的成功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通信 资源分配 模糊层次分析 熵权法 证据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融合的运动想象脑电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飞 刘鹏飞 +1 位作者 罗元 朱思蒙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6-620,共5页
针对单一特征识别率低、自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和共同空间模式(CSP)的特征提取方法HCHT。首先,对原始脑电信号(EEG)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得到固有模态函数(IMF),并将IMF分量合并成新的信号矩阵;然后,对IM... 针对单一特征识别率低、自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和共同空间模式(CSP)的特征提取方法HCHT。首先,对原始脑电信号(EEG)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得到固有模态函数(IMF),并将IMF分量合并成新的信号矩阵;然后,对IMF进行希尔伯特谱分析,得到信号的时-频域特征;接着,对构造的信号矩阵进行进一步的CSP分解,将时-频域特征扩展成时-频-空域特征;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对特征集进行分类。在BCI Competition II数据集的实验表明,与HHT时-频域和CSP空域特征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7.5、10.3和9.2个百分点,且标准差更小。在智能轮椅平台进行在线实验的结果表明,HCHT能有效提高识别准确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运动想象 希尔伯特-黄变换 共同空间模式 智能轮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反馈评分模式在课程过程考核中的创新运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愈 应俊 张承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8-193,共6页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学习中尽可能打好坚实基础,尝试性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根据电子电路中的正反馈原理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基于过程考核的正反馈评分模式。新评分模式基于现行的过...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学习中尽可能打好坚实基础,尝试性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根据电子电路中的正反馈原理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基于过程考核的正反馈评分模式。新评分模式基于现行的过程化评分,将总成绩重新划分一部分作为过程反馈考核分,根据每个过程环节学生的二次修改成绩重新评价总成绩。新方法的优点在于强调教学管理,促使学生短期二次学习、自主学习、发挥创新。经过两个学期的改革尝试,发现实验班对比对照班在当期成绩上能够平均提高8%,并且在后续课程上也能得到近5%的提高,证明新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总体学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反馈考核 PDCA循环方法 评分模式 教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混合馈电24GHz车载雷达阵列天线设计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郝宏刚 周小川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1,共4页
针对阵列天线馈电网络比较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款24 GHz新型串并馈结合的微带天线阵,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测试。该天线阵采用了串并联混合馈电网络,天线子阵和馈电网络的电流分布均采用了切比雪夫分布,有效抑制了旁瓣电平。同时将馈... 针对阵列天线馈电网络比较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款24 GHz新型串并馈结合的微带天线阵,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测试。该天线阵采用了串并联混合馈电网络,天线子阵和馈电网络的电流分布均采用了切比雪夫分布,有效抑制了旁瓣电平。同时将馈电网络与串馈天线子阵直接连接在一起,达到了小型化的目的,并减小了馈电网络的损耗。仿真结果表明:天线阵的增益可达到21.7 dBi,在中心频率24.1 GHz附近,E面和H面的副瓣电平分别为-20.3 dB和-26.2 dB。该天线阵体积小,性能可靠,可用于24 GHz汽车防撞雷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 小型化 串并联馈电网络 防撞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共存混沌吸引子的超大范围参数混沌系统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昌彪 黎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52-1562,共11页
为了使参数在超大范围内变化时系统均具有共存吸引子,构建新型的双翼与四翼吸引子共存的混沌系统.系统的状态方程共有7项,在每个状态方程中只有1个非线性项,且此非线性项是由另外2个状态变量的乘积组成的.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特性对... 为了使参数在超大范围内变化时系统均具有共存吸引子,构建新型的双翼与四翼吸引子共存的混沌系统.系统的状态方程共有7项,在每个状态方程中只有1个非线性项,且此非线性项是由另外2个状态变量的乘积组成的.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特性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系统参数在超大范围内变化时吸引子的共存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参数α作微小变化时,系统特性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当仅改变初始值的大小时,系统具有2个孤立双翼混沌吸引子与1个四翼混沌吸引子共存的特性;当参数d∈(0,2×10^4]时,系统同样具有混沌吸引子,且均具有共存的2个孤立双翼混沌吸引子与1个四翼混沌吸引子.此外,设计系统的硬件电路,利用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进一步验证参数在超大范围内变化时系统中共存吸引子的存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系统 超大范围 多重共存吸引子 敏感性 电路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Ka波段渐变缝隙天线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郝宏刚 李江 +1 位作者 张婷 阮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2-588,共7页
在被动毫米波(PMMW)成像焦平面阵列(FPA)馈源的天线中,直线渐变缝隙天线(LTSA)相对于传统的喇叭天线、介质棒天线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文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对跖直线渐变缝隙天线(ALTSA),通过加载超材料结构使天线的增益得到了改善,... 在被动毫米波(PMMW)成像焦平面阵列(FPA)馈源的天线中,直线渐变缝隙天线(LTSA)相对于传统的喇叭天线、介质棒天线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文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对跖直线渐变缝隙天线(ALTSA),通过加载超材料结构使天线的增益得到了改善,天线采用基片集成波导(SIW)技术进行馈电。通过仿真与测试分析,该天线在较宽的频带内具有良好的阻抗特性、较低的副瓣电平及较高且平稳的增益,所设计的天线具有较小的口径宽度,在焦平面中易于组成较为密集的馈源阵列,以提高被动毫米波成像的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 被动毫米波成像 对跖直线渐变缝隙天线 基片集成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的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国平 程秋菊 +2 位作者 黄超意 周围 王璐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21-1126,共6页
通过收集大量的毫米波图像并建立相应的人体数据集进行检测,提出基于Faster R-CNN深度学习的方法检测隐藏于人体上的危险物品。该方法将区域建议网络和VGG19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构建了面向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的深度卷积神经网... 通过收集大量的毫米波图像并建立相应的人体数据集进行检测,提出基于Faster R-CNN深度学习的方法检测隐藏于人体上的危险物品。该方法将区域建议网络和VGG19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构建了面向毫米波图像目标检测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为了提高毫米波图像的处理能力,采用Caffe深度学习框架在图形处理单元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Faster R-CNN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方法能有效检测毫米波图像中的危险物品,并且目标检测的平均准确率约94%,检测速度约为6 frame/s,对毫米波安检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检查 毫米波图像 目标检测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FASTER R-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风噪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军 刘东旭 +2 位作者 吕韦喜 王巍 张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15,共7页
针对汽车风噪主动噪声控制(ANC)系统中主控制滤波器收敛速度慢以及建模信号与控制信号相互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控制滤波器变步长以及次级通道在线和离线建模相互转换的主动噪声控制算法。根据误差信号与期望信号的能量比,分别调... 针对汽车风噪主动噪声控制(ANC)系统中主控制滤波器收敛速度慢以及建模信号与控制信号相互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控制滤波器变步长以及次级通道在线和离线建模相互转换的主动噪声控制算法。根据误差信号与期望信号的能量比,分别调节主控制环节和建模环节的步长因子,从而减小二者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在次级通道建模过程中引入辅助白噪声功率调度以及对步长设置门限值,当步长达到门限值时,停止次级通道在线建模。仿真结果表明:针对混频信号主动噪声控制系统提出的改进算法相比已有算法能获得较快的建模收敛速度和较低的稳态误差,并可获得较高的降噪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噪声控制 变步长 步长因子 次级通道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冲激噪声的核分式低次幂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庆 林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1期80-82,共3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低阶统计误差准则的抗非高斯冲激噪声的核分式低次幂(KFLP)算法。在存在脉冲干扰的环境下,该算法利用权重更新公式中存在瞬时估计误差的倒数系数的有利特性,使得算法在瞬时估计误差突然增大时的权重向量自动停止...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低阶统计误差准则的抗非高斯冲激噪声的核分式低次幂(KFLP)算法。在存在脉冲干扰的环境下,该算法利用权重更新公式中存在瞬时估计误差的倒数系数的有利特性,使得算法在瞬时估计误差突然增大时的权重向量自动停止更新,由此消除了脉冲干扰对权重向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冲激噪声环境下,随着代价函数的幂次逐渐趋近于1,核分式低次幂算法的稳定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在非高斯脉冲环境下与采用传统的均方误差准则的核最小均方(Kernel Least-Mean-Square,KLMS)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收敛曲线更加平滑,性能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低阶统计误差准则 非高斯冲激噪声 核分式低次幂算法 均方误差准则 核最小均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3-PLC的核电领域报警器运行状态监测系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丰 刁碧悦 王礼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54,共4页
为了实现对安装于核电领域报警器运行状态的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G3-PLC的报警器状态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该系统通过声音传感器对报警器工作时的声音频率进行检测判断,并依次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和以太网通信,将监测结果数据从报警器侧... 为了实现对安装于核电领域报警器运行状态的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G3-PLC的报警器状态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该系统通过声音传感器对报警器工作时的声音频率进行检测判断,并依次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和以太网通信,将监测结果数据从报警器侧可靠传输到上位机侧。对整个系统的整体架构、数据集中器、检测模块分别进行了软硬件的介绍。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载波通信 报警器 声音传感器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