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增材制造多孔骨支架的选用与疲劳性能研究
1
作者 谢海琼 甘道其 +3 位作者 刘飞 谢海涛 杨白银 周天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57,共10页
增材制造多孔结构具有优良的力学仿生和促骨长入性能,支持骨科植入假体在体内的长期稳定。本研究采用三周期极小曲面(TPMS)法和电子束熔融技术(EBM)设计并制备了仿骨小梁多孔结构,通过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和力学疲劳实验研... 增材制造多孔结构具有优良的力学仿生和促骨长入性能,支持骨科植入假体在体内的长期稳定。本研究采用三周期极小曲面(TPMS)法和电子束熔融技术(EBM)设计并制备了仿骨小梁多孔结构,通过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和力学疲劳实验研究它们的孔隙特性、机械力学和疲劳性能,提出了一套新颖的适用于骨科植入假体的选用方法,以满足孔隙连通、力学稳定和高周疲劳寿命的需求。Micro-CT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发现,单元尺寸≥1.5 mm的多孔支架具有仿生的孔径(748μm)和良好的孔隙连通性;TPMS-Gyroid支架的力学稳定性和可靠性优于TPMS-Diamond支架,所建立的Gibson-Ashby方程可为钛合金多孔支架的设计提供力学性能预测;支架在应力水平为0.2时的疲劳寿命>106次,满足植入材料的长期安全使用要求,其弹性模量与人体松质骨的弹性模量相似(0.1~1.1 GPa)。疲劳行为的研究还发现,疲劳棘轮和疲劳损伤是引发多孔支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设计金属多孔支架结构时,可通过增大支架单元尺寸来减少裂纹萌生的缺口数量,有助于提高支架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熔化 三周期极小曲面 多孔支架 力学性能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X炸药热分解参数的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
2
作者 曹落霞 王浩 +3 位作者 周天宇 黄谦 吕子剑 周阳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391,共8页
为实现慢烤模型在炸药配方与装药行为全链条预测,并消除点火后温度场数值“奇点”问题,采用多组分参数拟合模型,对聚合物粘结炸药PBX⁃9501、PBX⁃9502及新型PBX⁃4的热分解响应与慢烤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构建组分参数驱动的全过程... 为实现慢烤模型在炸药配方与装药行为全链条预测,并消除点火后温度场数值“奇点”问题,采用多组分参数拟合模型,对聚合物粘结炸药PBX⁃9501、PBX⁃9502及新型PBX⁃4的热分解响应与慢烤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构建组分参数驱动的全过程模拟框架,建立基于Arrhenius反应动力学与JWL产物气体状态方程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实现从炸药热分解初态到壳体破裂终态的全过程数值表征。研究结果表明:PBX⁃9501和PBX⁃9502的点火时间模拟值与已有实验数据误差分别为3.4%和5.7%,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PBX⁃4的爆响时间预测值与验证实验均值误差仅为2.3%,验证了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动态调控产物气体状态参数,成功将爆炸温度稳定在3328~3502 K的合理区间,解决了已有纯固体烤燃模型中的点火后温度场“奇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粘结炸药(PBX) 烤燃实验 数值模拟 点火 产物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蝴蝶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3
3
作者 魏博 汤荣杰 +4 位作者 郑英豪 路嘉锴 郑凯 罗久飞 曾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7,共13页
针对蝴蝶优化算法(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BOA)在复杂环境路径规划过程中求解最短路径时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首先,在初始化蝴蝶种群时,为保证初代种群多样化,避免陷入局部最... 针对蝴蝶优化算法(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BOA)在复杂环境路径规划过程中求解最短路径时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首先,在初始化蝴蝶种群时,为保证初代种群多样化,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通过Tent映射生成初代种群位置;其次,在蝴蝶香味计算阶段引入动态感觉模态,随着迭代过程的持续推进逐步增强蝴蝶的香味值,以缩短收敛时间;再次,为进一步缩短收敛时间,在全局搜索阶段引入遗传算法中的选择因子加快蝴蝶在全局搜索时向最优蝴蝶移动的速度;然后,在局部搜索阶段引入动态变异因子,有效避免在路径规划时陷入局部最优;最后,使用一种基于视线(line of sight,LOS)检测方法的初始种群生成策略,以进一步减少路径中断点的生成,同时确保由BOA算法生成的路径可行解的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且规划出来的路径在保证路径长度合理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平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优化算法 路径规划 混沌映射 动态感觉模态 选择因子 动态变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制造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被引量:67
4
作者 曹华军 李洪丞 +1 位作者 曾丹 葛威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绿色制造是绿色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发展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新兴领域。在分析绿色制造广义内涵的基础上,从绿色制造创新模式、产品绿色评价、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工艺以... 绿色制造是绿色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发展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新兴领域。在分析绿色制造广义内涵的基础上,从绿色制造创新模式、产品绿色评价、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工艺以及资源化与再制造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绿色制造包含的主要内容,并围绕国内外绿色制造发展战略、绿色制造创新机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及规范以及绿色制造企业实践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绿色制造发展现状,最后给出了我国绿色制造未来发展建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制造 新业态 新模式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干扰下线结构光三维扫描成像研究
5
作者 叶川 赵立明 +3 位作者 潘波 杨晗 王超 谢友春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9,27,共6页
针对不均匀环境光照及高亮度环境下对线激光三维扫描成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特征融合的线激光三维扫描成像方法。首先,为了降低工业环境中干扰,更好获取辅助光源调制信息,建立了激光视觉传感器的图像清晰度控制方法;其次,基于... 针对不均匀环境光照及高亮度环境下对线激光三维扫描成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特征融合的线激光三维扫描成像方法。首先,为了降低工业环境中干扰,更好获取辅助光源调制信息,建立了激光视觉传感器的图像清晰度控制方法;其次,基于辅助光源颜色通道及亮度特征,构建了显著性特征融合和最大熵模型的激光条纹可靠分割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条纹梯度向量获取条纹法向方向,以条纹分布法向为依据融合灰度重心法对条纹中心线进行提取。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克服不均匀光照及高亮特征的不良影响,准确提取激光条纹中心,通过对标准工件进行三维重建测试,测量误差小于0.3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清晰度评价 显著性特征 图像分割 条纹中心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偏心车轮踏面的高阶多边形磨耗机理研究
6
作者 康熙 宫巍容 +5 位作者 刘锐涵 赵洋 陈翔 陈光雄 崔晓璐 禄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9,共8页
目的研究高铁车轮几何偏心与车轮踏面高阶多边形磨耗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匀速运行期间对高速列车轴箱体的三向振动加速度进行测试,并分析功率谱密度;建立轮对-钢轨系统有限元模型,采用瞬时动态法计算车轮不同几何偏心工况下轮轨力的波动... 目的研究高铁车轮几何偏心与车轮踏面高阶多边形磨耗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匀速运行期间对高速列车轴箱体的三向振动加速度进行测试,并分析功率谱密度;建立轮对-钢轨系统有限元模型,采用瞬时动态法计算车轮不同几何偏心工况下轮轨力的波动情况;采用复特征值法分析轮轨在饱和纵向蠕滑力激励下系统的稳定性,预测引起车轮高阶多边形磨耗的轮轨不稳定振动,并研究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营环境的影响。结果高速列车以237 km/h的速度运行且轮轨摩擦因数为0.23时,0.7 mm及以上的车轮几何偏心量会导致轮轨最大纵向蠕滑力达到饱和状态,引起614 Hz的轮轨系统不稳定振动,造成车轮24~25阶多边形磨耗的形成。当车速从200 km/h分别增至300、400 km/h时,引起纵向蠕滑力饱和的车轮几何偏心临界值从0.8 mm分别减至约0.67、0.56 mm。当轮轨间摩擦因数为0.21及以上时,饱和纵向蠕滑力激励的轮轨系统614 Hz不稳定振动的等效阻尼比随着轮轨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减小。在摩擦因数0.21~0.27范围内,该振动的发生趋势线性增强。当摩擦因数降至0.21以下时,该振动趋于稳定。结论在列车高速运行时,超过一定临界值的车轮几何偏心可引起轮轨纵向蠕滑力周期性饱和,激发轮轨系统不稳定振动,从而引起踏面高阶多边形磨耗。车速的提高会导致车轮几何偏心临界值的降低,轮轨摩擦因数增大会造成不稳定振动的发生趋势线性增强,进而引发更为严重的车轮高阶多边形磨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高阶多边形磨耗 有限元仿真 摩擦自激振动 高速列车 偏心车轮 轮轨饱和蠕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晶粒尺寸效应的梯度NiTi合金拉伸断裂行为模拟
7
作者 陈翔 黄正雄 禄盛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35,共20页
NiTi合金因其独特的形状记忆特性和超弹性而备受关注,被广泛认为是功能材料领域中最具研究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梯度晶粒结构作为一种有效提升材料强度与延展性的方法,通过在材料内部实现晶粒尺寸的梯度分布,能够进一步提升NiTi合... NiTi合金因其独特的形状记忆特性和超弹性而备受关注,被广泛认为是功能材料领域中最具研究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梯度晶粒结构作为一种有效提升材料强度与延展性的方法,通过在材料内部实现晶粒尺寸的梯度分布,能够进一步提升NiTi合金的性能.文章通过考虑晶粒尺寸效应的晶体塑性理论模型和cohesive单元,并根据晶粒分布函构建了梯度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匀晶和梯度多晶NiTi在单轴和紧凑拉伸断裂过程中的力学行为,讨论了晶粒尺寸、取向、不同应变速率和不同梯度结构对多晶NiTi的强度与延展性的影响特征,并分析其宏-微观力学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晶粒尺寸对NiTi多晶材料的断裂行为有显著影响:晶粒尺寸越小,多晶体抵抗裂纹萌生的能力越强,晶粒尺寸越大,多晶体阻碍裂纹扩展的能力越强;NiTi多晶的断裂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取向相关性,其中{110}织构在3种典型取向中展现出最佳的抗断裂性能;高应变速率提升屈服强度但降低延展性,低应变速率则展现均匀应力分布和优异塑性变形能力;梯度多晶结构在NiTi合金材料的强度与延展性之间起到协调作用,细晶结构分布在多晶体的两端,能够承受较高的应力并有效抑制裂纹的产生,粗晶结构则分布于多晶体的中间,通过提供曲折的晶界形态来阻碍裂纹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 合金 尺寸效应 梯度多晶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制造资源智能匹配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郑杰 曹华军 +3 位作者 李洪丞 陈二恒 朱林全 邢镔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747-3757,共11页
为提高制造资源利用效率,智能制造环境下要求将离散分布的制造资源快速有效地连接并动态匹配制造服务。在云平台上通过词向量建模对制造资源和用户需求进行特征描述以及向量提取,并利用联合嵌入卷积神经网络(JE-CNN)将制造资源和用户需... 为提高制造资源利用效率,智能制造环境下要求将离散分布的制造资源快速有效地连接并动态匹配制造服务。在云平台上通过词向量建模对制造资源和用户需求进行特征描述以及向量提取,并利用联合嵌入卷积神经网络(JE-CNN)将制造资源和用户需求词向量映射到具备向量匹配基础的公共空间。以两组词向量匹配距离构建目标函数,采用自适应时刻估计法(Adam)优化该目标函数,再根据二分类(AUC)模型判断匹配度是否满足要求,从而实现制造资源的高质量、高效率匹配。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资源 云平台 词向量 联合嵌入卷积神经网络 自适应时刻估计算法 二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的零件识别轻量化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想德 马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4,107,共6页
为了解决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零件识别模型参数量过大、检测速度慢、检测精度低的问题,以YOLOv5模型为基础,提出了结合轻量级网络和Transformer的零件识别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轻量级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以减少网络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并... 为了解决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零件识别模型参数量过大、检测速度慢、检测精度低的问题,以YOLOv5模型为基础,提出了结合轻量级网络和Transformer的零件识别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轻量级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以减少网络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并提升推理速度;其次,将Transformer模块与C3模块融合构成C3TR模块,以增强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最后,引入噪音净化模块,通过过滤噪音来提高零件识别模型的准确率。模型的检测平均准确率和平均召回率分别达到了86.7%和85.5%,相较原模型分别提升了和24.2%和17.4%。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实现模型轻量化的同时,具有更快的检测速度和更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件识别 模型轻量化 YOLOv5 Transformer模块 噪音净化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端惯性信息辅助的四足机器人惯性导航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路永乐 苏胜 +2 位作者 罗毅 徐晓东 车移 《仪器仪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9-178,共10页
针对四足机器人在卫星信号缺失和环境感知退化时定位精度陡降的问题,提出一种足端惯性信息辅助的四足机器人惯性导航算法。首先,基于足端惯性信息和关节编码器数据构建腿部里程计观测模型,以补偿因接触静止假设导致的速度损失;然后,通... 针对四足机器人在卫星信号缺失和环境感知退化时定位精度陡降的问题,提出一种足端惯性信息辅助的四足机器人惯性导航算法。首先,基于足端惯性信息和关节编码器数据构建腿部里程计观测模型,以补偿因接触静止假设导致的速度损失;然后,通过时域卷积网络(TC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提取足端惯性信息和关节数据的长短时域特征,实现鲁棒的平稳区间接触事件估计。将所提出的里程计观测模型作为不变扩展卡尔曼滤波器(InEKF)的量测信息,在平稳区间内修正惯性导航误差。最后,在室外场景进行了长距离定位实验,数据显示,所提算法的平稳区间估计准确率超过96%,无闭环实验的终点误差仅为总里程的0.93%,混合地形闭环实验的东、北向平均误差分别为1.07和0.74 m,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不依赖外部信息的条件下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端惯性信息 腿部里程计 不变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四足机器人导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孪生Transformer编码胶囊数控机床主轴故障分类网络研究
11
作者 孙惠娟 邓聪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3-109,共7页
主轴作为数控机床最重要的机械模块之一,及时检测其故障可保障机床的运转效能和加工精度。由此,提出一种孪生Transformer编码胶囊数控机床主轴故障分类网络。利用二维化预处理模块,得到较完整的原始数控机床主轴轴承振动数据;采用改进Tr... 主轴作为数控机床最重要的机械模块之一,及时检测其故障可保障机床的运转效能和加工精度。由此,提出一种孪生Transformer编码胶囊数控机床主轴故障分类网络。利用二维化预处理模块,得到较完整的原始数控机床主轴轴承振动数据;采用改进Transformer编码特征提取模块,获得深层次振动信号特征;通过高级胶囊特征转移网络实现特征映射;最后,使用孪生Transformer编码胶囊分类网络完成数控机床主轴故障样本的分类。选择XK7145型铣床完成健康轴承、内外圈故障轴承及滚珠故障下的无磨损刀具与磨损刀具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平均主轴故障诊断准确率可达95.1%,相对于ISERAVF-net、VSCPC-net方法的平均准确率升高6.9%和12.3%,且文中方法的可视化分类效果较优,采用文中方法检测主轴故障的实验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 Transformer编码胶囊 铣床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提取与 INGO-SVM 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包金山 杨定坤 +3 位作者 张靖 张英 杨镓荣 胡克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2,共9页
针对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时有效特征提取困难、模型参数难以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提取与INGO-SV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 针对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时有效特征提取困难、模型参数难以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提取与INGO-SV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方法对构建的21维待选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和低维敏感特征提取。其次,使用佳点集、随机反向学习和维度交叉学习等策略对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进行改进。通过2个典型测试对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improved 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INGO)进行性能测试,验证了INGO算法的优越性。然后,基于KPCA提取的低维敏感特征,使用INGO对SVM的参数进行组合寻优,建立基于KPCA特征提取与INGO-SVM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最后,对不同变压器故障诊断模型进行实例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故障诊断精度高、稳定性好,更适用于变压器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故障诊断 支持向量机 核主成分分析 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湿度对NiCuZn软磁铁氧体型高频电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川 张强 曹正锋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0-186,200,共8页
高频电流法是检测电力电缆局部放电的重要手段,依据高频电流传感器磁芯的传输阻抗值可以判断局部放电是否发生以及局部放电的位置。电力电缆的服役环境较为复杂,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对磁芯的传输阻抗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关于温度-... 高频电流法是检测电力电缆局部放电的重要手段,依据高频电流传感器磁芯的传输阻抗值可以判断局部放电是否发生以及局部放电的位置。电力电缆的服役环境较为复杂,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对磁芯的传输阻抗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关于温度-湿度对磁芯性能的影响研究还未见报道。有鉴于此,基于固相反应法制备NiCuZn软磁铁氧体型高频电流传感器磁芯,测试起始磁导率、饱和磁感应强度和电阻率,重点研究不同温度和湿度下,NiCuZn软磁铁氧体传输阻抗的变化规律,测试温度循环变化下磁芯的传输阻抗值变化,并利用能谱仪(EDS)对实验后的磁芯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分析相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湿度对铁氧体材料的性能影响非常显著,尤其当频率在60~100 MHz之间时,传输阻抗值最多降低约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铁氧体 局部放电 传输阻抗 NICUZ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滚子轴承内外圈缺陷耦合机理建模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茂林 杨松 +2 位作者 苏祖强 胡峰 马婧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37,共12页
圆柱滚子轴承作为旋转机械的关键零部件,其健康状况对机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基于动力学与物理学的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建模,有益于探明缺陷内在激励机理,揭示缺陷激励演变机理同轴承动力学行为间的映射机制... 圆柱滚子轴承作为旋转机械的关键零部件,其健康状况对机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基于动力学与物理学的圆柱滚子轴承动力学建模,有益于探明缺陷内在激励机理,揭示缺陷激励演变机理同轴承动力学行为间的映射机制,并提升工况下圆柱滚子轴承状态运维的准确度与可靠性。现有圆柱滚子轴承建模鲜有考虑其内外滚道复合缺陷耦合激励机理。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新的圆柱滚子轴承内外滚道复合缺陷耦合激励机理动力学模型,建立了表征滚子仅与内圈或外圈缺陷接触和滚子与内外圈缺陷同时接触引起的时变力学参量演变机理函数模型,研究了圆柱滚子轴承复合缺陷激励同接触位移、接触力等力学参量变化规律间的映射机制,探究了多转速条件下的圆柱滚子轴承振动行为变化规律。经实验验证表明:仿真与实测信号振动特征基本吻合,仿真与实测信号故障特征频率及其倍频基本一致,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圆柱滚子轴承状态运维的准确度与可靠性的提升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复合缺陷 缺陷耦合激励 机理建模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基于Bagging-NSGAⅡ的数控铣削稳定性预测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聪颖 游倩 +2 位作者 赵洋 林丽君 殷国富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8-249,共12页
数控机床铣削过程中出现的颤振失稳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铣削稳定性与工艺参数、工艺系统动力学特性密切相关,而工艺系统动力学特性又随加工位置、刀具悬伸量的变化或刀具的更换而变化。因此,针对多因素影响下... 数控机床铣削过程中出现的颤振失稳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铣削稳定性与工艺参数、工艺系统动力学特性密切相关,而工艺系统动力学特性又随加工位置、刀具悬伸量的变化或刀具的更换而变化。因此,针对多因素影响下的铣削稳定性预测和无颤振工艺参数选择问题,本文以数控机床各向移动部件位置、刀具直径、刀具悬伸量和切削参数为变量,提出一种基于引导聚集算法(Bagging)与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切削稳定性预测与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离散数控机床的工作空间,在每个加工位置对不同悬伸量下的刀具进行锤击实验,由此得到各把铣刀对应的刀尖点频率响应函数;然后,在不同工艺参数方案下进行铣削稳定性理论预测,进而引入Bagging算法建立以各向运动部件位置(x,y,z)、刀具直径d、刀具悬伸量h、主轴转速n、切削宽度a_(e)、每齿进给量f_(z)为输入的极限切削深度a_(plim)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该Bagging模型作为铣削稳定性约束,以加工位置和工艺参数(x,y,z,d,h,n,a_(p),ae,f_(z))为优化变量,建立最大材料切除率和刀具寿命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NSGA-Ⅱ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并结合熵权法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选出Pareto解集中的最佳解。以一台三轴立式加工中心展开实例分析,所建极限切削深度Bagging模型的预测误差为2.99%,且铣削加工实验表明获取的(x,y,z,d,h,n,a_(p),ae,f_(z))最优配置可实现稳定铣削,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稳定性 工艺参数优化 多目标优化模型 刀具悬伸量 引导聚集算法 NSGA-Ⅱ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物理参数识别及数学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洋 刘晋珲 +2 位作者 肖洋 邓聪颖 马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213,共12页
从结构的数字化模型频响函数出发,利用最小二乘复频域法识别模态参数,进一步用获取的模态参数修正集中质量法推导出的物理参数,从而建立符合结构动力特性的数学模型。首先通过固支梁模型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对600 MW大型汽轮发... 从结构的数字化模型频响函数出发,利用最小二乘复频域法识别模态参数,进一步用获取的模态参数修正集中质量法推导出的物理参数,从而建立符合结构动力特性的数学模型。首先通过固支梁模型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对600 MW大型汽轮发电机端部绕组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此后,基于该有限元模型获取的频响函数和模态参数,识别出端部绕组的物理参数并建立其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75~115 Hz频率段中,最小二乘复频域法识别出的端部绕组模态与有限元结果对比表明,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最大误差出现在第一阶模态中,分别为0.27%和0.50%,模态振型接近;通过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计算的端部绕组固有频率最大误差为0.27%,模态振型一致;数学模型计算的频响函数与有限元结果对比表明,测点的频响函数最高匹配度可达95%,多数测点的频响函数匹配度超过85%。该方法可为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动力学的准确建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端部绕组 模态参数 物理参数 数学模型 频响函数(F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子装备装配引导的AR跟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小东 王鹏 +2 位作者 史建成 王月 帅昊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6-424,共9页
为了提高面向电子装备装配引导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跟踪方法的鲁棒性与适用性,在像素投票姿态估计网络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和通道注意力机制对AR跟踪算法进行优化。首先,针对电子装备六自由度姿态公共数据集... 为了提高面向电子装备装配引导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跟踪方法的鲁棒性与适用性,在像素投票姿态估计网络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和通道注意力机制对AR跟踪算法进行优化。首先,针对电子装备六自由度姿态公共数据集稀缺与使用约束较多的问题,使用RGB-D相机采集并制作AR装配引导的电子装备的六自由度姿态训练数据集。然后,在基于像素投票的姿态估计网络结构基础上,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对网络进行轻量化,并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对通道进行权重评估,以弥补网络轻量化造成的精度损失。最后,通过电子装备装配任务对提出的方法进行AR装配引导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跟踪注册方法相对于修改前的跟踪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同时保持了装配引导的精度,能够对弱纹理的电子装备进行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装备 增强现实 三维跟踪 深度可分离卷积 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平纹织物单纱抽拔力学性能分析
18
作者 马莹 陈奡 +3 位作者 胡月鹏 潘俊 胡瀚杰 禄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探究芳纶平纹织物抽拔力峰值和横向预张力受各因素影响机制和变化规律,通过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加装自主设计的快速对中夹具和力传感器,进行了以横向预张力、抽拔速度、试样规格和纱线类型为变量的单纱抽拔实验。结果表明:抽拔力和横... 为探究芳纶平纹织物抽拔力峰值和横向预张力受各因素影响机制和变化规律,通过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加装自主设计的快速对中夹具和力传感器,进行了以横向预张力、抽拔速度、试样规格和纱线类型为变量的单纱抽拔实验。结果表明:抽拔力和横向预张力在抽拔过程中发生同频率零相位差的震荡下降,抽拔力峰值与抽拔纱线的交织点数量、交织点处的张力和变形程度呈正比关系;当初始横向预张力从100 N增加至400 N时,抽拔力峰值从5.63 N增加至10.58 N,横向预张力的上升值降低,下降值增加;当织物纵向长度从30 mm递增至110 mm时,抽拔力峰值增加,峰值增幅降低;抽拔过程中,横向预张力的上升值和下降值都随着织物纵向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纱线织造密度越小,预紧后的卷曲程度越高,抽拔力峰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平纹织物 单纱抽拔 横向预张力 抽拔速度 抽拔力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数据下多源传感融合的某试车台气路健康评估方法
19
作者 唐智 柏林 +2 位作者 白豪 吴过 王章旭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航天发动机试车台作为检验发动机可靠性的关键装备,其健康状态评估对确保发动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试车台气路系统具有故障模式复杂多变,多点位、多模态传感信息关联性强等特点,且存在数据积累有限、采集的健康状态样本分布不均、... 航天发动机试车台作为检验发动机可靠性的关键装备,其健康状态评估对确保发动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试车台气路系统具有故障模式复杂多变,多点位、多模态传感信息关联性强等特点,且存在数据积累有限、采集的健康状态样本分布不均、人工监测运行状态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以及高误警率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重构相空间-支持高阶张量机的健康评估模型。该方法首先通过设计E1(m)的稳定性判定准则,实现对气路系统相空间的自适应重构;其次采用张量对气路系统的多点位、多模态数据进行表征;然后基于支持高阶张量机挖掘张量样本中的多源传感关联信息与健康模式,实现对试车台气路系统的健康状态评估;最后利用中航某所发动机试车台实际试车数据,与支持向量机、决策树与朴素贝叶斯算法对比,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弱数据环境下具有良好评估能力,整体评估精度为89.7%,在极端弱数据环境,精度下降保持在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试车台 健康评估 支持高阶张量机 相空间重构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测试技术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索
20
作者 罗久飞 邓云春 +2 位作者 宋鸿正 李海青 郑太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170,共6页
以提升机械测试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深度为目标,提出油液磨粒检测案例式教学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科研延伸两部分,采用PBL教学方法系统整合课程知识点,推行研究型教学并引入前孵化创新创业教育。在现有检测实... 以提升机械测试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深度为目标,提出油液磨粒检测案例式教学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科研延伸两部分,采用PBL教学方法系统整合课程知识点,推行研究型教学并引入前孵化创新创业教育。在现有检测实验基础上有机融合深度学习技术,促进传统机械测试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升级。通过磨粒检测实验步骤梳理与系统性整合课程内容,赋予学生在实验课程体系下实验目标自主设定权,有针对性地掌握传感器选型、信号处理算法设计与结果分析等机械测试必备知识。改革方案有望全面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与理解,推动其将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成果并应用于学科竞赛或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粒检测 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