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烷及掺氢甲烷预混火焰的稳定性 被引量:6
1
作者 胡舸 魏胜 +2 位作者 廖世勇 李清芳 张双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402-4406,共5页
基于本生灯火焰测试,研究CH4与Air的预混火焰的稳定特性随本生灯尺寸和燃气当量比的变化关系,获得与先前测试比较吻合的结果。预混火焰的脱火极限随燃气当量比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回火极限随燃气当量比呈抛物线型变化关系,峰值出现在燃... 基于本生灯火焰测试,研究CH4与Air的预混火焰的稳定特性随本生灯尺寸和燃气当量比的变化关系,获得与先前测试比较吻合的结果。预混火焰的脱火极限随燃气当量比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回火极限随燃气当量比呈抛物线型变化关系,峰值出现在燃气当量比φ=1附近。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本生灯大小基本与火焰脱火极限无关,而对回火极限略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关系主要存在于小尺寸本生灯测试。随着燃气掺氢比的增大,混合气体火焰的稳定区间有变宽的趋势,这主要归因于氢气掺混增大火焰传播速度。掺氢率对预混火焰的脱火及回火极限的影响可近似为线性关系,本生灯直径越小,该线性增加率越大,而燃气当量比基本对该线性增加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火焰 预混气体 脱火极限 回火极限 本生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对方舱门缝耦合效应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沈卫东 谭坚文 +2 位作者 伍虹霖 王建立 杜明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46-1349,共4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高空核爆电磁脉冲对方舱门缝的耦合效应,分析了电磁脉冲不同极化方向、入射角度和门缝填充材料对耦合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电磁脉冲对方舱门缝的耦合效应较强,方舱的谐振效应对耦合场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入射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高空核爆电磁脉冲对方舱门缝的耦合效应,分析了电磁脉冲不同极化方向、入射角度和门缝填充材料对耦合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电磁脉冲对方舱门缝的耦合效应较强,方舱的谐振效应对耦合场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入射电磁脉冲的极化方向与方舱门缝长边垂直时的耦合场最强,电磁脉冲垂直入射时的耦合场强最高,随着入射角度的降低,耦合场强逐渐降低。门缝填充材料可明显提高方舱的电磁脉冲屏蔽效能,屏蔽效能与填充材料的电导率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时域有限差分 方舱 门缝 耦合 ELECTROMAGNETIC PULSE ( E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的宽带阻抗匹配 被引量:6
3
作者 谭坚文 廖瑞金 +1 位作者 邓思建 曾德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1-146,共6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系统为实现从功率源到超声换能器的最大电功率传输,需在功率源与超声换能器之间设计阻抗匹配网络。无源器件匹配可实现超声换能器电阻抗的精确匹配,但其宽带匹配的解析设计理论较复杂。本文利用简化实频法对HIF...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系统为实现从功率源到超声换能器的最大电功率传输,需在功率源与超声换能器之间设计阻抗匹配网络。无源器件匹配可实现超声换能器电阻抗的精确匹配,但其宽带匹配的解析设计理论较复杂。本文利用简化实频法对HIFU换能器进行了宽带匹配网络设计,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法对传输功率增益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功率传输增益在200k Hz的通带内为0.9左右,且较为平滑;针对HIFU换能器进行的宽带阻抗匹配和声功率测试表明,采用传输功率增益优化设计出的宽带匹配网络能有效拓宽换能器的工作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换能器 高强度聚焦超声 宽带阻抗匹配 简化实频法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对方舱簧片屏蔽门耦合效应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谭坚文 沈卫东 +2 位作者 伍虹霖 王建立 杜明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37-1241,共5页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高空核电磁脉冲对方舱簧片屏蔽门的耦合效应,采用阶梯型结构等效了屏蔽门的弧形金属弹簧片,分析了电磁脉冲不同极化方向、入射角度以及簧片间距、刀片深度和门框填充材料对耦合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簧片屏蔽门...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高空核电磁脉冲对方舱簧片屏蔽门的耦合效应,采用阶梯型结构等效了屏蔽门的弧形金属弹簧片,分析了电磁脉冲不同极化方向、入射角度以及簧片间距、刀片深度和门框填充材料对耦合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簧片屏蔽门对电磁脉冲具有较高的屏蔽效能,通过减小簧片间距,加大刀片插入深度和填充门框导电材料等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簧片屏蔽门的屏蔽效能。计算结果为方舱屏蔽设计和电磁防护加固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时域有限差分 方舱 屏蔽门 金属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发电系统稳态电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阮喻 陈洪文 +3 位作者 沈卫东 王建立 刘安才 金钊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0-522,共3页
从电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极化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其主要工作区在欧姆极化段的特点,通过测算出不同温度、操作压力条件下的等效热力学电动势与电池堆内阻,建立了一个简单实用的稳态电压模型。最后通过对一个50... 从电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极化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其主要工作区在欧姆极化段的特点,通过测算出不同温度、操作压力条件下的等效热力学电动势与电池堆内阻,建立了一个简单实用的稳态电压模型。最后通过对一个500 W的PEMFC发电系统的稳态负载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建立是可行和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极化 欧姆极化 电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织结构的锌电极循环伏安行为研究
6
作者 王华清 向成宣 李锐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4-785,814,共3页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不同晶面锌电极、锌多晶电极以及锌多晶织构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锌单晶(002)晶面电极的氧化还原可逆性优于锌单晶(100)晶面电极,锌单晶(100)晶面电极的氧化和还原能力优于锌单晶(002)...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不同晶面锌电极、锌多晶电极以及锌多晶织构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锌单晶(002)晶面电极的氧化还原可逆性优于锌单晶(100)晶面电极,锌单晶(100)晶面电极的氧化和还原能力优于锌单晶(002)晶面电极;而锌多晶体电极的氧化还原性能优于锌单晶电极;对于平板锌电极,位错与其他缺陷的存在不仅提高锌电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而且提高了电极的氧化以及还原性能,而织构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锌电极 氧化还原性能 缺陷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类功率放大器负载变化对工作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邓思建 谭坚文 +3 位作者 廖瑞金 叶方伟 曾德平 刘青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105,共8页
E类功率放大器在实际工作情况下,终端负载可能偏离理论设计值,使功放工作特性发生改变,严重时甚至损坏开关管。本文从理论上对E类功放的电路参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推导,得到输出功率、工作效率和漏极电压等参数与负载之间的解析关系,并通... E类功率放大器在实际工作情况下,终端负载可能偏离理论设计值,使功放工作特性发生改变,严重时甚至损坏开关管。本文从理论上对E类功放的电路参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推导,得到输出功率、工作效率和漏极电压等参数与负载之间的解析关系,并通过Saber电路仿真和实际电路测试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负载偏离最优负载时,输出功率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当负载变低时,开关管漏极电压和电流峰值升高,使开关管电压和电流应力增加。本文得出的理论结果可确定E类功率放大器的负载容许变化范围,也为变负载条件下的E类功率放大电路设计和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类功率放大器 负载变化 输出功率 工作效率 开关管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温度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晶 沈卫东 +2 位作者 阮喻 杜明磊 刘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97-999,共3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能否确保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废热及时排出已成为其能否实用化的关键之一。直接采用温度传感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尾气出口处测得温度,利用灰色系统解决“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能否确保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废热及时排出已成为其能否实用化的关键之一。直接采用温度传感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尾气出口处测得温度,利用灰色系统解决“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特点,建立预测尾气温度的新型数学模型,对下一时刻的出口温度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数据对风扇功率进行预调节,确保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在适宜的温度中。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此模型已达到较好的预测精度,并且由于程序的简单,较容易在硬件上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灰色系统 温度控制 风扇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功率源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思建 谭坚文 +2 位作者 叶方伟 杨黎 曾德平 《电源学报》 CSCD 2013年第6期46-52,共7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功率源直接影响HIFU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功率MOSFET极间电容和导通电阻等寄生参数的影响,基于E类功率放大电路的HIFU功率源实际工作特性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理论设计值。在理论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功率MOSFET等...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功率源直接影响HIFU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功率MOSFET极间电容和导通电阻等寄生参数的影响,基于E类功率放大电路的HIFU功率源实际工作特性常偏离理想条件下的理论设计值。在理论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功率MOSFET等效电路模型,采用Saber软件对HIFU功率源的E类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得到了放大器最佳工作状态时的谐振回路参数。实验测试表明,优化后的功率源工作效率和特性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E类功率放大电路 SABER仿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