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kW静音型电源车车厢降噪设计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苏红春 袁春 +2 位作者 潘小兵 金钊 玛丽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95-199,共5页
针对50 kW电源车噪声较高的问题,测量并分析了车厢内柴油发电机组的噪声频谱特性,将电源车车厢结构设计成了由操作舱、机组舱和消声舱组成的封闭式三舱结构.通过设计进排气消声器对进排气噪声进行控制.车厢各舱内壁设计了吸声隔声结构... 针对50 kW电源车噪声较高的问题,测量并分析了车厢内柴油发电机组的噪声频谱特性,将电源车车厢结构设计成了由操作舱、机组舱和消声舱组成的封闭式三舱结构.通过设计进排气消声器对进排气噪声进行控制.车厢各舱内壁设计了吸声隔声结构来控制各舱内噪声.消声舱内设计了三角形吸声立柱对机组舱传出的风扇噪声、振动噪声和其他各类噪声消声.通过试验测试发现,柴油发电机组安装于静音型电源车车厢后,噪声下降了25~ 30 dB,使得整车噪声<75 dB.所设计噪声控制方案可以满足电源车噪声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音型电源车 噪声频谱 吸声 隔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边简支条件下正交各向异性蜂窝夹层板的固有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盛春 邓兆祥 +2 位作者 沈卫东 王攀 曹友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3-77,89,共6页
以四边简支正交各向异性矩形蜂窝夹层板为研究对象,应用Reissner-Mindlin夹层板剪切理论,在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将夹层板弯曲控制方程组化为仅含一个位移函数的单一方程的方法,从而获得四边简支条件下矩形蜂窝夹层板弯曲... 以四边简支正交各向异性矩形蜂窝夹层板为研究对象,应用Reissner-Mindlin夹层板剪切理论,在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将夹层板弯曲控制方程组化为仅含一个位移函数的单一方程的方法,从而获得四边简支条件下矩形蜂窝夹层板弯曲振动固有频率的精确解,理论计算与数值和实验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研究面板、芯层的各项结构和材料设计参数对夹层板其固有频率的影响,并对各设计参数对夹层板固有频率的调控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蜂窝夹层板的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 蜂窝夹层结构 弯曲振动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瓣帽罩结构和脊线对混合排气系统性能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翌 阮登芳 +3 位作者 钟晨 孙振业 袁春 潘小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4-319,共6页
为了明确波瓣帽罩结构和不同脊线形状对混合排气系统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组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含帽罩结构以及脊线发生变化的4个波瓣混合器模型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同原始波瓣混合器模型进行了对比... 为了明确波瓣帽罩结构和不同脊线形状对混合排气系统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组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含帽罩结构以及脊线发生变化的4个波瓣混合器模型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同原始波瓣混合器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帽罩结构能改善波瓣周围的流场,减小由于扩张角过大所导致的边界层分离,从而缩小流动损失;波瓣脊线形状的改变虽然能改变波瓣混合器附近的流场,从而减小流动损失,提高总压回复系数,但与此同时,脊线的改变也会影响主、次流间的混合,降低热混合效率。同原型相比,改变波瓣脊线加入帽罩结构后,研究的波瓣混合器总压恢复系数的最大增幅为1%,而热混合效率的最大降幅却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瓣混合排气系统 帽罩 波瓣脊线 热混合效率 总压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C的异步电机三相六开关容错控制策略 被引量:9
4
作者 韩力 王崇任 +2 位作者 李辉 金钊 袁春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4,22,共9页
基于DTC的三相四开关逆变器容错控制策略只能解决单管故障问题,且具有转矩脉动大的缺点。在深入分析三相四开关和六开关逆变器电压矢量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正常开关管的潜能,在不改变逆变器拓扑结构和开关管数量的前提下,重构了单管... 基于DTC的三相四开关逆变器容错控制策略只能解决单管故障问题,且具有转矩脉动大的缺点。在深入分析三相四开关和六开关逆变器电压矢量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正常开关管的潜能,在不改变逆变器拓扑结构和开关管数量的前提下,重构了单管故障状态下的电压矢量扇区和开关表,提出了一种在故障状态下的三相六开关容错控制策略,可形成六个电压矢量和一个零电压矢量,较三相四开关容错控制策略仅可提供四个电压矢量有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相六开关可能出现的连锁故障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容错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相六开关容错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转矩脉动,并可处理大部分开关管连锁故障的情况,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逆变器 容错控制 三相六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双绕组风力感应发电机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韩力 罗张尧 +3 位作者 金钊 袁春 卢彬 潘小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40,共8页
结合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DWIG)在风力发电场合的运行特点,建立了风力DWIG的优化设计模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及约束条件。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向成功和失败双重学习能力的遗传-粒子群综合算... 结合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DWIG)在风力发电场合的运行特点,建立了风力DWIG的优化设计模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及约束条件。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向成功和失败双重学习能力的遗传-粒子群综合算法(GPSMA)。在此基础上,分别以转速范围内的控制绕组电流及额定效率为优化目标,利用GPSMA对一台18.5 k W的DWIG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2套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化之后的样机的控制绕组电流最大值下降了62.7%或额定效率提高了0.94%,说明GPSMA有助于DWIG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发电机 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 风电 遗传-粒子群综合算法 发电机 设计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混合储能结构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颖超 龙江涛 +2 位作者 郭振 张杨俊 钱希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61-2467,共7页
针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特殊的工作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双向Buck变换器的有源式混合储能方案。建立系统模型,给出系统能量管理和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储能方案能充分发挥超级电容器的优势,有效改善蓄电池的工作状... 针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特殊的工作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双向Buck变换器的有源式混合储能方案。建立系统模型,给出系统能量管理和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储能方案能充分发挥超级电容器的优势,有效改善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特别适合于负载功率脉动频繁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超级电容 蓄电池 混合储能 双向BUCK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夹层板封闭声腔的结构-声耦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盛春 邓兆祥 +1 位作者 王攀 曹友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761-2764,共4页
对弹性板封闭声腔的结构-声耦合机制、耦合特性、影响耦合程度的系统参数及其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对耦合系统固有频率进行了估计,通过与已有文献结果的比较对所提出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 对弹性板封闭声腔的结构-声耦合机制、耦合特性、影响耦合程度的系统参数及其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对耦合系统固有频率进行了估计,通过与已有文献结果的比较对所提出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夹层板结构参数对腔内声压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结构质量和第一阶固有频率约束的前提下,适当增大面板厚度和芯层厚度有利于降低腔内声压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板 封闭空间 结构-声耦合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双绕组风力感应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韩力 罗张尧 +3 位作者 金钊 袁春 卢彬 苏红春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32,共10页
为了深入研究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的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dual stator-winding induction generator,DWIG)运行特性,从等效电路和相量图出发,分析了DWIG在转速和负载变化情况下的运行机理及特点,推导了不同负载下控制绕组电流的计算方... 为了深入研究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的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dual stator-winding induction generator,DWIG)运行特性,从等效电路和相量图出发,分析了DWIG在转速和负载变化情况下的运行机理及特点,推导了不同负载下控制绕组电流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额定转速和变转速2种运行工况,对1台18.5kW带感性负载的DWIG样机运行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绕组可对励磁无功功率进行调节实现空载建压,控制绕组电流和转差率随负载电流的增加而增大,效率随负载电流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变转速情况下控制绕能进行无功功率调节实现恒压输出。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一致证明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双绕组 感应发电机 运行特性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粒子群综合算法及其在定子双绕组风力感应发电机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9
作者 罗张尧 韩力 +3 位作者 罗辞勇 金钊 袁春 苏红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8-937,共10页
针对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收敛过程中种群多样性丢失而导致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双重学习能力的遗传-粒子群综合算法(genetic-particle swarm memetic algorithm,GPSMA)。该算法引入遗传操作,具有向... 针对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收敛过程中种群多样性丢失而导致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双重学习能力的遗传-粒子群综合算法(genetic-particle swarm memetic algorithm,GPSMA)。该算法引入遗传操作,具有向成功和失败双重学习的能力,并融入振荡参数策略和阻尼边界条件处理方法。通过4个典型测试函数对GPSMA与其他3种优化算法的数值试验对比,表明GPSMA具有良好的全局收敛能力。在此基础上,以变速范围内控制绕组电流最小为优化目标,运用GPSMA对1台18.5 k W的定子双绕组感应发电机(dual statorwinding induction generator,DWIG)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样机使控制绕组电流幅值下降了62.7%,说明GPSMA可有效应用于DWIG优化问题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MEMETIC算法 学习策略 电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