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气脱硝催化剂中毒机制与再生技术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想 李俊华 +5 位作者 何煦 彭悦 常化振 黄锐 刘伟 郝吉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29-4138,共10页
随着烟气脱硝系统在火电厂的应用,对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的中毒机理和再生工艺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脱硝催化剂的物理及化学中毒机制、再生方法及工艺。在中毒机制方面,将不同中毒机制归为三类:颗粒物或生成盐沉积在催... 随着烟气脱硝系统在火电厂的应用,对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的中毒机理和再生工艺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综述了脱硝催化剂的物理及化学中毒机制、再生方法及工艺。在中毒机制方面,将不同中毒机制归为三类:颗粒物或生成盐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堵塞催化剂通道和孔道;毒物与活性中心作用使表面的酸性性能和氧化还原性能降低;催化剂结构破坏和发生不可逆相变。在催化剂的再生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失活催化剂的再生工艺流程和再生液的选择,比较了不同再生技术的针对性和优缺点,最后介绍了电厂高钙项目的再生工业示范,其再生催化剂的相对活性恢复到原来的0.96,SO2氧化率为1.0%,且各项指标达到了新鲜催化剂的水平。本文对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和制定废弃催化剂再生工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 催化剂 中毒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脱硝催化剂活性的测量和应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恂 黄锐 +1 位作者 孔凡海 刘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的催化剂活性K是体现催化反应系统传质和化学反应速率的综合性特征值,它不仅与催化剂材料组分有关,而且与其几何结构以及应用中的流动条件等因素相关。K作为评价催化剂性能的重要指标,已广泛应用于催化剂产品质...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的催化剂活性K是体现催化反应系统传质和化学反应速率的综合性特征值,它不仅与催化剂材料组分有关,而且与其几何结构以及应用中的流动条件等因素相关。K作为评价催化剂性能的重要指标,已广泛应用于催化剂产品质量认证及运行中催化剂的剩余活性评估中。催化剂活性测量装置主要有中试装置和小试装置2种。在催化剂质量认证及评价中均需要使用催化剂活性K的绝对值,因此K必须采用中试装置测量。SCR反应器潜能P是评价SCR装置性能的综合性指标,定期测量P值,追踪其变化趋势对SCR装置的经济运行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催化剂 活性 反应系统传质 化学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堇青石改性V_2O_5-WO_3/TiO_2催化剂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清才 席文昌 +3 位作者 杨剑 贺媛媛 黄锐 洪燕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24-1628,共5页
采用固液混合方法,利用改性堇青石制备蜂窝式V2O5-WO3/Cordierite-TiO2脱硝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分析(DSC-TG)、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模拟烟气分析装置和磨损装置,考察其表面形貌、热稳定性、晶相变化、耐磨损性能和催... 采用固液混合方法,利用改性堇青石制备蜂窝式V2O5-WO3/Cordierite-TiO2脱硝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分析(DSC-TG)、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模拟烟气分析装置和磨损装置,考察其表面形貌、热稳定性、晶相变化、耐磨损性能和催化剂活性。结果表明,改性堇青石的引入,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表面微气孔多和热稳定性好的特点,700℃煅烧后,V2O5和WO3的仍呈现无定形态或微晶状态;引入10%的堇青石制备的催化剂磨损率低,尤其在250~460℃反应时,脱硝率可以保持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WO3 TIO2 堇青石 烟气脱硝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失活及其再生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红辉 刘伟 +4 位作者 黄锐 袁鹏 席文昌 黄新竹 王刚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9-143,共5页
以某火电厂新鲜、失活和再生的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XRF、ICP、SEM-EDX、比表面积分析仪、压汞仪和XRD等表征手段,测试了催化剂单元的活性及SO2/SO3转化率;测试结果表明运行后的催化剂活性大幅度降低(从41.5 m/h降低至29.5 m/h)... 以某火电厂新鲜、失活和再生的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XRF、ICP、SEM-EDX、比表面积分析仪、压汞仪和XRD等表征手段,测试了催化剂单元的活性及SO2/SO3转化率;测试结果表明运行后的催化剂活性大幅度降低(从41.5 m/h降低至29.5 m/h),分析了导致催化剂失活现象原因并制订了再生工艺;与新鲜催化剂相比,再生催化剂活性可恢复至新催化剂的99%(从29.5 m/h升高至41.1 m/h)并较好地控制了其SO2/SO3转化率,再生催化剂微观结构及性能与新鲜催化剂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SCR催化剂 失活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