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Cu-Pb-Sn合金轴瓦材料微观组织及性能对比
1
作者 孙健 辛琦 +2 位作者 钟航 钟宁 丁宁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1,共6页
为对比国内外铜合金轴瓦材料性能的差异,研究了国内外铜合金轴瓦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显微硬度、结合强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国外Cu-Pb-Sn合金轴瓦材料的微观组织呈典型的铸态组织特征,国内Cu-Pb-Sn合金轴瓦材料的微观组织为... 为对比国内外铜合金轴瓦材料性能的差异,研究了国内外铜合金轴瓦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显微硬度、结合强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国外Cu-Pb-Sn合金轴瓦材料的微观组织呈典型的铸态组织特征,国内Cu-Pb-Sn合金轴瓦材料的微观组织为典型的粉末冶金组织;国外Cu-Pb-Sn合金轴瓦材料的合金层硬度及抗磨损性能优于国内Cu-Pb-Sn合金轴瓦材料;国内Cu-Pb-Sn合金轴瓦材料合金层和基体的结合强度与国外Cu-Pb-Sn合金轴瓦材料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轴瓦 铜合金 显微硬度 结合强度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柴油机主轴承热弹流混合润滑与磨损耦合特性研究
2
作者 陈锐 赵滨 +3 位作者 屠力月 何涛 钟宁 邹德全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8-1779,共12页
为探究低速机主轴承在重载工况下润滑性能及其与磨损的相互作用机制,基于微凸体微观接触及疲劳损伤机理构建轴承材料磨损模型,并结合混合热弹流润滑理论,建立主轴承混合热弹流润滑与磨损耦合分析模型,据此探究发火时刻特定承载下的主轴... 为探究低速机主轴承在重载工况下润滑性能及其与磨损的相互作用机制,基于微凸体微观接触及疲劳损伤机理构建轴承材料磨损模型,并结合混合热弹流润滑理论,建立主轴承混合热弹流润滑与磨损耦合分析模型,据此探究发火时刻特定承载下的主轴承磨损分布与演变规律,以及磨损对油膜压力、油膜厚度及粗糙接触压力等润滑特性参数的影响,获取载荷、半径间隙、微凸体摩擦系数和转速等参数对主轴承磨损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磨损时间增加,磨损区域从承载区中心沿轴承周向增大,接触压力减小,最小油膜厚度增大;半径间隙及微凸体摩擦系数增大、转速降低都会加剧主轴承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机主轴承 热弹流混合润滑 疲劳损伤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轴瓦的组织和性能分析
3
作者 吴帅帅 孙健 +2 位作者 郭胜利 辛琦 朱宝宏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4,共8页
采用SEM,EPMA,EBSD等设备分析了某典型柴油内燃机主轴用进口轴瓦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主轴上瓦由钢背、Al-Zn合金层、镍栅、Pb-Sn-Cu合金组成,主轴下瓦和连杆瓦由钢背、Cu-Pb-Sn合金层、镍栅、溅射AlSn20Cu层组成;采用纳米压痕... 采用SEM,EPMA,EBSD等设备分析了某典型柴油内燃机主轴用进口轴瓦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主轴上瓦由钢背、Al-Zn合金层、镍栅、Pb-Sn-Cu合金组成,主轴下瓦和连杆瓦由钢背、Cu-Pb-Sn合金层、镍栅、溅射AlSn20Cu层组成;采用纳米压痕仪测得主轴上、下瓦、连杆瓦镀层硬度分别为0.212,1.223,1.313 GPa;主轴上瓦合金层组织为颗粒状Pb,Si分布于等轴状Al晶粒中,主轴下瓦、连杆瓦合金层组织为树枝状Pb相分布于柱状Cu晶粒中;主轴上、下瓦和连杆瓦的钢背均为低碳钢,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但组织形貌不同,均存在D类氧化夹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内燃机 主轴 轴瓦 复合材料 成分分析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凸轮渗碳淬火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倩 裴林清 +1 位作者 张乐 明国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132,共4页
通过对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凸轮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对凸轮渗碳淬火工艺进行优化,渗碳后采用二次淬火工艺,碱浴作淬火介质,研究新工艺对凸轮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碳淬火后凸轮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心部抗拉强度和冲... 通过对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凸轮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对凸轮渗碳淬火工艺进行优化,渗碳后采用二次淬火工艺,碱浴作淬火介质,研究新工艺对凸轮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碳淬火后凸轮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心部抗拉强度和冲击值分别大于931MPa和88.2J/cm2,变形量明显减小,金相组织较原工艺更加均匀合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 渗碳 二次淬火 力学性能 金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春强 杜随更 +1 位作者 诸德鹏 刘光导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7期1461-1467,共7页
结合测试技术、交流变频技术、多传感器同步数据采集技术,设计了基于VC++6.0软件平台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性能计算机测控系统。阐述了该系统软、硬件设计原理和功能。该系统可对包括进气流量、冷却水流量、压力、温度和环境条件在内的26... 结合测试技术、交流变频技术、多传感器同步数据采集技术,设计了基于VC++6.0软件平台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性能计算机测控系统。阐述了该系统软、硬件设计原理和功能。该系统可对包括进气流量、冷却水流量、压力、温度和环境条件在内的26路空压机试验参数进行实时检测与分析,可实现变频、软启、直接驱动的交流电机控制和直流幅压直流电机控制,具备故障报警与记录、数据保存与打印、历史曲线绘制等功能。实际应用表明,系统采集、控制周期常规为30 ms,最快可达6ms,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进行的试验项目多,性能参数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系统 空气压缩机 计算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Cd对锡基轴承合金SnSb11Cu6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永红 钟宁 +2 位作者 尹忠慰 李虎林 董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6-1232,共7页
为了改善锡基轴承合金的承载能力,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光学显微分析、硬度分析和材料拉伸和压缩试验等分析技术研究微量元素Cd对锡基轴承合金Sn Sb11Cu6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d加入合金后,并未改变合金的物相组成。合... 为了改善锡基轴承合金的承载能力,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光学显微分析、硬度分析和材料拉伸和压缩试验等分析技术研究微量元素Cd对锡基轴承合金Sn Sb11Cu6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d加入合金后,并未改变合金的物相组成。合金中硬质相Sn Sb尺寸减小,数目增多,说明Cd能起到细化Sn Sb相的作用,增强合金的硬度、强度和塑性;同时,Cd溶于Sn形成固溶体能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但降低合金的塑性。Cd加入到合金Sn Sb11Cu6中,起到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的作用。当Cd的含量在0.5%(质量分数)左右时,合金的硬度、强度和塑性同时增加,考虑合金的综合性能,推荐优选的Cd含量为0.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SN Sb11Cu6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柴油机启动工况下主轴承瞬态润滑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含章 李文达 +2 位作者 钟宁 赵滨 刘志刚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0-287,共8页
基于油膜厚度方程、平均雷诺方程、能量方程和动力学方程,综合考虑启动时变工况、热效应、热弹性变形和粗糙度等因素,建立主轴承瞬态混合热弹流润滑分析模型.基于上述模型探究进油温度、半径间隙和启动时长对主轴承润滑特性参数(包括微... 基于油膜厚度方程、平均雷诺方程、能量方程和动力学方程,综合考虑启动时变工况、热效应、热弹性变形和粗糙度等因素,建立主轴承瞬态混合热弹流润滑分析模型.基于上述模型探究进油温度、半径间隙和启动时长对主轴承润滑特性参数(包括微凸体接触力、油膜厚度、油膜压力和温升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针对所研究的低速柴油机主轴承,在启动工况下,适当降低进油温度可以减小微凸体接触力,缩短混合润滑时间;半径间隙在启动过程前期对润滑特性参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而在启动过程后期随着转速增加,其影响开始显现;缩短启动时长可一定程度上减小启动过程中的温升和微凸体接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柴油机 主轴承 启动工况 瞬态混合热弹流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强化工艺对Nimonic 80A镍基合金排气阀硬化层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明国建 陈茂涛 +2 位作者 马敏团 刘承建 秦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4-76,79,共4页
研究了Nimonic 80A镍基合金排气阀盘部锥面温滚压强化工艺中滚压温度及形变量对硬化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当滚压温度从655℃逐渐升高至715℃,硬度高于450 HV5的硬化层深度逐渐增加;当滚压温度超过715℃,硬度高于450 HV5... 研究了Nimonic 80A镍基合金排气阀盘部锥面温滚压强化工艺中滚压温度及形变量对硬化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当滚压温度从655℃逐渐升高至715℃,硬度高于450 HV5的硬化层深度逐渐增加;当滚压温度超过715℃,硬度高于450 HV5的硬化层深度逐渐减少;当滚压温度为715℃,距滚压表面2.7 mm处的硬度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强化 Nimonic 80A镍基合金 排气阀 硬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排气阀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明国建 刘承建 +1 位作者 陈茂涛 马敏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17-119,126,共4页
研究了固溶+时效工艺对NiCr20TiAl镍基高温合金排气阀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从1000℃逐渐增加至1040℃、时效温度在760~820℃时,NiCr20TiAl排气阀在室温下的强度和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固溶温度高于1... 研究了固溶+时效工艺对NiCr20TiAl镍基高温合金排气阀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从1000℃逐渐增加至1040℃、时效温度在760~820℃时,NiCr20TiAl排气阀在室温下的强度和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固溶温度高于1040℃、时效温度超过820℃时,排气阀在室温下的强度和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硬度变化不明显;当固溶温度在1000~1080℃时,排气阀在750℃高温下的强度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排气阀 固溶+时效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轴瓦溅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文俊 《舰船科学技术》 2010年第8期182-184,189,共4页
研究目的是为进口柴油机的国产化提供磁控溅射的PVD轴瓦。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轴瓦属于第四代轴瓦,其特点是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轴瓦基材的内表面上生成镍栅层(阻挡层)和具有优异性能的铝合金减摩层(跑合层、滑动... 研究目的是为进口柴油机的国产化提供磁控溅射的PVD轴瓦。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轴瓦属于第四代轴瓦,其特点是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轴瓦基材的内表面上生成镍栅层(阻挡层)和具有优异性能的铝合金减摩层(跑合层、滑动层),这是研制PVD轴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反复试验,得出了影响溅射膜层附着强度、沉积速度、维氏硬度、减摩层断面微观形貌等性能的有关参数的优化值并确定了工艺流程。铝合金减摩层的组分含量、附着强度、维氏硬度等性能达到或优于图纸要求。铝合金减摩层断面微观形貌及软锡(Sn)相颗粒直径和分布状态等性能达到外同类产品或文献报道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轴瓦 磁控溅射 偏压 溅射膜层 栅层 减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