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改革与当前职教体系的冲突与优化——基于课程改革视角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俊峰 李勋华 《成人教育》 201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当前职业教育领域进行的改革引发了教育系统内外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争论,课程体系是贯彻教育意志的平台与阵地,对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探究可对职业教育改革进行微观上的宏观把握。文章基于课程改革视角,从科学主义、儒家文化及高... 当前职业教育领域进行的改革引发了教育系统内外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争论,课程体系是贯彻教育意志的平台与阵地,对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探究可对职业教育改革进行微观上的宏观把握。文章基于课程改革视角,从科学主义、儒家文化及高校制度对当前冲突进行阐述,提出建立比较优势下的校企合作、职教学科体系及教师发展路径等优化机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优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助力农村人才培养的困境及解决对策--以重庆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兴 《南方农机》 2020年第8期88-88,共1页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任,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加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能以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文章就目前职业教育对农村人才培养的困境...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任,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加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能以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文章就目前职业教育对农村人才培养的困境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培养困境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哪个对经济增长影响更大?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伟 孙芳城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75,共8页
利用我国2003-2014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了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均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但总体来看职业教育质量的影响作用更大。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发现,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 利用我国2003-2014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了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均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但总体来看职业教育质量的影响作用更大。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发现,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西部其次,"中部塌陷"现象存在,处于"两手抓"阶段的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有更强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规模 质量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金融的创业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8
4
作者 邓晓娜 杨敬峰 王伟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68,共16页
普惠金融通过缓解金融排斥、降低服务门槛、提供多样化服务,直接促进居民创业;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间接影响居民创业。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和Sys-GMM模型。实证表明,无论是总体估计还是分地区估计,普... 普惠金融通过缓解金融排斥、降低服务门槛、提供多样化服务,直接促进居民创业;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间接影响居民创业。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和Sys-GMM模型。实证表明,无论是总体估计还是分地区估计,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创业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普惠金融的"渗透度""可获得性"和"使用情况",也均会对创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还发现,普惠金融对居民创业的间接作用机制是成立的,其可以从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强化普惠金融对居民创业的对口支持,以及加大金融资源和创业活动跨区域整合三个方面,为居民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居民创业 创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伟 冯树清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4,共9页
通过Malmquist指数测算分析了31个省份2003-2013年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发现整体上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2%,技术进步是主导因素,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依次下降。进一步的面板模型回归显示,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Malmquist指数测算分析了31个省份2003-2013年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发现整体上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2%,技术进步是主导因素,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依次下降。进一步的面板模型回归显示,人才培养质量、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实力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经费投入、教育结构、人口变迁、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 影响因素 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可得性及其空间变化——基于31个省际面板数据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伟 孙芳城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0-97,共8页
金融可得性包含银行可得性、证券可得性和保险可得性。运用改进的CRITIC法对31个省份2005~2016年金融可得性水平进行了测度,总体而言金融可得性水平很低,并随时间呈"N型"变化。金融可得性存在空间差异,地理空间上,东部领先、... 金融可得性包含银行可得性、证券可得性和保险可得性。运用改进的CRITIC法对31个省份2005~2016年金融可得性水平进行了测度,总体而言金融可得性水平很低,并随时间呈"N型"变化。金融可得性存在空间差异,地理空间上,东部领先、中西部滞后,华北、华东领先,西南滞后;经济空间上,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金融可得性水平较高。全域和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金融可得性空间效应显著,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6个省份空间集聚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可得性 空间差异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以乌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伟 孙芳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118,共13页
通过综合指数法和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距离函数,分别测算了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县域金融发展水平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基于1999~2015年数据和SysGMM估计方法,研究了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 通过综合指数法和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距离函数,分别测算了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县域金融发展水平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基于1999~2015年数据和SysGMM估计方法,研究了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但乌江中下游民族地区优于上游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6%,下游地区好于上中游地区。进一步实证研究表明,民族地区金融发展的技术进步效应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技术效率改进效应还没有得到体现;不同区域有所不同,上中游地区金融发展阻碍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下游地区却相反;分时期的估计显示,金融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尽管差异不大,但对绿色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却是2007年前高于2007年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乌江流域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SYS GMM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金融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自长江经济带上游流域证据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伟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9-77,共9页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挖掘绿色发展的金融动力具有重要意义。用综合指数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生态问题突出、金融欠发达的长江经济带上游乌江流域40个县域为样本,估计县域金融对绿色全要素...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挖掘绿色发展的金融动力具有重要意义。用综合指数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生态问题突出、金融欠发达的长江经济带上游乌江流域40个县域为样本,估计县域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县域金融不发达,但是整体水平处于上升态势,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6%,上游地区高于中下游地区;全样本下,县域金融通过绿色技术进步效应,推动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下游地区县域金融推动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步,上游地区县域金融则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008年之后县域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金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长江经济带 乌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三阶段创新效率变动研究——基于内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与EBM模型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伟 孙芳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1,共5页
将内部非期望产出纳入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SBM模型和EBM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市场化3个阶段创新效率。结果发现:(1)3个阶段静态效率变化趋势为先略升后下降,东部先下降后上升,西部和东北先略升后下降,中部持续下降;... 将内部非期望产出纳入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SBM模型和EBM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市场化3个阶段创新效率。结果发现:(1)3个阶段静态效率变化趋势为先略升后下降,东部先下降后上升,西部和东北先略升后下降,中部持续下降;(2)技术开发阶段动态效率呈增长态势,技术转化和市场化阶段则呈持续衰退态势,东部效率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东北和西部次之,中部最后;(3)技术开发阶段动态效率主要受效率变动驱动,技术转化和市场化阶段由相对较强的技术变动主导,东部由技术变动推动,中部和西部受效率变动驱动,东北在技术开发和市场化阶段受效率变动拉动,而技术转化阶段则依赖于技术变动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三阶段创新效率 内部非期望产出 SBM模型 E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贷平台风险与平台特征——来自中国54家平台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伟 纪金言 邓伟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64,共9页
使用改进的CRITIC法对我国54家P2P网贷平台风险进行评价,发现2015年5月—2016年8月样本平台风险得分和风险评级均处于严峻的低水平状态。通过横纵向差异比较,可以得出不同特征的平台在风险得分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面板模型检... 使用改进的CRITIC法对我国54家P2P网贷平台风险进行评价,发现2015年5月—2016年8月样本平台风险得分和风险评级均处于严峻的低水平状态。通过横纵向差异比较,可以得出不同特征的平台在风险得分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面板模型检验显示:股东背景、注册资本和运营时间对风险得分有正向影响,平均收益率则是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贷平台 平台特征 改进的CRITIC法 面板模型 互联网基因 互联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的生态效率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俊峰 伍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136,共5页
文章基于DEA的经济生态效率模型,测度了2003—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的超效率生态效率值,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了分解,并使用面板模型对影响经济生态效率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参数进行了估计,核算出产出弹性有效的临界点,最终得出:... 文章基于DEA的经济生态效率模型,测度了2003—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的超效率生态效率值,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了分解,并使用面板模型对影响经济生态效率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参数进行了估计,核算出产出弹性有效的临界点,最终得出:十年间中国区域经济生态效率值存在动态的漂移变迁过程,高生态效率值地区存在着从西部向东部区域的转移倾向;技术进步在生态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所带来的产出弹性不断提升,但由于环境治理效率的低下,客观上制约了生态效率提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替代弹性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绩效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伟 《广东商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6,共8页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正处于成长阶段。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成本控制良好、盈利水平稳定、业务能力优秀以及规模资产适当的银行,在跨区域经营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但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明显;主成分分析得出跨区...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正处于成长阶段。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成本控制良好、盈利水平稳定、业务能力优秀以及规模资产适当的银行,在跨区域经营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但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明显;主成分分析得出跨区域经营绩效表现出阵营、梯次和不均衡的特征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商业银行 跨区域经营 绩效评价 面板模型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