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夏地区战国秦汉时期裤装设计艺术源头探析
1
作者 刘玉亭 刘俊男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6,135,共7页
华夏地区在战国中期至秦汉之时,已有各类裤装。“绔(袴)”原本指无腰、无裆的胫衣。“裈(㡓)”指有腰有裆的裤子。北齐以后,“绔”“裈”长度基本一致,统一称为“袴”,后人又以“裤”字来统称。战国早期及以前的裤装也有一些文献记载。... 华夏地区在战国中期至秦汉之时,已有各类裤装。“绔(袴)”原本指无腰、无裆的胫衣。“裈(㡓)”指有腰有裆的裤子。北齐以后,“绔”“裈”长度基本一致,统一称为“袴”,后人又以“裤”字来统称。战国早期及以前的裤装也有一些文献记载。结合考古发现可知,华夏地区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前,即有长短、形制不同的裤装,裤装的用料、剪裁和缝制工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华夏地区裤装最早可追溯至距今5000多年以前。赵武灵王的服饰改革改的主要是宽袖长袍类不利于军事活动的服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服骑射” 华夏地区 裤装设计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前文字时代图像遗存看动画设计艺术的起源
2
作者 刘玉亭 刘俊男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中国境内发现了众多前文字时代的陶器纹饰、房屋或墓葬地画、岩(壁)画等图像遗存。其中,许多单个物像和成组图案呈现出动态的画面,突出了动画“动”的本质,体现了动画运动变化的本体形态。它们源于日常生活并富有想象力,被赋予了某种特... 中国境内发现了众多前文字时代的陶器纹饰、房屋或墓葬地画、岩(壁)画等图像遗存。其中,许多单个物像和成组图案呈现出动态的画面,突出了动画“动”的本质,体现了动画运动变化的本体形态。它们源于日常生活并富有想象力,被赋予了某种特殊含义,或表达对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祈望和吉祥预兆的渴求,或反映图腾意识,或表示对大自然的赞美,体现出原始的动画思维,突显了以符号表达情感的艺术创造本质。同时,这些遗存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线条本身、物像的造型以及画面的意境均符合艺术特征。这些图像遗存可谓动画艺术的雏形,对后世动画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文字时代 图像遗存 动画艺术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社”融合发展的机制、困境与路径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琴 李敬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88,共12页
“三社”融合发展是贯彻“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重要实践,也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依据共生理论的“三要素、一界面”框架,在建构“三社”融合发展的共生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三社”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嬗变过程... “三社”融合发展是贯彻“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重要实践,也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依据共生理论的“三要素、一界面”框架,在建构“三社”融合发展的共生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三社”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嬗变过程,进而探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社”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提升共生单元的内生力、完善共生模式的分配力、增强共生环境的外驱力以及优化共生界面的传导力等是推动“三社”融合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三社”融合发展问题纳入共生理论的解释框架,为深化“三社”融合发展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和理论生成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社”融合 共生理论 作用机制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琴 李敬 刘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8-33,共6页
文章基于2019年我国23个省份1402个县(市、旗)的截面数据,利用多重中介模型和空间截面杜宾模型系统研究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的影响与作用机理。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过,增长(... 文章基于2019年我国23个省份1402个县(市、旗)的截面数据,利用多重中介模型和空间截面杜宾模型系统研究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的影响与作用机理。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过,增长(即“富裕”)效应和分配(即“共同”)效应均存在区域异质性。其次,农村产业融合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城镇化水平两个渠道推动县域共同富裕。最后,全国及三大地区层面的共同富裕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且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存在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共同富裕 多重中介模型 空间截面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组合预测模型优化及科技人才需求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颖 苟小义 曾波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107,共14页
科技人才需求预测是国家合理制订人才政策的重要依据。为此,本文基于科技人才需求的数据特征,构建适用于科技人才需求预测的新型离散灰色模型FODGM(r,1,kθ,u),该模型实现了系统发展灰信息非线性规律的较好反映以及累加阶数作用范围全... 科技人才需求预测是国家合理制订人才政策的重要依据。为此,本文基于科技人才需求的数据特征,构建适用于科技人才需求预测的新型离散灰色模型FODGM(r,1,kθ,u),该模型实现了系统发展灰信息非线性规律的较好反映以及累加阶数作用范围全实域拓展,缓解了原始序列中极值对模型性能的影响,能够有效模拟科技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与演变规律。应用该模型对我国科技人才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未来我国科技人才需求量呈逐步上升趋势,预计2026年我国科技人员全时当量将达729.258万人年,科技人才需求端压力较大。相关部门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制定缓解我国科技人才需求端压力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需求预测 离散灰色模型 模型结构 非线性修正项 参数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67
6
作者 王琴 李敬 +1 位作者 丁可可 雷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34,共6页
文章利用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种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抑制效应,并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 文章利用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种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抑制效应,并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其占比达48.98%;(3)要素配置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受到数字基础设施门槛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低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而言,高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下要素配置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要素配置效率 城乡收入差距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