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领导干部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的制度要求与外在环境
被引量:
5
1
作者
童彬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共2页
法治已成为大国治理的执政理念和社会转型的制度力量。法治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分配权力和限制权力。在社会转型时期,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对限制权力行使具有较为重要的引领作用。职权法定、程序正当、权责一致等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法治已成为大国治理的执政理念和社会转型的制度力量。法治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分配权力和限制权力。在社会转型时期,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对限制权力行使具有较为重要的引领作用。职权法定、程序正当、权责一致等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应当成为领导干部具备的内在素养。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行政问责制、公务员晋升制等机制从外部倒逼领导干部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方法
领导干部
维和
外在环境
制度要求
能力
社会转型时期
权力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省级地方全民健身立法的可操作性——基于19部省级全民健身条例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蒋云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36,共7页
自2000年上海市颁布《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至今,国内已出台19部省级全民健身条例。文章运用立法学、法理学相关原理,从立法调整的权责关系、与上位法的同质化程度、倡议性和宣示性条款的比例、立法意欲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立...
自2000年上海市颁布《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至今,国内已出台19部省级全民健身条例。文章运用立法学、法理学相关原理,从立法调整的权责关系、与上位法的同质化程度、倡议性和宣示性条款的比例、立法意欲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立法疏漏与修补等五个方面研究19部省级全民健身条例的可操作性。创新立法方式,提高地方全民健身立法的质量。完善立法内容,提升地方全民健身立法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健全配套设计,增强地方全民健身立法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法学
全民健身条例
立法
法理
地方立法
可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育仲裁“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多维解读与适用进路——以新《体育法》第97条为中心
3
作者
杨杰
谭红露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新《体育法》中新增体育仲裁专章成为我国体育仲裁救济方式之开篇,该章第97条是“一事不再理”原则在体育仲裁中的法律规范,但该原则的适用范围与进路尚不明晰。所以有必要先分析“一事不再理”原则在体育仲裁中的内在逻辑。其次,因新...
新《体育法》中新增体育仲裁专章成为我国体育仲裁救济方式之开篇,该章第97条是“一事不再理”原则在体育仲裁中的法律规范,但该原则的适用范围与进路尚不明晰。所以有必要先分析“一事不再理”原则在体育仲裁中的内在逻辑。其次,因新《体育法》第97条在规范上存在概括性和模糊性,故须明确该原则的生效时间、作用对象、作用范围以及例外情况等内容。最后,分析体育仲裁实践中出现“重复仲裁”“重复诉讼”现象的多重诱因,结合体育纠纷的特殊性,借鉴国际体育仲裁院的域外经验以及国内民事诉讼判定“重复诉讼”的标准,总结出“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进路应当遵守“三同说”基本原则,以及在涉兴奋剂案件和第三方主体案件中的特别标准。对“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多维解读与适用进路的确定,可有效减少甚至规避“重复仲裁”“重复诉讼”现象的产生,同时有力助推我国体育仲裁独立、公正、高效运行,更好地发挥体育仲裁在体育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仲裁
一事不再理
重复仲裁
准既判力
适用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官场“隐权力”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规制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信贵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1-13,共3页
官场“隐权力”是一种超越法定职权的影响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法定职权而产生的超越领导法定职权的一种影响力,二是基于私人因素而产生的超越领导法定职权的一种影响力。基于法定职权产生的“隐权力”,实际上是利用职...
官场“隐权力”是一种超越法定职权的影响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法定职权而产生的超越领导法定职权的一种影响力,二是基于私人因素而产生的超越领导法定职权的一种影响力。基于法定职权产生的“隐权力”,实际上是利用职权影响力参与社会资源的“掠夺式”分配。它与公平正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理念大相径庭,应当加以规制。基于私人因素产生的“隐权力”,实际上是官场内部的一种话语权。它与特定领导的个人魅力、气质、家庭出身等有关,对于这种“隐权力”既没有规制的必要亦无规制可能。本文所探讨的官场“隐权力”主要是指第一种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官场
规制
法定职权
原因
私人因素
影响力
社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领导干部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的制度要求与外在环境
被引量:
5
1
作者
童彬
机构
重庆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共2页
文摘
法治已成为大国治理的执政理念和社会转型的制度力量。法治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分配权力和限制权力。在社会转型时期,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对限制权力行使具有较为重要的引领作用。职权法定、程序正当、权责一致等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应当成为领导干部具备的内在素养。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行政问责制、公务员晋升制等机制从外部倒逼领导干部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关键词
法治方法
领导干部
维和
外在环境
制度要求
能力
社会转型时期
权力运行机制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省级地方全民健身立法的可操作性——基于19部省级全民健身条例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蒋云飞
机构
重庆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36,共7页
基金
全国地方党校(行政学院)重点调研课题(2019df-dxkt106)
中国法学会一般项目(CLS(2018)C49)
文摘
自2000年上海市颁布《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至今,国内已出台19部省级全民健身条例。文章运用立法学、法理学相关原理,从立法调整的权责关系、与上位法的同质化程度、倡议性和宣示性条款的比例、立法意欲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立法疏漏与修补等五个方面研究19部省级全民健身条例的可操作性。创新立法方式,提高地方全民健身立法的质量。完善立法内容,提升地方全民健身立法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健全配套设计,增强地方全民健身立法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体育法学
全民健身条例
立法
法理
地方立法
可操作性
Keywords
sports law
national fitness regulation
local legislation
jurisprudence
execution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育仲裁“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多维解读与适用进路——以新《体育法》第97条为中心
3
作者
杨杰
谭红露
机构
重庆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
重庆
行政
学院
研究生
部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文摘
新《体育法》中新增体育仲裁专章成为我国体育仲裁救济方式之开篇,该章第97条是“一事不再理”原则在体育仲裁中的法律规范,但该原则的适用范围与进路尚不明晰。所以有必要先分析“一事不再理”原则在体育仲裁中的内在逻辑。其次,因新《体育法》第97条在规范上存在概括性和模糊性,故须明确该原则的生效时间、作用对象、作用范围以及例外情况等内容。最后,分析体育仲裁实践中出现“重复仲裁”“重复诉讼”现象的多重诱因,结合体育纠纷的特殊性,借鉴国际体育仲裁院的域外经验以及国内民事诉讼判定“重复诉讼”的标准,总结出“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进路应当遵守“三同说”基本原则,以及在涉兴奋剂案件和第三方主体案件中的特别标准。对“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多维解读与适用进路的确定,可有效减少甚至规避“重复仲裁”“重复诉讼”现象的产生,同时有力助推我国体育仲裁独立、公正、高效运行,更好地发挥体育仲裁在体育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体育仲裁
一事不再理
重复仲裁
准既判力
适用进路
Keywords
sports arbitration
non bis in idem
repeated arbitration
quasi-res judicata
applicable approach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官场“隐权力”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规制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信贵
机构
重庆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1-13,共3页
文摘
官场“隐权力”是一种超越法定职权的影响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法定职权而产生的超越领导法定职权的一种影响力,二是基于私人因素而产生的超越领导法定职权的一种影响力。基于法定职权产生的“隐权力”,实际上是利用职权影响力参与社会资源的“掠夺式”分配。它与公平正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理念大相径庭,应当加以规制。基于私人因素产生的“隐权力”,实际上是官场内部的一种话语权。它与特定领导的个人魅力、气质、家庭出身等有关,对于这种“隐权力”既没有规制的必要亦无规制可能。本文所探讨的官场“隐权力”主要是指第一种情形。
关键词
权力
官场
规制
法定职权
原因
私人因素
影响力
社会资源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领导干部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的制度要求与外在环境
童彬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省级地方全民健身立法的可操作性——基于19部省级全民健身条例的文本分析
蒋云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体育仲裁“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多维解读与适用进路——以新《体育法》第97条为中心
杨杰
谭红露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官场“隐权力”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规制
徐信贵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