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蝴蝶标本名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文萍 李健 侯江 《野生动物》 2010年第4期209-214,共6页
在整理重庆自然博物馆保存的近3万件蝴蝶标本中,经过系统的分类鉴定,初步得出有国内蝴蝶标本521种221属12科,国外蝴蝶26种14属,台湾蝴蝶标本90种(亚种)53属10科。其中,还保存有蝴蝶正模标本1种,副模标本1种。馆藏保存最早的蝴蝶标本时... 在整理重庆自然博物馆保存的近3万件蝴蝶标本中,经过系统的分类鉴定,初步得出有国内蝴蝶标本521种221属12科,国外蝴蝶26种14属,台湾蝴蝶标本90种(亚种)53属10科。其中,还保存有蝴蝶正模标本1种,副模标本1种。馆藏保存最早的蝴蝶标本时间是从1910年开始,至今已有近100 a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自然博物馆 馆藏蝴蝶名录 正模标本 副模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爬行动物名录
2
作者 李健 钟婧 +2 位作者 张虹 刘文萍 李华 《野生动物》 2011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研究对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的爬行动物标本进行清点、整理,得到自然博物馆馆藏国内爬行动物标本164种,分属于壁虎科(Gekkonidae)7属,鬣蜥科(Agamidae)6属,巨蜥科(Varanidae)1属,蜥蜴科(Lacertidae)4属,石龙子科(Scincidae)3属,盲蛇科(T... 本研究对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的爬行动物标本进行清点、整理,得到自然博物馆馆藏国内爬行动物标本164种,分属于壁虎科(Gekkonidae)7属,鬣蜥科(Agamidae)6属,巨蜥科(Varanidae)1属,蜥蜴科(Lacertidae)4属,石龙子科(Scincidae)3属,盲蛇科(Typhlopidae)1属,蟒科(Boidae)2属,游蛇科(Megapodiidae)25属,眼镜蛇科(Elapidae)6属,蝰科(Viperidae)7属,鳖科(Trionychidae)2属,海龟科(Cheloniidae)1属,平胸龟科(Platysternidae)1属,乌龟科(Emydidae)2属,陆龟科(Tesrudinidae)2属,鳄科(Crocodylidae)1属,以及3个国外物种粗颈龟(Siebenrockiella crassicollis)、咸水泥彩龟(Callagur borneoensis)和蛇鳄龟(Macroclemystemminck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自然博物馆 爬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类博物馆特展创新策划实践——以重庆自然博物馆熊猫时代特展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政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5,共5页
近年来,我国自然类博物馆陆续推出越来越多的原创性科普特展。在此过程中,如何科学利用馆藏资源展出特色与新意,成为自然类博物馆策展人重点思考的问题。“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这一原创性特展将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大熊... 近年来,我国自然类博物馆陆续推出越来越多的原创性科普特展。在此过程中,如何科学利用馆藏资源展出特色与新意,成为自然类博物馆策展人重点思考的问题。“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这一原创性特展将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大熊猫化石资源,创新性地与高科技生态复原技术相结合,使该特展兼具科普性和趣味性,是一次成功的展陈实践。这一展陈实践对自然类博物馆策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自然类科普特展 熊猫化石 高科技生态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两栖动物目录与区系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健 刘文萍 张虹 《野生动物》 2010年第3期145-149,153,共6页
对重庆自然博物馆馆藏的两栖动物标本进行清点、整理得到自然博物馆馆藏两栖动物标本163种(亚种),分属于2目,10科,46属。其中正模标本2种,副模标本1种,地模标本12种。
关键词 正模标本 副模标本 地膜标本 两栖动物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年以前外国人在华创办的自然类博物馆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侯江 李庆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846-12850,共5页
记述了法、英、美、日等国1949年以前在中国上海、济南、天津以及西部内地、东北地区、台湾地区等地创办的自然类博物馆,说明了西方在华建立博物馆对中国近代博物馆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反映了近代中国自然类博物馆发展的历史。
关键词 1949年前 外国人 中国 自然类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博物馆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9
6
作者 侯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553-2556,共4页
以综合性自然史博物馆为例,简要描述其数量及类别、区域分布以及快速发展等现状,并对其设计理念、传播功能、标本征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 自然博物馆 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博物馆中的生物多样性教育 被引量:2
7
作者 洪兆春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4-46,共3页
本文探讨了在自然博物馆中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活动的教育原则,提出了具有自然博物馆特色的教育方法,期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教育 自然博物馆 教育原则 教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博物馆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潘洁 《中国博物馆》 2003年第1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自然博物馆 专业化 服务意识 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自然博物馆百年陈列展览的发展与繁荣
9
作者 侯江 李庆奎 郑津春 《中国博物馆》 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
回顾天津自然博物馆自创办以来近百年的展览,天津自然博物馆在不同的时期推出不同的展览,一直与时俱进。
关键词 天津自然博物馆 百年 展览 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两栖动物新纪录——武陵掌突蟾
10
作者 马琦 陈涛 +1 位作者 万里鹏 王志坚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6,共9页
2023年7月与2024年7月,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青华林场(28°42'20″N,108°53'12″E,海拔1012 m;28°43'24″N,108°53'16″E,海拔993 m)采集到2号角蟾科(Megophryidae)掌突蟾属(Leptobrachella... 2023年7月与2024年7月,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青华林场(28°42'20″N,108°53'12″E,海拔1012 m;28°43'24″N,108°53'16″E,海拔993 m)采集到2号角蟾科(Megophryidae)掌突蟾属(Leptobrachella)标本。经形态鉴定对比,和武陵掌突蟾(Leptobrachella wulingensis)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对掌突蟾属部分物种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结果显示此次调查到的掌突蟾物种与武陵掌突蟾聚为一支;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本次采集的标本与贵州省江口县种群的遗传距离为0;与模式产地湖南张家界的武陵掌突蟾种群遗传距离为1.6%。综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比较,确定此次采集到的掌突蟾标本为武陵掌突蟾,系重庆市两栖动物分布新纪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掌突蟾 重庆市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十字花科植物1新记录种——莓叶碎米荠
11
作者 石学斌 陈锋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4期154-156,共3页
2024年3月,在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重庆十字花科碎米荠属植物1新记录种——莓叶碎米荠(Cardamine fragariifolia O. E. Schulz),本文对该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莓叶碎米荠 碎米荠属 石灰岩 新记录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榕属植物1个新记录种——青藤公及模式后选
12
作者 陈锋 马特 熊驰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73-75,77,共4页
2022年2月,项目组在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重庆榕属植物1个新记录种——青藤公。描述其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并对名称进行后选模式指定。
关键词 青藤公 榕属 新记录 模式后选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文萍 陈晓暖 邓合黎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2期107-114,共8页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巴山地、重庆市最北端 ,是目前重庆市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以其代表性、过渡性著称 ,同时还是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其鸟类区系在大巴山地理分布中 ,也有其明显的特殊性。
关键词 重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 鸟类资源 区系 生态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南天湖市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锋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99-103,122,共6页
于2014年采用常规植物调查方法,对重庆南天湖市级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植物进行调查、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维管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有维管植物193科726属1864种;植物区系较为古老,特有属比较丰富;优势科属明显,科内及属内... 于2014年采用常规植物调查方法,对重庆南天湖市级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植物进行调查、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维管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有维管植物193科726属1864种;植物区系较为古老,特有属比较丰富;优势科属明显,科内及属内分化程度较高;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占优势,属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植物 植物区系 重庆南天湖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葫芦科植物新记录
15
作者 陈锋 王龙 +3 位作者 石学斌 胡林 杨志明 郑昌兵 《耕作与栽培》 2022年第2期90-92,98,共4页
报道了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葫芦科植物3个新记录种——马铜铃(Hemsleya graciliflora(Harms)Cogn.)、南赤瓟(Thladiantha nudiflora Hemsl.ex Forbes et Hemsl.)和毛蕊裂瓜(Schizopepon dioicus var.trichogynus Hand.-Mazz.),... 报道了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葫芦科植物3个新记录种——马铜铃(Hemsleya graciliflora(Harms)Cogn.)、南赤瓟(Thladiantha nudiflora Hemsl.ex Forbes et Hemsl.)和毛蕊裂瓜(Schizopepon dioicus var.trichogynus Hand.-Mazz.),其中毛蕊裂瓜(S.dioicus var.trichogynus)为重庆市新记录种。并描述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CQ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 葫芦科 自然保护区 阴条岭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新记录
16
作者 陈锋 熊驰 《耕作与栽培》 2022年第3期95-99,102,共6页
2020年至2021年,课题组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对采集的蕨类植物标本进行整理鉴定,阴条岭保护区境内一共发现8种新记录蕨类植物——普通凤丫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 Hieron.)、抱石莲(Lemmaphyllum d... 2020年至2021年,课题组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对采集的蕨类植物标本进行整理鉴定,阴条岭保护区境内一共发现8种新记录蕨类植物——普通凤丫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 Hieron.)、抱石莲(Lemmaphyllum drymoglossoides(Baker) Ching)、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L.) Sw.)、耳羽岩蕨(Woodsia polystichoides Eaton)、光叶紫柄蕨(Pseudophegopteris pyrrhorhachis var.glabrata(C. B. Clarke) Holttum)、鄂西对囊蕨(Deparia henryi(Baker) M. Kato)、丝带蕨(Lepisorus miyoshianus(Makino) Fraser-Jenkins&Subh. Chandra)和小铁线蕨(Adiantum mariesii Bak.)。描述了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CQ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新记录 阴条岭 保护区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直瓣苣苔和全唇苣苔的补充描述及重庆市马铃苣苔属1新记录种
17
作者 熊驰 周厚林 +2 位作者 陈锋 易思荣 温放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基于文献资料和模式标本考证,结合模式产地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及形态解剖,分别对矮直瓣苣苔[Oreocharis humilis(W.T.Wang)Mich.M?ller&A.Weber]和全唇苣苔[O.sichuanensis(W.T.Wang)Mich.M?ller&A.Weber]的形态特征和物候... 基于文献资料和模式标本考证,结合模式产地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及形态解剖,分别对矮直瓣苣苔[Oreocharis humilis(W.T.Wang)Mich.M?ller&A.Weber]和全唇苣苔[O.sichuanensis(W.T.Wang)Mich.M?ller&A.Weber]的形态特征和物候期进行了补充描述,并提供彩色照片以供识别和对照。此外,还报道了重庆市省级分布新记录1个,即圆齿金盏苣苔[O.crenata(K.Y.Pan)Mich.M?ller&A.We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马铃苣苔属 补充描述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黄属植物新记录种——湖北地黄
18
作者 陈锋 周厚林 熊驰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2022年4月,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重庆地黄属(Rehmannia)植物新记录种——湖北地黄(Rehmannia henryi N.E.Brown),并描述其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CQNM)。
关键词 湖北地黄 地黄属 新记录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植物
19
作者 陈锋 熊驰 《耕作与栽培》 2021年第3期48-53,共6页
为完善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资料,采用常规植物调查方法,调查采集维管植物,并于室内进行物种鉴定。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文献查阅基础上,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新发现10个新记录种——茴茴蒜(Ranunculus chinensis)、... 为完善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资料,采用常规植物调查方法,调查采集维管植物,并于室内进行物种鉴定。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文献查阅基础上,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新发现10个新记录种——茴茴蒜(Ranunculus chinensis)、石筋草(Pilea plataniflora)、蔓赤车(Pellionia scabra)、华南楼梯草(Elatostema balansae)、长刺酸模(Rumex trisetifer)、羊蹄(Rumex japonicus)、英德黄芩(Scutellaria yingtakensis)、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一年生风铃草(Campanula dimorphantha)和四川山姜(Alpinia sichuan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 维管植物 自然保护区 缙云山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1
20
作者 邢立达 王丰平 +1 位作者 潘世刚 陈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91-1602,I0001,I0002,共14页
记述了来自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命名了甲龙亚目的中国綦江足迹(Qijiangpus sinens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兽脚亚目的敏捷舞足迹(Wupus agil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和鸟脚亚目的炎热老瀛山足迹(Laoyingshanp... 记述了来自重庆綦江中白垩统夹关组恐龙足迹群,命名了甲龙亚目的中国綦江足迹(Qijiangpus sinens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兽脚亚目的敏捷舞足迹(Wupus agilis ichnogen.et ichnosp.nov.)和鸟脚亚目的炎热老瀛山足迹(Laoyingshanpustorridus ichnogen.et ichnosp.nov.)和莲花卡利尔足迹(Caririchniumlotus ichnosp.nov.)等新属种。中国綦江足迹是中国首次发现甲龙类的足迹。莲花卡利尔足迹提供了鸭嘴龙类在各发育阶段所留下不同的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綦江 夹关组 中白垩世 甲龙亚目 鸟脚亚目 兽脚亚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