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1
作者 徐肖肖 何智梅 +2 位作者 郝云樱 张申 骆名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4-922,共9页
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循环系统由两个耦合子循环组成,具有高度非线性特性,且喷射器对工况变化敏感,独特的热力学行为导致该系统动态响应较为复杂.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的动态模型,模型中换热器采用有... 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循环系统由两个耦合子循环组成,具有高度非线性特性,且喷射器对工况变化敏感,独特的热力学行为导致该系统动态响应较为复杂.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的动态模型,模型中换热器采用有限体积法构建空间离散化模型,喷射器采用基于实际气体的计算模型.并对该动态模型进行了验证,稳定后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其误差小于5%.通过MATLAB/Simulink求解计算,研究了内部参数(蒸发温度)及外部参数(冷却水流量)阶跃变化扰动下的系统各参数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相较于外部参数变化引起的动态响应,系统对内部参数的变化更为敏感,且响应初期系统压力出现逆向响应现象.当内部参数蒸发温度降低时喷射系数快速降低后达到稳定,升压比在蒸发温度较低时波动较大,随着蒸发温度提高,波动较小.蒸发温度从-0.45℃降至-4.80℃,喷射系数较初始工况降幅可达45.95%.而外部参数(冷却水流量)阶跃变化扰动对系统的制热系数(COPh)影响更为明显,当外部参数(冷却水流量)增加时,系统压力均下降,喷射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系统制热系数增加.冷却水流量从3.3 L/min增至4.6 L/min时,系统制热系数增幅达13.86%.系统各部分耦合作用强烈,在相同操作工况下模型趋于稳定后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趋势一致,为改进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控制策略、增强系统稳定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器 CO_(2) 跨临界热泵循环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Training的制冷系统半监督故障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任正雄 韩华 +2 位作者 崔晓钰 陆海龙 张运乾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136,144,共9页
针对以往制冷系统故障诊断需采用已知运行状态的有标签数据,导致大量无标签数据信息无法利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ri-Training的制冷系统半监督故障诊断方法,改善制冷系统故障诊断性能。采用一台316 kW离心式冷水机组7类典型故障的... 针对以往制冷系统故障诊断需采用已知运行状态的有标签数据,导致大量无标签数据信息无法利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ri-Training的制冷系统半监督故障诊断方法,改善制冷系统故障诊断性能。采用一台316 kW离心式冷水机组7类典型故障的实际数据对该诊断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有效性,挖掘无标签数据信息的Tri-Training半监督故障诊断模型相比支持向量机(SVM)、K近邻(KNN)、随机森林(RF)3种有监督诊断模型,性能显著提高,总体诊断正确率达到99.43%,对系统级故障的诊断正确率提升1.73%~3.90%,虚警率、漏报率、误报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同时,表明该故障诊断模型中3个基分类器的故障诊断性能及其多样性是影响该模型对制冷系统中无标签数据利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系统 故障诊断 半监督学习 TRI-TRAINING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异权重回归的冷水机组故障诊断显式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孔瑞 韩华 +2 位作者 杨钰婷 陆海龙 凌敏彬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针对冷水机组中常见的7种故障,本文基于交叉熵损失函数和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建立了多目标异权重回归模型,进行故障诊断。该模型较常规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简单,无需迭代,计算速度快,且为显式模型(非黑箱),可直观分析各参数对每类故障的重... 针对冷水机组中常见的7种故障,本文基于交叉熵损失函数和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建立了多目标异权重回归模型,进行故障诊断。该模型较常规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简单,无需迭代,计算速度快,且为显式模型(非黑箱),可直观分析各参数对每类故障的重要程度。与传统的单目标回归模型相比,故障诊断性能优势显著,在不同特征集合下,性能最低提升40.50%。对比不同文献中特征集合在本模型中的效果,并提出了新的特征集合,正常运行及7类故障的总体诊断准确率可达89.83%,局部故障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8%以上。通过可视化诊断模型中的参数权重,发现过冷度和供油温度参数对诊断制冷剂泄漏、制冷剂过充和润滑油过量3种系统性故障最为重要;供油压力、冷凝器趋近温度、蒸发器与冷凝器的水流量参数对诊断4种局部故障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机组 故障诊断 显式模型 交叉熵 随机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电压改善微生物电解池内稻秸同步酶解发酵产氢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永忠 董亮 +2 位作者 左勇 胥腾飞 茹志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34-239,共6页
该文以稻草秸秆等为原料研究了微生物电解池(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MEC)内外加电压(0、0.4、0.6、0.8、1.0 V)对木质纤维素同步酶解发酵产氢特性的影响,得到MEC利用木质纤维素产氢的最优电压,实现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能源... 该文以稻草秸秆等为原料研究了微生物电解池(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MEC)内外加电压(0、0.4、0.6、0.8、1.0 V)对木质纤维素同步酶解发酵产氢特性的影响,得到MEC利用木质纤维素产氢的最优电压,实现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的双重目的。试验结果表明,MEC的产氢速率、产氢得率、基质消减量及总能量得率皆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相对电能消耗的能量得率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当外加电压为0.4 V时,得到试验条件下最大的相对电能消耗的能量得率(377.59%),当外加电压为1 V时获得最大的氢气产量为44.8 m L和总能量得率2.84%;在发酵产氢过程中,阳极室p H值呈先逐渐下降后略上升的趋势,有机酸分析测试表明,在MEC内的发酵产氢为丁酸发酵型。本研究对探索MEC内木质纤维素原料的同步酶解发酵产氢,提高纤维素基质酶解糖化和发酵产氢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电压 发酵 微生物电解池 同步酶解发酵 生物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突降过程中高压氟利昂R113液体蒸发传热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巧玲 曹佳豪 +2 位作者 杨振东 毕勤成 梁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72-77,共6页
为揭示高压R113流体在压力突降过程中的热动力学变化特征,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压力容器或者管道发生破裂时发生的剧烈降压蒸发相变过程。结果表明:在降压过程中高压氟利昂溶液表面温度变化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温度骤降阶段、温度回... 为揭示高压R113流体在压力突降过程中的热动力学变化特征,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压力容器或者管道发生破裂时发生的剧烈降压蒸发相变过程。结果表明:在降压过程中高压氟利昂溶液表面温度变化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温度骤降阶段、温度回升阶段和温度维持阶段。降压过程中实验罐内压力变化经历了2个阶段:快速降压阶段和压力恒定阶段。降压蒸发过程中,初始压力越高,溶液的蒸发速率越快,温度下降也越快;初始温度越高,溶液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越大,液体的蒸发速率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降压 蒸发 数值模拟 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234ze(E)替代R134a对二级压缩循环离心压缩机及制冷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丹 席光 +4 位作者 段亚飞 陈翰 王志恒 李镇杉 刘智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9期142-151,共10页
为研究制冷剂R1234ze(E)替代R134a后离心压缩机及制冷性能的变化,基于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VCS-TS-FT),建立制冷循环数学模型及两级串联离心压缩机流动模型,详细分析了R1234ze(E)替代R134a对压缩机及制冷性能... 为研究制冷剂R1234ze(E)替代R134a后离心压缩机及制冷性能的变化,基于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VCS-TS-FT),建立制冷循环数学模型及两级串联离心压缩机流动模型,详细分析了R1234ze(E)替代R134a对压缩机及制冷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R1234ze(E)替代R134a,在相同冷凝温度条件下,转速不变时,制冷量为R134a的83.7%,压缩机压比较R134a高2%,效率基本不变,排气温度低0.5%,压缩机轴功率低11.6%,制冷性能系数(ξ_(cop))由6.83下降至6.59。通过改变压缩机的转速,压缩机及制冷循环性能发生显著改变,转速提升7%,R1234ze(E)制冷量与R134a设计转速下设计制冷量相同,但压缩机效率下降5.9%,系统ξ_(cop)下降至6.15;相反,转速降低3.4%,压缩机容积流量不变,R1234ze(E)制冷量降低为R134a设计转速下设计制冷量的76%,系统ξ_(cop)上升至6.87。因此,在不重新设计压缩机的条件下,R1234ze(E)直接替代R134a无法达到ξ_(cop)和制冷量同时与R134a相等的水平。另外,为实现相同制冷量,也需对冷凝器和蒸发器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替代 二级压缩循环 离心压缩机 制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电解池利用有机废弃物产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余银生 刘春波 +3 位作者 胥腾飞 宋子琛 张文曌 王永忠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27-331,共5页
微生物电解池(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MEC)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实现了利用有机废水、农林废弃物、活性污泥等废物同步酶解发酵产氢的目的,有效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MEC产氢的工作原理,分析了MEC利用有机废... 微生物电解池(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MEC)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实现了利用有机废水、农林废弃物、活性污泥等废物同步酶解发酵产氢的目的,有效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MEC产氢的工作原理,分析了MEC利用有机废弃物产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电解池 生物制氢 同步酶解发酵 有机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