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方奶粉和母乳中结构脂质差异及其对婴幼儿生理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跃杰 王仲明 +3 位作者 熊政委 王存 冉远蕉 王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93-298,共6页
母乳喂养和配方奶粉喂养婴儿的差异可以归因于母乳中多种成分在数量和质量上与配方奶粉的不同,特别是甘油三酯的结构和类型。本文基于国内外不同配方奶粉和母乳中结构脂质差异的研究现状,对两者结构脂质差异、消化与吸收过程、粪便排泄... 母乳喂养和配方奶粉喂养婴儿的差异可以归因于母乳中多种成分在数量和质量上与配方奶粉的不同,特别是甘油三酯的结构和类型。本文基于国内外不同配方奶粉和母乳中结构脂质差异的研究现状,对两者结构脂质差异、消化与吸收过程、粪便排泄、脂肪酸代谢等作用分别进行了综述,并就不同结构脂质对婴幼儿生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配方奶粉 结构脂质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结构脂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强 贺稚非 +2 位作者 谢跃杰 魏华恒 李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5-292,共8页
结构脂质在提高免疫力、预防肥胖、癌症和缓解营养障碍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与其结构上连接的功能性脂肪酸有密切联系。结构脂质在结构上的差异不仅包含接入甘油三酯骨架上脂肪酸的不同种类,也包含由脂肪酸在甘油骨架上的随机/选择... 结构脂质在提高免疫力、预防肥胖、癌症和缓解营养障碍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与其结构上连接的功能性脂肪酸有密切联系。结构脂质在结构上的差异不仅包含接入甘油三酯骨架上脂肪酸的不同种类,也包含由脂肪酸在甘油骨架上的随机/选择性定位效应。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MLM型结构脂是结构脂最理想的结构形式,该文针对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结构脂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分类介绍了相关产物合成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sn-2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性结构脂的制备和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合成方法 影响因素 结构脂 结构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种接种方式对黄豆酱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古小露 谢跃杰 +6 位作者 熊政委 王仲明 陈海杨 阮梅蘭 姜美娜 王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123,130,共7页
以沪酿3.042米曲霉、AS 3.35黑曲霉、AS 3.324甘薯曲霉、沪酿3.130毛霉、AS 3.972红曲霉、米根霉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菌种进行制曲、发酵,通过测定发酵7 d后蛋白酶活力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研究单菌种制曲发酵、曲料混合发酵和多菌种混合制曲... 以沪酿3.042米曲霉、AS 3.35黑曲霉、AS 3.324甘薯曲霉、沪酿3.130毛霉、AS 3.972红曲霉、米根霉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菌种进行制曲、发酵,通过测定发酵7 d后蛋白酶活力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研究单菌种制曲发酵、曲料混合发酵和多菌种混合制曲发酵方式对黄豆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曲料混合发酵产蛋白酶活力和氨基酸态氮含量效果最好,其次为多菌种混合制曲发酵和单菌种制曲发酵。曲料混合发酵和多菌种混合制曲发酵中,2菌种和3菌种组合产蛋白酶活力和氨基酸态氮含量整体较高,其中曲料混合发酵5号(沪酿3.042米曲霉、AS 3.35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产蛋白酶活力和氨基酸态氮含量最佳,分别达到713 U/mL和0.89 g/100 g。研究发现,沪酿3.042米曲霉成曲、AS 3.35黑曲霉成曲和枯草芽孢杆菌成曲按照曲料混合发酵方式接种更有利于得到品质较优黄豆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酱 曲料混合发酵 多菌种混合制曲发酵 蛋白酶活力 氨基酸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技术在橄榄油掺伪及品质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帅 王强 +3 位作者 应瑞峰 王耀松 胡飞杰 黄梅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4-341,350,共9页
拉曼光谱是一种非弹性的散射光谱,基于拉曼散射效应,对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进行分析以得到分子振动、转动方面信息,由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特征光谱,因此拉曼光谱具有优秀的指纹能力,具有快速、灵敏检测和识别橄榄油的优势。橄... 拉曼光谱是一种非弹性的散射光谱,基于拉曼散射效应,对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进行分析以得到分子振动、转动方面信息,由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特征光谱,因此拉曼光谱具有优秀的指纹能力,具有快速、灵敏检测和识别橄榄油的优势。橄榄油是所有植物油中唯一可不经提炼而直接以原始液态食用的名贵植物油,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有益人体健康。因其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从而有人铤而走险掺假伪造,如何快速有效识别橄榄油成为质量检测部门及相关企业着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橄榄油的品质鉴定如不饱和度、碘值、游离脂肪酸、氧化稳定性和掺假鉴别两方面综述其应用研究现状,指出其存在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橄榄油 品质鉴定 掺假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叶粗提取物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阮梅蘭 邓艳 +4 位作者 王操 邱霞 皮汶灵 王强 古小露 《新疆农垦科技》 2021年第2期45-48,共4页
通过测定加入不同浓度油橄榄叶粗提取物的油脂在储存期的过氧化值、酸价、颜色、气味和透明度的变化,判断油脂的酸败程度,为延长油脂的保质期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油脂中加入的油橄榄叶粗提取物浓度的提高,油脂过氧化... 通过测定加入不同浓度油橄榄叶粗提取物的油脂在储存期的过氧化值、酸价、颜色、气味和透明度的变化,判断油脂的酸败程度,为延长油脂的保质期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油脂中加入的油橄榄叶粗提取物浓度的提高,油脂过氧化值和酸价增加较慢,油脂的氧化稳定性相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其中,加入15%油橄榄叶粗提取物的样品,由于油橄榄叶粗提取物中有抗氧化活性物质与油脂反应使过氧化值和酸价增长速度减慢,第30天其酸价增长为0.02%,酸价值增长为0.03 mg/g,油橄榄叶粗提取物可以有效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叶粗提取物 酸价 过氧化值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动物骨的加工利用现状
6
作者 姜虹宇 司金莎 +3 位作者 虞欢欢 杨琴琴 王福伟 王锴 《畜禽业》 2024年第6期38-40,44,共4页
介绍了可食性动物骨的资源利用情况,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畜骨、禽骨和鱼骨的加工现状,其中畜骨以猪骨、牛骨以及羊骨为研究对象,禽骨以鸡骨、鸭骨以及鹅骨为研究对象,分别展开叙述,以期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畜骨 禽骨 鱼骨 加工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E-UPLC-FLD法测定橄榄油中羟基酪醇和酪醇的含量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强 王锴 +5 位作者 黄梅桂 谢跃杰 邓朝芳 王仲明 熊政委 王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3-238,共6页
建立了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荧光检测器(LLE-UPLC-FLD)快速分离和测定橄榄油中羟基酪醇和酪醇含量的方法。橄榄油样品经乙醇提取后,以0.2%(v/v)甲酸乙腈溶液和0.2%(v/v)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BEH(50 mm×1.0 mm,1.7... 建立了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荧光检测器(LLE-UPLC-FLD)快速分离和测定橄榄油中羟基酪醇和酪醇含量的方法。橄榄油样品经乙醇提取后,以0.2%(v/v)甲酸乙腈溶液和0.2%(v/v)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BEH(50 mm×1.0 mm,1.7μm)色谱柱,柱温为35℃,流速为0.15 m L/min,进样量为2.0μL,使用荧光检测器在激发波长为300 nm,发射波长为350 nm下进行检测,整个分析过程仅需10 min。羟基酪醇和酪醇的检出限(S/N=3)及定量限(S/N=10)分别为0.11,0.13和0.31,0.39μg/g,2种组分按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均高于89.52%;在最优条件下,对20批不同产地橄榄油中的羟基酪醇和酪醇进行检测,羟基酪醇和酪醇的含量范围分别在1.28~20.34及1.03~21.22μg/g之间;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橄榄油中酪醇和羟基酪醇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萃取 荧光检测 酪醇 羟基酪醇 橄榄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叶提取物橄榄苦苷的酶法水解产物及其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强 王仲明 +5 位作者 谢跃杰 李园园 王波 卢赐强 赵富昌 黄梅桂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9-104,109,共7页
评价了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β-葡萄糖苷酶(A.niger)、β-葡萄糖苷酶(来自杏仁)、半纤维素酶(A.niger)、纤维素酶等7种酶对橄榄苦苷水解程度、水解产物(橄榄苦苷元、烙醇苷元、去(羧基甲基)橄榄苦苷元、去(羧基甲基)烙... 评价了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β-葡萄糖苷酶(A.niger)、β-葡萄糖苷酶(来自杏仁)、半纤维素酶(A.niger)、纤维素酶等7种酶对橄榄苦苷水解程度、水解产物(橄榄苦苷元、烙醇苷元、去(羧基甲基)橄榄苦苷元、去(羧基甲基)烙醇苷元、羟基酪醇)的影响,采用三价铁离子还原法、DPPH·体系对油橄榄叶提取物及其水解产物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VC、BHT、橄榄苦苷、羟基酪醇(对照品)等为对照。结果表明:酶法辅助提取和水解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产品中橄榄苦苷元、烙醇苷元、去(羧基甲基)橄榄苦苷元、去(羧基甲基)烙醇苷元、羟基酪醇的含量,其中,β-葡萄糖苷酶(A.niger)水解效果最佳。此外,经过酶水解后油橄榄叶提取物水解液(A.niger)的还原能力明显高于VC(2.12倍)和BHT(5.95倍),其清除DPPH·的能力也高于VC(1.29倍)和BHT(3.38倍)。结论为油橄榄叶提取物酶解制备特定水解产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叶 提取物 水解产物 Β-葡萄糖苷酶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和成熟度对油橄榄鲜果功效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熊政委 谢跃杰 +4 位作者 黄梅桂 赵富昌 王仲明 任贵礼 王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61-66,共6页
油橄榄鲜果被广泛用作加工药材或作为蔬菜食用,不同品种及成熟度对其药用和食用价值具有重要影响。本实验研究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油橄榄品种(白橄榄、豆果、鄂植、佛奥、卡林、科拉蒂、克罗莱卡、皮瓜尔、云台和配多灵)及3个成熟度(早... 油橄榄鲜果被广泛用作加工药材或作为蔬菜食用,不同品种及成熟度对其药用和食用价值具有重要影响。本实验研究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油橄榄品种(白橄榄、豆果、鄂植、佛奥、卡林、科拉蒂、克罗莱卡、皮瓜尔、云台和配多灵)及3个成熟度(早、中、晚)对其功效成分(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3-醇、橄榄苦苷和羟基酪醇)和抗氧化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油橄榄鲜果不同品种及成熟度与所分析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不同油橄榄品种及成熟度对其功效成分影响程度不同,并且品种对所分析指标的影响大于成熟度;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油橄榄鲜果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除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呈现增强趋势。通过对不同品种及成熟度的油橄榄鲜果功效成分和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为油橄榄品种的选育、采收、加工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鲜果 品种 成熟度 理化特性 功效成分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橄榄果渣羟基酪醇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强 黄梅桂 +4 位作者 谢跃杰 赵富昌 任彦荣 王波 任贵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45-151,共7页
本研究比较了超声辅助水解与振荡水浴水解提取橄榄果渣中羟基酪醇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盐酸浓度、料液比和水解时间为因素,以羟基酪醇提取量(mg/g)为指标,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羟基酪醇的最佳提取工... 本研究比较了超声辅助水解与振荡水浴水解提取橄榄果渣中羟基酪醇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盐酸浓度、料液比和水解时间为因素,以羟基酪醇提取量(mg/g)为指标,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羟基酪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8℃、盐酸浓度1.2 mol/L、料液比1∶36 g/m L、水解时间86 min,此时羟基酪醇的实际提取量为(3.38±0.12)mg/g,与理论值无明显差异。经UPLC检测方法学考察,羟基酪醇在1.28~203.40μg/g内线性范围关系良好,精密度与稳定性均达到检测要求。本研究对橄榄果渣中羟基酪醇提取工艺条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果渣 羟基酪醇 响应面法 盐酸水解 超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UHPLC-DAD法测定植物油微量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强 谢跃杰 +5 位作者 胡宝丹 任彦荣 张家蓉 王波 赵富昌 任贵礼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125,共8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对植物油中9种微量酚酸类化合物进行测定的方法。从提取及净化方式、流动相组成、流动相流速以及色谱柱温度等条件优化9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样品经正己烷溶解,二醇基固相萃取柱(Diol-SPE)净...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对植物油中9种微量酚酸类化合物进行测定的方法。从提取及净化方式、流动相组成、流动相流速以及色谱柱温度等条件优化9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样品经正己烷溶解,二醇基固相萃取柱(Diol-SPE)净化,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时,9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结果最好,该检测方法的回收率在91.35%~103.21%之间,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RSD范围分别在0.3%~0.9%和0.6%~1.1%之间。该方法快速、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及稳定性,适合对植物油样品中9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结果为植物油的分类及真假判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类化合物 植物油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皮堆肥在瓢儿白培植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古小露 贾桂香 +5 位作者 朱敏楠 唐茜 杨清清 苏小飞 蒋蓓芝 王强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9期69-70,79,共3页
为探究厨余垃圾在培植试验中的应用,选取西瓜皮为堆肥原料,将堆制成熟有机肥与腐殖土按不同比例混合制成培植土壤,栽培瓢儿白进行了培植试验。结果表明:用西瓜皮堆制而成的堆肥含有丰富的磷、氮、钾、钙、镁和有机质含量,可以补充原土... 为探究厨余垃圾在培植试验中的应用,选取西瓜皮为堆肥原料,将堆制成熟有机肥与腐殖土按不同比例混合制成培植土壤,栽培瓢儿白进行了培植试验。结果表明:用西瓜皮堆制而成的堆肥含有丰富的磷、氮、钾、钙、镁和有机质含量,可以补充原土中缺少的有效成分;在培植试验中,西瓜皮堆肥显著提高了瓢儿白种子发芽率和生长高度,当西瓜皮固体肥和腐殖土比例1∶6混合,可得到发芽率90%和植株高度4.82 cm;西瓜皮堆肥可以优化土壤,利于瓢儿白等植株的栽种培植,提高发芽率和植株生长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皮 堆肥 瓢儿白 培植 发芽率 生长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中维生素E异构体在BEH C18和CSH Fluoro-Phenyl固定相上的保留特征及含量差异
13
作者 谢跃杰 王锴 +4 位作者 勾瑶 任贵礼 王波 赵茹玉 王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34-241,共8页
同分异构体的鉴别一直是食品掺伪或筛查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BEH C18和CSH Fluoro-Phenyl两种固定相,基于RP-UPLC技术,研究VE同分异构体在不同的色谱柱温度(30、35、40、45、50℃)及不同的有机相(甲醇和乙腈)的保留特征,通过分离度、拖... 同分异构体的鉴别一直是食品掺伪或筛查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BEH C18和CSH Fluoro-Phenyl两种固定相,基于RP-UPLC技术,研究VE同分异构体在不同的色谱柱温度(30、35、40、45、50℃)及不同的有机相(甲醇和乙腈)的保留特征,通过分离度、拖尾因子及容量因子为指标对目标物保留特征进行评价,并在最优的色谱条件下对不同植物油样品中的VE进行了含量检测。结果表明,CSH Fluoro-Phenyl为固定相,甲醇为有机相时,除β-VE和γ-VE可进行部分的分离,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差异外,其余固定相及有机相均未有明显的选择性差异。样品经乙醇提取,BEH C18为固定相,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VE异构体在0.002~20 mg/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3;通过对实际样品的分析验证,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高效快速、操作简单、实验成本低等优点,可满足植物油中VE的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特征 植物油 维生素E 异构体 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堆肥对瓢儿白培植的影响
14
作者 古小露 唐茜 +4 位作者 苏小飞 杨清清 朱敏楠 魏华恒 曹阳阳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7期85-86,89,共3页
以香蕉皮为堆肥原料,采用波卡西堆肥法制作堆肥,将堆制成熟的固体肥和液体肥与腐殖土按不同比例混合制成培植土壤,栽培瓢儿白进行了培植试验,研究了香蕉皮堆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香蕉皮堆制而成的堆肥含有丰富的磷、氮、钾... 以香蕉皮为堆肥原料,采用波卡西堆肥法制作堆肥,将堆制成熟的固体肥和液体肥与腐殖土按不同比例混合制成培植土壤,栽培瓢儿白进行了培植试验,研究了香蕉皮堆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香蕉皮堆制而成的堆肥含有丰富的磷、氮、钾、钙、镁和有机质含量,香蕉皮堆肥可显著提高瓢儿白种子发芽率和生长高度,当香蕉皮固体肥和腐殖土比例1∶3混合时,可得到发芽率80%和植株增至高度3.10 cm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堆肥 瓢儿白 发芽率 生长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代餐粉的研制
15
作者 黄青青 刘青林 +4 位作者 马星月 刘燕尔 肖懿雪 姜虹宇 古小露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2期228-230,共3页
在橄榄油生产过程中,鲜油橄榄果经过压榨产生大量无法增值利用的废弃果渣。以油橄榄果渣粉、青稞粉、胡萝卜粉、小麦胚芽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油橄榄果渣代餐粉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代餐粉的最优配... 在橄榄油生产过程中,鲜油橄榄果经过压榨产生大量无法增值利用的废弃果渣。以油橄榄果渣粉、青稞粉、胡萝卜粉、小麦胚芽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并确定油橄榄果渣代餐粉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代餐粉的最优配方为:油橄榄果渣粉添加量4.5%,青稞粉添加量55%,胡萝卜粉添加量4%,小麦胚芽粉添加量4%,最后制得的代餐粉流体特性好、口感好、有橄榄果清香味、味道酸甜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果渣 代餐粉 配方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果渣发酵饮料风味研究
16
作者 刘燕尔 肖懿雪 +3 位作者 刘青林 姜虹宇 欧阳金 古小露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182-184,共3页
本文以油橄榄果渣为试验原料,设计了热风干燥密封发酵处理、热风干燥纱布发酵处理、冷冻干燥密封发酵处理、冷冻干燥纱布发酵处理、新鲜果渣密封发酵处理和新鲜果渣纱布发酵处理6个处理,并在发酵6、72、168 h后对各个处理油橄榄果渣发... 本文以油橄榄果渣为试验原料,设计了热风干燥密封发酵处理、热风干燥纱布发酵处理、冷冻干燥密封发酵处理、冷冻干燥纱布发酵处理、新鲜果渣密封发酵处理和新鲜果渣纱布发酵处理6个处理,并在发酵6、72、168 h后对各个处理油橄榄果渣发酵饮料进行感官评价,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油橄榄果渣发酵饮料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不同处理油橄榄果渣发酵饮料的甜度和酸度变化趋势不明显,而香味和色泽变化趋势明显;总体来看,在冷冻干燥密封发酵处理下,发酵168 h得到的油橄榄果渣发酵饮料风味最佳,酸度、甜度适中,有浓郁的油橄榄香味,呈均匀的鲜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果渣 发酵方式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