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商务建设对县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来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证据
1
作者 王琴 袁桂仙 +1 位作者 郭莉滨 丁可可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8-192,共5页
在电商经济蓬勃发展和经济稳增长处于更加突出位置的双重背景下,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2009-2021年的县域面板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简称电商示范项目)实施作为表征电子商务建设的准自然实验,运用DID模型... 在电商经济蓬勃发展和经济稳增长处于更加突出位置的双重背景下,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2009-2021年的县域面板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简称电商示范项目)实施作为表征电子商务建设的准自然实验,运用DID模型实证检验电子商务建设对县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后,示范县域的经济韧性显著提升,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该结论依旧成立。作用机制表明,经济集聚、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是该示范项目促进县域经济韧性提升的重要渠道。据此,应继续深化县域电子商务建设行动,充分发挥好机制变量的渠道作用,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发挥作用的配套政策,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县域经济韧性 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数字经济与物流业发展——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苟枥文 郭旭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9-82,共4页
本文在阐释数字经济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后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数据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贡献的大小取决于数字化水平;数字经济对物流业发展具有... 本文在阐释数字经济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后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数据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贡献的大小取决于数字化水平;数字经济对物流业发展具有正向赋能作用,数字化水平与物流业的运行效率正相关;科技研发投入既是物流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动力,也是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物流业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物流业 中介效应模型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正兵 刘玉丽 丁可可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6-41,共6页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引领作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致力于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文章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等教育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发展对推动形成新... 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引领作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致力于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文章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等教育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发展对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优化高等教育发展结构意义重大,同时需要适度推进优质本科扩容。高等教育发展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教融合三个中介机制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高于东部地区,即存在区域异质性,且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地区文化资本存量不同而存在结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视角下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与利用的耦合协调评价与动态演进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帅 罗勇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与利用的耦合协调度与动态演进展,为我国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法对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与利用耦合协调度的事实特征、地区差异及动... 目的:探讨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与利用的耦合协调度与动态演进展,为我国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法对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与利用耦合协调度的事实特征、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与利用的耦合协调水平长期处于勉强协调;空间分异呈“东高西低”的分布状态;二者协调水平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差异逐年增大;二者协调水平“等级锁定”现象明显,需要重点关注负向转移。结论: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与利用的耦合协调水平有待加强;二者协调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二者协调水平具有稳定性,促进其发展需要持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医疗资源 耦合协调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赋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强 幸艺億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2期78-81,共4页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我国西南多山多丘陵地区夯实乡村振兴产业之基的必由之路。农业绿色转型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为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创造了...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我国西南多山多丘陵地区夯实乡村振兴产业之基的必由之路。农业绿色转型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路径,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为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文章从促进绿色信息共享、改善绿色信任、优化绿色决策三个方面解析了区块链赋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从需求改善、降本增效和价值共创三个维度阐述了区块链赋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区块链应用于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绿色发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绿色发展 作用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生态对商贸流通业的创新效应研究
6
作者 秦智聃 杨黎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15,共5页
本文在已有数字生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鉴生态学概念创新提出数字生态完备性、平衡性和多样性,然后选取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生态对商贸流通业创新的影响。从总体水平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 本文在已有数字生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鉴生态学概念创新提出数字生态完备性、平衡性和多样性,然后选取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1-202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生态对商贸流通业创新的影响。从总体水平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数字生态总体水平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创新。从数字生态的不同构成来看,数字生态自身的创新水平对商贸流通业创新的影响最大,数字基础设施的作用次之,数字应用层面对商贸流通业创新的影响比较有限。从数字生态的内部特征来看,数字生态完备性、平衡性和多样性对商贸流通业创新水平的影响都是显著为正的,且显著性水平高于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应用水平。因此,要从数字生态方面促进商贸流通业创新,在提升数字生态水平的同时,优化内部结构特征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生态 完备性 平衡性 多样性 商贸流通业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数字金融发展、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研发效率
7
作者 苟枥文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86,共6页
文章以2012—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并将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引入两者关系框架中,研究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对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研发效率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资产专用性显著抑制企业... 文章以2012—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并将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引入两者关系框架中,研究区域数字金融发展对资产专用性与企业研发效率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资产专用性显著抑制企业研发效率;区域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企业研发效率;区域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削弱资产专用性对企业研发效率的抑制作用。研究可为提升企业研发效率、改善与规范发展专用性资产和推动区域数字金融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数字金融发展 资产专用性 研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艳林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4-78,共5页
发展数字金融是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EBM-GML指数测度经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考察长江经济带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 发展数字金融是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EBM-GML指数测度经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考察长江经济带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经济包容性增长,且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的扩张;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双重门槛效应,存在基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数字金融 经济包容性增长 门槛效应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经济发展中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普惠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马正兵 刘玉丽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7,共9页
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普惠化分别是中国城乡区域发展和金融改革发展的战略抓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普惠金融发展对各地区及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普惠化分别是中国城乡区域发展和金融改革发展的战略抓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普惠金融发展对各地区及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双向互促作用,二者互动发展对增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显著,且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还都互为中介机制。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无论是在双向互促效应,还是在增进地区经济发展中都存在双重门槛的非线性特征,且新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和促进效应均更为显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要继续统筹提升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普惠化水平,按照“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圈群城镇”的多向路径、“结构优化”的统筹基点、“区域城乡”的协同格局,统筹新型城镇化需求牵引的普惠金融发展和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普惠金融 中介效应 面板门槛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经济学学科体系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正兵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7-14,共8页
商务经济学作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特设专业,是经济学向管理学渗透、管理学向经济学回归而形成的交叉性学科,其学科内涵体现了经济学和商业与管理学科的交叉融合。商务经济学可以整合现有经济与贸易类、物流管理类、国际商务、电子... 商务经济学作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特设专业,是经济学向管理学渗透、管理学向经济学回归而形成的交叉性学科,其学科内涵体现了经济学和商业与管理学科的交叉融合。商务经济学可以整合现有经济与贸易类、物流管理类、国际商务、电子商务、零售业管理等专业发展为一级学科,开办院校可综合权衡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学科路向、商务经理人与商务经纪人的培养面向、商务人文素养与商务技术应用的融合模式打造学科专业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体系 商务经济学 交叉学科 商务经理人 商务经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11
作者 王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7期39-41,共3页
从融合行为与融合效益2个维度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市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村产业融合水平逐年提升,空间上呈现不平衡现象,农... 从融合行为与融合效益2个维度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市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村产业融合水平逐年提升,空间上呈现不平衡现象,农业产业链延伸、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对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贡献较大,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城乡协调发展还需提升。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村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海 王震 李秉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16,共6页
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征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中国2012—2022年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与核密度函数进行分类测... 文章基于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征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中国2012—2022年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与核密度函数进行分类测度。研究发现:从发展水平角度来看,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新质生产力区域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特征;从空间差异方面来看,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呈平稳扩大趋势,且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成因,区域间差异呈现“东-西>东-东北>中-西>中-东北>东-中”的非均衡空间格局;从动态演进层面来看,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关联性,且关联性呈下降趋势;核密度估计结果显示,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且其差异表现为动态扩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测度评价 空间差异 动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励契约下嵌入区块链的供应链碳减排与定价决策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强 刘名武 邹梓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6-1517,共12页
制造商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和传递产品碳减排信息将提升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信任和消费偏好。因此,将区块链的技术效应特征嵌入低碳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零售商提供的不同激励契约下制造商实施区块链对碳减排、定价策略及企业利润的影响。... 制造商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和传递产品碳减排信息将提升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信任和消费偏好。因此,将区块链的技术效应特征嵌入低碳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零售商提供的不同激励契约下制造商实施区块链对碳减排、定价策略及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实施区块链后的产品批发价格在无激励契约和成本分担契约下大于未实施区块链情形,但在收益共享契约下小于未实施区块链情形。制造商实施区块链后的产品零售价格在不同激励契约下均大于未实施区块链情形。无论制造商是否实施区块链,单位产品碳减排量在收益共享契约下最大,而产品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在收益共享契约下最小。仅当区块链应用成本小于一定阈值时,制造商实施区块链才能够提升单位产品碳减排量和自身利润。制造商实施区块链的成本条件阈值在收益共享契约下最大,在无激励契约下最小。制造商实施区块链若能改善自身利润,则一定能够改善零售商利润。消费者低碳偏好与价格敏感程度之间的关系影响供应链碳减排、定价策略以及制造商实施区块链的成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供应链 碳减排 区块链 成本分担契约 收益共享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TAUT的无人驾驶公交乘客接受度模型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坚 李睿 傅志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44,共7页
为解决无人驾驶公交缺少乘客接受度定量描述方法的问题,在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意向及使用行为探讨乘客接受度,构建了无人驾驶公交乘客接受度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各因素对无人驾驶... 为解决无人驾驶公交缺少乘客接受度定量描述方法的问题,在整合型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意向及使用行为探讨乘客接受度,构建了无人驾驶公交乘客接受度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各因素对无人驾驶公交使用意向及使用行为的作用大小.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重庆市公交出行者的实例分析中,结果表明,感知风险(-0.89***)和个人创新性(0.72***)对无人驾驶公交使用意向最为显著,而使用意向对使用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0.98***),并分析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对各影响因素调节作用的显著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技术接受度 结构方程模型 无人驾驶公交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信息对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坚 张弛 +1 位作者 傅志妍 刘柯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定量梳理社交网络信息对出行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与CNKI知网数据库,检索并筛选2010—2022年间133篇英文文献和32篇中文文献。采用知识图谱分析和传统定性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量化统计文献的年度发... 为定量梳理社交网络信息对出行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与CNKI知网数据库,检索并筛选2010—2022年间133篇英文文献和32篇中文文献。采用知识图谱分析和传统定性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量化统计文献的年度发文量、研究热点国家、关键词图谱这3类指标,并从方法模型、社交网络信息行为、社交网络信息对出行决策的影响、社交网络信息对出行活动的影响这4个方面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数据来源上,现有研究的基础数据尚未实现特征维与决策维融合,需要进一步融合多源数据提升研究结论的鲁棒性;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缺乏分析方法之间的相互支撑,可整合多种研究手段跨学科分析社交网络信息对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内容上,现有研究成果无法全面反映未来出行的发展趋势,且对出行者异质性关注不足,需结合无人驾驶、共享出行等新场景,考虑出行者异质性解析社交网络信息与出行行为之间的联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社交网络 出行行为 影响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对城市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坚 邱智宣 +3 位作者 彭涛 刘柯良 傅志妍 庹永恒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5-111,150,共8页
针对城市交通事故分析中缺少建成环境因素的系统考虑,以密度、多样性、交通设计、可达性及公共交通临近度等5个维度表征建成环境,同时考虑个体行为、道路情况、事故类型及自然环境4个方面,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融入建成环境因素对城市... 针对城市交通事故分析中缺少建成环境因素的系统考虑,以密度、多样性、交通设计、可达性及公共交通临近度等5个维度表征建成环境,同时考虑个体行为、道路情况、事故类型及自然环境4个方面,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融入建成环境因素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分析模型;并以重庆市某区的事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成环境变量对事故严重程度有较大影响;从变量重要度排序来看,土地利用混合度(14.29%)、快速路及主干路密度(12.43%)、次干路及支路密度(11.54%)、人口密度(11.35%)与可达性(10.96%)的影响程度较高,累计重要度达60.57%;同时各变量与事故严重程度呈现出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安全 非线性 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模型 建成环境 事故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产品模块化设计的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选择 被引量:23
17
作者 陈章跃 王勇 王义利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3-1010,共8页
产品模块化设计既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有效降低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生产成本。在考虑产品模块化设计的情形下,以制造商主导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析制造商自营回收模式和外包回收模式下产品模块化水平、零售... 产品模块化设计既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又能有效降低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生产成本。在考虑产品模块化设计的情形下,以制造商主导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析制造商自营回收模式和外包回收模式下产品模块化水平、零售价格、回收价格和制造商利润,为制造商回收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制造商选择回收模式不仅与模块化设计的成本参数有关,而且还与产品模块化设计带给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生产成本节省的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水平 闭环供应链 回收模式 定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SI的物流配送服务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 被引量:24
18
作者 傅志妍 刘柯良 +1 位作者 黄勇 陈坚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6-153,共8页
为解决物流配送服务顾客满意度缺少定量描述方法的问题,在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基础上,通过感知服务质量、期望服务质量、品牌形象、感知服务费4个影响因素,从顾客心理感知角度探索各因素对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影响作用,构建了物流... 为解决物流配送服务顾客满意度缺少定量描述方法的问题,在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基础上,通过感知服务质量、期望服务质量、品牌形象、感知服务费4个影响因素,从顾客心理感知角度探索各因素对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影响作用,构建了物流配送服务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运用二阶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变量构念简化,进而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物流配送服务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作用,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满意度与忠诚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重庆市实例分析中。结果表明:感知服务质量与感知服务费用对物流配送服务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品牌形象影响作用亦不容忽视,而顾客满意度显著决定着顾客忠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综合交通运输 物流配送服务 顾客满意度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交通信息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影响模型 被引量:16
19
作者 傅志妍 赵翰林 +1 位作者 陈坚 于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9,共8页
为解决社交网络交通信息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影响缺少定量描述方法的问题,基于技术接受理论,提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性等7个潜变量作为出行者对社交网络交通信息的心理感受变量.结合个人属性变量、出行方案属性变量共同构... 为解决社交网络交通信息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影响缺少定量描述方法的问题,基于技术接受理论,提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性等7个潜变量作为出行者对社交网络交通信息的心理感受变量.结合个人属性变量、出行方案属性变量共同构建融合社交网络交通信息影响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混合离散模型,运用重庆市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模型优度比提升了0.171,同时,心理感受变量中感知风险性对选择结果有负向影响,其余变量对选择结果均为正向影响,而感知有用性(0.757)、主观规范(0.646)、感知信任(0.502)对结果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选择行为 社交网络 潜变量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及建成环境对公交客流量的影响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傅志妍 高于越 +1 位作者 陈坚 陈琦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7-215,共9页
为揭示新冠疫情背景下公交客流量变化的空间影响因素,以疫情前后公交站点层面客流变化量为因变量,以建成环境、病毒感染情况及病毒传播途径等指标为自变量,构建新冠疫情与建成环境对公交客流量共同影响的线性回归(Ordinary Least Square... 为揭示新冠疫情背景下公交客流量变化的空间影响因素,以疫情前后公交站点层面客流变化量为因变量,以建成环境、病毒感染情况及病毒传播途径等指标为自变量,构建新冠疫情与建成环境对公交客流量共同影响的线性回归(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模型与梯度提升回归树(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s,GBRT)模型。以广州市为实证对象,基于公交IC卡数据、兴趣点数据(Point of Interest,POI)及道路网络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非线性效应的GBRT模型比OLS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度;同时,常规公交站点的公交线路数量(22.02%)和到市中心距离(13.56%)是影响疫情背景下公交客流量变化的最重要因素,片区病毒感染与传播情况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公交客流量作用有限,居民日常公交出行已经从疫情的影响下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非线性效应 梯度提升回归树 公交客流 新冠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