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璐 文武松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3-357,共5页
为了解决目前动态加载系统存在的数据处理缺陷以及系统入侵精确度低等问题,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例,设计一款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首先,在完成系统架构设计和系统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对控制中心、分区控制中心... 为了解决目前动态加载系统存在的数据处理缺陷以及系统入侵精确度低等问题,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例,设计一款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首先,在完成系统架构设计和系统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对控制中心、分区控制中心延长网络主机进行全面分析;其次,严格按照响应库相关的响应规则,制定相应的响应对策;然后,借助通信模块判断其入侵行为是否出现异常问题;再次,利用S5720S-28P-SI-AC24口核心交换机对相关数据进行交换处理;接着,选用型号为AD2032的报警响应器对外来入侵行为进行全面监视;另外,在全面分析主体通信实现方式的基础上,利用Libpcap库函数完成对入侵检测流程的科学设计;最后,从环境与参数设置、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两个方面入手,对系统性能进行全面测试。结果表明,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背景下,所设计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可以获得较高的检测精确度,达到了99%,为后期安全、稳定地使用网络提供重要的平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分布式 入侵检测系统 设计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中心对称单元矩阵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聚焦增强及空间传输能力评估方法
2
作者 蒋金橙 洪晔 +1 位作者 邓棚亓 付仕明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742-3758,共17页
在近场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中,磁场的紧凑性可以更好地增加能量传输距离。该文以提高中心区域的磁通密度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非中心对称激励单元(NEU)的矩阵耦合机构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几乎不削弱自身抗偏移能力的情况下,仅依托二维平... 在近场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中,磁场的紧凑性可以更好地增加能量传输距离。该文以提高中心区域的磁通密度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非中心对称激励单元(NEU)的矩阵耦合机构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几乎不削弱自身抗偏移能力的情况下,仅依托二维平面结构增强了磁聚焦性能,而且无需额外的辅助线圈或电路。此外,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在相同尺寸和匝数下该设计方法中的初级线圈自感值更小,其互感利用率更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耦合热度矩阵的空间有效充电面/体积计算方法,用以评估不同矩阵耦合机构的空间供电能力。最后,以LCL-LCC补偿WPT系统作为实例,验证所提出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根据提供的磁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设计方法相较于传统设计方法在最佳位置处可使感应电压提高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多激励单元 磁聚焦增强 空间传输能力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渐进式混合对比学习的无监督领域自适应行人再识别
3
作者 赵宇 舒巧媛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9-1846,共18页
无监督领域自适应(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UDA)行人再识别(person Re-IDentification,Re-ID)旨在利用有标注的源域数据来解决无标注目标域数据的无监督Re-ID任务.近期,对比学习在该领域引起关注,但现有方法存在正样本对差异较... 无监督领域自适应(Unsupervised Domain Adaptation,UDA)行人再识别(person Re-IDentification,Re-ID)旨在利用有标注的源域数据来解决无标注目标域数据的无监督Re-ID任务.近期,对比学习在该领域引起关注,但现有方法存在正样本对差异较小以及忽略负代理采样偏差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渐进式混合对比学习(Progressive Hybrid Contrastive Learning,PHCL)方法.在每个训练轮次,PHCL方法通过聚类和渐进细化两个步骤,将无标签数据集划分为带伪标签的聚类样本和未聚类的独立实例.基于聚类划分结果,PHCL方法在两个层次实施对比学习:通过将同一聚类(目标域)或同一身份标签(源域)中的相似样本拉近,指导模型学习类内相似性,同时通过在未聚类的实例间施加排斥作用,挖掘实例间差异性.此外,PHCL方法通过最近邻挖掘为未聚类的实例生成正代理,增大正样本对的差异性,学习更丰富的语义信息.同时,PHCL方法在负代理采样过程中去偏差,减轻假负代理对训练的不利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CL方法在Market-1501和MSMT17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分别为85.9%与42.3%,比基线模型分别提高4.3个百分点和13.5个百分点.上述实验结果验证了PHCL方法在UDA Re-ID任务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领域自适应(UDA)行人再识别(Re-ID) 对比学习 伪标签 最近邻挖掘 去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时序分析的三峡支流浮游植物因果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孟奇 闪锟 +3 位作者 王兰 杨柳 李哲 尚明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7-518,共12页
水华的频发已成为当前三峡水库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尽管水动力调控叠加上温度变暖和营养负荷增加会诱导水华暴发强度和频率增加,但仍缺乏有效的方法框架去利用野外观测数据评估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间的因果关联。本研究以三峡... 水华的频发已成为当前三峡水库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尽管水动力调控叠加上温度变暖和营养负荷增加会诱导水华暴发强度和频率增加,但仍缺乏有效的方法框架去利用野外观测数据评估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间的因果关联。本研究以三峡水库澎溪河监测数据为例,采用非线性时序分析的建模框架来量化浮游植物的因果响应规律。数据来自于2007年6月至2018年9月澎溪河流域的高阳平湖和汉丰湖两个观测点,其中包含了水文、气象和水质及叶绿素a等11种变量。首先,利用奇异谱分析(SSA)分离了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的低维确定性动力学信号;其次,采用收敛交叉映射(CCM)方法检验了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间的因果关联。结果显示:(1)气象因子、支流流量、水温、三峡大坝水位和上游调节坝水位是影响高阳平湖叶绿素a时序变化的重要因素;(2)总氮、总磷为代表的营养盐只在汉丰湖观测点中表现出与叶绿素a的因果关系,且总氮较之于总磷对叶绿素a变化影响更为显著;(3)CCM结果与传统的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比较,证实非线性时序分析方法在分析浮游植物的因果响应上更具优势。本研究为水生态系统的因果建模提供了研究范例,也为推动利用长期观测数据评估三峡水库水华驱动因子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澎溪河 有害水华 环境因子 水位调控 因果分析 非线性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置乱块压缩感知的图像鲁棒加密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兰 肖迪 +1 位作者 王飞 石熙 《密码学报》 CSCD 2022年第2期267-283,共17页
资源受限环境下图像数据如何高效传输并保证图像的安全性和鲁棒性具有挑战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置乱块压缩感知的图像鲁棒加密算法,实现了兼顾高效、安全的图像鲁棒传输.该算法使用小波变换(DWT)对图像进行稀疏表示,采用置乱的块压缩... 资源受限环境下图像数据如何高效传输并保证图像的安全性和鲁棒性具有挑战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置乱块压缩感知的图像鲁棒加密算法,实现了兼顾高效、安全的图像鲁棒传输.该算法使用小波变换(DWT)对图像进行稀疏表示,采用置乱的块压缩感知进行测量,有效减少数据传输量同时作为第一层加密;设计量化器对测量值量化为有限精度;由Logistic-Tent混沌映射产生的密钥对量化值采用混淆-扩散机制来进一步增强安全性.解密过程包括逆混淆-扩散的解密操作,采用GRSR重构算法获得图像高性能重建并保证传输鲁棒性.通过实验仿真结果以及对比分析表明,原始图像在0.05的采样率下其重构图像的PSNR值为20.4 dB;在90%的丢包率下重构图像PSNR值也达到22.24 d B;在256×256的剪切攻击下重构图像仍保留主要信息且视觉可接受.本文算法具有较高的压缩性能,且能够抵抗蛮力攻击、统计攻击、丢包攻击、剪切攻击、噪声攻击等常见攻击并具有较好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图像加密 鲁棒加密 快速压缩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