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原移居人群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61
1
作者
周其全
杨生岳
+9 位作者
袁振才
王引虎
张雪峰
高炜
石自福
杨有利
邬云红
范勇
王关嵩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目的探讨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方法,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对由高原返回低海拔地区的3011人的一般健康状况、血尿便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神经功能、性激素、尿微量蛋...
目的探讨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方法,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对由高原返回低海拔地区的3011人的一般健康状况、血尿便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神经功能、性激素、尿微量蛋白、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进行检测,并与同一地区、同一海拔高度、相同年龄梯度的健康人群进行比较,找出高原脱适应症的规律和发病特点,并依据此特点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结果高原返回内地人群中有脱适应症状者占84.36%,其中60%为轻度反应,30%为中度反应,重度患者仅占10%。返回地的海拔越低、高原居住时间越长、高原劳动强度越大者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病率越高。高原脱适应症患者不仅存在血液学指标异常,也常有左、右心功能的异常,尤以右心室的舒张功能恢复最慢,一般需1~5年。长期高原暴露人群的心脏形态学改变明显,表现为左、右心室增大,尤以右心室增大明显。此外高原脱适应症患者血压测定以低血压和低脉压多见,尿中可见微量蛋白,少数患者粪便潜血阳性。因此诊断高原脱适应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患者近期从高原返回平原,出现头昏、乏力、嗜睡、胸闷、浮肿、记忆力减退等脱适应症状和体征,经短期休整或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同时须排除其他心、肺、脑、肾等器质性病变。结论高原脱适应症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移居人群
低海拔
高原脱适应症
诊断标准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公藤甲素抑制IL-5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存活延长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赖克方
王长征
+3 位作者
郭晓明
郭先健
钱桂生
傅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01-603,606,共4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 (TP)对体外IL 5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 (Eos)存活延长作用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浓度IL 5和TP的条件下体外培养Eos ,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 ,结合原位末端标记和DNA电泳检测Eos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TP...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 (TP)对体外IL 5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 (Eos)存活延长作用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浓度IL 5和TP的条件下体外培养Eos ,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 ,结合原位末端标记和DNA电泳检测Eos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TP刺激后Eos凋亡基因Fas表达的变化。结果 :IL 5显著延长Eos体外存活的时间 ,TP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IL 5介导的Eos存活延长作用 ,TP(10 - 7mol L)显著抑制IL 5 (1 0U ml)介导的Eos的存活 ,原位凋亡检测和DNA电泳表明此作用是TP诱导Eos凋亡所致。TP使Eos的Fas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TP具有拮抗IL 5诱导Eos凋亡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Eos的Fa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嗜酸性粒细胞
IL-5
FAS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克隆抗体3D3重链可变区基因结构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史依仁
郭先健
颜江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64-264,共1页
单克隆抗体(McAb)在科研及影像诊断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由于其抗原性,在人体疾病治疗应用受到限制,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各种重组抗体基因,表达制备重组抗体,可降低其抗原性,前提是必须获得其可变区...
单克隆抗体(McAb)在科研及影像诊断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由于其抗原性,在人体疾病治疗应用受到限制,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各种重组抗体基因,表达制备重组抗体,可降低其抗原性,前提是必须获得其可变区基因,我们利用设计合成的一对鼠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3D3
重链可变区
基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原移居人群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61
1
作者
周其全
杨生岳
袁振才
王引虎
张雪峰
高炜
石自福
杨有利
邬云红
范勇
王关嵩
高钰琪
机构
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
高原军事医学系高原疾病学教研室、教育部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全军高原医学重点宴验室
解放军第四
医院
呼吸
内科
中铁一局咸阳中心
医院
新疆叶城解放军
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
医院
高原医学
研究
中心
兰州军区兰州总
医院
胸外科
甘肃武威解放军
甘肃武威解放军第十
医院
检验科
西藏自治区驻成都办事处
医院
内分泌科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呼吸
病
研究所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9BAI85B03)~~
文摘
目的探讨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方法,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对由高原返回低海拔地区的3011人的一般健康状况、血尿便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神经功能、性激素、尿微量蛋白、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进行检测,并与同一地区、同一海拔高度、相同年龄梯度的健康人群进行比较,找出高原脱适应症的规律和发病特点,并依据此特点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结果高原返回内地人群中有脱适应症状者占84.36%,其中60%为轻度反应,30%为中度反应,重度患者仅占10%。返回地的海拔越低、高原居住时间越长、高原劳动强度越大者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病率越高。高原脱适应症患者不仅存在血液学指标异常,也常有左、右心功能的异常,尤以右心室的舒张功能恢复最慢,一般需1~5年。长期高原暴露人群的心脏形态学改变明显,表现为左、右心室增大,尤以右心室增大明显。此外高原脱适应症患者血压测定以低血压和低脉压多见,尿中可见微量蛋白,少数患者粪便潜血阳性。因此诊断高原脱适应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患者近期从高原返回平原,出现头昏、乏力、嗜睡、胸闷、浮肿、记忆力减退等脱适应症状和体征,经短期休整或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同时须排除其他心、肺、脑、肾等器质性病变。结论高原脱适应症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
关键词
高原移居人群
低海拔
高原脱适应症
诊断标准
多中心研究
Keywords
plateau migrants
low altitude
high altitude de-adaptation
diagnostic criteria
multicenter studies
分类号
R823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公藤甲素抑制IL-5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存活延长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赖克方
王长征
郭晓明
郭先健
钱桂生
傅光
机构
广州
呼吸
疾病
研究所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全军
呼吸
研究所
长春生物制品
研究所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01-603,60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No .396 70 337
文摘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 (TP)对体外IL 5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 (Eos)存活延长作用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浓度IL 5和TP的条件下体外培养Eos ,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 ,结合原位末端标记和DNA电泳检测Eos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TP刺激后Eos凋亡基因Fas表达的变化。结果 :IL 5显著延长Eos体外存活的时间 ,TP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IL 5介导的Eos存活延长作用 ,TP(10 - 7mol L)显著抑制IL 5 (1 0U ml)介导的Eos的存活 ,原位凋亡检测和DNA电泳表明此作用是TP诱导Eos凋亡所致。TP使Eos的Fas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TP具有拮抗IL 5诱导Eos凋亡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Eos的Fas表达有关。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嗜酸性粒细胞
IL-5
FAS
细胞凋亡
Keywords
Tripholide(TP) Eosinophil(Eos) Apoptosis IL-5 Fas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克隆抗体3D3重链可变区基因结构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史依仁
郭先健
颜江华
机构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研究所
厦门
大学
抗癌
研究
中心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64-264,共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单克隆抗体(McAb)在科研及影像诊断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由于其抗原性,在人体疾病治疗应用受到限制,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各种重组抗体基因,表达制备重组抗体,可降低其抗原性,前提是必须获得其可变区基因,我们利用设计合成的一对鼠抗体...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3D3
重链可变区
基因结构
分类号
R392.11 [医药卫生—免疫学]
Q523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原移居人群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周其全
杨生岳
袁振才
王引虎
张雪峰
高炜
石自福
杨有利
邬云红
范勇
王关嵩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雷公藤甲素抑制IL-5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存活延长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赖克方
王长征
郭晓明
郭先健
钱桂生
傅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单克隆抗体3D3重链可变区基因结构分析
史依仁
郭先健
颜江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