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与危险因素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薇 陈萍 刘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90-392,共3页
目的了解某医院1996—2000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方法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网,监测住院患者的HAP发病率和病死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55 214例,发生医院感染1 758例(平均3.18%),其中HAP患者893... 目的了解某医院1996—2000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方法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网,监测住院患者的HAP发病率和病死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55 214例,发生医院感染1 758例(平均3.18%),其中HAP患者893例(1.62%),占医院感染患者的50.80%。5年间HAP平均年发病率为166/万,其中男性占131/万,明显高于女性35/万(u=4.58,P<0.01);每年平均病死率15.90%,其中男性113例(12.65%),女性29例(3.2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8.79,P<0.01)。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住重症监护室天数、手术及其他介入性操作等危险因素皆逐年升高(均P<0.05)。结论HAP居此次调查中医院感染的首位,男性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女性;引起HAP的危险因素多呈上升趋势,应进行针对性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脂肪分布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陈静 田志强 +7 位作者 罗志丹 金婕 刘浩宇 李茜 闫振成 倪银星 赵志钢 祝之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各种代谢异常与腹部脂肪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螺旋CT 对MS(70例)、2型糖尿病(T2DM,16例)和高血压病(EH,22例)患者进行腹部脂肪扫描,测量患者腹内脂肪、腹壁脂肪含量,并计算二者比值(内/壁比),分析腹部脂肪与...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各种代谢异常与腹部脂肪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螺旋CT 对MS(70例)、2型糖尿病(T2DM,16例)和高血压病(EH,22例)患者进行腹部脂肪扫描,测量患者腹内脂肪、腹壁脂肪含量,并计算二者比值(内/壁比),分析腹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中各种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MS组患者较EH组和T2DM组腹内脂肪面积(VA)显著增高(115.69±48.72cm2 vs 69.96±25.41cm2、55.96±29.75cm2,P均<0.01).腹内脂肪含量与腹围、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体脂比等均有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依次为腹围>BMI>腰臀比>体脂比.不论是根据NCEP-ATPⅢ,还是亚太地区界定腹型肥胖的标准,腹型肥胖患者腹内脂肪面积均高于非腹型肥胖患者.腹内脂肪含量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显著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r=-0.202,P=0.036),与LDL-C呈正相关(r=0.297,P=0.002);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相关.腹内脂肪面积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同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腹内脂肪面积和内/壁比均显著高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腹内脂肪增加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C反应蛋白(CRP)、血清尿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等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腹内脂肪含量增加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单一成分疾病密切相关,腹部脂肪堆积预示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NCEP-ATPⅢ界定腹型肥胖的标准同样适用于中国重庆本地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肥胖症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冲击波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志焕 朱佩芳 +9 位作者 蒋建新 尹志勇 周继红 李晓炎 宁心 刘大维 冯刚 张良 张秀岫 杨在亮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研究了水下冲击波的生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冲击伤死亡率高,肺仍然是水下冲击波致伤和致死的主要靶器官,肠道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而肝、脾、肾等脏器和体表很少发生损伤;初步的量效关系分析表明,引起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冲击伤... 研究了水下冲击波的生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冲击伤死亡率高,肺仍然是水下冲击波致伤和致死的主要靶器官,肠道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而肝、脾、肾等脏器和体表很少发生损伤;初步的量效关系分析表明,引起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冲击伤的冲量值分别为121.1~142.0、142.0~214.3、247.8~322.6和322.6~579.8kP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冲击波生物效应 水力爆炸 冲击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微绒毛膜脱落与Rho/ROCK分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博萍 韩健 +4 位作者 韩新美 俞丽丽 颜耀华 周元国 李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合体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膜(STBM)脱落水平与胎盘组织Rho/ROCK分子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sPE产妇(sPE组)和正常产妇(对照组)胎盘组织各20例,透射电镜下观察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结构变化,应用体视学...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合体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膜(STBM)脱落水平与胎盘组织Rho/ROCK分子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sPE产妇(sPE组)和正常产妇(对照组)胎盘组织各20例,透射电镜下观察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结构变化,应用体视学方法分析细胞表面微绒毛数密度(Nv)、表面积密度(Sv)和体积密度(Vv),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胎盘组织中Rho亚家族蛋白成员(RhoA、RhoB、RhoC)及Rho激酶(ROCKI、ROCKⅡ)的表达水平。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检验Rho、ROCK蛋白表达水平与STBM脱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sPE组患者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的Nv、Sv、Vv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胎盘组织中RhoA、RhoB、ROCKI、ROCK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PE组患者胎盘组织中RhoB、ROCKI、ROCKⅡ的表达水平与STBM的脱落水平均呈正相关(r=0.631,r=0.826,r=0.865,P<0.05)。结论 RhoB及其与下游分子ROCKI、ROCKⅡ构成的信号通路可能在sPE时胎盘STBM脱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因子 合体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膜 先兆子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在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祥海 陈金华 +2 位作者 向建波 闫红野 周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9月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行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患者常规二维造影(2D-DSA)、三维旋转造影(3D-RA)和双容积重建透明影...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9月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行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患者常规二维造影(2D-DSA)、三维旋转造影(3D-RA)和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能显示的支架标记点数目。结果30例患者共植入34枚支架,在所有支架的206个标记点中,2D-DSA、3D-RA和双容积透明影像能清晰显示的标记点分别为146(70.8%)、123(59.7%)和190个(92.2%),三种造影方法间的支架标记点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能清晰显示颅内支架的标记点,在颅内支架的植入术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容积重建 支架 透明影像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佳 王东 +3 位作者 向德兵 李增鹏 马俊刚 王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探讨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检测172例肺癌患者以及肺良性病变患者52例。所有肺癌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其中肺鳞癌89例,肺腺癌72例,肺小细... 目的探讨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检测172例肺癌患者以及肺良性病变患者52例。所有肺癌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其中肺鳞癌89例,肺腺癌72例,肺小细胞癌11例;Ⅰ期12例,Ⅱ期28例,Ⅲ期65例,Ⅳ期67例。血清中检测的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为:CA199、NSE、CEA、CA242、CA125、CA153、AFP、Ferrtin、free-PSA、PSA、HGH、β-HCG。结果172例肺癌患者有128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74.42%;5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有5例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阳性率为9·62%,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以Ⅳ期总阳性率最高,为79·2%(P<0·05)。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与C-12芯片的联合检测肺癌的阳性率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的应用对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放射介入手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雪 陈金华 +4 位作者 卢容 陈廷静 孙秀梅 王明菊 李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总结重庆大坪医院综合性介入中心手术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成功经验。方法重点介绍转型后综合性介入中心的管理模式、平台建设过程(环境改造,设备引进,制度、规范、流程、路径制定,人员培训,质量管理,手术安全等)。结果通过转型使我院... 目的总结重庆大坪医院综合性介入中心手术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成功经验。方法重点介绍转型后综合性介入中心的管理模式、平台建设过程(环境改造,设备引进,制度、规范、流程、路径制定,人员培训,质量管理,手术安全等)。结果通过转型使我院介入在近3年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形成了完善的、合理的、科学的适合我院介入发展的管理体系,工作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经济效益等方面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综合性介入中心手术平台建设对推动我院介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介入手术 平台 建设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在多发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雪 张伟国 +2 位作者 张连阳 陈廷静 陈金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7-579,共3页
目的多发伤杂交手术中的配合能力和工作效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根据多发伤一站式杂交介入手术的特点,完善杂交手术室的基本建设,组建杂交手术团队,制订制度和流程,建立多发伤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规范多发伤介入术中配合行为等。... 目的多发伤杂交手术中的配合能力和工作效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根据多发伤一站式杂交介入手术的特点,完善杂交手术室的基本建设,组建杂交手术团队,制订制度和流程,建立多发伤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规范多发伤介入术中配合行为等。结果提高了医、护、技、麻醉师的协调能力和工作效率;层流管理合格率达到100%;完善了介入和外科手术配套设施;术中细节管理规范化;提高了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结论多发伤一站式杂交介入手术是一项全新的技术,目前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因此,杂交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在多发伤中的应用对多发伤介入手术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一站式杂交手术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9
作者 范丽静 蒋晓红 姚国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8-490,共3页
关键词 刺五加注射液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切除术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茂进 柴鉴深 陈渝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在腮腺切除手术的同时保留并重建腮腺咬肌筋膜是否能够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通过对 31例在腮腺切除术中保留、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采用咀嚼维生素C片诱导及碘 淀粉试验检测,观察术后味觉出... 目的:探讨在腮腺切除手术的同时保留并重建腮腺咬肌筋膜是否能够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通过对 31例在腮腺切除术中保留、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采用咀嚼维生素C片诱导及碘 淀粉试验检测,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病率。结果:在调查的 31例患者中,仅有 3例患者发现有潮红和出汗现象,较传统腮腺切除术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发生率仅为 9. 69%。结论:切除腮腺时保留并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对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 味觉出汗 腮腺 筋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改良PCR/LDR/毛细管电泳技术产前诊断胎儿β-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廖茜 易萍 +6 位作者 郑英如 俞丽丽 钟小林 黄寅虎 韩磊 朱玉娟 李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研究采用新改良聚合酶链反应(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毛细管电泳技术产前诊断胎儿β-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方法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正常DNA与微量β-地中海贫血突变杂合子DNA混合后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LDR反应后通过毛细管... 目的研究采用新改良聚合酶链反应(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毛细管电泳技术产前诊断胎儿β-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方法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正常DNA与微量β-地中海贫血突变杂合子DNA混合后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LDR反应后通过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其连接产物。采用CEQ8000型遗传分析仪分析LDR产物,并观察其灵敏度。结果将含有相同浓度CD17(A→T)突变的扩增产物作为LDR模板,采用8U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检测灵敏度可达1:5000,产物峰的面积随着正常人外周血DNA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至1:10 000处不能与杂峰区分,且无CD17(A→T)突变扩增产物的阴性对照未检测到LDR产物。正常孕妇血浆DNA中加入20pg CD17(A→T)突变杂合子外周血DNA扩增产物,LDR产物峰可明显与杂峰区分。结论新改良PCR/LDR/毛细管电泳技术有望通过孕妇血浆DNA检测进行β-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产前诊断 电泳 毛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苯乙酯对人大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向德兵 王东 +4 位作者 牟江洪 仲召阳 肖华亮 张沁宏 李增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53-955,共3页
目的观察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人大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大肠癌细胞株HCT116为研究对象,对20只BALB/c裸鼠建立人大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只。治疗组以CAPE5mg/d,观察两组第7、14、21、28天皮... 目的观察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人大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大肠癌细胞株HCT116为研究对象,对20只BALB/c裸鼠建立人大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只。治疗组以CAPE5mg/d,观察两组第7、14、21、28天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及裸鼠体重的变化;治疗结束时取肿瘤组织及心、肝、肺、肾、肠等行病理组织学检查,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CAPE对HCT116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瘤体重量明显降低、体积减小(P<0.01),坏死面积显著增加,凋亡指数明显升高,但对裸鼠体重无明显影响,心、肝、肺、肾、肠等组织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CAPE具有抑制人大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苯乙酯 结直肠肿瘤 细胞凋亡 肿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运输试验对诊断便秘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毅 龚水根 吴少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运输试验对诊断便秘的标准。材料和方法:60例正常国人及100例便秘患者进行结肠运输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组均为3天排出标志物80%以上。便秘组为3天后结肠残留标志物≥4粒者占43%和... 目的:探讨结肠运输试验对诊断便秘的标准。材料和方法:60例正常国人及100例便秘患者进行结肠运输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组均为3天排出标志物80%以上。便秘组为3天后结肠残留标志物≥4粒者占43%和5天后≥4粒者占18%。结论:作者认为国人正常标准为3天排出标志物>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结肠运输试验 标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颈部动脉夹层瘤39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娟 周华东 +3 位作者 崔敏 李玲 许志强 王延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67-771,共5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植入对颈部动脉夹层瘤的治疗疗效。方法 39例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颈部动脉夹层瘤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 28例(71.8%)患者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脑梗...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植入对颈部动脉夹层瘤的治疗疗效。方法 39例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颈部动脉夹层瘤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 28例(71.8%)患者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脑梗死,共植入支架60枚,其中颈动脉支架33枚,椎动脉支架27枚,12例患者(30.8%)接受多支架植入治疗,1例患者出现局部穿刺点并发症,无一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脑卒中、死亡。术后平均随访18.2个月,37例患者(94.9%)病变血管完全恢复正常,35例患者(89.7%)症状治愈或好转。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颈部动脉夹层瘤可以快速有效的恢复血管壁形态,控制或防止脑缺血症状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尤其适用于在抗栓治疗无效或脑缺血症状进行性加重的颈部动脉夹层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动脉夹层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介入手术记录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雪 陈金华 李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1-744,共4页
目的通过综合性介入手术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达到规范、简化介入手术工作流程,加强术中安全管理。方法设计综合性介入手术记录单,使用于不同种类介入手术;统计不同种类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使用剂量、速度、压力;将护理记录与... 目的通过综合性介入手术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达到规范、简化介入手术工作流程,加强术中安全管理。方法设计综合性介入手术记录单,使用于不同种类介入手术;统计不同种类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对比剂使用剂量、速度、压力;将护理记录与技术记录融合在一起,进行针对性记录,分术前准备记录、术中记录、术后评估记录3部分,对实施记录前后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性介入记录单克服了以往专科性介入记录的局限性,适用于所有介入手术;将以往只重视生命体征和手术过程的形式记录升华到科学管理记录,使流程管理规范化,为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护士及技师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结论综合性介入手术记录单记录内容规范、具体而全面,体现了介入手术的特征性,使介入管理步入规范化、流程化、科学化,弥补了护理缺陷和管理漏洞,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 介入 手术记录单 设计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儿外周血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东波 李华强 +6 位作者 史源 潘捷 沈际皋 冯素珍 扬映波 李天星 徐有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33-435,共3页
采用镉还原柱层析和比色法测定了43例哮喘患儿外周血亚硝酸/硝酸根离子(NO_2/NO_3)水平,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内皮素(ET)和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以及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结果:哮喘患儿血浆NO_2... 采用镉还原柱层析和比色法测定了43例哮喘患儿外周血亚硝酸/硝酸根离子(NO_2/NO_3)水平,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内皮素(ET)和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以及循环内皮细胞(CEC)水平。结果:哮喘患儿血浆NO_2/NO_3,cGMP及CE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其中11例重度哮喘患儿血浆NO_2/NO_3和CEC水平较32例轻中度哮喘患儿更高;轻、中度哮喘患儿血浆ET水平无明显变化,而重度哮喘患儿则明显升高;且血浆NO_2-/NO_3-与cGMP及CEC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与ET水平相关不显著。提示:哮喘时一氧化氮(NO)产生过多,发挥其细胞及组织毒性作用,使肺血管内皮细胞等损伤、脱落,从而引起和加重哮喘发病。且血浆ET及CEC水平与哮喘病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一氧化氮 内皮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p53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勇 刘苹 +1 位作者 范士志 蒋耀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512-514,共3页
关键词 肺癌 P53基因 治疗 化疗 肿瘤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静脉血流多普勒频谱形态的观测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陶 史洪涛 +1 位作者 熊秀琴 胡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目的观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静脉血流频谱形态的变化情况。方法多普勒超声检测病例组13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弥漫性脂肪肝97例,局灶性脂肪肝41例)与对照组91例正常人肝静脉多普勒频谱。病例组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及CT检查诊断脂肪肝,... 目的观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静脉血流频谱形态的变化情况。方法多普勒超声检测病例组13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弥漫性脂肪肝97例,局灶性脂肪肝41例)与对照组91例正常人肝静脉多普勒频谱。病例组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及CT检查诊断脂肪肝,血脂增高,无长期大量饮酒史。对照组经超声及CT检查诊断无脂肪肝,血脂正常。根据多普勒频谱特点将肝静脉波形分为正常型、衰减型、平坦型。结果病例组异常肝静脉波形(衰减型与平坦型)所占比例(59%)较对照组(7%)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异常肝静脉波形中衰减型(59%)与平坦型(41%)所占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弥漫性脂肪肝异常肝静脉波形比例(69%)高于局灶性脂肪肝(3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肝静脉血流频谱可出现异常衰减型、异常平坦型,对脂肪肝肝血流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提高对此疾病的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肝静脉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与DSA对支气管肺癌的血供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9
作者 罗香国 唐肇普 严景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10-111,114,共3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癌的血供来源 ,为肺癌的营养学研究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 :对 12例支气管肺癌 (中央型 5例 ,周围型 7例 )先分别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DSA ,再分别行两者的动脉造影CT(CTA)动态薄层扫描。结果 :DSA显示...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癌的血供来源 ,为肺癌的营养学研究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 :对 12例支气管肺癌 (中央型 5例 ,周围型 7例 )先分别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DSA ,再分别行两者的动脉造影CT(CTA)动态薄层扫描。结果 :DSA显示 12例癌肿全部由支气管动脉供血 ,未见肺动脉供血 ;而CTA示癌肿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 ,肺动脉亦参与供血 ,供血部位主要位于病灶周边部位 ,分布不均匀 ,周围型多于中央型。结论 :支气管肺癌 ,无论是中央型还是周围型 ,均由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供血 ,其中支气管动脉为主要供血动脉 ;CTA较DSA结果更准确、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癌 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 CTA DSA 动脉造影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冲击致大鼠脑损伤后组织血管密度的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禾 鲁晓滨 +5 位作者 廖维宏 吴宝明 刘彦 肖剑 杨诗球 李向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1-182,共2页
流体冲击致大鼠脑损伤后组织血管密度的变化Thechangesofangioarchitectureareadensityfollowingfluidpercussivebraininjuryintherats王禾,鲁... 流体冲击致大鼠脑损伤后组织血管密度的变化Thechangesofangioarchitectureareadensityfollowingfluidpercussivebraininjuryintherats王禾,鲁晓滨,廖维宏,吴宝明,刘彦,肖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组织血管密度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