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10年中国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76
1
作者 肖悦 田永中 +3 位作者 许文轩 吴晶晶 田林 刘瑾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空气污染是建设健康中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2005—2015年全国86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数据,综合运用全局自相关法、层次聚类法、空间插值法以及重心迁移模型,从年度、季节和月份3个时间尺度上探讨了近10年来中国空气质量的时... 空气污染是建设健康中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利用2005—2015年全国86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数据,综合运用全局自相关法、层次聚类法、空间插值法以及重心迁移模型,从年度、季节和月份3个时间尺度上探讨了近10年来中国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空气质量表现出显著的时间变化规律。从年际变化上看,空气质量逐年好转趋势明显;从季节变化上看,夏季空气质量最好,春秋次之,冬季最差;从月份变化上看,空气质量呈现出显著的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规律。(2)全国空气质量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和分异规律,表现为"北重南轻、东重西轻"的空间格局。其中,京津冀地区、西北地区以及山东、河南属于长期高污染区;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南部沿海地区、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区属于常年优良区。近10年全国空气质量整体虽得到有效改善,但部分地区(河北、山东、河南和江苏)污染仍在加重,期间污染范围从整个华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北地区向京津冀地区集中,空气污染分布模式从集中连片分布变成零星分布。(3)近10年全国空气质量重心以向东北方向移动为主,表明东部和北部地区部分省份的空气污染程度较全国其他省份严重。(4)研究结果揭示了近10年中国空气质量的时空分异规律,可为寻求污染治理办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时空变化 重心模型 空间自相关 空间插值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乌江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吴晶晶 田永中 +3 位作者 许文轩 肖悦 谢莹 程玉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139,共7页
以乌江下游的涪陵等6个区县为研究区,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的Landsat影像解译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CA-Markov模型和MCE模型,实现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模拟。结合情景分析方法,探讨在"快速城镇化情景"、&qu... 以乌江下游的涪陵等6个区县为研究区,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的Landsat影像解译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CA-Markov模型和MCE模型,实现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模拟。结合情景分析方法,探讨在"快速城镇化情景"、"现状延续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三种模式下研究区2020年、2035年、205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1)在"快速城镇化情景"下,建设用地急剧扩张,35年间其面积增加了一倍,达到1 390.46km2,且主要来源为耕地,约占转出耕地面积的一半;林地增长十分缓慢,草地和未利用地持续减少,到2050年分别减少了186.58km^2和69.40km^2,未利用地减少了一半。(2)在"现状延续情景"下,建设用地增长仍然较快,2050年增加了347.92km^2,增幅达37.92%;耕地减幅有所下降,林地增加也比"快速城镇化情景"要快,但草地和未利用地仍在持续减少,35年间分别减少了25.9%和44.3%。(3)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等生态用地不断恢复和增加,到2050年,生态用地总面积占研究区的64%;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得到限制,到2050年其总面积为1 171.42km^2,比同期"快速城镇化情景"减少了219.04km^2;耕地虽有减少,但逐渐趋于平衡,始终保持在6 000km^2以上。因此,"生态保护情景"是研究区未来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较为理想的模式。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土地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CA-Markov模型 MCE模型 情景分析 乌江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区域用地扩张模拟的规划约束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瑾 田永中 +3 位作者 田林 张雪倩 万祖毅 刘旭东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8,128,共8页
挖掘规划要素对于用地模拟的影响程度,为科学预知快速城镇化区域用地状况和城乡规划编制提供依据。采用基于决策向导(Decision Wizard)的元胞自动机和马尔科夫链(CA-Markov)的综合模型,以重庆两江新区2010年、2013年和2016年Landsat影... 挖掘规划要素对于用地模拟的影响程度,为科学预知快速城镇化区域用地状况和城乡规划编制提供依据。采用基于决策向导(Decision Wizard)的元胞自动机和马尔科夫链(CA-Markov)的综合模型,以重庆两江新区2010年、2013年和2016年Landsat影像为例,分别对有无规划约束下的用地状况进行模拟,探讨不同类型的规划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合理预测研究区未来用地状况。结果显示,规划约束下模拟的Kappa系数为80.62%,表明规划要素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建设用地扩张沿交通线发展明显,面状规划要素主要体现在对建设用地发展的限制中;研究区未来建设用地将继续大幅扩张,需要调整现有规划方能满足进一步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扩张 元胞自动机 模拟 城镇规划 重庆两江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格网索引的图幅接边处等高线高程错误识别和自动修正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康甯 田永中 +1 位作者 沈敬伟 胡晓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1,共6页
等高线蕴含的历史高程信息可有效延长地形研究的时间序列,有利于深入挖掘地形变化长期规律,然而,图幅接边处的高程属性错误降低了等高线的数据质量,制约着等高线高程信息的实际应用。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层次格网索引的图幅... 等高线蕴含的历史高程信息可有效延长地形研究的时间序列,有利于深入挖掘地形变化长期规律,然而,图幅接边处的高程属性错误降低了等高线的数据质量,制约着等高线高程信息的实际应用。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层次格网索引的图幅接边处等高线高程错误识别和自动修正方法:首先,将层次格网索引与方向性二邻域算法相结合,以减少数据重复计算;然后,利用等高线空间位置标签及快速排序算法构建强空间位置关系,解决图幅接边处等高线匹配的准确性问题;最后,以高程冲突位点为驱动因子进行逻辑判断,实现等高线高程错误的识别及自动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运算效率较未进行效率优化时提高了203倍,接边处等高线高程错误识别与修正精度的最大值分别达97.71%和91.40%;相较于现有方法,该方法在精度和效率方面表现更佳,对区域性错误和变形等高线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线 格网索引 高程冲突识别 高程错误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小型无人机影像的柑橘树株数提取 被引量:7
5
作者 万祖毅 田永中 +1 位作者 刘旭东 张雪倩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7期140-144,共5页
准确快速掌握柑橘种植区的果树数量,对预测柑橘产量、管理柑橘生长状况、提高柑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某果园为研究区,利用小型多旋翼无人机获取可见光影像,经处理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在研究区内选取了8... 准确快速掌握柑橘种植区的果树数量,对预测柑橘产量、管理柑橘生长状况、提高柑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某果园为研究区,利用小型多旋翼无人机获取可见光影像,经处理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表面模型。在研究区内选取了8个35×35m的样地,利用多尺度分割算法和邻域分析法分别提取样地的株数,并以目视解译的株数为参考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邻域分析法优于多尺度分割算法且效率较高,对样地株数的提取总体精度在88.29%,能够满足在较低成本的情况下快速准确获取柑橘种植区果树数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数字正射影像 数字表面模型 多尺度分割 邻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演变研究
6
作者 张雪倩 田永中 +2 位作者 许文轩 万祖毅 刘旭东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29-35,共7页
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是科学有序开展农用地整治工程的政策支撑和技术保障。在搜集整理我国土地整治相关政策文件、发展战略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按照城乡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土地的不同需求,将土地整治工程建设目标划分为4个阶段,并对1986... 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是科学有序开展农用地整治工程的政策支撑和技术保障。在搜集整理我国土地整治相关政策文件、发展战略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按照城乡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土地的不同需求,将土地整治工程建设目标划分为4个阶段,并对1986年以来农用地整治相关的政策文件和建设规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更新缓慢,滞后于土地整治转型发展,对于农用地整治工程的具体实施缺乏导向性和针对性。为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需求,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将农业产业特色和科技农业融入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之中;激发乡村人口内生动力,在建设规范编制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公众参与力度;打造优质绿色生态良田,编制生态型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近郊及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地区,以景观和文化为导向,优化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整治 土地平整工程 建设规范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