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状CaCO_(3)@HA/Fe_(3)O_(4)磁性介孔多级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文谦 张静 +5 位作者 李克江 邹新宇 蔡昱东 李波 刘雪 廖晓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25-932,共8页
为了克服常规的生物陶瓷微球缺乏靶向功能的缺点,本研究制备了内核为CaCO3,外壳为磁性可调控羟基磷灰石(HA)的新型荔枝状多孔微球。结果表明: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能有效地负载于磁性HA微球上,并具备磁性靶向功能。此外, HA外壳具有良... 为了克服常规的生物陶瓷微球缺乏靶向功能的缺点,本研究制备了内核为CaCO3,外壳为磁性可调控羟基磷灰石(HA)的新型荔枝状多孔微球。结果表明: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能有效地负载于磁性HA微球上,并具备磁性靶向功能。此外, HA外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pH响应特性,可在模拟酸性肿瘤细胞环境中控制DOX的释放,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并在模拟正常细胞培养环境中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这种新型的微球材料具有超顺磁性能,且微结构可控,是一种智能化药物控释微球载体,可以灵敏地释放DOX,从而有效地实现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微球 羟基磷灰石 D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水凝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加乐 谭云飞 +3 位作者 谭绪林 肖文谦 李波 廖晓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76-182,共7页
组织工程技术是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组织或器官损伤及实现功能重建的前沿技术,其关键之一是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支架材料。水凝胶由于具有众多良好的特性,成为组织工程研究中一种优良的支架材料。丝素蛋白水凝胶由于独特... 组织工程技术是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组织或器官损伤及实现功能重建的前沿技术,其关键之一是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的支架材料。水凝胶由于具有众多良好的特性,成为组织工程研究中一种优良的支架材料。丝素蛋白水凝胶由于独特的性质、多样化的成胶方式以及优异的可加工性成为了支架材料研究的热点,备受学者的青睐并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在阐明丝素蛋白凝胶原理的基础上,回顾了目前较为成熟的凝胶化方法,随后重点综述了丝素蛋白水凝胶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水凝胶 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缓释效果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陈英 刘中宁 +1 位作者 李波 姜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7-912,共6页
目的: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aspirin)作为经典非甾体抗炎药,已被证实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和促矿化作用,但是如何实现长期缓释aspirin并实现促进骨再生仍有待研究。本研究拟构建微球缓释体系,实现aspirin药物长期稳定缓慢释放,... 目的: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aspirin)作为经典非甾体抗炎药,已被证实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和促矿化作用,但是如何实现长期缓释aspirin并实现促进骨再生仍有待研究。本研究拟构建微球缓释体系,实现aspirin药物长期稳定缓慢释放,从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成骨效果。方法:(1)合成制备三种缓释微球支架:①单纯物理浸提法合成硅酸钙(calcium silicate,CaSiO3)负载aspirin微球(CaSiO3+aspirin),②水包油(oil/water,O/W)乳化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负载aspirin微球(PLGA+aspirin),③O/W乳化法制备PLGA复合CaSiO3负载aspirin微球(PLGA+CaSiO3+aspirin),并通过调整PLGA与CaSiO3的比例,得到材料的最佳形貌。(2)缓释效果评价:用分光光度计测第1、2、4、6、9、13、17、21、24、30、36、45天微球浸提液的aspirin浓度,计算微球的aspirin载药率,绘制三种缓释微球支架的aspirin累积释放曲线并评价其缓释效果。结果:(1)环境扫描电镜下观察,三种微球支架表面结构规整,粒径均匀,但PLGA+aspirin组微球存在少量团聚现象,CaSiO3+aspirin组部分微球破裂,PLGA+CaSiO3+aspirin组微球均匀分布于CaSiO3粉末上。(2)三组的载药率分别为(1.06±0.04)%、(7.05±0.06)%和(6.75±0.18)%。(3)95%药物缓释时间分别为3 d、24 d和36 d,PLGA+CaSiO3+aspirin微球支架释放时间显著长于其余两组,且释放速率更为稳定。结论:PLGA+CaSiO3+aspirin复合微球支架具有较理想的阿司匹林缓释效果,该复合微球有望成为理想的成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缓释微球 抗炎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开源的多功能动物行为学实验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巩臣 张炎杰 +6 位作者 张檬 石峙岳 刘湘 柳攀 廖晓玲 周艺 刘雪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98,共7页
目的提供一种基于开源共享协议的多功能动物行为学实验系统,可用于条件恐惧,主动回避等多种行为学观察、训练及测试。方法本系统由实验箱体、摄像头、刺激电路及控制软件构成,可实现无人值守条件下多种实验动物行为学的记录及定量分析... 目的提供一种基于开源共享协议的多功能动物行为学实验系统,可用于条件恐惧,主动回避等多种行为学观察、训练及测试。方法本系统由实验箱体、摄像头、刺激电路及控制软件构成,可实现无人值守条件下多种实验动物行为学的记录及定量分析。结果本系统在两所高校分别搭建后,测试了包括条件恐惧,主动回避等常用动物行为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显示,基于Sprague Dawley大鼠的条件恐惧行为、主动回避行为均能在该系统中稳定训练完成。结论成功研发了一套开源的多功能动物行为学实验系统。由于该系统整体设计从硬件到软件完全开源,并具有易使用、可扩展等特点,有利于本系统的广泛推广,降低实验准入门槛,惠利于所有动物实验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 开源 行为学 条件恐惧 主动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生物医用磁性微球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泓 易忠超 +5 位作者 张静 王松 苏小朋 李波 肖文谦 廖晓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43-11053,共11页
经过合理化地结构设计与表面修饰之后,磁性微球显示出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医学影像、体外检测、药物载体、细菌/细胞筛选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梳理了目前发展迅速的多功能磁性微球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磁性微球的典型... 经过合理化地结构设计与表面修饰之后,磁性微球显示出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医学影像、体外检测、药物载体、细菌/细胞筛选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梳理了目前发展迅速的多功能磁性微球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磁性微球的典型结构、制备方法和应用现状,对磁性微球设计与生物医用提供了较系统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微球 生物医用 形貌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Kartogenin的抗氧化活性纳米纤维支架及其骨-肌腱整合作用
6
作者 陈培兴 王四祥 +1 位作者 刘万钱 杨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35-435,共1页
目的降低骨-肌腱界面组织损伤后活性氧引起的氧化应激,加快炎症期向组织新生期的转变,增强界面组织的修复与重塑能力,促进骨-肌腱的整合及其力学功能恢复。方法基于静电纺丝制备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支架,结合多巴胺的氧化自聚合特性及其... 目的降低骨-肌腱界面组织损伤后活性氧引起的氧化应激,加快炎症期向组织新生期的转变,增强界面组织的修复与重塑能力,促进骨-肌腱的整合及其力学功能恢复。方法基于静电纺丝制备的丝素蛋白纳米纤维支架,结合多巴胺的氧化自聚合特性及其黏附能力,同时利用聚多巴胺(PDA)氨基基团与活性药物kartogenin(KGN)羧基基团间的酰胺缩合反应,构建载有KGN的抗氧化活性纳米纤维支架;使用扫描电镜、力学拉伸仪等方法表征纳米纤维支架的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期 纳米纤维支架 黏附能力 氧化应激 肌腱 静电纺丝 多巴胺 整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钛酸铅薄膜的溶胶-凝胶制备工艺及结构与物性的研究
7
作者 蔡苇 陈晓勇 +3 位作者 符春林 高荣礼 邓小玲 陈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00-1307,1313,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匀胶法制备锆钛酸铅铁电薄膜,研究了前驱体影响因素(如有机溶剂、前驱单体加入顺序、添加剂)、溶胶影响因素(如溶胶浓度、p H值)、匀胶速度和退火温度对成膜质量及薄膜微结构、铁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甲... 采用溶胶-凝胶匀胶法制备锆钛酸铅铁电薄膜,研究了前驱体影响因素(如有机溶剂、前驱单体加入顺序、添加剂)、溶胶影响因素(如溶胶浓度、p H值)、匀胶速度和退火温度对成膜质量及薄膜微结构、铁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甲醚为溶剂对Pb2+、Zr4+和Ti4+金属盐进行溶解优于乙醇和乙二醇,但由于乙二醇甲醚对硝酸锆的溶解性差,对硝酸锆应先用乙醇溶解再加入乙二醇甲醚的方法来进行溶解;以硝酸锆为Zr源配制溶胶时,只有先将Pb前驱液滴加到Ti前驱液中,然后再滴入Zr前驱液的方式才能得到澄清前驱体。将锆钛酸铅溶胶浓度和p H值分别控制在0.2-0.3 mol/L和2-3较为适宜,与此溶胶相适应的匀胶参数:转速为4000 r/min,时间为60 s。随退火温度升高,薄膜的晶化程度增加,且逐渐表现出(100)晶面择优取向,晶格常数c和四方率c/a逐渐增加,而晶格常数a逐渐减小;随退火温度升高,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使得剩余极化强度逐渐增加,矫顽场强逐渐减小。当退火温度为850℃时制备的锆钛酸铅薄膜具有均匀的晶粒、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和最为优异的铁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酸铅 溶胶-凝胶法 铁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