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工科院校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春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7-38,共2页
普通工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工业提供大量"复合型应用人才"的任务。文章将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 复合型 应用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R分解的方阵特征多项式数值算法
2
作者 高灵霞 孙凤兰 李国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9-262,共4页
借鉴QR分解的概念,探讨如何利用QR分解法求一个方阵的特征多项式的数值算法。这就为用Matlab编程求解矩阵的特征多项式提供了条件。通过对三个不同类型矩阵的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数值方法能够较好地求解一般方阵的特征多项式,比用通常的求... 借鉴QR分解的概念,探讨如何利用QR分解法求一个方阵的特征多项式的数值算法。这就为用Matlab编程求解矩阵的特征多项式提供了条件。通过对三个不同类型矩阵的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数值方法能够较好地求解一般方阵的特征多项式,比用通常的求带变量的行列式的方法和基于迹的算法要相对简单些,特别是对于高阶矩阵,其优势更加明显,且易在计算机上用Matlab编程实现,从而说明了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阵的QR分解 特征多项式 Schmidt正交化 数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攻击信息物理系统的分布式安全状态估计与控制——一种有限时间方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敖伟 宋永端 温长云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4-184,共11页
研究具有非线性耦合特性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 CPS)在被攻击情况下的分布式有限时间状态安全估计和控制问题.首先,提出一种由分布式安全测量预选器和有限时间观测器组成的分布式有限时间状态安全估计策略,可确保系统的... 研究具有非线性耦合特性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 CPS)在被攻击情况下的分布式有限时间状态安全估计和控制问题.首先,提出一种由分布式安全测量预选器和有限时间观测器组成的分布式有限时间状态安全估计策略,可确保系统的状态在预设的有限时间之内被准确估计出来.然后,利用获得的安全状态估计,借助反步设计方法,建立一套分布式有限时间安全控制算法.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保证系统能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对给定信号的跟踪.最后,通过微电网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攻击信息物理系统 分布式状态安全估计 分布式安全控制 有限时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管道剩余强度数值分析及ANSYS二次开发 被引量:15
4
作者 郑恒伟 杨国欣 王东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75-11079,11084,共6页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压力管道在化学化工领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腐蚀等问题的存在,所以通过力学的角度对管道进行剩余强度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运用ANSYS软件分析了管道在不同腐蚀缺陷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并将数值结果与相...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压力管道在化学化工领域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腐蚀等问题的存在,所以通过力学的角度对管道进行剩余强度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运用ANSYS软件分析了管道在不同腐蚀缺陷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并将数值结果与相应试验工况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然后,用ANSYS软件管道腐蚀缺陷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腐蚀缺陷尺寸对管道等效应力的影响。由于在分析管道剩余强度时需要考虑腐蚀缺陷尺寸的影响,而在Ansys软件中分析不同腐蚀缺陷尺寸模型需要在GUI界面中反复操作,十分繁琐,为了简化分析流程、节省时间。基于APDL语言并结合GUI界面,采用交互方式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将管道模型的腐蚀缺陷尺寸进行参数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管道 剩余强度 有限元分析 APDL二次开发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均值结构变点时间序列的贝叶斯单位根检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整智 施晓燕 +1 位作者 宋爱民 何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4,共4页
针对ADF和PP检验对含有均值结构变点时间序列的“伪检验”问题,文章基于贝叶斯理论,先运用贝叶斯因子模型选择的方法检测时序结构变点位置,再在结构变点已知的情况下运用置信区间和贝叶斯因子两种方法检验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并用Monte ... 针对ADF和PP检验对含有均值结构变点时间序列的“伪检验”问题,文章基于贝叶斯理论,先运用贝叶斯因子模型选择的方法检测时序结构变点位置,再在结构变点已知的情况下运用置信区间和贝叶斯因子两种方法检验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并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进行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是否考虑均值结构变点对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考虑结构突变而进行常规的单位根检验会产生误判;贝叶斯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含有均值结构变点时间序列的变点位置,并能提高单位根检验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值结构变点 单位根 伪检验 贝叶斯因子 置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hematica的光的干涉实验的仿真模拟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学文 张家伟 +2 位作者 姚雪 时澄 吴思韵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5-169,共5页
光的干涉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实验理论知识抽象、调试难度大、操作时间长、测量精度要求高,学生在实验室中往往难以得到理想结果。本文针对大学物理实验中3个典型的涉及光的干涉实验,即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 光的干涉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实验理论知识抽象、调试难度大、操作时间长、测量精度要求高,学生在实验室中往往难以得到理想结果。本文针对大学物理实验中3个典型的涉及光的干涉实验,即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等倾干涉)、牛顿环(等厚干涉)和用双棱镜测钠黄光波长(双缝干涉),首先从理论上给出光强分布公式,进而基于Mathematica软件强大的绘图功能,对实验中的干涉条纹进行仿真模拟,最后分析了实验参数对干涉图像的影响。Mathematica仿真模拟效果形象逼真,且与实验观测条纹一致,可有效提升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倾干涉 双缝干涉 等厚干涉 MATHEMATICA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短期风速的C-C和ELM快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苏盈盈 李翠英 +2 位作者 王晓峰 康东帅 刘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80,87,共6页
风电场短期风速具有随机性、多变性和时变性,故其预测精度和时效性有待提高。本文提出C-C法结合极限学习机ELM的快速预测方法,该方法考虑原始的单变量时间序列风速数据间的最大动态演化信息,采用相空间重构C-C法确定风速时间序列间的相... 风电场短期风速具有随机性、多变性和时变性,故其预测精度和时效性有待提高。本文提出C-C法结合极限学习机ELM的快速预测方法,该方法考虑原始的单变量时间序列风速数据间的最大动态演化信息,采用相空间重构C-C法确定风速时间序列间的相关关系,得到风速变化特征的最佳嵌入维数和延迟时间。进而采用具有算法学习速度快、收敛精度高的ELM方法进行风速的快速预测。通过对重庆某风电场短期风速的预测发现,与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方法预测所得结果相比,不仅提高了短期风速预测精度,而且所用方法的预测时间短,适合风电场对短期风速快速预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学习机 短期风速 重构 快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里根油滴实验的理论分析和测量结果讨论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学文 张家伟 +3 位作者 方旺 向思璇 谢腾辉 张欣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0-153,共4页
针对密立根油滴实验中的"静态平衡法"测量过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带电油滴平衡电压与下落时间的关系,为油滴的合理选取提供理论支持;进而从力学角度对带电油滴全程运动进行了推导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油滴在极短时间内就达... 针对密立根油滴实验中的"静态平衡法"测量过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带电油滴平衡电压与下落时间的关系,为油滴的合理选取提供理论支持;进而从力学角度对带电油滴全程运动进行了推导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油滴在极短时间内就达到了极限速度,因此对于油滴匀速下落区域的选取并不需要特别说明,实验条件完全满足;最后,基于312颗油滴的测量结果,对油滴带电量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当油滴电量不超过5 e时,可明显看出电荷量分布的量子化;若油滴下落时间过短或平衡电压过小,则油滴所带电荷量偏大,量子化现象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立根油滴 基本电荷 量子化 平衡电压 下落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脉冲现象的复杂供应链系统及其稳定策略
9
作者 彭扬 吴江 +1 位作者 谭涛 胡林秀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3,共5页
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方面由于时间延迟、信息不对称及反馈机制等,会产生牛鞭效应,另一方面供应链具有需求突增或骤减的脉冲特点,上述现象都可能导致供应链系统混沌,而现有的供应链模型仅考虑了“牛鞭效应”,并未考虑脉冲现象... 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方面由于时间延迟、信息不对称及反馈机制等,会产生牛鞭效应,另一方面供应链具有需求突增或骤减的脉冲特点,上述现象都可能导致供应链系统混沌,而现有的供应链模型仅考虑了“牛鞭效应”,并未考虑脉冲现象对供应链系统的影响。文章建立了考虑脉冲现象的供应链模型,分析了脉冲现象对供应链系统的影响,并给出了使供应链系统稳定的策略,讨论了参数扰动对该模型的影响,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稳定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脉冲现象对供应链系统有着显著影响,但只要选取恰当的脉冲强度和脉冲时间间隔,供应链系统是可以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系统 脉冲现象 “牛鞭效应” 混沌 稳定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链图传播子修正下e^(+)e^(-)→W^(+)W^(-)反应截面的解析计算
10
作者 陈学文 张家伟 方祯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6-103,共8页
在电弱统一标准模型(the electroweak stamdard model,SM)理论框架下,对光子γ和中间玻色子Z混合链图传播子的构架方式作了详细分析,通过对各圈图传播子重新归类和组合,得到了相应的混合链图传播子的级数表达式;再通过在壳重整化方案引... 在电弱统一标准模型(the electroweak stamdard model,SM)理论框架下,对光子γ和中间玻色子Z混合链图传播子的构架方式作了详细分析,通过对各圈图传播子重新归类和组合,得到了相应的混合链图传播子的级数表达式;再通过在壳重整化方案引入抵消项,获得相应的重整化混合链图传播子的严格解析结果.基于同样的处理,还获得了电子中微子重整化链图传播子的严格解析结果.进而,将此结果应用到粒子反应e^(+)e^(-)→W^(+)W^(-)中,获得了在重整化链图传播子修正下的e^(+)e^(-)→W^(+)W^(-)反应截面.通过具体数值计算发现,针对e^(+)e^(-)→W^(+)W^(-)反应过程,混合链图传播子修正下的反应截面对树图阶反应截面有压低效应.最后,讨论了在W^(+)W^(-)对产生能量阈值附近W玻色子质量对总截面的影响,并结合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the crcular electron positron couider,CEPC)实验,分别讨论了在CEPC上W^(+)W^(-)阈值附近和240 GeV对撞能区可产生的事例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模型 混合链图传播子 辐射修正 反应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商业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谭涛 吴江 +1 位作者 王旻轲 彭扬 《农村金融研究》 2021年第10期68-80,共13页
根据2011-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8个国家的121家商业银行数据,采用考虑中间产品和结转产品的两阶段动态网络SBM模型,对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不同阶段效率以及不同时期效率进行了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效率的影... 根据2011-2016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8个国家的121家商业银行数据,采用考虑中间产品和结转产品的两阶段动态网络SBM模型,对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不同阶段效率以及不同时期效率进行了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有: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商业银行的总体效率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N型变化趋势。二是东亚、西亚的商业银行效率较高,东欧、南亚、中亚、中欧的商业银行效率表现一般,南欧的商业银行效率最差。三是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效率最高,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综合技术效率最低,高收入国家的纯技术效率最差。四是非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非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要高于非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商业银行规模越大效率越高。五是通货膨胀水平、就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盈利能力、银行规模、经营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综合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商业银行 效率 动态网络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C^(16)O精确的半经验势能面、振转光谱及温度压强效应研究
12
作者 陈恒杰 方旺 张家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80-3388,共9页
伴随高超音速飞行器、无接触诊断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分子谱带被激发,对高温高压下的振转光谱数据需求急剧增加,加之高灵敏、高分辨激光光腔衰荡(CRDS)、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TDLAS)等光谱技术的快速进步,相应分子的振转光谱研究被... 伴随高超音速飞行器、无接触诊断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分子谱带被激发,对高温高压下的振转光谱数据需求急剧增加,加之高灵敏、高分辨激光光腔衰荡(CRDS)、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TDLAS)等光谱技术的快速进步,相应分子的振转光谱研究被进一步推进。CO作为高温燃烧的重要产物,对其研究首当其冲。首先利用实验决定的(ν<41)^(12)C ^(16)O基态Dunham参数,通过Rydberg-Klein-Rees(RKR)方法,反演出分子平衡核间距附近的局域离散势能点;接着将其拟合到十多个常见的解析势能函数(PEF),发现SPF和Morse函数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但在长程上依然不符合物理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获得的解离能对长程进行校正,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半经验、全局、解析势函数Revised-Morse,并通过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理论(MRCI)确认了其合理性,该函数既能精确再现低振动态能级,也能合理预测未知高振动态能级,且具有精确的解离极限。接着通过multireference averaged coupled-pair functional(ACPF)理论方法结合差分技术,得到了三种电场下^(12)C ^(16)O基态(ν<63)的偶极矩面(DMs)。基于构建的Revised-Morse势函数和DMs,通过求解一维薛定谔方程得到了直到解离极限的振转能级,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十分吻合,表明Revised-Morse函数是十分可靠的。基于此得到了常温下所有的跃迁谱线位置,ν<63时的爱因斯坦系数、谱线强度等光谱数据,计算值与HITRAN数据库中的结果几乎完全一致,同时振动跃迁偶极矩、辐射寿命、离心畸变等光谱常数也被一并获取。该研究不仅完美再现了已知谱带,还预期了几十万条新的跃迁谱线,一些新的光谱参数也被报道,可为光谱探测提供参考。为建立基于^(12)C ^(16)O的测温模型,继续考察了温度直到9000 K的配分函数,模拟了不同温度下的振转光谱,以20000 cm^(-1)(对数坐标)以下和ν0-1带(线性坐标)的线状谱图为示例说明了谱线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测温方案线索。最后考察了压强对振转谱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16)O RKR 半经验全局解析势函数 偶极矩面 振转光谱 温度效应 压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