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化学螯合药剂稳定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金波 秦瑞香 +1 位作者 袁茂林 陈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97-1402,共6页
采用有机无机复合药剂螯合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系统地研究了无机螯合剂、有机螯合剂、复合螯合剂、浸出pH值、固化温度、浸出方法对飞灰重金属螯合效果的影响。有机高分子螯合剂DTC与无机螯合剂NaH2PO4和Na2S组成的三元复合螯合药剂... 采用有机无机复合药剂螯合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系统地研究了无机螯合剂、有机螯合剂、复合螯合剂、浸出pH值、固化温度、浸出方法对飞灰重金属螯合效果的影响。有机高分子螯合剂DTC与无机螯合剂NaH2PO4和Na2S组成的三元复合螯合药剂中,有机高分子硫螯合剂DTC具有多个螯合反应中心,与重金属形成网状螯合体结构,同时,NaH2PO4和Na2S分别对飞灰中的典型重金属Pb和Cd表现出良好的螯合效果。复合药剂具有低成本、高效的特点,在3.0%用量的条件下,对Cd、Pb的螯合率可以达到98.7%和99.0%,且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性能稳定,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对重金属的浸出毒性要求,是飞灰稳定化处理的理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 重金属 复合螯合剂 浸出毒性 填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有机化学专业综合实验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26
2
作者 冯建 遇丽 +1 位作者 熊伟 苏小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8-211,共4页
为提高有机化学专业综合实验的课程教学质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将翻转课堂引入实验教学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设计和优化改革,介绍了课前、课堂和课后3个阶段中教师与学生的主要工作内容,评价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 为提高有机化学专业综合实验的课程教学质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将翻转课堂引入实验教学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设计和优化改革,介绍了课前、课堂和课后3个阶段中教师与学生的主要工作内容,评价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实践结果表明,翻转课堂的引入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有机化学 专业综合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高校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邱会东 苏小东 +2 位作者 原金海 龙彦辉 熊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5-217,242,共4页
介绍了中美两国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异同点,结合我国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情况,发现美国高校的一些做法与经验值得借鉴,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有利于改进基础化学实验课程... 介绍了中美两国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异同点,结合我国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情况,发现美国高校的一些做法与经验值得借鉴,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有利于改进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 中美高校 教学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化学驱油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成裕 萧瑛 张斌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介绍了国内化学驱油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包括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认识上的重大转变、研究取得的成果、配套技术的研究,三元复合驱的先导性以及扩大性矿场试验,聚合物驱与深部调剖相结合技术,污水配注聚合物技术,聚合物产品的升级换代和... 介绍了国内化学驱油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包括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认识上的重大转变、研究取得的成果、配套技术的研究,三元复合驱的先导性以及扩大性矿场试验,聚合物驱与深部调剖相结合技术,污水配注聚合物技术,聚合物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三元复合驱体系的研究等;最后,提出应更深入地开展泡沫复合驱、微生物驱油和纳米技术等化学驱油新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化学驱油 聚合物驱 三元复合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工半实物仿真生产线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邱会东 熊伟 +2 位作者 苏小东 王金波 许弟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立足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从教学平台的建设意义、建设理念与思路、平台的功能和平台的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建设,构建了实验室—虚拟工厂—真实工厂三位一体的"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化工过程及装备全流程半实... 立足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从教学平台的建设意义、建设理念与思路、平台的功能和平台的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建设,构建了实验室—虚拟工厂—真实工厂三位一体的"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化工过程及装备全流程半实物仿真生产线"的实践教学平台。探索了适用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工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工 半实物仿真生产线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支持向量机对STR基因座的化学模式识别分型 被引量:3
6
作者 郭莉萍 徐容 +4 位作者 任丽 何晓丽 姚敏 贺华兰 谢洪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8-731,共4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结合支持向量机(SVM)模式识别原理建立了微卫星(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分型方法。以D16S539基因座的10-10、10-11和11-11 3种不同基因型为例,研究了包含该多态性位点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 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结合支持向量机(SVM)模式识别原理建立了微卫星(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分型方法。以D16S539基因座的10-10、10-11和11-11 3种不同基因型为例,研究了包含该多态性位点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条件和NIRS检测条件,建立了标准化扩增条件和检测条件,以此条件获得了基因分型的标准物及其标准NIRS。以标准光谱为识别变量,建立该3类基因型的SVM判别模型,有效地克服了光谱共线性,并对少样本数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模型预测率100%。该方法不需任何检测前处理,而只需一步PCR扩增和NIRS检测即可实现STR分型,具有简单、快速、低成本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支持向量机 短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芳 董志 傅亚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优选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栀子中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栀子苷标示栀子总环烯醚萜苷,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作为工艺筛选时的评价。结果:确立了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纯化工艺,该... 目的:优选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栀子中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栀子苷标示栀子总环烯醚萜苷,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作为工艺筛选时的评价。结果:确立了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纯化工艺,该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总环烯醚萜苷 正交实验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万宏 姚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533-534,536,共3页
设计性实验的增设是目前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实施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3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设计性实验 实践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硒化衍生新型Cu_(2)O-Cu_(2)Se纳米复合物用于高速吸附重金属离子Cr(Ⅵ)
9
作者 殷虹蝶 江寒梅 +3 位作者 于超俊 李兴鑫 王自立 贾碧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8-645,共8页
金属氧化物具有高的选择性而在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r(Ⅵ)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稳定性较差、吸附容量低限制了其应用。为克服这些问题,本文通过Cu_(2)O原位硒化构筑了新型Cu_(2)OCu_(2)Se纳米复合物.该纳米复合物具有多孔珊瑚状结构... 金属氧化物具有高的选择性而在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r(Ⅵ)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稳定性较差、吸附容量低限制了其应用。为克服这些问题,本文通过Cu_(2)O原位硒化构筑了新型Cu_(2)OCu_(2)Se纳米复合物.该纳米复合物具有多孔珊瑚状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吸附活性位点Cu^(+),其对Cr(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主要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同时表面形成的较弱的Cu—Se键促进了Cu^(+)对Cr(Ⅵ)的化学吸附,从而使其具有高速吸附Cr(Ⅵ)的能力.当纳米复合物加入量为5 mg,pH=2,在30 mL 50 mg·L^(-1) Cr(Ⅵ)溶液中,吸附30 min后吸附量可达148.8 mg·g^(-1),优于大多数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纳米复合物 吸附 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咪唑缓蚀剂分子结构与缓蚀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
10
作者 任玉婷 罗蓓 +2 位作者 陈双扣 刘元直 郭银应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2期110-113,共4页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下,考虑溶剂PCM模型,对苯并咪唑(a)、2-甲基苯并咪唑(b)、2-氨基苯并咪唑(c)和2-巯基苯并咪唑(d)4种苯并咪唑缓蚀剂的缓蚀性能与分子结构及电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下,考虑溶剂PCM模型,对苯并咪唑(a)、2-甲基苯并咪唑(b)、2-氨基苯并咪唑(c)和2-巯基苯并咪唑(d)4种苯并咪唑缓蚀剂的缓蚀性能与分子结构及电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用Fukui指数分析了分子中原子的反应活性。通过对各分子前线轨道和分子表面静电势能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分子均存在共轭体系,2-巯基苯并咪唑分子(d)缓蚀效率最高,4种缓蚀剂分子的缓蚀效率大小与实验结果一致,即为a<b<c<d,研究为设计新型高效缓蚀剂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缓蚀剂 缓蚀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聚丙烯酸钠-Nafion混合膜增强三联吡啶钌掺杂SiO_2纳米粒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及其生物标记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哲 豆兴茹 +2 位作者 葛芝莉 郭莉萍 谢洪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对于三联吡啶钌(Ru(bpy)_3^(2+))掺杂的SiO_2纳米粒,以聚电解质聚丙烯酸钠和成膜物质Nafion的混合液对纳米粒进行包覆,制备了聚丙烯酸钠和Nafion混合膜包覆的电化学发光(ECL)纳米粒。结果表明:混合膜包覆的纳米粒,相对于Nafion膜的ECL... 对于三联吡啶钌(Ru(bpy)_3^(2+))掺杂的SiO_2纳米粒,以聚电解质聚丙烯酸钠和成膜物质Nafion的混合液对纳米粒进行包覆,制备了聚丙烯酸钠和Nafion混合膜包覆的电化学发光(ECL)纳米粒。结果表明:混合膜包覆的纳米粒,相对于Nafion膜的ECL信号增强了13倍。同时,混合膜表面可交换阳离子显著增加,能够通过离子交换固载大量的Ru(bpy)_3^(2+),纳米粒的ECL信号可进一步增强约3倍。混合膜还具有另外一个显著的优势,即通过混合膜的疏水相互作用可以方便地标记生物大分子,标记抗体仍然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增强 电化学发光纳米粒 聚丙烯酸钠 Nafion混合膜 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某铅污染场地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隋健鸿 黄文章 +2 位作者 王永红 李林 王怡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2,共4页
以重庆市某铅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选用多种稳定化药剂对土壤开展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着重探讨了不同单一药剂与复配药剂对土壤铅浸出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钠(MSP)、磷酸氢二钠、磷酸钠和石灰4种无机药剂中MSP的稳定化修复... 以重庆市某铅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选用多种稳定化药剂对土壤开展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着重探讨了不同单一药剂与复配药剂对土壤铅浸出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钠(MSP)、磷酸氢二钠、磷酸钠和石灰4种无机药剂中MSP的稳定化修复效果最佳,且磷酸盐类的稳定化修复效果整体上优于石灰;MSP与少量有机药剂腐殖酸复配施用的稳定化修复效果优于单独施加MSP;在MSP投加比(与土壤的质量比)为5%、腐殖酸投加比为2%、养护时间为7 d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土壤中铅的浸出浓度由41.70 mg/L降至0.16 mg/L,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规定的0.25 mg/L浓度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铅污染 稳定化 复配药剂 磷酸二氢钠 腐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工艺制备多孔镁合金骨支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旭 戴庆伟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56,共9页
镁合金因其与人体骨骼相近的力学性能和可降解特性在人体骨组织支架移植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且将其制备成多孔结构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分化。增材制造中的激光选区熔化工艺(SLM)制备多孔镁合金骨支架,在精确控制孔隙率与尺寸的同... 镁合金因其与人体骨骼相近的力学性能和可降解特性在人体骨组织支架移植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且将其制备成多孔结构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分化。增材制造中的激光选区熔化工艺(SLM)制备多孔镁合金骨支架,在精确控制孔隙率与尺寸的同时,避免了传统铸造等工艺产生的形貌与性能缺陷。综述了多孔镁合金骨支架在临床医用中的可行性并介绍了SLM制备流程,通过对增强机制的分析阐明SLM工艺镁合金的性能优势。同时根据元素与工艺参数的变化剖析其作用机制与优化方案。最后总结现阶段工艺面临的瓶颈及其作用因素,以此提出改进方向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助力实现其医疗产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镁合金骨支架 增材制造 生物材料 稀土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8/GO/PU复合海绵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浩 刘洋 +1 位作者 董季玲 丁皓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7-272,278,共7页
为改善油水分离性能,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IF-8/氧化石墨烯/聚氨酯(ZIF-8/GO/PU)复合海绵。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IF-8/GO与海绵基底复合,复合海绵的疏水性以及亲油性都明显提高,其纯水通量最... 为改善油水分离性能,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IF-8/氧化石墨烯/聚氨酯(ZIF-8/GO/PU)复合海绵。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IF-8/GO与海绵基底复合,复合海绵的疏水性以及亲油性都明显提高,其纯水通量最高可达1.01L/(cm^(2)·s),纯油吸附能力达39.43g/g,并且经过20次吸脱附循环后仅下降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复合海绵 疏水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二糖磷酸化酶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念 陈婷婷 +5 位作者 王璐 樊俊萍 高玉杉 冉小琴 刘露露 李勇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5-131,共7页
纤维二糖磷酸化酶(cellobiose phosphorylase,CBP)磷酸化裂解纤维二糖为葡萄糖-1-磷酸,它是木质纤维素转化淀粉的关键酶。该研究将来源于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YM4的cbp基因通过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菌Rosetta(DE3)/pET-28a-... 纤维二糖磷酸化酶(cellobiose phosphorylase,CBP)磷酸化裂解纤维二糖为葡萄糖-1-磷酸,它是木质纤维素转化淀粉的关键酶。该研究将来源于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YM4的cbp基因通过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菌Rosetta(DE3)/pET-28a-CBP用于表达CBP。对其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当诱导温度、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分别为15℃、0.2 mmol/L和12 h时CBP酶活力最高,为0.47 IU/mL。进一步利用Ni柱分离纯化出带有His标签的CBP,结果表明该重组酶分子质量为95 kDa,比酶活1.03 IU/mg;最适反应温度60℃,最适反应pH 6,半失活时间为60 min;金属离子Cu^(2+)显示出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然后依次是Zn^(2+)、Fe^(3+)、Ca^(2+)、Mn^(4+)(P<0.05);而K^(+)、Mg^(2+)和Na^(+)对该酶活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最后对重组CBP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表征,K_(m)值为19.61μmol/mL,V_(max)值为1.19μmol/(mL·min)且K_(cat)值为21.38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二糖磷酸化酶 重组表达 大肠杆菌 酶学性质 生物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La掺杂TiO_(2)光催化剂及其可见光降解甲基橙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雪怡 王智远 +5 位作者 余伟 周冰鑫 徐榕 杨兴东 何辉超 贾碧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根据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TiO_(2)的优点和不足,本工作提出了一种高压辅助溶胶-凝胶法(简称HG法)可控地制备La掺杂TiO_(2)。通过该方法,可以高效制备锐钛矿相La掺杂TiO_(2),且制得样品纯度高,分散性好。通过控制La掺杂比例(0.05%、0.... 根据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TiO_(2)的优点和不足,本工作提出了一种高压辅助溶胶-凝胶法(简称HG法)可控地制备La掺杂TiO_(2)。通过该方法,可以高效制备锐钛矿相La掺杂TiO_(2),且制得样品纯度高,分散性好。通过控制La掺杂比例(0.05%、0.10%、0.15%、0.20%、0.25%,质量分数,下同),可以调控TiO_(2)禁带宽度变化(3.15~2.80 eV);其中,0.20%La掺杂TiO_(2)(0.20%La-TiO_(2))的禁带宽度可达2.80 eV。甲基橙(MO)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0.20%La-TiO_(2)的光催化活性优异,其在可见光照射下160 min内对MO的降解率可达92%,是本征TiO_(2)的38.30倍;·O_(2)-是驱动0.20%La-TiO_(2)光催化降解MO的主要活性物质。本工作提出的高压辅助溶胶-凝胶法可为制备高活性TiO_(2)基光催化剂提供有益的方法及条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活性 La掺杂TiO_(2) 锐钛矿相 高压辅助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高含硫地层油基钻井液复合除硫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金裕 周华安 +3 位作者 暴丹 汪伟 杨兰平 江显俊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6,共7页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气藏属于高含硫气藏~特高含硫气藏,针对川东北飞仙关高含硫气藏地质特点和钻井液技术难点分析,提出油基钻井液复合除硫技术对策。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除硫效果好的除硫剂,并进行了优选除硫剂复合配方优化研究和除硫剂...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气藏属于高含硫气藏~特高含硫气藏,针对川东北飞仙关高含硫气藏地质特点和钻井液技术难点分析,提出油基钻井液复合除硫技术对策。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除硫效果好的除硫剂,并进行了优选除硫剂复合配方优化研究和除硫剂高温老化除硫效果评价实验。研究表明,复合配方3%YT-3+3%CLC-2+3%JD-2的H_(2)S预防率高达99.14%,清除率达到100%,具有优良的除硫能力,复合配方中的锌基类除硫剂与钻井液中的H_(2)S反应生成稳定的难溶硫化物(ZnS),三嗪类除硫剂和醇醚酰胺类除硫剂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作用除硫,反应比较迅速,且不可逆,能够去除钻井液中的硫化氢,消除硫化氢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和对钻具的腐蚀。该复合除硫技术在坡005-X4井和坡002-H5井飞仙关高含硫地层现场应用非常成功,在钻进过程中以及起下钻循环排后效期间地面均未检测到H_(2)S气体溢出,钻井液中S^(2−)含量始终监测为零,充分说明复合除硫技术除硫效果显著,能够满足高含硫井钻进的要求,为下川东高含硫气藏钻井工程除硫剂的优选提供良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仙关高含硫地层 除硫剂优选 复合除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铋基异质结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雪 黄瑞 +2 位作者 饶泽平 王振华 蔡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铁酸铋(BiFeO_(3))作为一种典型的窄带隙铁电半导体,其自身的退极化场可以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已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通过构建异质结,借助界面电场对电子-空穴对进行有效分离是一种提升光催化剂降解性能的重要策略。综述了Bi... 铁酸铋(BiFeO_(3))作为一种典型的窄带隙铁电半导体,其自身的退极化场可以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已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通过构建异质结,借助界面电场对电子-空穴对进行有效分离是一种提升光催化剂降解性能的重要策略。综述了BiFeO_(3)基Ⅱ型异质结、Z型异质结、肖特基结和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构建原理,重点介绍了在BiFeO_(3)基异质结光催化剂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及其光催化反应机制,最后对BiFeO_(3)基异质结光催化剂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铋 异质结 光催化 电子-空穴复合率 铁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 被引量:22
19
作者 戴传云 高晓燕 +2 位作者 汤波 傅亚 刘火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8-362,共5页
选择多批双黄连口服液样本,应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同时进行NIRS测定,建立了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预测模型,以相对偏差(RSEP)及相关系数(r)为指标考察数据处理方法,以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指标考察NIRS的预处理方... 选择多批双黄连口服液样本,应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同时进行NIRS测定,建立了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预测模型,以相对偏差(RSEP)及相关系数(r)为指标考察数据处理方法,以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指标考察NIRS的预处理方法及选择光谱范围或波数点。数据处理方法为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直接采用原始光谱进行建模,绿原酸的波数为6 654.06和7 106.08 cm-1,连翘苷的波数为5 456.06和7 222.08 cm-1,最优模型预测绿原酸和连翘苷含量的RMSECV分别为0.857 26和0.889 87,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 26和0.889 87。外部交互验证的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准确可靠,可作为双黄连口服液的快速质量评价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NIRS) 双黄连口服液 绿原酸 连翘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重金属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邱会东 赵波 +3 位作者 张红 张小敏 吕远 刘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79,共4页
对近十年来食用植物油重金属分析中样品预处理技术及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目前,植物油中所含重金属分析的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微波消解、液液微萃取等。其中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是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液液微萃取法... 对近十年来食用植物油重金属分析中样品预处理技术及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目前,植物油中所含重金属分析的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微波消解、液液微萃取等。其中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是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液液微萃取法是近年来重金属萃取方面的一种预处理新方法。重金属仪器分析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共振光散射法、电化学分析法等,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具有多元素同时分析特点,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重金属 分析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