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S,2S)-DPEN修饰的负载型钌-铑双金属催化剂催化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加氢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德蓉 熊伟 +4 位作者 杨朝芬 王金波 陈华 李瑞祥 李贤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9-483,共5页
制备了以三苯基膦(PPh_3)作为助剂的Ru-Rh/γ-Al_2O_3催化剂,在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中,用(1S,2S)-DPEN[(1S,2S)-1,2-diphenylethane-1,2-diamine]作手性修饰剂对苯乙酮及其衍生物进行不对称催化加氢,此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 制备了以三苯基膦(PPh_3)作为助剂的Ru-Rh/γ-Al_2O_3催化剂,在氢氧化钾的异丙醇溶液中,用(1S,2S)-DPEN[(1S,2S)-1,2-diphenylethane-1,2-diamine]作手性修饰剂对苯乙酮及其衍生物进行不对称催化加氢,此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对映选择性.优化反应条件,苯乙酮、乙基苯基酮和异丙基苯基酮的转化率分别达到92.5%,95.9%,100%,生成(R)-构型产物的ee值分别达到79.6%、81.2%和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催化剂 苯乙酮 不对称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碘的测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邱会东 冯承劲 +1 位作者 李刚 徐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2,65,共4页
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对食品、水中微量碘的测定方法、反应条件及其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测定方法 食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缔合体系测定痕量硒(Ⅳ)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董文丽 李和平 徐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83,共3页
在吐温-60存在下,研究了硒(Ⅳ)与硫氰酸钾和乙基罗丹明B形成的三元离子缔合物的吸收光谱特性,最大吸收峰为60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05=1.50×10^6L/mol·cm,硒(Ⅳ)浓度在0.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 在吐温-60存在下,研究了硒(Ⅳ)与硫氰酸钾和乙基罗丹明B形成的三元离子缔合物的吸收光谱特性,最大吸收峰为60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05=1.50×10^6L/mol·cm,硒(Ⅳ)浓度在0.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巯基棉富集分离干扰离子,测定了水样和食品中痕量硒,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缔合物 分光光度法 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甲萘威残留的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贾云 赵鹏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58-858,860,共2页
关键词 甲萘威 残留 蔬菜 快速检测技术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ELISA试剂盒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Ⅵ)-溴酸钾-乙基紫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刚 徐刚 邱会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8-80,共3页
在磷酸介质中,利用铬(Ⅵ)催化溴酸钾氧化乙基紫褪色这一指示反应,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004—0.094μg/mL铬(Ⅵ),检出限为1×10^-9g/mL,可用于水样中痕量铬(Ⅵ)的测定。
关键词 铬(Ⅵ) 溴酸钾 乙基紫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钨薄膜的光学特性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许静 唐一科 +1 位作者 徐艳 范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336-338,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和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表面均匀致密的三氧化钨薄膜,并用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X衍射分别对薄膜的透光性、结构形态进行了测定;描述了退火温度对薄膜透光性和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300℃)退火... 用溶胶-凝胶法和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了表面均匀致密的三氧化钨薄膜,并用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X衍射分别对薄膜的透光性、结构形态进行了测定;描述了退火温度对薄膜透光性和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300℃)退火处理后薄膜的透光率下降,且退火温度越高透光率越低;在350℃以下退火处理后得到薄膜样品为非晶态,在350~400℃范围内退火处理,样品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直流磁控溅射法 透光性 结构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表面敌敌畏残留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邱会东 龙彦辉 +1 位作者 徐刚 牟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8-119,155,共3页
以过氧化氢一盐酸联苯胺为指示反应,在柠檬酸一柠檬酸钠的介质中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敌敌畏的方法.反应生成一种黄色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9x10^4L/mol·cm,在10mL溶液中0~100μg范围符... 以过氧化氢一盐酸联苯胺为指示反应,在柠檬酸一柠檬酸钠的介质中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敌敌畏的方法.反应生成一种黄色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9x10^4L/mol·cm,在10mL溶液中0~100μg范围符合比耳定律,该反应速度快,12h内吸光值基本不变;应用于蔬菜表面残留敌敌畏的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敌畏 盐酸联苯胺 过氧化氢 动力学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黄酮柱层析提取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傅亚 刘火安 《四川食品与发酵》 CAS 2005年第3期45-47,共3页
本文提出了碱液浸提,活性碳吸附,大孔吸附树脂二次柱层析提取银杏叶黄酮的新工艺。该工艺总黄酮得率为1.41%,总黄酮含量达34.3%,萜内脂含量达7.6%。
关键词 银杏叶黄酮 萜内脂 浸提 过柱 新工艺研究 银杏黄酮 柱层析 提取 总黄酮含量 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合成色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邱会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食用合成色素分析的研究状况,分析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微柱法、极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关键词 分析方法 食用合成色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全大补汤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谱图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嘉伟 石晓萍 +2 位作者 印洁红 郭莉萍 谢洪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0-44,共5页
基于HPLC方法,本文研究了十全大补处方乙醚萃取液的HPLC指纹谱图和提取工艺稳定性的表征指标。发现了5个色谱峰能够较为稳定地出现在所测样本的色谱图中,它们表现出了相同或极其相近的相对保留时间,因此可以作为指纹谱图的良好的定性特... 基于HPLC方法,本文研究了十全大补处方乙醚萃取液的HPLC指纹谱图和提取工艺稳定性的表征指标。发现了5个色谱峰能够较为稳定地出现在所测样本的色谱图中,它们表现出了相同或极其相近的相对保留时间,因此可以作为指纹谱图的良好的定性特征。对全光谱分别以均值光谱和中位数光谱为标准进行相似性评价,其相关系数和相合系数均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大多数表现出85%以上的相似度。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较为理想地用于复方提取物的质量评价和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全大补汤 指纹图谱 HPLC 相对保留时间 相对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重楼皂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印洁红 陈雨 +2 位作者 任丽 郭莉萍 谢洪平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5-48,52,共5页
以重楼根茎粉末为原料,加热回流提取粗皂苷后,用近红外在线检测AB-8大孔吸附树脂除杂和洗脱分离的全过程,并以近红外光谱判别变量为表征手段,将分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收集的洗脱液进行比色和水解,通过离线的紫外光谱和... 以重楼根茎粉末为原料,加热回流提取粗皂苷后,用近红外在线检测AB-8大孔吸附树脂除杂和洗脱分离的全过程,并以近红外光谱判别变量为表征手段,将分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收集的洗脱液进行比色和水解,通过离线的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用70%的乙醇对大孔吸附树脂中除杂以后的重楼总皂苷进行洗脱,基本能将重楼总皂苷分为几类有效组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甾体皂苷 近红外 在线监控 有效组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百里香酚蓝与铅的络合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会东 赵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甲基百里香酚蓝 显色反应 光度法测定 正交试验法 应用 络合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氧化盐酸联苯胺光度法测定敌敌畏
13
作者 贾云 邱会东 徐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0-821,824,共3页
A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dichlovos based on its catalytic oxidation of benzidine with H2O2 in the presence of weak acidity buffer medium of citric acid and sodium citrate was ... A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dichlovos based on its catalytic oxidation of benzidine with H2O2 in the presence of weak acidity buffer medium of citric acid and sodium citrate was investigated.The reaction formed a yellow complex,which had a maximum absorptive peak at 410 nm with an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 being 1.39×104 L·mol-1·cm-1,Beer’s law is obeyed in the range of 0-100μg/10mL for dichlovos.The reaction was rapid and the absorbance of complex can be stable for at least 12h.So it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dichlovos direc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敌畏 盐酸联苯胺 动力学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