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磷酸钙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波 经又治 +3 位作者 赵海全 周冠瑜 况敏 郭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385-388,共4页
随着纳米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学者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为了更好地认识纳米生物材料的优点和指导制备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磷酸钙相关支架材料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纳米磷酸钙陶瓷、纳米磷... 随着纳米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国内外学者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为了更好地认识纳米生物材料的优点和指导制备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磷酸钙相关支架材料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纳米磷酸钙陶瓷、纳米磷酸钙复合陶瓷以及纳米磷酸钙/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并总结了各类方法的不足之处和将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磷酸钙 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颗粒团聚影响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温度相关性拉伸断裂强度理论表征模型
2
作者 徐超 董攀 +3 位作者 巫运韬 王如转 李莹 李卫国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140,共9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断裂强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颗粒作为一种常见增强相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然而,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颗粒将会发生团聚现象,从而影响增强效果。针对颗粒增强聚合物基...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断裂强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颗粒作为一种常见增强相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然而,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颗粒将会发生团聚现象,从而影响增强效果。针对颗粒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通过计及颗粒团聚的影响,以及材料热物理性能随温度的演化,建立了一个考虑团聚影响的温度相关性拉伸断裂强度理论表征模型。模型得到了实验数据的良好验证。研究成果为定量表征不同颗粒含量、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加深了对不同温度下团聚现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温度相关性 团聚 拉伸断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用永磁材料磁性温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登明 刘先桥 +2 位作者 孙建春 沈云林 曾友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83-384,共2页
通过-70~300℃高低温试验对航空航天用永磁材料进行了老化处理以稳定其磁性能;此外还运用AMT-4高温硬磁测试系统对其在20~180℃范围内磁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化试验可提高AlNiCo8永磁合金的磁性能的稳定性,且随着高低温处... 通过-70~300℃高低温试验对航空航天用永磁材料进行了老化处理以稳定其磁性能;此外还运用AMT-4高温硬磁测试系统对其在20~180℃范围内磁性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化试验可提高AlNiCo8永磁合金的磁性能的稳定性,且随着高低温处理温差的增加,磁性能越来越稳定。在20~18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AlNiCo8永磁合金的磁能积、剩磁和矫顽力都有所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iCo8永磁合金 磁性 温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光俊 杨艳华 曾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3-135,共3页
文章针对应用型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总结了其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冶金传输原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改革的经验,以期对应用型工艺性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冶金传输原理”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4
5
作者 邸永江 贾碧 望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36-141,共6页
目前信息化的发展使电子和军工行业对吸波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铁氧体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吸波材料,正在朝着纳米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综述了铁氧体与铁磁合金、无机材料、碳纳米管复合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六角铁氧体 吸波材料 纳米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多孔碳纤维/聚乳酸/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文峰 廖晓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利用溶液共混法以及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三维多孔碳纤维/聚乳酸/壳聚糖(CF/PLA/CS)复合生物支架材料,通过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了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得到了MTT生长曲线,评价了材料的毒性。结果表明,以... 利用溶液共混法以及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三维多孔碳纤维/聚乳酸/壳聚糖(CF/PLA/CS)复合生物支架材料,通过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了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得到了MTT生长曲线,评价了材料的毒性。结果表明,以实验组材料的浸提液培养细胞,8 d后细胞开始连片生长,没有观察到细胞变形、坏死现象;在实验组材料上培养4 d后细胞的SEM图像显示,细胞形貌正常,并已开始向孔隙深部生长;MTT法绘制的增值曲线表明,培养4 d后实验组的细胞增殖速度高出空白对照组30%。以上细胞形态学观察法和细胞增殖法评价结果表明,三维多孔CF/PLA/CS复合材料没有细胞毒性,并对细胞有良好的粘附、增殖能力,有望成为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CF/PLA/CS复合材料 生物体外测试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镍钴永磁材料高温Q点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登明 刘先桥 +2 位作者 孙建春 沈云林 曾友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3期487-488,491,共3页
运用高温磁测系统对航空航天及通信用永磁材料在28~160℃高温范围进行了高温Q点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8~16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铝镍钴永磁合金的磁能积、剩磁和矫顽力都有所下降的同时,LNGT32剩磁损失(a=hT(℃))大于LNG... 运用高温磁测系统对航空航天及通信用永磁材料在28~160℃高温范围进行了高温Q点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8~16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铝镍钴永磁合金的磁能积、剩磁和矫顽力都有所下降的同时,LNGT32剩磁损失(a=hT(℃))大于LNGT64的剩磁损失(a=hT(℃)),而LNGT32高温Q点(tanθ=Bd/Hd)的稳定性小于LNGT64永磁材料的高温Q点(tanθ=Bd/Hd)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iCo永磁材料 磁性 Q点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铁电薄膜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符春林 蔡苇 +1 位作者 邓小玲 潘复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2,共4页
铁电薄膜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是近年来高新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溶胶-凝胶法是制备铁电薄膜的一种重要方法。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铁电薄膜的原理(包括水溶液法和醇盐法)、工艺过程(包括前驱体溶液的配制、溶胶的制备、涂覆、... 铁电薄膜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是近年来高新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溶胶-凝胶法是制备铁电薄膜的一种重要方法。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铁电薄膜的原理(包括水溶液法和醇盐法)、工艺过程(包括前驱体溶液的配制、溶胶的制备、涂覆、凝胶的干燥、热处理)、特点和采用此方法制备出的某些材料的铁电性能。最后指出,溶胶-凝胶法制备铁电薄膜工艺仍需优化和改进,薄膜的质量急待提高,以适应器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铁电薄膜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材料介电非线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符春林 陈宏伟 +1 位作者 蔡苇 潘复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铁电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介电(电压)非线性是近年来高新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综述了关于铁电材料介电非线性的临界尺寸、晶粒尺寸效应、膜厚效应、模型和介质移相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介电非线性 铁电材料 尺度效应 模型 介质移相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聚乳酸/壳聚糖三元多孔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文峰 廖晓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14-117,共4页
利用溶液共混法以及冷冻干燥法制备了多孔碳纤维/聚乳酸/壳聚糖(CF/PLA/CS)三元复合生物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其表面形貌特征,并对其细胞相容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上述复合方法制备的三维多孔材料... 利用溶液共混法以及冷冻干燥法制备了多孔碳纤维/聚乳酸/壳聚糖(CF/PLA/CS)三元复合生物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其表面形貌特征,并对其细胞相容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上述复合方法制备的三维多孔材料的孔径为20-500μm,孔分布均匀,孔与孔之间相互连通;碳纤维的分散、冷冻干燥温度对材料结构影响较大,随冷冻温度的降低,支架的孔隙变小、变规则,内部结构趋向均一,孔隙率有所降低;该材料与细胞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符合组织支架材料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乳酸 壳聚糖 多孔复合材料 冷冻干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k栅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苇 符春林 陈刚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00,共4页
综述了超薄SiO2栅介质层引起的问题、MOS栅介质层材料的要求、有希望取代传统SiO2的高k栅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高k栅介质材料研究中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K栅介质 SIO2栅介质 等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Co_5永磁材料组织结构及温度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建春 陈登明 +1 位作者 孟晓敏 李金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36-338,共3页
运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AMT-4硬磁测试系统对粉末冶金方法制备SmCo5永磁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重点利用AMT-4高温硬磁测试系统对其从20~150℃温度范围内磁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SmCo5材料为... 运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AMT-4硬磁测试系统对粉末冶金方法制备SmCo5永磁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重点利用AMT-4高温硬磁测试系统对其从20~150℃温度范围内磁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SmCo5材料为平均晶粒度在20μm左右的等轴晶,主要由两个相组成,Sm大量向晶界处移动,在晶界处形成氧化物。SmCo5材料主要磁性能指标随着温度的升高都有所降低,但降低速度有所不同。其在20~150℃范围内主要磁性能指标的温度系数均为负值,其中磁能积温度系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永磁材料 组织结构 磁性能 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钢高炉用天然块矿冶金性能的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碧 施金良 +3 位作者 周安若 张东升 杨碧能 张家相 《炼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3,共3页
对水钢几种常用天然块矿的冶金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种进口块矿中,越南块矿的综合冶金性能最好,其次是澳大利亚块矿,印度块矿的综合冶金性能相对要差些;两种国产块矿中,兰坪块矿的综合冶金性能比清镇块矿好;国产天然块矿的综合... 对水钢几种常用天然块矿的冶金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种进口块矿中,越南块矿的综合冶金性能最好,其次是澳大利亚块矿,印度块矿的综合冶金性能相对要差些;两种国产块矿中,兰坪块矿的综合冶金性能比清镇块矿好;国产天然块矿的综合冶金性能比进口天然块矿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天然块矿 冶金性能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制备铁电薄膜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符春林 潘复生 +1 位作者 蔡苇 邓小玲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共2页
铁电薄膜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是近年来高新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脉冲激光沉积(PLD)是制备铁电薄膜的一种重要方法。综述了脉冲激光沉积制备铁电薄膜的历史、工艺参数、特点和采用此方法制备出的某些材料的铁电性能。
关键词 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铁电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硒化衍生新型Cu_(2)O-Cu_(2)Se纳米复合物用于高速吸附重金属离子Cr(Ⅵ)
15
作者 殷虹蝶 江寒梅 +3 位作者 于超俊 李兴鑫 王自立 贾碧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8-645,共8页
金属氧化物具有高的选择性而在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r(Ⅵ)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稳定性较差、吸附容量低限制了其应用。为克服这些问题,本文通过Cu_(2)O原位硒化构筑了新型Cu_(2)OCu_(2)Se纳米复合物.该纳米复合物具有多孔珊瑚状结构... 金属氧化物具有高的选择性而在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r(Ⅵ)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稳定性较差、吸附容量低限制了其应用。为克服这些问题,本文通过Cu_(2)O原位硒化构筑了新型Cu_(2)OCu_(2)Se纳米复合物.该纳米复合物具有多孔珊瑚状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吸附活性位点Cu^(+),其对Cr(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主要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同时表面形成的较弱的Cu—Se键促进了Cu^(+)对Cr(Ⅵ)的化学吸附,从而使其具有高速吸附Cr(Ⅵ)的能力.当纳米复合物加入量为5 mg,pH=2,在30 mL 50 mg·L^(-1) Cr(Ⅵ)溶液中,吸附30 min后吸附量可达148.8 mg·g^(-1),优于大多数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纳米复合物 吸附 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柔性负极材料CoO纳米线@C/碳布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6
作者 望军 赵雨 +2 位作者 郑毅 张均 刘晓燕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4-1160,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可规模化制备CoO纳米线@C/碳布(CC)复合材料的方法,该复合材料可用作无粘结剂锂离子电池负极。首先通过简单的水热和煅烧法制备了CoO纳米线@碳布复合材料,再通过葡萄糖溶液浸渍和煅烧获得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CoO纳米...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可规模化制备CoO纳米线@C/碳布(CC)复合材料的方法,该复合材料可用作无粘结剂锂离子电池负极。首先通过简单的水热和煅烧法制备了CoO纳米线@碳布复合材料,再通过葡萄糖溶液浸渍和煅烧获得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CoO纳米线@C/CC复合电极材料。碳包覆的CoO纳米线均匀地分散在碳布上,形成导电的碳网络。在碳布上原位生长的CoO纳米线可以有效缩短锂离子的转移路径,降低接触电阻。碳涂层厚度约为1 nm,显著抑制了锂离子嵌入/嵌出过程中活性材料的粉碎,以及CoO在电解液中的直接暴露。结果表明CoO纳米线@C/CC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无粘结剂负极时,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电流密度为1 A·cm^(-2)时,200次循环后的比容量为863 mAh·cm^(-2)(容量保持率75.83%)。本研究为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纳米线 碳包覆 柔性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因素对航天永磁材料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李春红 刘先桥 +2 位作者 陈登明 孙建春 程雪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3期560-562,共3页
采用三因数三水平正交试验模拟了AlNiCo永磁合金在航空航天振动环境,并结合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振动后材料未发生明显缺陷,磁性能仍在要求的范围内;各参数对磁性能的影响不显著,时间、频率、加速... 采用三因数三水平正交试验模拟了AlNiCo永磁合金在航空航天振动环境,并结合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振动后材料未发生明显缺陷,磁性能仍在要求的范围内;各参数对磁性能的影响不显著,时间、频率、加速度对矫顽力都有一定影响,影响大小顺序为时间、加速度、频率,对其它磁性能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iCo永磁合金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下连铸凝固与宏观偏析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安号 任兵芝 +1 位作者 张益齐 韩志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6,23,共6页
阐述了电磁搅拌作用下连铸凝固与宏观偏析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总结了电磁搅拌器的布置对连铸坯凝固过程钢液的流动行为、传热传质行为等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冶金学者对连铸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浅谈了电磁搅拌作用下连铸的凝固行为和宏... 阐述了电磁搅拌作用下连铸凝固与宏观偏析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总结了电磁搅拌器的布置对连铸坯凝固过程钢液的流动行为、传热传质行为等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冶金学者对连铸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浅谈了电磁搅拌作用下连铸的凝固行为和宏观偏析行为,以期为工艺参数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连铸 凝固过程 宏观偏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CoO多孔纳米片阵列/碳布柔性负极材料
19
作者 望军 赵雨 +3 位作者 范保艳 张均 邢安 刘晓燕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50-2155,共6页
可穿戴、可折叠电子设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与之配套的柔性电极材料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制备前驱体/碳布复合材料,将其在高纯氩气气氛下煅烧,得到柔性的CoO多孔纳米片阵列/碳布负极材料。这种多孔与三维网状立体... 可穿戴、可折叠电子设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与之配套的柔性电极材料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制备前驱体/碳布复合材料,将其在高纯氩气气氛下煅烧,得到柔性的CoO多孔纳米片阵列/碳布负极材料。这种多孔与三维网状立体结构能够有效缓解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的体积效应,而且多孔结构还增加了活性物质CoO纳米片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电极材料储锂容量的提升。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该CoO多孔纳米片阵列/碳布负极材料在100 mA·cm^(-2)的恒电流下,首次放电容量1862.8 mAh·cm^(-2),首次循环库伦效率87.8%,在7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1428.9 mAh·cm^(-2)。在10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仍然有1353.8 mAh·cm^(2)的容量。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原料成本低廉,可以降低锂离子电池柔性负极材料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多孔纳米片 碳布 柔性电极材料 负极材料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锦山 董季玲 +6 位作者 武伟 尹坚 范海兵 刘洋 丁皓 曹鹏军 马毅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41-12050,共10页
随着石油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油泄露和含油污水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含油污水的有效处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但传统的油水分离材料普遍存在着油水分离效率低、易造成二次污染、难以回收再利用等缺点,无法满... 随着石油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油泄露和含油污水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含油污水的有效处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但传统的油水分离材料普遍存在着油水分离效率低、易造成二次污染、难以回收再利用等缺点,无法满足国家环保标准。近年来,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因具备特殊的选择渗透及吸附性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此,以表面特殊润湿性油水分离材料为研究基础,对固体表面浸润理论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通过材料表面微观结构调控和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特殊润湿性油水分离材料目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浸润性 油水分离材料 纳微结构调控 表面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