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之我见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兴茂 周丹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2-156,共5页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重庆文化主要包括三峡文化、巴文化、移民文化、红岩文化、民族文化等。重庆文化所体现的传统的人文精神是崇力尚勇与淳朴憨直的精神,而在当代,我们必须要在重庆文化底蕴...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重庆文化主要包括三峡文化、巴文化、移民文化、红岩文化、民族文化等。重庆文化所体现的传统的人文精神是崇力尚勇与淳朴憨直的精神,而在当代,我们必须要在重庆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提炼和培育自强不息与开拓开放的现代人文精神。为了构建新重庆文化和弘扬现代人文精神,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重庆文化 文化建设 现代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郊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亚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10期70-72,共3页
调查显示,重庆郊区农民对与就业相关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培训有着强烈需求,但传统观念局限、教育资源不足、培训与就业脱节等制约了工作的确效开展。发展郊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 调查显示,重庆郊区农民对与就业相关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培训有着强烈需求,但传统观念局限、教育资源不足、培训与就业脱节等制约了工作的确效开展。发展郊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宣传,建立多元主体,完善就业跟踪服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农民 职业教育与培训 就业需求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穷罗尽 推陈出新——《楚系铭文综合研究》评介
3
作者 王光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192,F0003,共2页
关键词 推陈出新 区域文化研究 评介 铭文 地理环境 地下文物 学术价值 出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德育系统研究述评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福霞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1,共3页
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引入系统论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从高校德育的功能、目标系统、主体系统、内容系统、运行机制和评价系统,以及外在环境等方面展开了持续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 高校 德育系统 功能 结构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兴茂 周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5,共6页
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今天,全世界越来越重视不同民族和不同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在这一背景之下,我们首先必须弄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中国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纳入了国家战略,因此,我们还必须进... 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今天,全世界越来越重视不同民族和不同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在这一背景之下,我们首先必须弄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中国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纳入了国家战略,因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弄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战略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中的网络社会及其法律建构问题 被引量:6
6
作者 彭美 夏燕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1-163,共3页
网络社会的崛起及其独特的性质要求立法者在建构网络法律制度时必须慎重。建构网络社会法律制度必须尊重网络社会的独特性,要坚持利益均衡原则、技术性原则以及全球化原则。同时法律还必须平衡网络社会的三对范畴:维护网络公共安全与网... 网络社会的崛起及其独特的性质要求立法者在建构网络法律制度时必须慎重。建构网络社会法律制度必须尊重网络社会的独特性,要坚持利益均衡原则、技术性原则以及全球化原则。同时法律还必须平衡网络社会的三对范畴:维护网络公共安全与网民隐私保护、促进网络发展与打击网络犯罪、推进网络民主与反对网络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现实社会 法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改革中权力的代表性及社会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吕庆春 伍爱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22,共5页
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是在权力的主导下并服务于政治的价值取向,是"权威志向型"的改革。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具有较突出的探索与试错性质。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在逐渐放权,但总的趋势是权力不褪色。随着权力的下放,对权力约束... 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是在权力的主导下并服务于政治的价值取向,是"权威志向型"的改革。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具有较突出的探索与试错性质。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在逐渐放权,但总的趋势是权力不褪色。随着权力的下放,对权力约束减弱,权力偏好现象较突出,一些经济市场与社会管理逐渐演变成权力的角逐,很多当权者都在改革中追逐着地方、部门以及自身的利益,一些权力的双重代表性突出体现,即在代表大众利益与权力者自身利益的双线上运行,权力者保持着高额的回报。这样,资源的累积不可避免,加速了财富的积累与贫穷的累积,引发社会发展的多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权力 代表性 社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倪先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98,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应有的重视,这是造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困境,寻求发展的新突破,必须注重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教育资源 开发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矫正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寒梅 沈蓉 罗九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2-73,共2页
了解高校不良文化传播,对于大学校风学风建设和和谐校园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调查不良文化传播的现状、途径,大学生对不良文化影响的认知,对不良文化产生的原因及对大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大学校园 不良文化 传播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写实:大陆新武侠走向的另一种可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显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2,共4页
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取得了重大创新与突破,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虚幻空间的逻辑谬误、情节的荒诞和难以超越的重复。虚幻与真实并非绝对二元对立,新写实具有强大的辐射力,以新写实小说和电影的影响最大。与新写实的融合创新正是... 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取得了重大创新与突破,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虚幻空间的逻辑谬误、情节的荒诞和难以超越的重复。虚幻与真实并非绝对二元对立,新写实具有强大的辐射力,以新写实小说和电影的影响最大。与新写实的融合创新正是新武侠文学走向的另一种可能,可以从创作者、受众、产业化与传播因素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写实 新武侠 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社会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倪先敏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9-72,共4页
公民社会在中国的蓬勃兴起,使党、国家与社会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执政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迁。在公民社会的视野下,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既来自于与社会的合理分权和合作,也有赖于民主政治的... 公民社会在中国的蓬勃兴起,使党、国家与社会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执政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迁。在公民社会的视野下,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既来自于与社会的合理分权和合作,也有赖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树立治理和“善治”的执政理念,提高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及党融入并主导公民社会,对于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中国共产党 执政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用缺失及其治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先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4,共5页
信用缺失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道德病态。分析信用缺失产生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及其表现形式,采取积极措施加快改革,健全市场体制;大力倡导诚信理念,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社会信用制度;加强信用立法,加大对... 信用缺失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道德病态。分析信用缺失产生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及其表现形式,采取积极措施加快改革,健全市场体制;大力倡导诚信理念,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社会信用制度;加强信用立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打造守信政府,发挥政府的信用保证职能,对有效治理信用缺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缺失 社会信用体系 治理措施 道德病态 经济发展 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就是正义——德里达法哲学思想解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发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70,共5页
德里达抓住法律与正义之间的张力,指出法律神秘的权威基础是强力,而不是正义。法律只能无限接近正义,任何确定的法律都有成为不正义的可能,所以法律是可以解构的;而因为正义的不可还原性,正义是不可解构的,解构活动就产生在分开可解构... 德里达抓住法律与正义之间的张力,指出法律神秘的权威基础是强力,而不是正义。法律只能无限接近正义,任何确定的法律都有成为不正义的可能,所以法律是可以解构的;而因为正义的不可还原性,正义是不可解构的,解构活动就产生在分开可解构的法律和不可解构的正义的间隔,解构就是使法律更正义。正义的主体与非主体不稳定的区分、责任的无限性和他者的语言确证了解构法律的可行性以及这种解构使法律无限接近正义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法律和正义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泽民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14
作者 倪先敏 王福霞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5-38,共4页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江泽民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形成了他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关键词 江泽民 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和谐的利益整合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磊 倪先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10090-10092,共3页
在目前我国利益关系发生显著变化的背景下,提出了构建和谐的利益整合机制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及整合目标。
关键词 利益关系 和谐 利益整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