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域文化与重庆城市形象塑造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攀 彭劲松 《西部论坛》 2012年第5期88-94,共7页
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是紧密的,它们虽然在内涵和外延上各有侧重,但都指向城市之于人的印象和感觉,城市形象是地域文化的外显,地域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核,二者互为表里。巴渝文化、红岩文化和抗战文化构成了重庆地域文化的主体,对重... 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是紧密的,它们虽然在内涵和外延上各有侧重,但都指向城市之于人的印象和感觉,城市形象是地域文化的外显,地域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核,二者互为表里。巴渝文化、红岩文化和抗战文化构成了重庆地域文化的主体,对重庆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庆城市形象应该定位为国际时尚都会、抗战记忆名城和山水森林之城,进而塑造起以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形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巴渝文化 红岩文化 抗战文化 城市形象 城市理念形象 城市行为形象 城市视觉 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维创新:重庆例证 被引量:5
2
作者 罗锐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6期84-90,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重庆市巴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利用的个案研究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利用,需建立和完善由...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对重庆市巴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利用的个案研究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利用,需建立和完善由政府、社会组织、居民作为保护传承及利用主体的三维构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学科群创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东方 王资博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6-151,共6页
创建文化学科群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遵循和把握问题导向、深化和强化文化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时代呼唤。中国创建的文化学科群,是由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文化学为核心和灵魂、以社会发展领域的文化学科和学科研究范畴的文化学科为... 创建文化学科群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遵循和把握问题导向、深化和强化文化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时代呼唤。中国创建的文化学科群,是由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文化学为核心和灵魂、以社会发展领域的文化学科和学科研究范畴的文化学科为主体部分构成的"一头两翼"框架体系。系统创建并深入研究文化学科群,应努力把握其基本特点,运用其科学方法,并彰显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学科群 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教案的运行态势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重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8-165,共8页
晚清教案四川居多,尤以川东最多最严重。经年累月,间见层出、无处无之、"一夫夜呼,狂走相应"、视生命财产如儿戏、动辄兵戎相见以及"祸局未终,外交已起",就是川东教案的运行态势。考察川东教案的运行态势——目前... 晚清教案四川居多,尤以川东最多最严重。经年累月,间见层出、无处无之、"一夫夜呼,狂走相应"、视生命财产如儿戏、动辄兵戎相见以及"祸局未终,外交已起",就是川东教案的运行态势。考察川东教案的运行态势——目前还没有人关注这个问题,将使人们对川东教案的全貌,特别是其严重性有进一步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川东教案 运行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 被引量:421
5
作者 张凤琦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6,50,共5页
本文首先从人类学意义上讨论了"地域文化"的基本概念,认为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其中,体... 本文首先从人类学意义上讨论了"地域文化"的基本概念,认为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其中,体现群体人格的深层次文化是判断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主要依据之一。其次,从研究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讨论了地域文化的学科分类和研究方法,认为地域文化研究应当属于人文地理学范畴,它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文化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边缘学科。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既要涉及文化学的方法,又要借助地理学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概念 地域文化概念 研究对象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线建设与重庆城市现代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凤琦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8期79-83,共5页
当代重庆城市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五"时期、三线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如果说"一五"时期的恢复性发展奠定了重庆现代工业的基础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基础,改革开放时期是重庆城市现代化的加... 当代重庆城市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五"时期、三线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如果说"一五"时期的恢复性发展奠定了重庆现代工业的基础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基础,改革开放时期是重庆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发展时期的话,那么,三线建设时期则促成了重庆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卫星城镇体系的形成。三线建设对于促进重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特定时期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性和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也留下了许多历史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重庆城市现代化 影响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民间文明社会风尚的10条建议
7
作者 吕昕 李重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9期115-117,共3页
一、明确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重视培育民间文明社会风尚。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部分不文明行为,还远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虽然在政府层面已经引起较大重视,也由政府主导开展了一些列针对国人(特别是出境游客)的... 一、明确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重视培育民间文明社会风尚。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部分不文明行为,还远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虽然在政府层面已经引起较大重视,也由政府主导开展了一些列针对国人(特别是出境游客)的文明礼仪宣传教育,但一些人群和团体,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文明行为 社会风尚 培育 民间 社会转型 政府层面 宣传教育 文明礼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观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凤琦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从分析制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传统观念出发,应用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艺术生产的相关理论,探讨了科学的文化产业观的内涵。指出倘若要振兴中国的文化产业,首先应当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认知体系。以文化产... 从分析制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传统观念出发,应用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艺术生产的相关理论,探讨了科学的文化产业观的内涵。指出倘若要振兴中国的文化产业,首先应当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认知体系。以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双重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等为对象,论述了文化产业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从而提出了如何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观的思考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观 文化产品 文化事业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运行系统的特定解释 被引量:11
9
作者 孟东方 王资博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32,共8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并和环境紧密关联的复杂体系,基础要求是全面发展,深层要求是系统发展,实践要求是协同发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运行系统中,目标子系统、动力子系统、保障子系统和领...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并和环境紧密关联的复杂体系,基础要求是全面发展,深层要求是系统发展,实践要求是协同发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运行系统中,目标子系统、动力子系统、保障子系统和领导子系统有机统一,体现了结构协同性、动态稳定性、战略开放性的特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运行系统实施的关键在于激发主体活力,打造创新载体,纠正不良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党中央重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攀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5-147,共3页
从1979年广州市第一家营业性的音乐茶楼的诞生营业。到2007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数达32万家,文化产业增加值约6421亿元。文化产业堪称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相比较。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 从1979年广州市第一家营业性的音乐茶楼的诞生营业。到2007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数达32万家,文化产业增加值约6421亿元。文化产业堪称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相比较。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背景下,我们既要学习和了解国外文化产业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文化 产业发展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产业 产业理论 产业增加值 产业机构 加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会发展对川东教案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重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川东成为教案高发区或曰重灾区,教会发达的影响或刺激是一个重要因素。其一,到1870年代中期四川还是天主教徒最多的省份,即使到1900年仍居第二位,在四川内部,川东信徒和慕道者人数远远高于川南和川西北两个教区。其二,教会领袖颟顸。不... 川东成为教案高发区或曰重灾区,教会发达的影响或刺激是一个重要因素。其一,到1870年代中期四川还是天主教徒最多的省份,即使到1900年仍居第二位,在四川内部,川东信徒和慕道者人数远远高于川南和川西北两个教区。其二,教会领袖颟顸。不仅四川官员,就是其同行,甚至法国外交官对法国天主教川东主教范若瑟颇有微词,其之去职被"看作是和平时代的开端"。其三,法国保教态度强硬,动辄公使出面,动辄以武力威胁。这都使教会"发达不已,而反动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教案 教会 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的推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锐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2期19-24,共6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这就要求对文化建设高潮进行理论诠释。文化建设高潮以文化自觉和重视文化创新、文化整合、文化普及推广为表征,以高度重视文化功能和价值、文化大师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这就要求对文化建设高潮进行理论诠释。文化建设高潮以文化自觉和重视文化创新、文化整合、文化普及推广为表征,以高度重视文化功能和价值、文化大师和文化精品、鲜明的批判性、较强的文化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为标志。文化建设高潮的生成需要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需要开放兼容的社会文化氛围和文化的不断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文化自觉 文化整合 文化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锐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7期69-74,共6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世界观与文艺创作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确定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现...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世界观与文艺创作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确定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现阶段,弘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努力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励、文化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化发展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凤琦 胡攀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2期87-91,共5页
我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面临衰退、萎缩乃至失传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文化学的视角出发,比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理论和我国的现状,由此反思我国非物... 我国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面临衰退、萎缩乃至失传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文化学的视角出发,比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理论和我国的现状,由此反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和对策.其关键在于处理好四大关系,即"变"与"不变"的关系、"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保护"与"创新"的关系、"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引申
15
作者 张凤琦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2-115,共4页
工业化建设必须符合国情,强调国民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避免倚轻倚重。同时,工业化建设必须以市场化为基础.应真正发挥和尊重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或劳动者个人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这是新时期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 工业化建设必须符合国情,强调国民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避免倚轻倚重。同时,工业化建设必须以市场化为基础.应真正发挥和尊重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或劳动者个人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这是新时期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道路 重工业优先发展 新型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探要
16
作者 王资博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9期70-79,共10页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导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理论。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建设思想,能有效促进我们文化强国建设。作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导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理论。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建设思想,能有效促进我们文化强国建设。作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文化建设理论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习近平在文化方面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政策观点,是指导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化建设理论体系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