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碳农业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万凌霄 彭珈祺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58,共7页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生产力变革,其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以及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源泉,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新质生产力与低碳农业发展具有内涵一致性和内在耦合性。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生产力变革,其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以及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源泉,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新质生产力与低碳农业发展具有内涵一致性和内在耦合性。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科技创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及产业转型升级等,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关键动力。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碳农业发展还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支撑薄弱和制度保障不完善等问题,需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利益共享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与转化、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绿色政策支持体系等,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低碳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享经济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果 李扬杰 张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7-103,110,共8页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农业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发展低碳农业尤其重要。分享经济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将会有效地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基于...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农业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发展低碳农业尤其重要。分享经济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将会有效地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对分享经济视角下低碳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生产资料众筹、线上线下融合、绿色物流和供需精准匹配的四种分享型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为推动我国低碳农业健康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享经济 低碳农业 发展模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的就业和碳排放双重效应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果 郑强 叶家柏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0-140,共11页
将就业和碳排放纳入统一研究框架,重构“碳排放强度”指标,利用WIOD数据库的就业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测算并评估1995~2014年我国农业的就业和碳排放双重红利效应。在此基础上,借助SDA模型考察了我国农业双重红利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将就业和碳排放纳入统一研究框架,重构“碳排放强度”指标,利用WIOD数据库的就业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测算并评估1995~2014年我国农业的就业和碳排放双重红利效应。在此基础上,借助SDA模型考察了我国农业双重红利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农业的就业碳排放强度呈快速上升趋势,农业的就业和碳排放双重红利不断下降。碳排放系数和单位能耗的下降有效抑制了农业双重红利的下降,且抑制作用呈倒“U”型特征。就业碳排放强度的快速上升主要由农业增加值率和劳动生产率变化所致,这意味着单纯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并不能有效释放农业双重红利,更应注重低碳技术的提升。应优化农业自身就业内部结构,打造中高端农业技术队伍,改善低碳农业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环境,提升农业绿色生产率和农业附加值质量,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有效释放农业的就业和碳排放双重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碳排放 异质性就业 双重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对化肥施用影响的路径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万凌霄 杨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3-653,共11页
实现农业绿色生产有赖于小农户生产方式的转变。相比以往研究多聚焦于人工施肥,本研究关注农户使用机械后,通过机械搭配使用化肥对化肥施用量以及施肥均匀度的影响。利用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通过最小二乘估计法(OLS... 实现农业绿色生产有赖于小农户生产方式的转变。相比以往研究多聚焦于人工施肥,本研究关注农户使用机械后,通过机械搭配使用化肥对化肥施用量以及施肥均匀度的影响。利用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通过最小二乘估计法(OLS)以及处理效应模型探讨农业机械化对小麦化肥使用影响,并关注到不同机械使用来源化肥施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使用机械并不会降低小麦化肥使用量,但能够缩小农户间施肥差异。分环节来看,只有机播环节能够降低化肥施用量以及施肥不均等,这主要是因为小麦在机播环节施肥占比较高。区分农户农业机械使用来源差异后,发现相比农户自购机械,购买机械服务每公顷能够减少150.45 kg化肥施用量并提升施肥均匀度。其中,购买机播服务同自购机械播种相比,每公顷能降低213.45 kg施肥量并提升0.32个单位施肥均匀度。此外,农户采用机播可使每公顷化肥投入下降283.95元,购买机械服务则可使每公顷化肥投入平均下降394.50元,购买机播服务能降低352.80元。这说明,农业机械化能够实现化肥减量并降低农户间施肥不均等,且主要通过服务外包实现。本文结论有助于扩展理解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农业绿色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服务外包 化肥减量 施肥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绿色发展相融合:机理、事实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6
5
作者 万凌霄 关佳晨 严明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2-109,共8页
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议题。通过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绿色发展相融合则是跨越提升小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社会化服务通过获取绿色生产资料、实现技术进步以及连接消... 加快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议题。通过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绿色发展相融合则是跨越提升小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社会化服务通过获取绿色生产资料、实现技术进步以及连接消费市场有效改变要素投入结构、应用绿色生产技术并倒逼农户实现绿色生产。生产托管、数字平台以及订单农业等多种社会化服务模式均能与农业绿色发展相融合。不过现阶段,绿色服务主体培育不足、服务与绿色发展需求不匹配、全产业链绿色服务供应不足以及区域绿色品牌打造不够仍制约着社会化服务带动农业绿色发展。为此,要通过培育主体、适应市场、拓展链条、打造品牌探索社会化服务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的途径,带动小农户步入绿色发展轨道,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社会化服务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产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鲁钊阳 邓琳钰 +1 位作者 黄箫竹 廖杉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5-184,共10页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省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弄清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机理基础上,使用2011—2020年数据,实证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样本期间数字经济发挥了促进整体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做大蛋糕”效...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省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弄清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机理基础上,使用2011—2020年数据,实证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样本期间数字经济发挥了促进整体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做大蛋糕”效应,但在区域间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分好蛋糕”效应方面作用乏力;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异质性,其作用机制在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研发创新水平。研究结论为利用数字经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区域高质量发展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及推进路向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果 万凌霄 张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137,共11页
进入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被赋予更高地位、更深内涵。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具有内涵的相似性、核心要义的一致性以及现实基础的共同性。共同富裕体现为物质、权利、文化、生态等多个维度,城乡融合发展能够通过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城乡... 进入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被赋予更高地位、更深内涵。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具有内涵的相似性、核心要义的一致性以及现实基础的共同性。共同富裕体现为物质、权利、文化、生态等多个维度,城乡融合发展能够通过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城乡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等,筑牢物质基础、实现权利平等、推动精神共富、推进生态增值,从而促进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改善城乡关系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仍然面临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不足、要素双向流动依然不畅、民生保障共享性有待提升、城乡发展空间布局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为此,应进一步以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空间融合发展为路径,从而形成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