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应拓扑变化的数据驱动电力系统暂态主导失稳模式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芮 杨燕 +4 位作者 余娟 杨知方 朱晟毅 余亚南 孙昕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36-3447,I0013,共13页
电力系统暂态电压与功角混合失稳下的主导失稳模式(dominant instability mode,DIM)识别对制定快速调整措施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数据驱动方法因拓扑变化适应能力不足,导致识别精度下降甚至失效。由此,该文提出一种适应拓扑变化的数据驱... 电力系统暂态电压与功角混合失稳下的主导失稳模式(dominant instability mode,DIM)识别对制定快速调整措施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数据驱动方法因拓扑变化适应能力不足,导致识别精度下降甚至失效。由此,该文提出一种适应拓扑变化的数据驱动DIM识别方法。首先,提出基于K-means聚类和多随机卷积核变换的DIM高精度智能识别基础模型,利用K-means自适应选取关键暂态曲线,基于多随机卷积核变换表征暂态曲线斜率、失稳持续时间等重要DIM判断特征,从而适应拓扑变化并高效提取暂态曲线时序特征。其次,针对单个基础模型输出不确定性、可信度不足问题,提出基于Bagging集成学习和误差-分歧分解理论的DIM智能识别框架,自适应最优选择多个基础模型共同决策,提高结果的稳定性和可信性。最后,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36节点系统及其修改系统、某实际电网8897节点系统上的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在保证较高DIM识别精度的情况下适应拓扑变化,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 主导失稳模式 关键曲线选取 多随机卷积核变换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铁塔角钢镀锌层在NaCl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邱妮 姚强 +3 位作者 苗玉龙 宗庆彬 黎学明 杨萍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91,共5页
采用Tafel直线外推法、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角钢镀锌层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SEM和XRD表征角钢镀锌层的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温度和浓度升高,角钢镀锌层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加速腐蚀试验的产物可阻碍Cl-腐蚀,... 采用Tafel直线外推法、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角钢镀锌层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SEM和XRD表征角钢镀锌层的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温度和浓度升高,角钢镀锌层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加速腐蚀试验的产物可阻碍Cl-腐蚀,使得角钢锌层的腐蚀速率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锌层的氧浓差腐蚀为慢腐蚀过程,不易形成"蚀坑",而Zn-Fe构成原电池的腐蚀为快腐蚀,易造成表面的"蚀坑";锌层白色腐蚀产物主要是Zn5(OH8)Cl2.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铁塔 角钢 镀锌层 腐蚀行为 加速腐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毅 段大程 +4 位作者 程昊 孙洪亮 郑可 胡晓锐 刘或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1-55,共5页
研究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技术对建立相关通信领域的规范化测试标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电力线载波芯片发送的调制信号样值,经预处理后提取信号四类特征参数,并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双特征参数阈值判决法对特征参数进行判决... 研究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技术对建立相关通信领域的规范化测试标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电力线载波芯片发送的调制信号样值,经预处理后提取信号四类特征参数,并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双特征参数阈值判决法对特征参数进行判决归类,从而实现调制类型的自动识别。仿真及实测数据结果表明,提出的特征参数集和基于双特征参数阈值判决的神经网络分类器能够有效识别低压电力线载波BFSK、BPSK和QPSK调制信号,在信噪比大于10d B的情况下,该方法的识别正确率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载波通信 调制识别 特征参数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合并的多端口网络低压电力线信道建模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毅 孙洪亮 +4 位作者 叶君 侯兴哲 郑可 骆凯波 程小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6-51,共6页
电力线信道建模是实现复杂电力线网络下可靠通信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传统的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是基于端到端的电力线信道,而低压配电网实际是一个具有多端口的网络,各个端口之间的信道响应由于信道路径的相关因而具有关联性。目前的信道... 电力线信道建模是实现复杂电力线网络下可靠通信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传统的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是基于端到端的电力线信道,而低压配电网实际是一个具有多端口的网络,各个端口之间的信道响应由于信道路径的相关因而具有关联性。目前的信道模型缺乏对整个网络不同端口信道响应的研究,忽略了电力线信道与无线信道在物理特性上不同之处。文章提出多端口网络环境下电力线建模的新方法,理论分析电力线信道多端口之间相关性问题,研究基于多端口网络信道冲击响应建模方法的理论基础,建立多端口子电路网络分解方法的理论模型,所提出基于迭代的信道响应合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复杂低压电力线拓扑环境下的信道建模问题,为分析电力线载波信道空间相关性并在电力线上实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信道建模 多端口网络 迭代合并 子电路网络分解 多输入多输出(M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节能减排的电力系统发购电计划研究述评 被引量:23
5
作者 文旭 郭琳 王俊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144,共9页
电力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从节能减排的视角对电力系统发购电计划研究现状展开了述评。首先,指出了电力系统节能减排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从发电调度计划和电力市场2个环节归纳总结... 电力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从节能减排的视角对电力系统发购电计划研究现状展开了述评。首先,指出了电力系统节能减排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从发电调度计划和电力市场2个环节归纳总结归纳了其对节能减排的考虑方式;随后,重点分析了发电调度计划以及电力市场购电计划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其面临的关键问题。最后,归纳提炼了该领域需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力市场 节能减排 发电计划 购电计划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形模糊数的电力变压器故障模式重要度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军 周婧婧 +1 位作者 谢世恒 宋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8,共7页
电力变压器各部件故障模式之间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且设备价值昂贵,实施可靠性试验困难,所以难以利用传统重要度定义的方法进行重要度分析。鉴于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基于梯形模糊数的重要度评定方法。通过分析影响故障模式重要度... 电力变压器各部件故障模式之间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且设备价值昂贵,实施可靠性试验困难,所以难以利用传统重要度定义的方法进行重要度分析。鉴于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基于梯形模糊数的重要度评定方法。通过分析影响故障模式重要度的因素,建立了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德尔菲法制定了指标的评价等级及相应评分准则,引入了协调程度的概念对专家评分进行修正,并利用梯形模糊数确定指标权重,最终通过线性加权将指标与指标权重结合,得到了各故障模式的重要度。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简便、有效,可用于电力变压器的可靠性评估及维修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重要度 梯形模糊数 变异系数 故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节点的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毅 邓子乔 +4 位作者 温慧安 侯兴哲 李松浓 孙洪亮 郑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5,共8页
随着宽带载波通信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规模运用,如何搭建实验室数字化综合测试环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点对点测试理论依据来源于传统的点对点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工作在多级中继路由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随着宽带载波通信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规模运用,如何搭建实验室数字化综合测试环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点对点测试理论依据来源于传统的点对点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工作在多级中继路由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链路级与系统级性能测试需要构造多个节点之间的信道衰落模型。在二端口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多节点的宽带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以分支节点为中心对网络进行划分,简化公式描述,并结合典型T型网络分析不同信道相关性产生机制。通过实测信道响应与理论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描述多节点电力线信道以及信道间相关特性,为未来新型高速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和系统级测试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载波通信 电力线信道建模 多节点 信道相关性 二端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互感器的宽频电压测量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鸣 朱豪帅 +4 位作者 邹滨阳 司马文霞 冯宇 赵晓林 张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47-2266,共20页
随着高比例的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网,电力系统中会出现具有宽频带、高幅值的宽频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电压互感器作为变电站中应用最广泛的电压测量装置,其在测量宽频电压时存在较大误差,无法为宽频振荡... 随着高比例的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网,电力系统中会出现具有宽频带、高幅值的宽频电压,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电压互感器作为变电站中应用最广泛的电压测量装置,其在测量宽频电压时存在较大误差,无法为宽频振荡相关研究提供准确的电压信息。鉴于此,该文首先介绍了宽频电压传感原理,并将现有宽频电压测量方法分为物理空间直接测量法和数字空间间接测量法;然后,阐述了电压互感器测量特性,并从传感原理、研究进展、适用范围等方面介绍了基于电压互感器的结构改造法和反演补偿法;最后,对两种宽频电压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与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电网宽频电压测量方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电压测量 电压互感器 电压传输特性 电压波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力设备用环氧树脂材料绝缘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施令 宁鑫 彭宗仁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5,共6页
通过Havriliak-Negami(HN)方程对特高压电力设备用环氧树脂材料介电频谱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建立环氧树脂材料HN数学模型参数。在频率为10-1~106 Hz和温度为-40~200℃内,使用宽带介电谱仪测量环氧树脂的频谱和温谱,并利用基于改进HN... 通过Havriliak-Negami(HN)方程对特高压电力设备用环氧树脂材料介电频谱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建立环氧树脂材料HN数学模型参数。在频率为10-1~106 Hz和温度为-40~200℃内,使用宽带介电谱仪测量环氧树脂的频谱和温谱,并利用基于改进HN方程的非线性数值计算,对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获取介电频谱数学模型特征参数值。结果表明:应用遗传算法结合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方法可保证拟合参数值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介电频谱特征参数包括直流电导率和松弛极化时间均具有显著的温度依赖性,基本符合Arrhenius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环氧树脂 介电频谱 Havriliak-Negami(HN)方程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电力线通信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松浓 徐国庆 +1 位作者 侯兴哲 刘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76-183,共8页
电力线通信(PLC)是以现有配电网为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具有组网迅速、经济方便、不需重新布线等优点,是有效解决用户终端接入宽带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最具有优势的方案之一。现在对PLC的研究已经从单入单出(single-input... 电力线通信(PLC)是以现有配电网为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具有组网迅速、经济方便、不需重新布线等优点,是有效解决用户终端接入宽带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最具有优势的方案之一。现在对PLC的研究已经从单入单出(single-input-single-output,SISO)系统向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系统发展。MIMO-PLC系统具有速度更快、信道容量更大等优点。从SISO-PLC和MIMO-PLC研究所涉及的信道模型、噪声建模、标准、电磁兼容以及硬件仿真平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SISO-PLC MIMO-PLC 标准 电磁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抑制全域低频振荡的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剑超 李登峰 +3 位作者 霍承祥 高磊 李照庭 魏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5-1141,共7页
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是增强系统低频振荡阻尼的基本措施,目前系统中广泛应用的PSS2型对大部分低频振荡(0.1~2.0Hz)具有良好的阻尼作用,但对交直流混联电网中出现的低于0.1Hz的超低频振荡,不能提供有效的阻尼。... 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是增强系统低频振荡阻尼的基本措施,目前系统中广泛应用的PSS2型对大部分低频振荡(0.1~2.0Hz)具有良好的阻尼作用,但对交直流混联电网中出现的低于0.1Hz的超低频振荡,不能提供有效的阻尼。该文提出一种全新的PSS结构——两支路并联运行PSS,新型PSS继承了单输入电功率增量的PSS的优点,同时反调影响较小,又可为超低频振荡提供阻尼作用,参数设置简单。该文对其参数设置进行了介绍并在PSASP的仿真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其作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振荡 动态稳定 多频段PSS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审计领域的两阶段短文本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雅欣 郑明洪 +3 位作者 石林鑫 向菲 江金洋 尹心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共7页
为解决电力审计领域中将审计发现问题按标准问题定义进行归类的现实需求,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短文本分类方法.该方法包括粗分类和细分类两个阶段.粗分类阶段通过对审计报告文本中的主观问题定性,对国网电力审计问题库文本中的审计问题的一... 为解决电力审计领域中将审计发现问题按标准问题定义进行归类的现实需求,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短文本分类方法.该方法包括粗分类和细分类两个阶段.粗分类阶段通过对审计报告文本中的主观问题定性,对国网电力审计问题库文本中的审计问题的一级类目等粗粒度特征进行模糊匹配,实现审计发现问题预分类.细分类阶段通过对审计报告文本中的问题进行描述,对国网电力审计问题库文本中的审计问题的二、三级类目等细粒度属性进行文本特征抽取、特征向量化,并将粗分类阶段的结果用于文本特征和向量化的权值调整和相似性度量的对象范围选择,实现基于非结构化文本的审计问题分类.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2016年审计发现问题汇总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审计问题分类性能,能为电力审计行业规范审计报告、提高审计效率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审计 短文本 两阶段分类器 文本特征提取 加权Word2vec 模糊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U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定位研究
13
作者 王洪彬 李智 +2 位作者 童晓阳 黄睿灵 张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0-208,共9页
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时故障机理较复杂、较难适应拓扑结构和故障特征变化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定位方法。针对智能变电站中各二次设备、其发送与接收网络端口、... 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时故障机理较复杂、较难适应拓扑结构和故障特征变化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定位方法。针对智能变电站中各二次设备、其发送与接收网络端口、光纤等故障定位对象,利用二次设备故障时来自相关设备的告警信号,形成告警信号集合。构造线路、母线、主变压器间隔的深度学习网络GRU故障定位模型,给出二次设备故障定位模型的多个训练策略。通过典型智能变电站的案例,验证了所提故障定位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并与长短时记忆网络、循环神经网络进行对比,所提方法能够更准确迅速地进行二次设备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二次设备 故障定位 告警信号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γ-Al_(2)O_(3)对C_(2)F_(6)与C_(3)F_(8)表面吸附研究
14
作者 万冬毅 魏钢 +4 位作者 曹政钦 胡敏 刘航 罗尧 姚强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4,共9页
C_(4)F_(7)N在放电或过热故障时会产生有害分解副产物,特别是C_(2)F_(6)和C_(3)F_(8)生成量相对较大,会对气体绝缘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控制和处理。本文研究了C_(2)F_(6)与C_(3)F_(8)在γ-Al_(2)O_(3)(... C_(4)F_(7)N在放电或过热故障时会产生有害分解副产物,特别是C_(2)F_(6)和C_(3)F_(8)生成量相对较大,会对气体绝缘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控制和处理。本文研究了C_(2)F_(6)与C_(3)F_(8)在γ-Al_(2)O_(3)(110)上的吸附能、电荷转移、吸附距离,并进行了态密度分析,以评价γ-Al_(2)O_(3)作为副产物吸附剂的可能性。结果表明:γ-Al_(2)O_(3)表面对C_(2)F_(6)和C_(3)F_(8)分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能分别达到-0.5744 eV和-2.819 eV,表现出较强的吸附效果。特别是在A位点上的吸附构型显示出更高的稳定性和较强的电荷转移现象,表明两种气体与γ-Al_(2)O_(3)具有强相互作用。态密度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C_(2)F_(6)和C_(3)F_(8)的吸附不仅改变了γ-Al_(2)O_(3)表面的电子状态,也影响了其电子和化学性质,这为利用γ-Al_(2)O_(3)作为C_(4)F_(7)N的副产物吸附剂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F_(7)N γ-Al_(2)O_(3) 吸附性能 态密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设备机械缺陷振动信号特征分析技术研究
15
作者 蒋西平 李永福 +2 位作者 龙英凯 王旭鹏 汪泽州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5,34,共10页
机械性振动缺陷的检测是保证GIS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尚缺乏针对GIS设备内部多种构件机械缺陷振动规律的系统性研究。文中研发了一套GIS设备振动状态高灵敏检测装置,搭建了高电压大电流GIS设备机械缺陷模拟平台,模拟出5种典型缺... 机械性振动缺陷的检测是保证GIS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尚缺乏针对GIS设备内部多种构件机械缺陷振动规律的系统性研究。文中研发了一套GIS设备振动状态高灵敏检测装置,搭建了高电压大电流GIS设备机械缺陷模拟平台,模拟出5种典型缺陷,开展了GIS设备振动信号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负载电流不变的情况下,电压的改变对振动信号基本没有变化;在同一电压作用下,振动信号波形保持基本不变,振动信号幅值随着负载电流增加而增加;机械缺陷情况下,振动信号主要频谱为100 Hz,并叠加了较多的高频成分,不同的缺陷振动信号表现出差异性的频率、幅值特征;采用傅里叶分析的频带能量特征分析方法,构建了典型缺陷精准定量振动特征信息库。文中成果可用于现场的GIS设备机械缺陷检测与类型识别,指导现场检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设备 机械缺陷 振动特性 频带能量 特征信息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系统的中低压电网接地故障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
16
作者 许鹏 李剑 +3 位作者 虞跃 戚宇林 郭宝 吴海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前中低压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无法提供快速精准、有效的排查技术手段,导致故障点误判,影响了线路检修和供电恢复,造成检修成本增加。提出基于北斗(GNSS)系统技术和相位法定位原理,在中低压架空、电缆、混合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 目前中低压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无法提供快速精准、有效的排查技术手段,导致故障点误判,影响了线路检修和供电恢复,造成检修成本增加。提出基于北斗(GNSS)系统技术和相位法定位原理,在中低压架空、电缆、混合线路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对离线状态下的线路故障相注入交流信号,利用交流信号探测仪沿线路走向探测。当手持探测仪探测到故障点发出告警、波形相位反转时,即可判断为线路的接地故障点,实现线路接地故障快速定位查找,有效助力设备精细运维、应急处置等能力持续提升,赋能数字化班组建设,提高班组工作质效,推动基层管理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相位法 北斗系统 配电网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反演技术的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定位方法 被引量:33
17
作者 谢敏 周凯 +2 位作者 何珉 赵世林 张福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402-3409,共8页
时延估计与相速度的频变特性是影响电缆局部放电定位精度的主要原因。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反演技术的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定位方法,该方法无需直接对局放时延进行估计并考虑了相速度的频变特性。通过双指数局放模型模拟实际局放信号,考... 时延估计与相速度的频变特性是影响电缆局部放电定位精度的主要原因。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反演技术的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定位方法,该方法无需直接对局放时延进行估计并考虑了相速度的频变特性。通过双指数局放模型模拟实际局放信号,考虑了不同传输距离、不同信噪比、不同量化误差以及不同采样率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利用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对实验室一条长为498m的10kV XLPE电缆中的半导电层搭接不良缺陷进行了局部放电测试试验,考虑了2种不同类型的局放波形,并利用不同方法对2种不同类型的局放信号进行定位,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峰值法、相关法以及能量法都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时延估计 相速度 时间反演 定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线路中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胡致远 宋洋洋 +3 位作者 袁研根 朱咏梅 杨炳炉 徐鑫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3-118,共6页
在输配电线路现场通信网络中,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需要解决远距离传输带来的适应性问题,也需要支持电力信息处理的时间同步。文中讨论了以IEEE 802.11g(2.4GHz)为代表的微功率无线传输技术构建现场通信网络的技术方案,重点针对点对点组... 在输配电线路现场通信网络中,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需要解决远距离传输带来的适应性问题,也需要支持电力信息处理的时间同步。文中讨论了以IEEE 802.11g(2.4GHz)为代表的微功率无线传输技术构建现场通信网络的技术方案,重点针对点对点组网拓扑下的通信吞吐量、时延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测试了设备远距离通信与时延和吞吐量的关系,并基于分析数据获得了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对IEEE 2030标准定义通信技术指标的适应性。针对电力信息的业务同步需求,提出了微功率无线在现场网络中的同步技术,对所提出的同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现场网络 微功率无线 无线网络 吞吐量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5G通信网络可靠性组网及部署技术 被引量:25
19
作者 胡致远 游梓霖 +3 位作者 徐鑫 黄天聪 李香 秦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48-3058,共11页
5G网络部署在电力物联网厂站侧及广域传输时,均需要符合电力通信规范对网络可靠性的要求。为此设计电力厂站侧的5G新空口部署方案,采用了无线连接的双通道主备冗余模式,并由此提出了跨层混合监测、网络地址管理和双端协同通道切换技术;... 5G网络部署在电力物联网厂站侧及广域传输时,均需要符合电力通信规范对网络可靠性的要求。为此设计电力厂站侧的5G新空口部署方案,采用了无线连接的双通道主备冗余模式,并由此提出了跨层混合监测、网络地址管理和双端协同通道切换技术;同时在广域传输的5G核心网侧,实现了用户面功能下沉与电力传输网之间的多关口融合部署模式,由此提出其服务功能链冗余路径算法。通过现场测试部署和路径规划仿真获得了关键参数指标,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毫秒级时延下的可靠性能。最后,给出了电力通信需求与5G网络能力匹配的冗余组网策略,以及对应的5QI(5G QoS Index)参数配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物联网 5G网络 可靠性 服务功能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光伏发电的电力系统分时段随机生产模拟 被引量:41
20
作者 郭旭阳 谢开贵 +2 位作者 胡博 陈涛 龙虹毓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99-1505,共7页
随着光伏发电并网容量的不断提高,其对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以及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对光照辐射强度进行预测,结合光伏出力特性和聚类理论建立了光伏出力多... 随着光伏发电并网容量的不断提高,其对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以及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对光照辐射强度进行预测,结合光伏出力特性和聚类理论建立了光伏出力多状态随机预测模型,并计入光伏系统自身故障的影响,基于等效电量函数法分时段对含有光伏的电力系统进行随机生产模拟。采用EPRI-36测试系统验证了分时段随机生产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并基于此方法分别从经济性、可靠性等层面分析了光伏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 分时段 随机生产模拟 等效电量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