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缆终端安装刀痕缺陷的局部放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周凯 李旭涛 +2 位作者 黄华勇 魏长明 杨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4-110,共7页
为了在电缆终端运行初期检测出其典型安装刀痕缺陷,设计了电缆终端的两种常见刀痕缺陷,并对缺陷的局部放电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电缆附件老化平台模拟真实工况并加速老化,使电缆终端缺陷的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特征更为明显,... 为了在电缆终端运行初期检测出其典型安装刀痕缺陷,设计了电缆终端的两种常见刀痕缺陷,并对缺陷的局部放电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电缆附件老化平台模拟真实工况并加速老化,使电缆终端缺陷的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特征更为明显,并使用罗氏线圈传感器获取了不同刀痕缺陷下的PD数据,分析了不同刀痕缺陷的单个放电脉冲波形、放电频谱以及放电相位分布等特征。此外,将这两种缺陷的放电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缺陷下PD的时频特性各有不同;而且在短时间(240h)老化的情况下,不同刀痕缺陷的放电程度就已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些特征可为缺陷识别以及改进电缆终端安装工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状态检修 局部放电 放电特征 局部放电相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对四川电网多送出直流输电系统影响评估 被引量:35
2
作者 陈虎 张英敏 +3 位作者 贺洋 李兴源 王渝红 赵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6-141,共6页
雅安—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投运后,四川电网将形成全世界独有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为评估特高压交流投运对四川电网多送出直流输电系统的影响,针对四川电网2012年丰大运行方式,利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多馈入运行短路比等评... 雅安—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投运后,四川电网将形成全世界独有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输电系统。为评估特高压交流投运对四川电网多送出直流输电系统的影响,针对四川电网2012年丰大运行方式,利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多馈入运行短路比等评估指标,通过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分析,对雅安—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投运和未投运两种运行方式进行对比。结果均表明特高压投运后能有效提高四川电网三条直流系统的送端交流系统强度,减小送端换流站之间的交互作用,提高系统小干扰稳定性,提高短路电流水平和降低暂态过电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多送出直流输电系统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 多馈入运行短路比 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功率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虎 张英敏 +3 位作者 贺洋 李兴源 赵睿 王鹏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4,共5页
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主要受所联交流系统强度的限制,单条直流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和功率稳定已有较多的研究。随着多馈入直流系统的出现,直流系统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多馈入直流系统的功率稳定性更为复杂。以两馈入直流系统为基... 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主要受所联交流系统强度的限制,单条直流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和功率稳定已有较多的研究。随着多馈入直流系统的出现,直流系统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多馈入直流系统的功率稳定性更为复杂。以两馈入直流系统为基础,研究多馈入直流系统运行状态变化、直流间耦合程度以及多馈入短路比大小对多馈入直流系统功率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减小所联直流系统电流、减小直流系统间电气距离、增大所联系统多馈入短路比均能有效增大直流系统的功率稳定裕度、提高功率输送能力和最大直流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高压直流输电 功率稳定 输送能力 最大直流功率 多馈入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电网多送出直流输电系统交互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虎 贺洋 +3 位作者 张英敏 李兴源 王渝红 赵睿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6,共6页
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西电东送的战略中作用重大,针对±800kV特高压直流和±500kV高压直流的多回直流外送输电系统复杂的交互影响,分析了多馈入直流量化指标,推广定义了多送出运行短路比(MOSCR)和折算功率影响因子(RPIF),最后利... 高压直流输电在我国西电东送的战略中作用重大,针对±800kV特高压直流和±500kV高压直流的多回直流外送输电系统复杂的交互影响,分析了多馈入直流量化指标,推广定义了多送出运行短路比(MOSCR)和折算功率影响因子(RPIF),最后利用量化分析指标和直流系统相互支援对2012年丰大运行方式的四川电网多送出直流系统进行交互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多送出直流系统交互影响合理,相互支援能提高送端系统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送出直流 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 多送出运行短路比 折算功率影响因子 交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功率支援因子的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英敏 陈虎 +3 位作者 李兴源 贺洋 赵睿 王鹏飞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5-178,196,共5页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中功率外送通道发生故障时,功率过剩会导致送端系统大幅波动,利用直流过负荷能力能有效提高送端系统稳定性,而如何对各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的效果进行评估,选取最优的支援策略尚待研究。基于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和多馈入... 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中功率外送通道发生故障时,功率过剩会导致送端系统大幅波动,利用直流过负荷能力能有效提高送端系统稳定性,而如何对各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的效果进行评估,选取最优的支援策略尚待研究。基于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和多馈入有效短路比的概念定义了直流功率支援因子,以四川电网不同功率外送通道故障为例,利用直流功率支援因子对各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的效果进行排序,选取最优的支援策略。仿真计算验证了直流功率支援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直流功率支援因子能有效评估紧急直流功率支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输电系统 紧急直流功率支援 短路比 直流功率支援因子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Z源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22
6
作者 侯世英 黄哲 +2 位作者 肖旭 曾鹏 陈剑飞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7-53,共7页
针对传统Z源并网逆变器升压能力有限、启动冲击较为严重、输入电流断续造成直流电压利用率低等方面的不足,对传统的阻抗网络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改进型Z源并网逆变器拓扑。该拓扑在传统的阻抗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有源开关及电感,与传统... 针对传统Z源并网逆变器升压能力有限、启动冲击较为严重、输入电流断续造成直流电压利用率低等方面的不足,对传统的阻抗网络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改进型Z源并网逆变器拓扑。该拓扑在传统的阻抗网络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有源开关及电感,与传统阻抗网络中的输入二极管在前级构成一个等效Boost电路,提高了传统Z源逆变器的升压能力,电感的加入也限制了启动冲击电流,并保证了输入电流的连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改进型Z源逆变器的单相并网系统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结果均表明该拓扑能够以实现单位功率因素并网,且启动过程平缓,输出电能质量好,系统效率高,验证了该拓扑的可行性及性能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并网 阻抗网络 启动冲击 单位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容性设备介损在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7
7
作者 唐炬 刘明军 +2 位作者 张晓星 杜林 彭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0,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容性电气设备介质损耗正切值虚拟测量系统,利用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的软件平台LabVIEW和ADLINK公司硬件平台实现电信号的实时采集、分析、处理和存储,经过实验室模拟测试和变电站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对电... 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容性电气设备介质损耗正切值虚拟测量系统,利用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的软件平台LabVIEW和ADLINK公司硬件平台实现电信号的实时采集、分析、处理和存储,经过实验室模拟测试和变电站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对电容性设备介质损耗的测量精度高,实测数据稳定,实测的介损值相误差小于5%,能满足实际在线监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LABVIEW软件 电容性设备 介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谐波下电缆头热点温升的红外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华勇 魏长明 +4 位作者 毛欣 杨可 刘明军 周凯 潘荣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9-34,共6页
为研究高频谐波电压下电缆头的失效原因,本文对电缆头(非线性应力控制型)在高频谐波电压下的热点温度升高现象及原因进行了研究。搭建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发生装置以模拟电缆头的实际工况,研究了有、无负荷电流下的红外图像特征和电压... 为研究高频谐波电压下电缆头的失效原因,本文对电缆头(非线性应力控制型)在高频谐波电压下的热点温度升高现象及原因进行了研究。搭建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发生装置以模拟电缆头的实际工况,研究了有、无负荷电流下的红外图像特征和电压对热点温度的影响。建立了电缆头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电热耦合分析软件对电缆头进行电场和温度场耦合仿真分析,结合电缆头红外热图像分析了谐波电压对电缆头温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压值的增加,非线性应力管的局部位置电场增强,并存在一个电场阈值,当大于该阈值时,阻性发热迅速增加,导致表面形成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头 红外成像 电热耦合 非线性电场 阻性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双馈电机稳定性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力 罗杰 +1 位作者 李景灿 潘红广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5-112,共8页
无刷双馈电机(BDFM)的运行稳定性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建立其小信号模型,利用Lyapunov判据,对笼型转子BDFM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给出了控制绕组恒压频比开环控制策略,进而提出了一种带交叉补偿量的改进控制绕组... 无刷双馈电机(BDFM)的运行稳定性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建立其小信号模型,利用Lyapunov判据,对笼型转子BDFM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给出了控制绕组恒压频比开环控制策略,进而提出了一种带交叉补偿量的改进控制绕组电流闭环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控制策略、转速、负载转矩、转动惯量、控制绕组压频比等多种因素对笼型转子BDFM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小信号模型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仿真模型是正确的,改进的控制绕组电流闭环控制策略优于控制绕组恒压频比开环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机 稳定性分析 小信号模型 LYAPUNOV方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化绝缘子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被引量:45
10
作者 张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75-278,共4页
绝缘子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电网安全,为检测劣化绝缘子,国内外提出了多种检测方法,例如电压分布法、脉冲电流法、电场测量法等。这些方法主要是利用表征绝缘状态的一个或几个特征量进行故障早期预报。本文对各种劣化绝缘子检测技术进... 绝缘子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电网安全,为检测劣化绝缘子,国内外提出了多种检测方法,例如电压分布法、脉冲电流法、电场测量法等。这些方法主要是利用表征绝缘状态的一个或几个特征量进行故障早期预报。本文对各种劣化绝缘子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对比研究,并介绍了非接触式劣化绝缘子检测方法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化绝缘子检测 绝缘状态 非接触式方法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优化规划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无功补偿优化配置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建立了针对10 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以配网年电能损失费用与折合为等年值的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无功平衡、电压合格等为约束条件... 无功补偿优化配置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建立了针对10 kV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以配网年电能损失费用与折合为等年值的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无功平衡、电压合格等为约束条件。求解方法上,采用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使算法能更好地适应问题的求解。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技术上可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 KV配网 无功补偿优化 三种负荷方式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在线监测系统在封闭开关柜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良胜 张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50-153,共4页
利用红外测温技术,以红外传感器为测温元件,研制高压开关柜的在线温度监测系统。简要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基本功能,提出了软硬件的具体实现算法,并进行了试运行,为实现封闭开关柜内红外在线连续监测提供了理论和实际依据。
关键词 红外 监测 开关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