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回同相多根并联高压电力电缆电流分布及金属护套环流计算 被引量:26
1
作者 田金虎 刘渝根 +2 位作者 赵俊光 田大鹏 尚龙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3-159,共7页
为研究多回同相多根并联电力电缆线路环流及电流分布,建模并结合实际线路进行了计算。首先建立了等值电路计算模型,推导了多回同相多根并联电缆线路环流及电流分布计算方程并编制求解程序。然后对实际设计的某24根电缆同沟布置的多回同... 为研究多回同相多根并联电力电缆线路环流及电流分布,建模并结合实际线路进行了计算。首先建立了等值电路计算模型,推导了多回同相多根并联电缆线路环流及电流分布计算方程并编制求解程序。然后对实际设计的某24根电缆同沟布置的多回同相双根并联电缆线路护套环流及同相并联电缆电流分布进行了计算、优化。结果显示:同相并联的两根电缆线路并未对该相负荷电流进行均分,其上通过的电流大小不相等;2种不同线路布置方式中,有一种的电缆电流分布不均匀程度及护套环流相对另一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以较好方式布置的220kV线路一、二的相序为BCA/ABC时,其同相并联电缆线路电流分布不均匀程度、护套环流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多回路 同相多根并联 护套环流 电流分布 不均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无源电力滤波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18
2
作者 汪力 程剑兵 +1 位作者 王显强 张伏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1-55,共5页
综合考虑滤波装置的总费用、谐波电压畸变率和谐波电流残留率等设计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无源滤波器优化设计新方法。改进了传统的粒子群算法,引入快速排序法构造非支配集、精英集归档技术和拥挤度算子概念,提高了... 综合考虑滤波装置的总费用、谐波电压畸变率和谐波电流残留率等设计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无源滤波器优化设计新方法。改进了传统的粒子群算法,引入快速排序法构造非支配集、精英集归档技术和拥挤度算子概念,提高了算法的寻优速度和精度。最后通过对具体工程算例的计算,表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滤波器 多目标优化 粒子群算法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纸热老化微观机理的X射线衍射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向彬 廖瑞金 +2 位作者 张勇 何垒 周天春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5,51,共7页
温度是油纸绝缘老化的主要因素。笔者设计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常用的普通牛皮纸和环烷基矿物油复合绝缘在90℃下长达370 d的热单因子老化试验。利用XRD(X射线衍射)定期测量不同老化状态的绝缘样品,对比分析了绝缘纸的聚态结构的变化情况... 温度是油纸绝缘老化的主要因素。笔者设计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常用的普通牛皮纸和环烷基矿物油复合绝缘在90℃下长达370 d的热单因子老化试验。利用XRD(X射线衍射)定期测量不同老化状态的绝缘样品,对比分析了绝缘纸的聚态结构的变化情况,并深入讨论绝缘纸聚合度下降的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绝缘纸在老化过程中,纤维素氢键和糖苷键发生断裂,引起聚合度下降,结晶区遭受破坏,晶粒尺寸减小,导致纤维素分子间作用力减弱,热裂解活化能降低;老化过程中,绝缘纸纤维素晶体类型不变,聚合度的下降规律符合二阶动力学模型,相对结晶度的变化规律能很好地解释聚合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纸绝缘 热老化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形模糊数的电力变压器故障模式重要度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军 周婧婧 +1 位作者 谢世恒 宋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8,共7页
电力变压器各部件故障模式之间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且设备价值昂贵,实施可靠性试验困难,所以难以利用传统重要度定义的方法进行重要度分析。鉴于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基于梯形模糊数的重要度评定方法。通过分析影响故障模式重要度... 电力变压器各部件故障模式之间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且设备价值昂贵,实施可靠性试验困难,所以难以利用传统重要度定义的方法进行重要度分析。鉴于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基于梯形模糊数的重要度评定方法。通过分析影响故障模式重要度的因素,建立了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德尔菲法制定了指标的评价等级及相应评分准则,引入了协调程度的概念对专家评分进行修正,并利用梯形模糊数确定指标权重,最终通过线性加权将指标与指标权重结合,得到了各故障模式的重要度。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简便、有效,可用于电力变压器的可靠性评估及维修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重要度 梯形模糊数 变异系数 故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电力系统可靠性与购电风险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 被引量:53
5
作者 陈沧杨 胡博 +2 位作者 谢开贵 万凌云 向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41-2148,共8页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针对需求侧用户的多时段电价响应,基于电力供给与电力弹性需求平衡关系推导了峰谷分时电价下的电量电价弹性矩阵,以反映用户对电价变化的响应过程。在此基础上,以电网经营企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计入可靠性约束、...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针对需求侧用户的多时段电价响应,基于电力供给与电力弹性需求平衡关系推导了峰谷分时电价下的电量电价弹性矩阵,以反映用户对电价变化的响应过程。在此基础上,以电网经营企业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计入可靠性约束、购电风险和线路损耗等,建立了峰谷分时电价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时电价的调节即可达到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同时增加电网经营企业收益、降低购电风险的目的,使用户和电网经营企业达到双赢。为提高模型求解过程中可靠性指标的更新速度,进一步研究了电力系统可靠性随负荷变化的三次样条插值模型。以IEEE-RTS 79测试系统为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模型、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峰谷分时电价下负荷曲线的改善效果及用户停电损失、电网经营企业收益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谷分时电价 多时段响应 电量电价弹性矩阵 可靠性 购电风险 三次样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阻塞调度优化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智冬 娄素华 +2 位作者 范臻 吴耀武 杨印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47-154,共8页
电力市场环境下,接入风电的不确定性增大了系统输电阻塞出现的概率。采用现有的确定性方法进行输电阻塞调度,会导致部分重载线路接近热稳定极限;若风电出力预测产生偏差,系统在实时运行中可能再度出现阻塞。为解决阻塞问题并使系统具备... 电力市场环境下,接入风电的不确定性增大了系统输电阻塞出现的概率。采用现有的确定性方法进行输电阻塞调度,会导致部分重载线路接近热稳定极限;若风电出力预测产生偏差,系统在实时运行中可能再度出现阻塞。为解决阻塞问题并使系统具备一定的抵御再度阻塞的能力,提出一种新的阻塞调度模型,该模型将风电出力预测误差作为随机变量,形成了模拟实时运行不确定性的机会约束条件;同时,模型计及了期望缺电、弃风风险指标,实现了阻塞调度中功率调整与旋转备用的联合优化。基于蒙特卡洛方法提出了不确定性风电并网导致的系统再度阻塞的量度方法和指标,通过IEEE RTS 24节点系统算例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调度 运行风险 机会约束规划 风电接入 再度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态过电压检测电力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故障 被引量:6
7
作者 夏珩轶 唐跃林 +6 位作者 杨华忠 陈晓聪 汪力 魏刚 赵仲勇 李成祥 姚陈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3-76,共4页
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其内部初始故障最终有可能发展成灾难性事故,导致设备停运和电网停电,绕组变形被认为是变压器内部的最主要的故障之一。利用变压器运行时遭受过电压信号冲击的特性,提出利用暂态过电压可实现绕组变形故障的在线检测... 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其内部初始故障最终有可能发展成灾难性事故,导致设备停运和电网停电,绕组变形被认为是变压器内部的最主要的故障之一。利用变压器运行时遭受过电压信号冲击的特性,提出利用暂态过电压可实现绕组变形故障的在线检测。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搭建了验证性试验平台,进行了匝间短路故障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变形 暂态过电压 匝间短路故障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力电缆绝缘屏蔽烧蚀机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26
8
作者 吴科 邓旭东 +3 位作者 别桦 李昆晟 付强林 宋伟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1,共5页
高压电缆绝缘屏蔽烧蚀击穿是导致电缆故障频发的重要原因。为研究电缆绝缘屏蔽烧蚀机理,设计了110 kV电缆电-热协同试验平台,测试分析了不同电压下试验回路电流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烧蚀时间下绝缘屏蔽的烧蚀损伤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压电缆绝缘屏蔽烧蚀击穿是导致电缆故障频发的重要原因。为研究电缆绝缘屏蔽烧蚀机理,设计了110 kV电缆电-热协同试验平台,测试分析了不同电压下试验回路电流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烧蚀时间下绝缘屏蔽的烧蚀损伤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试验电压下试验回路电流存在明显差异。试验电压低于50 V时,电流增长缓慢趋近于零;试验电压高于50 V时,电流增加明显,更利于观察试验现象。绝缘屏蔽表面烧蚀面积和深度随烧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试验电压为120 V下持续放电720 h时,绝缘屏蔽层烧蚀面积和深度分别达到40 mm^2和1.8 mm。最后建立了电缆本体局部放电模型,发现绝缘屏蔽与铝护套间的气隙是导致绝缘屏蔽烧蚀击穿的重要原因,并对如何降低电势差提出了改进措施,有利于延长电缆使用寿命和提高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绝缘屏蔽 试验电压 气隙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自举的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
9
作者 郭磊 张圣楠 +2 位作者 张雷 刘佳 陈丽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0-14,共5页
针对传统数据学习型方法需要大量故障历史实测数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样本自举的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通过对变压器的故障样本数据进行自举扩充,克服了工程中某类样本数据较少的问题,提高了学习型分类器的训练量,从而提高其预... 针对传统数据学习型方法需要大量故障历史实测数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样本自举的电力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通过对变压器的故障样本数据进行自举扩充,克服了工程中某类样本数据较少的问题,提高了学习型分类器的训练量,从而提高其预测分类的精度.并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进行变压器故障分类评估,显著提升了评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故障 状态检修 自举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O-1234ze(E)/CO_(2)混合气体工频击穿及分解特性实验研究
10
作者 田双双 李晓涵 +5 位作者 张英 张小龙 柯锟 靳小平 袁子安 兰佳琪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9,共9页
近年来,由于HFO-1234ze(E)具备良好的环保特性和优良的绝缘性能,被认为有较大潜力应用于中低压设备中。目前针对该气体的试验探究相对比较少。文中首先计算了不同气压下HFO-1234ze(E)/CO_(2)混合气体的液化温度,然后利用气体绝缘性能测... 近年来,由于HFO-1234ze(E)具备良好的环保特性和优良的绝缘性能,被认为有较大潜力应用于中低压设备中。目前针对该气体的试验探究相对比较少。文中首先计算了不同气压下HFO-1234ze(E)/CO_(2)混合气体的液化温度,然后利用气体绝缘性能测试平台,分别探究了气压、混合比对HFO-1234ze(E)/CO_(2)混合气体绝缘特性的影响,并讨论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最优混合比和气压值,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分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对分解产物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均匀场的条件下,HFO-1234ze(E)/CO_(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均随着混合比的提升而提高,击穿电压呈近似线性增长;在混合比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气压能够显著改善HFO-1234ze(E)/CO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同时在0.3 MPa条件下,20%~25%体积分数的HFO-1234ze(E)不仅具有良好的绝缘水平,而且受到电场不均匀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HFO-1234ze(E)/CO_(2)混合气体具有良好的自恢复绝缘特性,分解的产物主要为氢氟化碳(HFC)和碳氢化合物(HC),仿真结果表明分解产物较为稳定。综合实验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HFO-1234ze(E)/CO_(2)混合气体有潜力替代SF6气体应用中低压绝缘设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气体 HFO-1234ze(E)混合气体 电场不均匀度 绝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响应的虚拟发电厂优化调度模型 被引量:34
11
作者 夏榆杭 刘俊勇 +3 位作者 冯超 刘啸宇 吴琛 黄正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66-1674,共9页
由于虚拟发电厂内部具有大量的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使得虚拟发电厂的出力存在不确定性;而需求响应作为虚拟发电厂内部重要的用户侧资源,在保证虚拟发电厂出力稳定性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实现虚拟发电厂内部机组与需求响应的互动,提出了考... 由于虚拟发电厂内部具有大量的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使得虚拟发电厂的出力存在不确定性;而需求响应作为虚拟发电厂内部重要的用户侧资源,在保证虚拟发电厂出力稳定性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实现虚拟发电厂内部机组与需求响应的互动,提出了考虑虚拟发电厂内部需求响应的虚拟发电厂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以最大化虚拟发电厂收益为目标,在考虑机组运行约束、需求侧响应约束后,利用了机会约束描述虚拟发电厂的内部功率平衡,并采用了基于极限学习网络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风电波动范围和不同置信度对虚拟发电厂的收益和需求响应量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响应对虚拟发电厂调度收益的影响,得出了需求响应能够提高虚拟发电厂对主网的售电量、促进虚拟发电厂的整体收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发电厂 需求响应 风电 机会约束规划 置信度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孤岛运行特性的微电网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7
12
作者 王杨 万凌云 +2 位作者 胡博 谢开贵 向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79-2385,共7页
分析了微电网中风电机组的出力随机特性,计及储能运行策略、工作状态及其充放电约束,通过全时序模拟重点分析了微电网孤岛模式的运行状态及可靠性。基于负荷分块的思想,综合考虑负荷重要程度及位置2方面因素,研究了孤岛模式的负荷削减... 分析了微电网中风电机组的出力随机特性,计及储能运行策略、工作状态及其充放电约束,通过全时序模拟重点分析了微电网孤岛模式的运行状态及可靠性。基于负荷分块的思想,综合考虑负荷重要程度及位置2方面因素,研究了孤岛模式的负荷削减策略。最后基于孤岛运行特性,提出了微电网孤岛平均首次持续运行时间和运行稳定率2个新的可靠性指标,并采用改进的RBTS Bus6配电系统进行了可靠性评估,算例结果验证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全时序模拟 可靠性分析 负荷削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塔-线体系导线风振对脱冰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姚陈果 张薷方 +3 位作者 张磊 武剑 刘佳 陈荣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1-387,共7页
目前,有关导线脱冰和风振同时出现的输电线路脱冰研究成果较少,输电塔-线体系导线风振对脱冰的影响更是鲜有报道。为此,采用有限元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搭建某500 kV实际运行线路的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通过动态仿真分析了当导线均匀覆冰... 目前,有关导线脱冰和风振同时出现的输电线路脱冰研究成果较少,输电塔-线体系导线风振对脱冰的影响更是鲜有报道。为此,采用有限元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搭建某500 kV实际运行线路的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通过动态仿真分析了当导线均匀覆冰10 mm时,不同风速下导线脱冰的动力学响应特性,并分别从导线位移、导线应力和杆塔两侧导线的不平衡张力3个方面探讨了导线风振对脱冰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线水平振幅随着风速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导线竖直振幅、导线最大拉应力以及杆塔两侧导线的不平衡张力随风速的增大而略有减少。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若计及水平位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则需要考虑导线风振对脱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塔一线体系 风振 脱冰 覆冰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储能寿命损耗的孤立微电网最优经济运行 被引量:55
14
作者 沈玉明 胡博 +2 位作者 谢开贵 向彬 万凌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71-2378,共8页
以孤立微电网最优经济运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铅酸蓄电池充放电深度和次数对其寿命的影响,并折算为经济成本。针对风电机组出力间歇性对系统运行备用的影响,采用概率约束反映旋转备用配置的置信水平,最终建立孤立微电网最优经济运行模型... 以孤立微电网最优经济运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铅酸蓄电池充放电深度和次数对其寿命的影响,并折算为经济成本。针对风电机组出力间歇性对系统运行备用的影响,采用概率约束反映旋转备用配置的置信水平,最终建立孤立微电网最优经济运行模型。采用启发式调整策略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以某孤立微电网为例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了铅酸蓄电池寿命损耗成本、旋转备用配置、电源出力调整策略等对最优经济运行计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最优经济运行 铅酸蓄电池 启发式调整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并网风电场储能容量优化方案 被引量:109
15
作者 韩涛 卢继平 +3 位作者 乔梁 张浩 丁然 赵鑫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9-173,共5页
为减少大型并网风电场输出功率不稳定给系统频率造成的较大影响,在Matlab平台中仿真了风电机组输出功率随风速变化的规律,以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特性函数和风电场风速概率分布函数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计算大型风电系统长时间稳定输出所需储... 为减少大型并网风电场输出功率不稳定给系统频率造成的较大影响,在Matlab平台中仿真了风电机组输出功率随风速变化的规律,以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特性函数和风电场风速概率分布函数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计算大型风电系统长时间稳定输出所需储能容量的方法,并用实际风电场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以期为风电场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风电场 储能系统 储能容量 输出功率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气流场影响的电缆散热研究及其影响因素与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杨永明 程鹏 +2 位作者 陈俊 杨帆 刘行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4,共5页
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了考虑流场影响的电缆温度场计算模型,给定了电缆沟敷设电缆的温度场边界条件,并以电缆沟敷设6回路电缆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也可用于通风电缆沟(隧道)敷设电缆的温度场计算。研究了沟深和电缆层间距对电缆... 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了考虑流场影响的电缆温度场计算模型,给定了电缆沟敷设电缆的温度场边界条件,并以电缆沟敷设6回路电缆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也可用于通风电缆沟(隧道)敷设电缆的温度场计算。研究了沟深和电缆层间距对电缆允许载流量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土建成本对电缆沟敷设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通过改善电缆散热效果来提高电缆载流量方面,电缆层间距优化比电缆沟深度优化能获得更佳效果;适当的电缆沟深度优化具有土建投资成本回收时间短的优点;实际电缆沟敷设方案选取时,应先考虑电缆层间距优化,再考虑电缆层间距和电缆沟深度的综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电缆沟 流场 温度场 载流量 土建成本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裂导线覆冰增长模拟计算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9
17
作者 胡琴 于洪杰 +3 位作者 李毅 舒立春 蒋兴良 梁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00-908,共9页
在分裂导线覆冰过程中,由于下风侧子导线处于上风侧子导线的尾流区,空气流场及水滴运动的轨迹受到上风侧子导线遮蔽效应的影响,两者覆冰特性之间存在差异。为此采用多相流场计算的拉格朗日法,通过跟踪水滴的运动轨迹,得到分裂子导线的... 在分裂导线覆冰过程中,由于下风侧子导线处于上风侧子导线的尾流区,空气流场及水滴运动的轨迹受到上风侧子导线遮蔽效应的影响,两者覆冰特性之间存在差异。为此采用多相流场计算的拉格朗日法,通过跟踪水滴的运动轨迹,得到分裂子导线的碰撞系数β与气流速度v、水滴中值直径(MVD)、导线直径D和子导线间距ΔL的关系。结果表明:分裂子导线流场的耦合影响可归结为水平布置的上风侧子导线对下风侧子导线的遮蔽效应;v或MVD越大,上、下风侧子导线的β越大。且上风侧子导线的β值较大,但两者的差异随v或MVD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一定直径范围内,D与上、下风侧子导线的β呈负相关,即β随D的增大而减小。ΔL不影响上风侧子导线的β,而下风侧子导线的β随ΔL的增大而增大。基于控制体思想,结合热力学平衡方程,分析了v和MVD对导线表面覆冰形状的影响。并在人工气候室进行二分裂导线的覆冰试验,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导线 遮蔽效应 碰撞系数 覆冰特性 冰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法的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水平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渝根 尚龙龙 +3 位作者 谢丽娜 王建南 田金虎 李理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6-682,共7页
为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基于数理统计中的正交设计(OED)方法,以某220kV同塔双回线路为例,分析了不同防雷措施对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提升效果,并对其进行量化处理和权重划分,通过显著性水平F值来表征。计算结果表明,降低... 为合理选择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基于数理统计中的正交设计(OED)方法,以某220kV同塔双回线路为例,分析了不同防雷措施对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提升效果,并对其进行量化处理和权重划分,通过显著性水平F值来表征。计算结果表明,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强线路绝缘、架设避雷线、架设耦合地线、安装线路型避雷器这5种影响因素对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提升总效应值为14918,各因素的效应值分别为874、710、357、215、12762,显著性水平F值之比为4.07:3.30:1.66:1.00:59.36。当杆塔接地电阻从15Ω降到10Ω、绝缘子片数从15片增加到16片时,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提升效果最显著。加装线路型避雷器前后,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分别在64.2-111.9kA和140.和173.7k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线路 反击耐雷水平 正交设计 显著性水平 接地电阻 线路型避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四回高压电缆同相2根并联敷设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渝根 尚龙龙 +2 位作者 田金虎 田资 成文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32,37,共9页
为了研究220 kV四回高压电缆同相2根并联的最优敷设方式,笔者根据高压单芯电缆的等值电路模型,通过软件编程,计算分析了220 kV四回高压电缆同相2根并联在"品字形"、"水平交叉"敷设方式下的芯线电流、电流分布的不... 为了研究220 kV四回高压电缆同相2根并联的最优敷设方式,笔者根据高压单芯电缆的等值电路模型,通过软件编程,计算分析了220 kV四回高压电缆同相2根并联在"品字形"、"水平交叉"敷设方式下的芯线电流、电流分布的不均匀系数以及护套环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敷设方式,即采用"品字形—水平交叉"复合式的敷设方式,并与前两种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品字形"敷设方式中,具有电流分布不均匀系数大而护套环流小的特点;在"水平交叉"敷设方式中,具有电流分布不均匀系数小而护套环流很大的特点;在优化后的"水平交叉—品字形"复合式敷设方式中,兼具电流分布不均匀系数小和护套环流小的优点。尤其是当电缆按相序BCAABC排列效果最优,电流分布的不均匀系数的最大值为1.041 0,最小值仅为1.010 3。护套环流的最大值为61.89 A,最小值仅为9.14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四回同相2根并联 护套环流 电流分布 不均匀系数 敷设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绕组轻微变形ns级脉冲响应分析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剑 夏珩轶 +2 位作者 杜林 王有元 雷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2,共8页
ns级脉冲响应分析法能够瞬时测取变压器绕组全频段下的响应特性,为促进它的实际应用,采用波前为5ns、脉宽为50ns的脉冲电压波作为激励信号,通过提高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分频段去噪以获取具有较高频谱上限和精度的脉冲响应曲线。针对频... ns级脉冲响应分析法能够瞬时测取变压器绕组全频段下的响应特性,为促进它的实际应用,采用波前为5ns、脉宽为50ns的脉冲电压波作为激励信号,通过提高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分频段去噪以获取具有较高频谱上限和精度的脉冲响应曲线。针对频响法对变压器绕组的轻微变形不灵敏的缺点,对5kV温升变压器和500kV电力变压器的高压绕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模拟轻微变形实验,并将频响法和ns级脉冲响应分析法的检测结果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比频响法测试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测取的频谱上限可达数十MHz。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重复性,能有效检测各种变压器绕组的轻微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级脉冲 脉冲响应 轻微变形 相关性分析 变压器 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