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超 罗云 +1 位作者 仝世渝 李佳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2-138,共7页
通过对安全素质概念的研究,结合电力企业实际,确立了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确定相关因子的影响力排序。其结果显示:安全能力是电力企业... 通过对安全素质概念的研究,结合电力企业实际,确立了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层次结构模型,确定相关因子的影响力排序。其结果显示:安全能力是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安全知识,而安全生理素质和安全心理素质列为最后;该排序基本反映了目前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实际情况,为控制和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素质 层次分析法(AHP) 测评指标 权重 一致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无线电能传输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魏红兵 王进华 +1 位作者 刘锐 隆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3-167,共5页
总结了WPT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用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电磁感应和近场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最大缺点是传输距离近;辐射式无线电能传输距离远,但需要研制具有极高方向性的定向天线.提出高效、高功率微波-电能转换单元和高性能天线,是未来无... 总结了WPT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用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电磁感应和近场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最大缺点是传输距离近;辐射式无线电能传输距离远,但需要研制具有极高方向性的定向天线.提出高效、高功率微波-电能转换单元和高性能天线,是未来无线电能传输主要的研究方向.同时,无线电能传输与环境的兼容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线电能传输 电磁感应 谐振 辐射 近场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法与阻抗法结合的综合单端故障测距新方法 被引量:61
3
作者 卢继平 黎颖 +2 位作者 李健 薛毅 曾青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65-6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行波法与阻抗法相结合的单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用行波法进行单端故障测距,利用故障点的反射行波与入射行波到达测量端的时间差计算故障距离。行波法不用区分故障点的反射波和对端母线的反射波以及相...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行波法与阻抗法相结合的单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用行波法进行单端故障测距,利用故障点的反射行波与入射行波到达测量端的时间差计算故障距离。行波法不用区分故障点的反射波和对端母线的反射波以及相邻线路的折射波,故得到多个测距结果,再用单端阻抗法对行波法测距结果进行筛选,选择最接近的一个结果作为最终测距结果。仿真计算表明,所述测距方法不受故障类型、系统运行方式等因素影响,鲁棒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单端法 行波法 阻抗法 小波变换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电压互感器损坏的仿真计算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林莉 王军兵 +2 位作者 唐凤英 胡宗军 牟道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1-55,共5页
针对近年来提出的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调节参数避免铁磁谐振的理论,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产生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得出并联谐振电路能更好地反应系统的实际情况。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中,按JDZJ-10电... 针对近年来提出的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调节参数避免铁磁谐振的理论,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产生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得出并联谐振电路能更好地反应系统的实际情况。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中,按JDZJ-10电压互感器的试验参数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减小10kV系统中的对地容抗参数不能避免谐振,只是谐波的次数更低,还会导致单相故障发生瞬间故障相电容上冲击电流增大和故障消失瞬间故障相的电压互感器的过电流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互感器 铁磁谐振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 单相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检测的开关柜电弧在线检测装置 被引量:29
5
作者 汪金刚 林伟 +3 位作者 王志 李健 何为 王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133,152,共7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紫外法的开关柜电弧在线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检测柜中电弧中的'日盲'区紫外光,达到对电弧的准确识别,且具有动作时间快、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研究了紫外光功率法的测量原理,给出了系统硬件各部分的组... 研制了一种基于紫外法的开关柜电弧在线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检测柜中电弧中的'日盲'区紫外光,达到对电弧的准确识别,且具有动作时间快、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研究了紫外光功率法的测量原理,给出了系统硬件各部分的组成以及原理,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该检测装置可单独用于开关柜,也可为各种继电保护设备提供接口,提高了开关柜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指数。进行了空气间隙放电试验,证明了该装置能够准确检测气体放电的紫外辐射功率,更准确地检测到放电电弧。装置可应用于开关柜电弧检测,能够有效地防止由电弧引起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法 电弧 紫外光功率法 开关柜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的运行特性与变电站的无功补偿 被引量:22
6
作者 林莉 成涛 孙才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33-1539,共7页
特高压输电是大电网的发展方向,分析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特性和变电站的无功补偿极为重要。为此,建立了由分布参数表达的输电线的功角特性方程,导出了送端恒电压、受端恒功率因数控制下输电线的P-U特性方程,利用运行圆图导出输电线的... 特高压输电是大电网的发展方向,分析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特性和变电站的无功补偿极为重要。为此,建立了由分布参数表达的输电线的功角特性方程,导出了送端恒电压、受端恒功率因数控制下输电线的P-U特性方程,利用运行圆图导出输电线的失步功角和极限传输功率的算式以及产生工频过电压的传输功率区间和最大过电压标么值的算式。研究表明,输电线的传输能力随受端功率因数的上升而提高,但其过电压的功率区间和最大过电压标么值也随之增大。两端恒电压控制可显著提高输电线的传输能力。提出以变电站母线电压和输电线的有功为给定值计算变电站无功补偿量的方法并导出了相应的算式。以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输电线为例比较了两种控制方式下的传输能力,给出了各变电站的无功补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 变电站 运行特性 功角特性 功率-电压特性 工频过电压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失磁保护的改进方案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莉 牟道槐 +2 位作者 孙才新 马超 成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88-93,共6页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同步发电机失磁保护是最为重要的保护之一。励磁故障涉及发电机的大干扰稳定性,也是一个较为复杂并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所用的励磁保护的动作效果并不理想,尚需进一步改进。分析了目前所用的3种励磁保护判据存在...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同步发电机失磁保护是最为重要的保护之一。励磁故障涉及发电机的大干扰稳定性,也是一个较为复杂并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所用的励磁保护的动作效果并不理想,尚需进一步改进。分析了目前所用的3种励磁保护判据存在的不足,指出这些保护判据或基于小干扰稳定性原理而未考虑发电机动态功角特性的严重变形,或未考虑发电机完全失磁后的测量阻抗与正常励磁下扰动后的测量阻抗具有较大的公共区间,从而可能使保护误动或拒动。基于对同步发电机失磁后动态行为的仿真分析,提出了同步发电机失磁保护的改进方案,通过直接测量功率角判断同步发电机的失磁故障,提出了其整定条件和计算方法。仿真计算证明该方案能可靠、快速地反映各种励磁故障,动作稳定且整定灵活、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励磁系统 失磁保护 小干扰稳定性 大干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特高压输电线的传输特性与无功补偿 被引量:12
8
作者 成涛 林莉 +1 位作者 牟道槐 孙才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7,共5页
特高压输电线的无功/电压控制方式影响其传输能力和运行稳定性。首先建立了用分布参数表达的输电线的功角特性方程,推导出了输电线的功率-电压特性方程,用该方程分析了送端恒电压控制、受端恒功率因数控制下输电线的运行特性,绘出了受... 特高压输电线的无功/电压控制方式影响其传输能力和运行稳定性。首先建立了用分布参数表达的输电线的功角特性方程,推导出了输电线的功率-电压特性方程,用该方程分析了送端恒电压控制、受端恒功率因数控制下输电线的运行特性,绘出了受端在三种典型功率因数下运行的P-V特性曲线,表明输电线的传输能力随受端功率因数的上升而提高,但其过电压的功率区间也随之扩大,特别是在受端功率因数超前状态下有很大的超开路电压区间。同时还用功角特性方程推导出了两端恒定电压运行状态下输电线剩余无功功率的算式,进而推导出了输电线两端恒电压控制所需要的无功补偿量的算式,并以晋东南(长治)—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输电线作为算例,对两种控制方式下的传输能力和变电站的无功补偿量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 稳定性 功角特性 功率-电压特性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几何的微网Z源逆变器并网控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艳 周林 +1 位作者 雷建 甘元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3,共7页
针对应用于微网系统中的Z源逆变器及其并网控制研究,以光伏系统为例,根据Z源变换器本身具有的非线性特性,建立Z源逆变器直流链及逆变侧的仿射非线性模型,利用微分几何基本工具,构造恰当的坐标变换和预反馈,将原非线性系统精确线性化,然... 针对应用于微网系统中的Z源逆变器及其并网控制研究,以光伏系统为例,根据Z源变换器本身具有的非线性特性,建立Z源逆变器直流链及逆变侧的仿射非线性模型,利用微分几何基本工具,构造恰当的坐标变换和预反馈,将原非线性系统精确线性化,然后对该系统进行线性最优控制器设计。该逆变器集最大功率点跟踪、升降压和并网发电等功能于一体。仿真及实验表明:当光伏电池在输入条件发生变化时,本文控制方法能够使Z源逆变器直流链快速稳定无超调地跟踪最大功率点,逆变侧输出的三相电压能够实现快速平稳过渡并改善并网电流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微分几何 Z源逆变器 并网 光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式交变电场传感器与工频电场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汪金刚 林伟 +3 位作者 李健 毛长斌 何为 王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23,26,共4页
介绍了交变电场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原理分析和理论推导,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电场测量装置的制作,使用该装置在500 kV输电线下、变电站内的220 kV开关间隔与标准仪器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证明使用该传感器的电场测量装置在1 kV/m以上... 介绍了交变电场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原理分析和理论推导,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电场测量装置的制作,使用该装置在500 kV输电线下、变电站内的220 kV开关间隔与标准仪器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证明使用该传感器的电场测量装置在1 kV/m以上场强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度,测量数值与PMM8053仪器相比较具有较大的相关度,并具有较好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适合于电力系统工频电场长时间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电场 电场传感器 工频电场 场强警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鑫 卢继平 +4 位作者 何尔文 李玮 蒋望 刘军 程崇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9,共6页
提出一种定量分析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Phasor Measurement Unit)可靠性的评估方法,提出并定义定量评估PMU的可靠性指标——PMU的可靠度,针对PMU的各个硬件功能模块建立了相应的可靠性模型,其中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 Syst... 提出一种定量分析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Phasor Measurement Unit)可靠性的评估方法,提出并定义定量评估PMU的可靠性指标——PMU的可靠度,针对PMU的各个硬件功能模块建立了相应的可靠性模型,其中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模块采用了备用模式并建立了Markov状态空间图。以一PMU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用于PMU可靠性评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 Markov状态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计算线路分布参数的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黎颖 卢继平 李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5-189,共5页
为了提高测距精度,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双端电压电流同步测量的分布参数模型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根据故障后沿线电压的分布规律,在不要求双端数据同步时,利用线路两端故障前电压和电流相量在线计算线路参数;使用一维搜索方法算出故障点的... 为了提高测距精度,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双端电压电流同步测量的分布参数模型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根据故障后沿线电压的分布规律,在不要求双端数据同步时,利用线路两端故障前电压和电流相量在线计算线路参数;使用一维搜索方法算出故障点的位置,其具体测距算法是采用前置带通滤波器与全波傅氏算法相结合的滤波算法以提取相当精确的基频分量。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估算线路参数和故障距离较准确,无需解长线方程,且不受故障类型、线路参数变化和系统运行方式、过渡电阻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参数 故障测距 线路参数 输电线路 不同步数据 一维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电网电量采集系统升级改造的实施和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宗琮 王良志 郭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3-147,共5页
重庆北碚地区电网电量采集系统升级改造的目标是完成按时采集、自动计算、代路处理、实时告警、灵活报表等基本功能。系统由原来DACASE2000系统升级为WFECS9800系统,主站的硬件、软件全部改造。论述了升级后的系统构成、网络组成、终端... 重庆北碚地区电网电量采集系统升级改造的目标是完成按时采集、自动计算、代路处理、实时告警、灵活报表等基本功能。系统由原来DACASE2000系统升级为WFECS9800系统,主站的硬件、软件全部改造。论述了升级后的系统构成、网络组成、终端硬件、通信采集、数据处理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兼容性、可靠性与可用性的进步。探讨了临时数据和原始数据的存放、软总线技术、定时扫描模式、在线工况监视、表码与电量算法、Web权限及系统管理等问题,指出实时数据库、软总线等高级别(实时和准实时)系统技术是电量采集系统的发展方向。改造升级后系统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量采集 准实时系统 实时系统 实时数据库 软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形成与升级的动力机制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波 张秀利 郭亚敏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122,共2页
本文从供求两方面对产业结构形成和升级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心理需求是产品需求结构形成和升级的内在动力;收入水平及分配状况是心理需求实现的制约条件;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动力;政府宏观调控是产业结构形成和... 本文从供求两方面对产业结构形成和升级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心理需求是产品需求结构形成和升级的内在动力;收入水平及分配状况是心理需求实现的制约条件;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动力;政府宏观调控是产业结构形成和升级的重要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心理需求 技术进步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互感器一次通电中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宗军 王勤勤 +1 位作者 毛启胜 李佳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45-147,共3页
电力系统中对电流互感器(下文简称CT)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及完整性判断,是通过对CT进行模拟通电试验来进行的。介绍了在一次检查CT回路接线是否正确的一次通电试验中所遇到的异常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对CT进行通电试验时,应该... 电力系统中对电流互感器(下文简称CT)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及完整性判断,是通过对CT进行模拟通电试验来进行的。介绍了在一次检查CT回路接线是否正确的一次通电试验中所遇到的异常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对CT进行通电试验时,应该采用一次通电方式,并且要在CT一次接线完善的情况下进行,以防止由于CT一次问题导致的CT回路异常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流互感器 二次回路 通电试验 CT等值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