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相五电平混合桥逆变器SVPWM调制策略研究
1
作者 管云杰 程鹏铭 +2 位作者 李山 冉卓鑫 曹萱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8,共11页
针对由T型桥臂和半桥桥臂组合而成的单相五电平混合桥逆变器拓扑结构,将常用于三相系统中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应用于此拓扑中,搭建此拓扑的SVPWM控制模型,与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 针对由T型桥臂和半桥桥臂组合而成的单相五电平混合桥逆变器拓扑结构,将常用于三相系统中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应用于此拓扑中,搭建此拓扑的SVPWM控制模型,与正弦脉宽调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相比,所提方法能使输出电能具有更低的谐波含量,且更易于数字控制。首先,对该拓扑结构的不同开关状态及其SPWM调制策略进行分析;其次,根据不同的开关状态对空间矢量进行扇区划分,并采用最小开关损耗原则选择适当的开关矢量,建立SVPWM控制模型;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对该拓扑分别采用SPWM调制与SVPWM调制进行仿真比较,并搭建试验平台验证该逆变器拓扑。研究表明,此拓扑采用所提SVPWM控制模型时,相比于SPWM调制具有更低的电流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桥逆变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五电平 正弦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磁悬浮轴承运动力学分析与悬浮控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奕 李耀 +1 位作者 李旭东 万梓豪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6,共13页
主动磁轴承(Active magnetic bearing,AMB)具有无摩擦、低损耗、寿命长、可控性强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旋转轴机械装置中,当前,许多应用于磁轴承系统的先进控制手段在理论上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很大差异。在... 主动磁轴承(Active magnetic bearing,AMB)具有无摩擦、低损耗、寿命长、可控性强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旋转轴机械装置中,当前,许多应用于磁轴承系统的先进控制手段在理论上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很大差异。在实际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中,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制作偏差而使轴承磁力偏移,严重影响转子悬浮控制。为探究悬浮控制过程中转子运动状态,分析对比了等效磁路法与麦克斯韦积分法电磁力计算,在不完全微分PID控制基础上基于试验测试与理论推导提出了一种实际磁悬浮轴承系统下的运动力学分析悬浮控制方法。将转子运动过程分为加速、减速、波动阶段,对每一阶段转子运动行为特性与控制方法选择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实际8极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中,最终使转子动态悬浮于气隙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磁悬浮轴承 运动力学 磁力 悬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下Vienna整流器无网压传感器预测功率控制
3
作者 肖蕙蕙 胡前云 +3 位作者 郭强 向文凯 何黎鹏 徐文希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Vienna整流器控制系统需要传感器采集电网电压和电流信息,而传感器的使用会增加系统体积和成本,且降低系统可靠性。针对虚拟磁链无网压传感器算法无法适应电网电压不平衡的情况,提出一种适用于电网电压平衡/不平衡情况下无网压传感器控... Vienna整流器控制系统需要传感器采集电网电压和电流信息,而传感器的使用会增加系统体积和成本,且降低系统可靠性。针对虚拟磁链无网压传感器算法无法适应电网电压不平衡的情况,提出一种适用于电网电压平衡/不平衡情况下无网压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四阶正交信号发生器构造电网电压观测器,实现网侧电压估算的同时省去电流微分运算环节,具有较好的谐波抑制能力,并将电压观测器与预测功率控制相结合。此外,当电网电压不平衡时,传统预测功率控制会引起网侧电流畸变严重的问题,为了改善Vienna整流器网侧电流质量,通过引入扩展无功功率,应用于预测功率控制,使得有功功率恒定和网侧电流正弦度良好,实现Vienna整流器在电网电压平衡/不平衡情况下正常运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电网电压不平衡 无网压传感器 预测功率控制 扩展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蜜獾算法的风光氢储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娜 张莲 +3 位作者 李多 黄伟 谢文龙 杨玉洁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8-351,共14页
针对风光氢储并网型微电网的容量优化配置问题,构建以经济性、能源利用率、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函数的容量优化模型。针对传统求解算法求解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蜜獾算法。该算法在初始化种群阶段采用Bernoulli混沌映射的... 针对风光氢储并网型微电网的容量优化配置问题,构建以经济性、能源利用率、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函数的容量优化模型。针对传统求解算法求解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蜜獾算法。该算法在初始化种群阶段采用Bernoulli混沌映射的方式使种群具有遍历均匀性,在挖掘阶段和寻蜜阶段引入分段非线性递减参数,寻找最优个体附近有较好个体的情况,采用横向交叉策略产生新的解从而增强算法的搜索能力,并利用4种测试函数将改进的蜜獾算法、蜜獾算法、粒子群算法和蝴蝶算法进行对比。算例结果证明,改进后的算法比改进前的算法成本降低了7.44%,能源浪费率降低了21.79%,冗余度降低了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氢储 容量优化配置 新能源微电网 蜜獾算法 横向交叉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并联双向互联变换器环流抑制与功率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强 向文凯 李山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2年第1期31-40,共10页
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多台双向互联变流器(Bidirectional interlinking converter,BIC)并联运行时功率流动、分配以及环流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多并联BIC的分布式电源管理控制策略,其中每个BIC设计有独立的局部分布式控制器,计算出各自... 针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多台双向互联变流器(Bidirectional interlinking converter,BIC)并联运行时功率流动、分配以及环流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多并联BIC的分布式电源管理控制策略,其中每个BIC设计有独立的局部分布式控制器,计算出各自的功率参考值,并可根据不同功率额定值按比例分配,实现两子网间功率流动及不同BIC间的功率分配;此外,在零矢量前馈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虚拟BIC概念,以实现多并联BIC环流抑制。仿真与硬件在环试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可有效控制两子网间的功率流动及多模块间环流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双向互联变流器 功率流动 局部分布式控制 环流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蜻蜓算法的WSNs分簇路由算法
6
作者 杨佳 汤嘉乐 +1 位作者 田朋 冉国政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5-1631,共7页
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中节点能量效率低,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蜻蜓算法优化K均值聚类的分簇路由算法MIDA-K。引入变异算子和边界控制机制,增强蜻蜓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使用改进后的蜻蜓算法,实现网络节点... 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中节点能量效率低,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蜻蜓算法优化K均值聚类的分簇路由算法MIDA-K。引入变异算子和边界控制机制,增强蜻蜓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使用改进后的蜻蜓算法,实现网络节点的聚类分簇;簇内节点根据能量、距离和位置因子动态选举簇头,改善簇头的质量;在数据传输阶段利用改进的蜻蜓算法建立簇间路由,综合考虑能量、距离和丢包率选择下一跳数据转发节点,优化传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传输可靠性,延长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蜻蜓算法 变异算子 边界控制 K均值聚类 网络寿命 数据传输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感辨识的双馈风力发电机三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7
作者 刘述喜 王子豪 +2 位作者 邓瑞祥 黄思源 程楠格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双馈风力发电机采用最优占空比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时,存在电压矢量方向固定、电流波动大、控制性能依赖电机参数准确性等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具有电感参数辨识功能的三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在每个扇区用三个基本电压矢量等效合成... 双馈风力发电机采用最优占空比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时,存在电压矢量方向固定、电流波动大、控制性能依赖电机参数准确性等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具有电感参数辨识功能的三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在每个扇区用三个基本电压矢量等效合成一个期望电压矢量,并采用交直轴电流无差拍方法计算矢量作用时间;随后,将合成的备选电压矢量代入预测模型,采用价值函数滚动寻优,输出最优电压矢量;此外,为提升系统参数鲁棒性,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电感参数,并将结果用于控制的计算中;最后通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相较于占空比模型预测控制,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动稳态性能,同时增强系统参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三矢量 电感辨识 递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在相电感偏差时的电流重构策略
8
作者 王涛 赵丛森 +1 位作者 谭长成 向和达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67-4583,共17页
针对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相电感值偏差导致现有电流重构方法精度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单电流传感器重构策略,实现在全占空比范围内交错电感偏差时各相电流的准确重构。首先,该文量化分析了相电感偏差对现有电流重构方法的影响,... 针对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相电感值偏差导致现有电流重构方法精度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单电流传感器重构策略,实现在全占空比范围内交错电感偏差时各相电流的准确重构。首先,该文量化分析了相电感偏差对现有电流重构方法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的电感偏差将导致重构电流产生高达18%的偏差。因此,该文进一步提出一种电感在线估算方法,通过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对直流母线电流多次采样,实时计算各相交错电感值。在此基础上,基于直流母线电流的采样值和估算电感值,构建在电流连续导通模式(CCM)和断续导通模式(DCM)下相电流重构的数学模型,实现相电流的准确重构。最后,搭建一套三相交错并联变换器样机,实验对比分析了在相电感偏差时所提出的电流重构策略和已有的电流重构方法的重构效果,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出的重构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变换器 电流重构 电感偏差 单电流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型螺线管线圈单管逆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奕 郭科 +2 位作者 郭强 王雩语 谢诗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1-174,共14页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耦合机构发生偏移和偏转时,存在耦合系数和效率急剧下降的问题。该文面向中小功率无线充电应用,设计了一种单磁通回路网格型螺线管(GFSP)磁耦合机构,磁场均匀分布兼具抗偏移和抗偏转性能。此外针对补偿拓扑构建了一...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耦合机构发生偏移和偏转时,存在耦合系数和效率急剧下降的问题。该文面向中小功率无线充电应用,设计了一种单磁通回路网格型螺线管(GFSP)磁耦合机构,磁场均匀分布兼具抗偏移和抗偏转性能。此外针对补偿拓扑构建了一种单管逆变P#LCC-S谐振网络拓扑结构,在保留传统LCC-S补偿网络性能的同时有效简化电路结构。首先,建立磁动势模型,揭示机构不同空间位置磁场分布规律,并对机构参数进行优化;其次,建立双路P#LCC-S谐振网络电路等效模型,推导出在发射线圈激励电流恒定及输出电压恒定状态下的谐振元件参数配置条件;最后,搭建一台300 W实验样机,分别在XOY平面偏移±120 mm,Z轴偏移50~100 mm,绕Z轴偏转0°~90°范围内,样机的耦合系数保持率始终高于50%,传输效率大于80%,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系统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P#LCC-S GFSP磁耦合机构 抗偏移和抗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流源型PWM整流器的双矢量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森 杨奕 +2 位作者 郭强 马雯 黄勇军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25,共10页
电流源型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因其网侧存在LC滤波器,系统的控制难度增加。传统直接功率控制策略下的整流器功率波形存在脉动,因模型预测控制具有卓越的动态特性以及直观的控制规律,采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Mod... 电流源型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因其网侧存在LC滤波器,系统的控制难度增加。传统直接功率控制策略下的整流器功率波形存在脉动,因模型预测控制具有卓越的动态特性以及直观的控制规律,采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Model predictive direct power control,MPDPC)对传统控制策略进行改进。首先建立了三相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每个采样周期内的功率变化率,并推导出相邻采样周期之间的功率关系,然后给出基于单矢量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双矢量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并优选出两个电流矢量,计算在一个采样周期内的作用时间,并对其进行修正。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型整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双矢量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下电流源型PWM整流器改进型无差拍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蕙蕙 何黎鹏 +3 位作者 郭强 黄勇军 胡前云 张越飞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7,共9页
三相电流源型PWM整流器运行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引起直流侧及网侧电流存在大量低次谐波,势必对后级变换器供电稳定性、安全性等存在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首先建立整流器数学模型,推导出不平衡电网下直流侧电压和网侧电流表达式,揭... 三相电流源型PWM整流器运行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引起直流侧及网侧电流存在大量低次谐波,势必对后级变换器供电稳定性、安全性等存在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首先建立整流器数学模型,推导出不平衡电网下直流侧电压和网侧电流表达式,揭示出系统直流侧和网侧电流产生低次谐波的机理。其次,根据瞬时功率理论设计内环电流参考指令,并利用无差拍控制实现网侧电流对参考电流的跟踪。然而传统无差拍控制存在延时问题,将影响网侧电流的跟随性能,造成电能质量下降。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网侧电流内环改进型无差拍控制,利用两步预测法补偿系统延时。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仿真模型,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抑制直流侧和网侧电流低次谐波,实现网侧电流正弦化和直流侧电压稳定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型PWM整流器 不平衡电网电压 改进无差拍控制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源型PWM整流器改进预测滑模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勇军 李山 郭强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针对三相电流源型整流器(Current source rectifier,CSR)拓扑提出了一种改进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在CSR交流侧,对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进行了优化预测算法,减小了程序计算负担;其次,在CSR直流侧,采用滑模控制得到网侧有功功率参考值,... 针对三相电流源型整流器(Current source rectifier,CSR)拓扑提出了一种改进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在CSR交流侧,对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进行了优化预测算法,减小了程序计算负担;其次,在CSR直流侧,采用滑模控制得到网侧有功功率参考值,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针对CSR交流侧LC滤波器容易产生谐振的问题,所提控制策略的代价函数增加了有源阻尼约束项;采用龙伯格状态观测器观测CSR交流侧电容电压,减少了传感器的使用。基于功率流的定量分析生成网侧电流参考,使得整流器能够在不平衡电网电压的情况下能实现恒定输出电流、网侧电流正弦化和高输入功率因数。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与样机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 状态观测器 电网电压不平衡 有源阻尼 滑模控制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和声搜索的配电网WSNs多路径QoS路由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佳 季泽宇 +1 位作者 王佳豪 彭瑞召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2-280,共9页
针对智能配电网(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SDN)中无线通信数据传输不可靠且网络寿命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和声搜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多路径QoS路由算法(Multipath QoS routing algorithm,MQRA)... 针对智能配电网(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SDN)中无线通信数据传输不可靠且网络寿命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和声搜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多路径QoS路由算法(Multipath QoS routing algorithm,MQRA)。首先,分析配电网的通信需求并建立数据传输模型;然后,针对无线传感器路由问题的特点对和声搜索算法(Harmony search,HS)做出改进;再将其自适应参数公式进行改进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通过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构建前传区域来优化转发节点集以避免数据回传,提升算法的运行效率;最后,在初始和声库生成阶段,综合考虑距离、丢包率以及节点剩余能量来改进轮盘法中的概率公式。仿真结果表明MQRA算法能有效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提升数据可靠性并均衡节点能耗延长网络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智能配电网 和声搜索 路由算法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CM下的漏极反馈反激变换器在PFM峰值电流模式控制下的稳定性分析
14
作者 曹萱 程鹏铭 +2 位作者 杨奕 张文鑫 管云杰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2,共9页
针对原边反馈反激变换器具有辅助绕组而成本偏高的问题,基于原边反馈与峰值电流控制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开关管漏极反馈的反激变换器模型。与原边反馈反激变换器相比,漏极反馈反激变换器能够减少变压器辅助绕组,降低了成本,且具有较高... 针对原边反馈反激变换器具有辅助绕组而成本偏高的问题,基于原边反馈与峰值电流控制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开关管漏极反馈的反激变换器模型。与原边反馈反激变换器相比,漏极反馈反激变换器能够减少变压器辅助绕组,降低了成本,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首先,对此漏极反馈反激变换器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漏极采样方法。其次,基于开关网络模型法对工作在断续导通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下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FM)的漏极反馈反激变换器进行了小信号建模并进行补偿设计。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模型验证其正确性;最后搭建试验平台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漏极反馈反激变换器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极反馈反激变换器 PFM 建模 高精度采样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频率调制的高增益隔离型软开关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17
15
作者 章治国 刘俊良 +1 位作者 郭强 陈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6-305,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脉冲频率调制(PFM)的高增益隔离型软开关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在反激变换器基础上,集成了有源钳位单元和准倍压结构,在实现高增益的同时,所有功率管均具有软开关的特性,且电路结构简单。与脉宽调制(PWM)方式相比,采用PFM的... 提出一种基于脉冲频率调制(PFM)的高增益隔离型软开关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在反激变换器基础上,集成了有源钳位单元和准倍压结构,在实现高增益的同时,所有功率管均具有软开关的特性,且电路结构简单。与脉宽调制(PWM)方式相比,采用PFM的控制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功率管上的电流应力,有助于提升变换器效率。详细分析PFM方式下的高增益软开关变换器拓扑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并对PFM和PWM的策略及特性分别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搭建一台160W、45V/380V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 软开关 脉冲频率调制 零电压开通 零电流关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开关序列的PWM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6
作者 肖蕙蕙 魏苏东 +2 位作者 郭强 李山 兰紫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665-3675,3700,共12页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策略通过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对有限开关状态遍历寻优,得到当前周期的最优开关状态作用于系统。但由于开关频率不固定,造成系统谐波频谱分散,增加了滤波器设计难度。该文以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在...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策略通过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对有限开关状态遍历寻优,得到当前周期的最优开关状态作用于系统。但由于开关频率不固定,造成系统谐波频谱分散,增加了滤波器设计难度。该文以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模型预测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矢量合成的优化开关序列模型预测控制(OSS-MPC)策略,在保证系统控制精度的同时,针对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系统计算量大、开关频率不固定的问题提出改进,通过对有限控制集优化,减小系统计算量;以多矢量合成为基础,通过开关序列重新排列解决开关频率不固定造成的网侧电流频谱分布不均问题。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仿真实验并搭建测试样机,在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对比的基础上,增加与现有改进策略空间矢量调制模型预测控制(SVM-MPC)的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该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 整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多矢量合成 有限控制集 开关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交错并联双向直流变换器无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山 赵瑜 +1 位作者 郭强 付明朝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4-902,共9页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双向直流变换器均流策略中,控制环路多、电流检测电路设计复杂的缺点,基于传统单闭环电压型控制方法,提出一种无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策略。以变换器降压模式为例,根据戴维宁定理建立其等效电阻电路模型,通过分析相间电...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双向直流变换器均流策略中,控制环路多、电流检测电路设计复杂的缺点,基于传统单闭环电压型控制方法,提出一种无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策略。以变换器降压模式为例,根据戴维宁定理建立其等效电阻电路模型,通过分析相间电流与等效电阻、有效占空比的关系,明确了相间电流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阻抗失配。为了消除其引起的电流不均衡,以任意一相为基准,推导出其余两相应补偿的占空比△D。同时给出了无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系统控制环路的设计方法,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对控制器离散化处理,并对开关节点处占空比失配进行了补偿,避免因电流传感器精度低和设计不足对变换器的影响。仿真和在25 kW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各种失配与不同负载下,均流性能表现良好,稳压精度高,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变换器 均流 无电流传感器 数字控制 占空比补偿 等效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改善直流链电流纹波的电流源型整流器扇区优化调制策略 被引量:9
18
作者 肖蕙蕙 周琛力 +2 位作者 郭强 李山 周青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250-5260,共11页
电流源型整流器采用十二扇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可缩短器件换流过程并减小开关损耗,但整流器在运行时直流链电流纹波较大,而采用增大电感值的方法抑制电流纹波会增大电感的损耗和体积,影响系统整体运行性能。为此,该文首先提出一... 电流源型整流器采用十二扇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可缩短器件换流过程并减小开关损耗,但整流器在运行时直流链电流纹波较大,而采用增大电感值的方法抑制电流纹波会增大电感的损耗和体积,影响系统整体运行性能。为此,该文首先提出一种适用于宽范围运行情况下直流链电流纹波的优化调制策略。其次,基于十二扇区实现机理和电感电流纹波产生原理,通过所提出的电流纹波分析模型推导分析电流纹波表达式,并深入对比分析两种调制策略的直流链电流纹波峰值分布规律。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型整流器 优化调制 直流链电流纹波 十二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单电流传感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19
作者 郭强 李山 +1 位作者 谢诗云 杨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4-975,共12页
针对多相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相间均流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具有动态均流能力的单电流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变换器工作模态建立全息数学模型,深入分析造成相间电流不平衡的成因,推导出稳态下各相电流与寄生电阻、负载电流及占空比解... 针对多相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相间均流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具有动态均流能力的单电流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变换器工作模态建立全息数学模型,深入分析造成相间电流不平衡的成因,推导出稳态下各相电流与寄生电阻、负载电流及占空比解析表达式。其次,考虑器件非理想特性,利用恒定占空比交替测试法估算各相寄生电阻;将电压环控制器输出量作为基准值,引入占空比补偿因子实现相间电流均衡。然后,基于系统小信号模型利用频域法对控制环路进行分析,辅助Matlab/SISO设计工具,优化控制器零点位置与环路增益,并利用根轨迹研究负载变化对系统稳定性影响;同时增加负载电流前馈补偿环路以降低输出阻抗,进一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最后,搭建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数字控制实验样机进行稳态与动态测试,其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变换器 单电流传感器 均流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流源型PWM整流器直流侧电压的多环路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郭强 周琛力 李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51-2063,共13页
三相电流源型PWM整流器作为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有源前端时,因网侧LC滤波环节和直流侧电容的存在使系统控制难度增加。首先,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电压定向数学模型,通过控制网侧电流d轴与q轴分量,完成系统有功、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其次... 三相电流源型PWM整流器作为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有源前端时,因网侧LC滤波环节和直流侧电容的存在使系统控制难度增加。首先,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电压定向数学模型,通过控制网侧电流d轴与q轴分量,完成系统有功、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其次,基于相量法提出一种电容电流补偿方法,仅构建电容电压前馈通道,实现间接电流控制策略下功率因数校正;然后,采用电容电压反馈有源阻尼法对网侧LC谐振进行抑制,详细分析反馈增益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此外,该文通过在内环引入直流侧电感电流反馈以及阻尼因子,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之后,利用频域法与根轨迹法对整个控制环路进行分析,辅助Matlab/SISO设计工具,在离散域中直接优化设计控制器零点位置与环路增益;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型整流器 多环路 有源阻尼 功率因数补偿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