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区域差异及时空演进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德祥 傅钰欣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7,共11页
[目的]探析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进特征,为优化金融支持、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提供量化支撑。[方法]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构建五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评价指标体... [目的]探析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进特征,为优化金融支持、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提供量化支撑。[方法]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构建五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分析全国和四大地区的区域性、时序性及其演变特征,同时运用莫兰指数和马尔可夫模型考察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演进趋势。[结果]各维度水平均得到提高,且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分布格局和中部>东北>西部>东部的提升速度;全国总差异扩大,存在不均衡现象,组间差异是造成总差异的关键;全国、东部和中部省际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在扩大,西部绝对差异变化不明显,东北部绝对差异在减小,且四大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另外,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水平向上转移概率高于向下转移概率。[结论]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水平呈上升态势,且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与溢出效应,未来应控制区域间差距,促进均衡协调发展,加强合作共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 乡村全面振兴 区域差异 时空演进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金融化与城镇化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解 被引量:6
2
作者 姜松 王钊 刘晗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83,共14页
在理论分析经济金融化影响城镇化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并采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解的方法来探寻经济金融化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效应及特征。研究发现,经济金融化对本区域城镇化的影响... 在理论分析经济金融化影响城镇化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并采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解的方法来探寻经济金融化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效应及特征。研究发现,经济金融化对本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着倒"U"型的非线性转换特征。当经济金融化水平未达到倒"U"型曲线的顶点以前,对该区域城镇化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而其跨越"U"型曲线的顶点后,对该区域城镇化发展的负面效应便开始显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对邻近区域城镇化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并不显著,而是存在显著的、线性的负向关系,会制约邻近区域城镇化的发展。此外,工业化和农业人力资本两个控制变量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城镇化影响效应均显著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金融化 城镇化 空间计量 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金融化背景下管理者自信对实业投资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传英 王文涛 曹丹丹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10期108-116,共9页
经济金融化加速形成过程中实业投资率稳健下降引起社会的普遍焦虑,但该谜题尚未真正破解。本文构建包括7个维度的管理者自信评价体系,并采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管理者自信影响实业投资行为的研究假设。研究发现,整体而... 经济金融化加速形成过程中实业投资率稳健下降引起社会的普遍焦虑,但该谜题尚未真正破解。本文构建包括7个维度的管理者自信评价体系,并采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管理者自信影响实业投资行为的研究假设。研究发现,整体而言,管理者自信抑制企业的实业投资。但是,适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进行实业投资,而管理者的过度谨慎与过度自信将削弱实业投资意愿,导致管理者自信与实业投资呈现出"倒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金融化 实业投资 管理者自信 倒U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谢非 周美玲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7期35-50,共16页
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新机遇,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2013—2019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的支持效应。研究发... 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新机遇,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2013—2019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的支持效应。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是实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且对产业数字化绿色发展的贡献作用更大;绿色金融对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绿色金融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助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在绿色金融与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断提高,绿色金融对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的推动作用呈“倒U型”关系。因此,建议我国应加快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构建以绿色金融为核心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实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的绿色金融政策,加快构建东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季度动态面板的实证 被引量:8
5
作者 姜松 周虹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5,共6页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季度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从经济增长角度揭示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互联网金融发展已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但在滞后一期后,互联网金融发展和货币政策交互...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季度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从经济增长角度揭示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互联网金融发展已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但在滞后一期后,互联网金融发展和货币政策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显著为正,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据此,本文认为新时期货币政策应继续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此外,消费水平、投资水平和财政政策及其滞后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需要注意的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当期和滞后一期后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动态面板模型 宏观审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洋 雷俐 肖伶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3,共6页
文章立足国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基于供需两侧的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指标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国内国际双循环分解方法,并利用2007-2019年的ADB-MRIO数据,对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行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研究表... 文章立足国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基于供需两侧的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指标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国内国际双循环分解方法,并利用2007-2019年的ADB-MRIO数据,对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行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经济供给侧国内循环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而需求侧国内循环的占比呈上升趋势;综合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及农业贸易增加值分解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循环依赖程度在90%左右;从国际比较角度来看,2019年中国依赖于国内循环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占比在全球62个主要经济体中处于第5位,若单纯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增经济流量看,在数量上农业经济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国内国际双循环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的潜在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洋 朱永涵 刘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133,共3页
文章运用亚开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从结构洞理论视角来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的潜在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入世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面临的潜在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2)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影响... 文章运用亚开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从结构洞理论视角来分析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的潜在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入世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面临的潜在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2)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下,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的潜在风险出现反弹态势,但风险可控;(3)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在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都面临一定程度的外部风险。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农业经济外循环潜在风险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外循环 结构洞理论 潜在风险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质量及协调性研究
8
作者 苏理云 张彤 +3 位作者 曾诗懿 彭俊杰 李湘靖 邱冬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2-332,共11页
选取2006—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16个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人口与经济之间的时空协调性、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探究各驱动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剖析社会发展质量、城市群结构发展空间分布格局等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人口发展协调指... 选取2006—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16个市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人口与经济之间的时空协调性、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探究各驱动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剖析社会发展质量、城市群结构发展空间分布格局等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人口发展协调指数整体呈现震荡式分布态势,2020年,城市耦合协调度基本高于0.8;(2)仅有人均GDP、对外开放水平对其经济指数具有明显促进作用;(3)社会发展格局呈现“核心高,中部、东北部低”的空间差异;(4)城市规模质量由2006年极度集中(D=2.05)降至2020年的相对均衡(D=1.08),整体规模表现为以成都和重庆为联系中心的放射状非均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CCDM-ESDA模型 SAR模型 分形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分析师网络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勇 刘婷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共13页
本文以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共同分析师网络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分析师网络发挥的资金渠道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表现为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和提高商业信用融资;同时,共同分析师... 本文以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共同分析师网络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分析师网络发挥的资金渠道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表现为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和提高商业信用融资;同时,共同分析师网络发挥的技术渠道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产出,表现为对联结企业专利的引用以及创新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吸收能力越强的企业,共同分析师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越大;相较于高技术企业,非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更容易被共同分析师网络中心度影响。本文既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拓展了证券分析师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范畴,又为发掘共同分析师网络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分析师网络 社会网络 创新投入 创新产出 网络中心度 结构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回流能带动农村消费升级吗?——基于外出务工经历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福波 张应良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就业创业,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正发生结构性变迁。基于外出务工经历视角,本文使用2014—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回流对农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回流劳动力消费水... 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就业创业,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正发生结构性变迁。基于外出务工经历视角,本文使用2014—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回流对农村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回流劳动力消费水平和结构升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回流劳动力消费升级存在代际差异,主要对第一代回流劳动力消费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新生代影响不显著;第三,外出务工经历可通过内部和外部“习惯形成”两条路径促进消费升级;第四,农村劳动力回流对一般村民消费具有正向扩散效应。本文为优化农村居民消费政策提供了可能的新视角,且为农村劳动力回流对回流地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回流 外出务工经历 农村居民消费 习惯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驾马车”对广西经济重心空间迁移的拉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婷 李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1,36,共6页
以往对"三驾马车"认知停留在其对经济增长的增量影响,缺乏空间方向概念。由此,以经济重心作为衡量经济空间结构的指标,并以广西为例,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视角出发,通过重心和灰色关联度模型... 以往对"三驾马车"认知停留在其对经济增长的增量影响,缺乏空间方向概念。由此,以经济重心作为衡量经济空间结构的指标,并以广西为例,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视角出发,通过重心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比分析"三驾马车"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化路径,进一步揭示三大拉力对经济重心空间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14年广西经济重心迁移路径呈"S"型,2010,2013年分别为重心空间转向的拐点;在空间位置方面,与经济重心邻近程度由高至低依次是消费重心、投资重心和出口重心;在迁移路径方面,消费重心的移动距离最小且变动较为稳定;出口重心的移动距离最大,整体上呈往西南方向迁移态势;投资重心与经济重心的迁移路径在2009年以后的走势较为一致。在拉力作用方面,"三驾马车"对经济重心在不同阶段及不同方向上的影响强弱不一,整体而言是投资大于消费大于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驾马车 经济重心 灰色关联度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新常态下环境规制对政治关联丧失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建伟 张智文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7期53-64,共12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环境规制及政治关联丧失的双重背景下企业创新亟须改变,结合波特假说,综合采用DID和DDD差分法检验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环境规制对政治关联丧失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联丧失促进企业增...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环境规制及政治关联丧失的双重背景下企业创新亟须改变,结合波特假说,综合采用DID和DDD差分法检验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环境规制对政治关联丧失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联丧失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政治关联丧失层级越高,越能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环境规制阻碍政治关联丧失层级较高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但总体上在短期内不能显著促进政治关联丧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政治关联丧失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用实证检验进一步丰富了波特假说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环境规制 政治关联丧失 研发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新能源贸易对人民币跨境结算影响研究
13
作者 谢非 吴朝芬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135,共15页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贸易与金融协同发展对推进人民币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体系建设有现实意义。依据国际贸易和货币选择等理论,收集整理2012—2023年我国与东盟十国新能源国际贸易相关数据,运用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中国...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贸易与金融协同发展对推进人民币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体系建设有现实意义。依据国际贸易和货币选择等理论,收集整理2012—2023年我国与东盟十国新能源国际贸易相关数据,运用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中国—东盟新能源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新能源产业对东盟有明显的先发优势,新能源贸易发展水平提升对人民币跨境结算有正向促进作用;新能源贸易发展水平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促进作用与双边汇率波动率呈负相关;中国—东盟新能源国际贸易水平对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新能源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大于门槛值时才会对人民币跨境结算有促进作用。因此,我国需迭代创新新能源核心技术,巩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技术领先优势;以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为依托,强化新能源通道贸易量与质的升级,实现中国—东盟新能源贸易规模效率倍增目标;将中国—东盟新能源交易货币锁定人民币,适时推出“新能源+人民币”东盟计价和结算体系;以新能源贸易为载体,构建起东盟区域人民币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国际贸易 人民币跨境结算 东盟十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综合效应再审视——基于流动性创造效率的视角
14
作者 谭姝颖 刘孔旺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81,共12页
既有研究虽从多视角探讨银行数字化转型效应,但在综合效应层面,尚未有效回应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否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这一核心问题。流动性创造水平为刻画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2010—2021年中国246家银行数据,... 既有研究虽从多视角探讨银行数字化转型效应,但在综合效应层面,尚未有效回应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否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这一核心问题。流动性创造水平为刻画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2010—2021年中国246家银行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测度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并实证分析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综合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与流动性创造效率之间呈现显著的U形关系;(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业务多样化、信息不对称和资金配置效率三条路径对流动性创造效率产生作用;(3)异质性分析显示,战略数字化与管理数字化对流动性创造效率具有U形作用,业务数字化效应尚不显著,同时,数字化转型的U形效益主要体现在大型、强市场势力银行中;(4)拓展分析显示,流动性创造效率提升在缓解银行个体尾部风险的同时增强了系统关联风险,呈现出“双刃剑”效应,但总体上有助于抑制系统性风险。研究揭示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短期阵痛的客观性与服务实体经济效益的非线性演进规律,为金融科技如何赋能实体经济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为差异化数字化转型路径与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流动性创造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率偏好影响下的经济增长
15
作者 张荣 张华 任庆忠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6,共16页
在传统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将“经济增长率偏好”显式地引入到效用函数,从理论上分析这种因喜欢高增长率的偏好对经济所产生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许多结果与直观想象是有差异的.它对稳态消费的影响并不像预期那样是单调递增的,适... 在传统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将“经济增长率偏好”显式地引入到效用函数,从理论上分析这种因喜欢高增长率的偏好对经济所产生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许多结果与直观想象是有差异的.它对稳态消费的影响并不像预期那样是单调递增的,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偏好才可以使得稳态消费超过传统模型中的稳态消费;如果初始资本存量已经比较高,那么经济增长率偏好的上升反而会使得总效用降低;经济收敛速度在稳态附近随经济增长率偏好的上升将变得更缓慢;时间偏好等参数对稳态资本存量的影响也不再具有单调性.研究结果说明,政府过度地追求高经济增长率或不顾发展阶段一味地偏好经济增长率,都可能会带来产能过剩、总效用降低等负面影响;通过诸如“晋升锦标赛”等反映经济增长率偏好的激励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其作用可能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率偏好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晋升锦标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供应链集成:“损失规避”抑或“机遇预期”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爽 王生年 王文涛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9-110,共12页
基于2007—2019年我国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从“损失规避”与“机遇预期”两种效应角度,深入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供应链集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阻碍企业供应链集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引致企业经营... 基于2007—2019年我国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从“损失规避”与“机遇预期”两种效应角度,深入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供应链集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阻碍企业供应链集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引致企业经营风险及融资约束水平上升,进而抑制供应链集成。进一步分析表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能够有效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供应链集成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非国有及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而言,这种弱化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供应链集成 经营风险 融资约束 地区金融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精神、市场结构竞争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6
17
作者 付彤杰 张衔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5-72,共8页
借鉴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精神、产业组织创新的经济发展思想,分析市场结构从垄断向竞争演进过程中企业竞争行为的经济增长效应,采用每万人企业单位数衡量我国31个地区的市场结构,对2014—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第... 借鉴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精神、产业组织创新的经济发展思想,分析市场结构从垄断向竞争演进过程中企业竞争行为的经济增长效应,采用每万人企业单位数衡量我国31个地区的市场结构,对2014—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市场结构竞争演进产生了正向的经济增长效应;第二,创新在市场结构竞争化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从经济结构视角和产业组织层面理解经济增长,更加全面客观评价国有企业贡献,深刻理解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强反垄断和破除地方行政垄断,持续发挥市场结构竞争演进的经济增长效应,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等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市场结构 经济增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销售努力促进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兼与研发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付彤杰 张衔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3-59,107,共8页
通过引入销售努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销售努力促进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机制,基于中国各地区工业统计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测算销售努力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结果显示:销售努力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在网购... 通过引入销售努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销售努力促进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机制,基于中国各地区工业统计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测算销售努力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结果显示:销售努力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在网购快速发展时期较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较小;销售努力的产出弹性为正且大于研发的产出弹性;销售努力通过回顾旁侧效应推动了批发零售业等部门增长;销售努力对消费在GDP中占比上升具有推动作用。研究结论对鼓励企业加大销售努力投入、提高销售服务质量、打击虚假广告促销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售努力 经济增长 广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给金融行业带来的机遇、挑战及问题 被引量:36
19
作者 邱冬阳 蓝宇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9,共12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掀起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本文介绍了ChatGPT的基本情况和功能应用,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ChatGPT类人工智能给金融行业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掀起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本文介绍了ChatGPT的基本情况和功能应用,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ChatGPT类人工智能给金融行业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研究认为,数据是连接ChatGPT类人工智能与金融行业的“桥梁”,ChatGPT类人工智能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等能力给金融行业在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市场洞察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复杂性和技术缺陷等方面带来了挑战。ChatGPT类人工智能与金融行业相结合的过程中存在金融数据确权与安全问题、金融数据的数量与质量问题。最后,基于金融行业更好应用ChatGPT类人工智能,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 大数据 金融科技 风险管理 数字经济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资本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企业创新驱动路径视角 被引量:34
20
作者 王文涛 曹丹丹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84,共13页
中国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新的创新驱动路径亟需拓展。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得互联网的"资本化"趋势愈发凸显,而互联网资本对民营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尚是一个缺口。本文基于能力观视角界定互联网资本的... 中国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新的创新驱动路径亟需拓展。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得互联网的"资本化"趋势愈发凸显,而互联网资本对民营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尚是一个缺口。本文基于能力观视角界定互联网资本的理论内涵,从接入可及性和使用效用性两个维度构建互联网资本的评价体系,并采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本文的理论假设。研究发现,互联网资本具有促进民营企业创新的积极效应,且互联网使用效用性的创新效应更为明显。此外,健全的制度环境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互联网资本的包容性创新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制度环境尚未健全的不足。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互联网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并为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有效落地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资本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包容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