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传感光纤光传输与折射率敏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国华 陶奕霏 +2 位作者 许愿 丁超 解泉华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3-827,共5页
为了提高光纤倏逝波传感器的灵敏度,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传感光纤。传感光纤由传统塑料光纤+新型阶跃光纤(折射率由纤芯向包层阶跃增大)+传统塑料光纤级联而成。新型阶跃光纤为倏逝波传感器的敏感区,光纤纤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构成... 为了提高光纤倏逝波传感器的灵敏度,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传感光纤。传感光纤由传统塑料光纤+新型阶跃光纤(折射率由纤芯向包层阶跃增大)+传统塑料光纤级联而成。新型阶跃光纤为倏逝波传感器的敏感区,光纤纤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构成,包层由聚砜与GeO_(2)混合物构成。利用几何光学分析了光纤光传输特性,实验测试了光纤光传输特性及其对外界折射率敏感特性。结果表明,当新型阶跃光纤包层中GeO_(2)掺杂质量分数为1.5%,涂覆层厚为200μm时,传感光纤具有较好的光谱传输质量及高的折射率响应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光纤 倏逝波 光传输 折射率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发光发热光分频利用光纤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靳越 巫涛江 +1 位作者 李玉洁 吴德操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1-795,共5页
该文利用光热转换六硼化镧(LaB6)、加拿大树脂、纳米SiO2,制备了不同掺杂含量的LaB6-SiO2-加拿大树脂溶胶,并涂敷在塑料光纤表面,构成了光致发光发热光分频利用光纤。测试了LaB6颗粒的吸收光谱及升温速率,LaB6掺杂含量与涂敷层厚度对光... 该文利用光热转换六硼化镧(LaB6)、加拿大树脂、纳米SiO2,制备了不同掺杂含量的LaB6-SiO2-加拿大树脂溶胶,并涂敷在塑料光纤表面,构成了光致发光发热光分频利用光纤。测试了LaB6颗粒的吸收光谱及升温速率,LaB6掺杂含量与涂敷层厚度对光纤表面发光发热性能的影响。LaB6在波长为510~650 nm时出现弱吸收,用于光辐射;LaB6对其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光呈现出强吸收,用于产热。当LaB6的质量分数为0.30%,涂敷层厚为200μm时,光纤表面发光发热的均匀性最佳,观测点的平均发光强度及平均升温速率分别达到26.59μW/cm^2和0.29℃/min,实现了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光分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硼化镧 塑料光纤 光热转换 光热辐射 光分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石墨修饰长周期光纤光栅的传感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石胜辉 王鑫 +2 位作者 赵明富 吴德操 罗彬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05-2314,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GO)修饰的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传感器。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对LPFG表面进行羟基化处理,采用氢键结合的方式使GO固定在光栅表面,形成基于GO修饰的LPFG传感器。实验研究了GO-LPFG对外部折射率及温度的响应特性,结果... 提出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GO)修饰的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传感器。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对LPFG表面进行羟基化处理,采用氢键结合的方式使GO固定在光栅表面,形成基于GO修饰的LPFG传感器。实验研究了GO-LPFG对外部折射率及温度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该GO-LPFG的平均折射率灵敏度较未涂覆GO的LPFG提高1.09倍,温度灵敏度略有降低。随着光栅直径的减小,GO-LPFG的平均折射率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当光栅直径为108μm时,在折射率1.333~1.448内的平均波长和耦合强度折射率灵敏度分别约为38.99 nm/RIU和57.33 dB/RIU,与未采用GO修饰直径为108μm的LPFG及直径为125μm的GO-LPFG相比,其平均波长和耦合强度折射率灵敏度分别提高1.45,2.17,3.80和3.42倍。该GO-LPFG传感器在各种大分子量的病毒抗原蛋白、生物病菌等生物检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长周期光纤光栅 氧化石墨烯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蓉 钟用 +1 位作者 赵雅 巫涛江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6-730,共5页
为了提高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的灵敏度,该文利用商用塑料光纤、聚砜、二氧化锗(GeO_(2))和聚酰亚胺构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首先将长度为0.5 m的商用塑料光纤中心部分(长5 cm)包层去除,并弯曲成U形(弯曲半径为2 cm),再... 为了提高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的灵敏度,该文利用商用塑料光纤、聚砜、二氧化锗(GeO_(2))和聚酰亚胺构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首先将长度为0.5 m的商用塑料光纤中心部分(长5 cm)包层去除,并弯曲成U形(弯曲半径为2 cm),再将聚砜与GeO_(2)的混合物涂覆在商用光纤纤芯表面,然后将涂覆聚砜与GeO_(2)的塑料光纤在70℃下干燥10 h,最后涂覆上聚酰亚胺湿敏材料,在60℃下干燥后形成塑料光纤湿度传感器。实验研究了不同涂覆对塑料光纤传感器光传输特性及其灵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40℃、相对湿度10%RH~80%RH下,当塑料光纤纤芯直径为900μm、聚砜与GeO_(2)涂覆层厚200μm、聚酰亚胺湿敏膜厚20μm时,传感器对湿度的响应灵敏度可达到-0.9 nW/(1%RH),是将20μm聚酰亚胺湿敏材料涂覆在1500μm塑料光纤纤芯表面响应灵敏度的6.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光纤 聚砜 二氧化锗(GeO_(2)) 聚酰亚胺 湿度传感器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检测偏二氯乙烯的红外光纤倏逝波传感器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利民 刘洋 +3 位作者 钟用 巫涛江 李玉洁 贺媛媛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4-309,共6页
利用中红外光纤构建了一种在线准确检测偏二氯乙烯的红外光纤倏逝波传感器,该传感器由U形中红外光纤传感探头、偏二氯乙烯选择性敏感膜和超疏水膜构成。四氟乙烯敏感膜涂覆在U形区表面,超疏水膜涂覆在偏二氯乙烯敏感膜表面。U形传感器... 利用中红外光纤构建了一种在线准确检测偏二氯乙烯的红外光纤倏逝波传感器,该传感器由U形中红外光纤传感探头、偏二氯乙烯选择性敏感膜和超疏水膜构成。四氟乙烯敏感膜涂覆在U形区表面,超疏水膜涂覆在偏二氯乙烯敏感膜表面。U形传感器可增强光纤表面倏逝波强度,从而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敏感膜可实现对水体中偏二氯乙烯的选择性测量,提高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超疏水膜可抑制水分子对测量结果产生的负面影响。实验研究了偏二氯乙烯的特征吸收光谱,以及传感器对偏二氯乙烯的响应灵敏度、响应时间和选择敏感性。从理论上建立了传感器测量偏二氯乙烯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对偏二氯乙烯具有高选择敏感性,传感器灵敏度可达0.0021 abs/(mg·L^(-1)),响应时间为23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氯乙烯 中红外光纤 倏逝波 传感器 选择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质量动态监测光纤传感器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雅 钟用 +3 位作者 巫涛江 吴德操 李玉洁 赵杰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为了实现车辆质量实时、动态、准确地监测,利用弹簧隔振器、塑料光纤及钢板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质量实时监测光纤传感器。车辆质量信息采用光纤螺旋区域进行感知,隔振器通过螺丝对称地安装在高强度、高韧性钢板的4个角落,螺旋光纤传感器固... 为了实现车辆质量实时、动态、准确地监测,利用弹簧隔振器、塑料光纤及钢板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质量实时监测光纤传感器。车辆质量信息采用光纤螺旋区域进行感知,隔振器通过螺丝对称地安装在高强度、高韧性钢板的4个角落,螺旋光纤传感器固定在钢板的中心位置。实验研究了光纤螺旋圈数、光纤直径及车辆行驶速度对光纤传感器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传感器受车辆碾压后输出信号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当传感器光纤直径为2 mm,传感器螺旋间距为20 mm,传感器螺旋圈数为3圈,车辆质量为1143~3279 kg,车速为5~130 km/h时,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质量间具有线性关系,最大相对误差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光纤 弹簧隔振器 传感器 质量 实时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Φ-OTDR的光纤准分布式氢泄漏监测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树东 苏阳 +6 位作者 何光层 朱珏佩 彭文英 宫贺 杨永济 巫涛江 吴德操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2-786,共5页
为了有效监测氢气管道的氢泄漏,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的准分布式氢泄漏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首先去除单模光纤包层,接着在去除包层的光纤表面采用化学镀膜法镀上对氢气敏感的钯膜,其次在钯膜表面涂上一层疏水... 为了有效监测氢气管道的氢泄漏,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的准分布式氢泄漏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首先去除单模光纤包层,接着在去除包层的光纤表面采用化学镀膜法镀上对氢气敏感的钯膜,其次在钯膜表面涂上一层疏水溶胶,然后将涂覆有疏水溶胶的氢敏光纤安装在聚四氟乙烯槽中,最后采用Φ-OTDR分布式氢传感系统对氢气管道氢泄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光纤Φ-OTDR分布式氢传感系统能准确地对氢气管道周界氢浓度的微小变化做出快速响应,响应时间为60 s,位置分辨率达到50 mm,氢气浓度检测下限达到1000×10-6。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光纤Φ-OTDR的测量系统能对长距离、大范围内的氢气管道氢泄漏进行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 光纤 分布式检测 氢泄漏 氢敏钯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测量制动器工作温度的光纤传感器 被引量:1
8
作者 巫涛江 钟用 +3 位作者 赵雅 吴德操 林文茂 斯芸芸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0-133,共4页
为了非接触式测量提升系统制动器工作温度,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反射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由氧化石墨烯和石英光纤构成。氧化石墨烯作为温敏材料被涂覆在被测器件表面。光纤采用6芯结构,位于中心的光纤(纤芯直径Φ400μm)为光输出光... 为了非接触式测量提升系统制动器工作温度,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反射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由氧化石墨烯和石英光纤构成。氧化石墨烯作为温敏材料被涂覆在被测器件表面。光纤采用6芯结构,位于中心的光纤(纤芯直径Φ400μm)为光输出光纤,用于将光束入射到氧化石墨烯温敏薄膜表面;位于中心光纤外围的5根光纤(纤芯直径Φ192μm)为光接收光纤,用于接收从氧化石墨烯温敏薄膜表面反射回的光束。实验研究了氧化石墨烯温敏涂覆液浓度、氧化石墨烯温敏薄膜与光纤探头的间距及器件初始表面粗糙度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氧化石墨烯涂覆液质量浓度为0.15 g/mL,温敏薄膜与探头端面的间距为4 mm,金属表面初始粗糙度为3.4μm时,传感器灵敏度达到0.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测量 氧化石墨烯 光纤 温度传感器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与离子交换吸附耦合有效去除2,4,6-三氯苯酚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川宝 李林洋 +4 位作者 刘武锋 钟年丙 解泉华 钟登杰 常海星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87-1597,共11页
为了实现2,4,6-三氯苯酚(2,4,6-TCP)废水快速降解和氯离子去除,构建了光催化与离子交换吸附耦合系统。该系统由钌(Ru)、钼(Mo)双金属掺杂单晶体BiVO_(4)涂覆光催化石英空心光纤束和ZnAl-LDH-NO3涂覆石英光纤布构成。研究发现:RuO_(2)/Mo... 为了实现2,4,6-三氯苯酚(2,4,6-TCP)废水快速降解和氯离子去除,构建了光催化与离子交换吸附耦合系统。该系统由钌(Ru)、钼(Mo)双金属掺杂单晶体BiVO_(4)涂覆光催化石英空心光纤束和ZnAl-LDH-NO3涂覆石英光纤布构成。研究发现:RuO_(2)/Mo-BiVO_(4)光催化剂具有粒径小且呈多孔不规则多面体结构,有助于提高光催化剂比表面积,促进光电转换及电子转移,同时Ru和Mo掺杂可有效地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复合,促进氧化活性物质(·OH和·O-2)产生,提高BiVO_(4)光催化活性;RuO_(2)/Mo-BiVO_(4)涂覆光催化空心光纤束6 h对200 ml、80 mg/L 2,4,6-TCP去除率达到62.4%,是BiVO_(4)涂覆光催化空心光纤束的1.56倍。在pH为6.2、温度为35℃时,单独RuO_(2)/Mo-BiVO_(4)涂覆光催化空心光纤束6 h对2,4,6-TCP去除率提升至74.2%、COD去除率达到43.1%、脱氯率达到40.3%(液相氯离子浓度达到443.2μmol/L)。光催化与离子交换吸附耦合系统6 h对2,4,6-TCP、COD和氯离子去除率分别达到91.1%、53.8%和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三氯苯酚 光催化剂 石英空心光纤 氯离子吸附剂 石英光纤布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G传感器的新型重量动态监测装置
10
作者 赵雅 钟用 +3 位作者 巫涛江 吴德操 林文茂 斯芸芸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2-76,共5页
为了保障车用电梯安全运行,利用弹簧隔振器、缓冲垫、液压缓冲器、光纤Bragg光栅(FBG)及钢板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重量实时监测装置。车重信息采用FBG进行感知。隔振器对称的安装在高强度高韧性钢板表面,FBG固定在缓冲垫上。实验研究了传感... 为了保障车用电梯安全运行,利用弹簧隔振器、缓冲垫、液压缓冲器、光纤Bragg光栅(FBG)及钢板构建了一种新型的重量实时监测装置。车重信息采用FBG进行感知。隔振器对称的安装在高强度高韧性钢板表面,FBG固定在缓冲垫上。实验研究了传感装置对不同重量车辆的响应特性,传感器受车辆碾压后Bragg谐振中心波长漂移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温度和车速对传感装置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在25~60 ℃温度范围内,传感装置测量结果不受温度影响;当车辆重量为1143~3279 kg,传感装置的Bragg中心波长漂移量与重量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车速为5~30 km/h时,最大测量相对误差为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G 弹簧隔振器 车用电梯 重量 实时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