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嬗变 被引量:8
1
作者 赖雪梅 李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70,共4页
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和超时空的优势深刻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了解新媒体的特点,主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实现四个转向:教学观念从"以师为本&qu... 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和超时空的优势深刻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了解新媒体的特点,主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实现四个转向:教学观念从"以师为本"转向"以生为本";师生媒介素养从低水平的自发状态提升到高水平的自觉状态;教学资源从封闭和保守走向共享与开放;教学模式从单向度的平面模式转向多向度的立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意蕴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高石磊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0,共7页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维度对共同体做了科学区分,即前资本主义共同体(亚细亚共同体、古代共同体、日耳曼共同体)、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共同体、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共同体。马克思立足当下,论证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的不自足性,论述...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维度对共同体做了科学区分,即前资本主义共同体(亚细亚共同体、古代共同体、日耳曼共同体)、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共同体、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共同体。马克思立足当下,论证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的不自足性,论述了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共同体的虚假性和依附其上的自由、平等和正义的不真实性,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把共同体永恒化和普遍化的真实意图。人道主义共同体是自由人在理性的选择之后共同建构起来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不会对每个自治的人造成强制和伤害,共同体的运作是依靠每个人的赞同所产生的权威人来协调公共事务。共同体尊重成员的差异,成员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帮助可以完善每个人自身。现实的人总是生活在这样或那样的群体或共同体形式中,环顾今日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共同体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共同体 自由人联合体 和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文化发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剑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7,共5页
毛泽东文化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广泛参与型的文化发展主体思想、百花齐放型的文化发展格局思想、市场萌芽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思想、公益导向型的文化事业发展思想与自立主导型的文化开放发展思想。其文化发展思想呈现出突出的人民性、... 毛泽东文化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广泛参与型的文化发展主体思想、百花齐放型的文化发展格局思想、市场萌芽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思想、公益导向型的文化事业发展思想与自立主导型的文化开放发展思想。其文化发展思想呈现出突出的人民性、丰富的辩证性、有限的市场化、持续的普惠性和鲜明的中国化。毛泽东的文化发展思想对今天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化 发展 思想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发展制度思想研究
4
作者 胡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6-20,共5页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发展制度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广泛参与型的文化发展主体制度、一导多元型的文化思想发展制度、市场倾向型的文化产品生产制度、公益导向型的文化事业发展制度与...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发展制度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广泛参与型的文化发展主体制度、一导多元型的文化思想发展制度、市场倾向型的文化产品生产制度、公益导向型的文化事业发展制度与自立主导型的文化发展开放制度。其文化发展制度思想呈现出突出的人民性、丰富的辩证性、有限的市场化、持续的普惠性和鲜明的中国化。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制度思想对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文化发展制度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红色旅游的四种精神育人功能 被引量:3
5
作者 邹霞 何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3-94,共2页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人文精神为内涵,供旅游者参观游览和缅怀学习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其精神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着眼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砥砺青年...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人文精神为内涵,供旅游者参观游览和缅怀学习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其精神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着眼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砥砺青年力量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针对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精神教育,激发新型市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精神育人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文化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剑 徐茂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10期15-21,共7页
我国公共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包括全面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活质量理论。构建公共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应考虑系统化原则、科学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双向指标相结合原则。
关键词 公共文化 文化产业 现代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期间中共政权诉求路径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洪富忠 丁威 陈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71,共8页
革命以夺取政权为终极目标,实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归依。抗战期间,以国共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国共关系决定了中共政权诉求的非武力特征。中共在战时的政权诉求路径大致有三:未对中央权力分配提出明确诉求的自下而上地参加国民党各级政权... 革命以夺取政权为终极目标,实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归依。抗战期间,以国共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国共关系决定了中共政权诉求的非武力特征。中共在战时的政权诉求路径大致有三:未对中央权力分配提出明确诉求的自下而上地参加国民党各级政权;要求国民党遵循自身规划的"宪政"路径以实现参政目的;以先行解决中央政府权力分配为特征的"联合政府"路径。令人遗憾的是,中共的各种政权诉求路径均因国民党坚持一党训政体制而最终流产,国共最终以疆场胜负决定政坛结局的民国逻辑实现政权鼎革。深入考察中共战时政权诉求路径的历史演进,有助于理解中共战时政策、策略的灵机变化,也有助于我们洞察中共建政思想的演变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期间 中国共产党 政权诉求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评价指标研究
8
作者 徐茂华 冯颜利 马頔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28,共7页
文章通过对以人为本科学内涵的剖析和借鉴专家的研究成果,认为以人为本重点包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方面,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对一些核心的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权重的优化,进而研... 文章通过对以人为本科学内涵的剖析和借鉴专家的研究成果,认为以人为本重点包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方面,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对一些核心的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权重的优化,进而研究了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能更好地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评价指标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战地位的国际认同路径构建再思考
9
作者 丁威 洪富忠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2-147,325-326,共6页
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与国际认同是一个既密切相关但又互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自有其应有的国际地位。但是,受西方欧洲中心主义及自身原因,中国抗战地位的国际认同与我们的自我认知仍具有较大差距。... 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与国际认同是一个既密切相关但又互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自有其应有的国际地位。但是,受西方欧洲中心主义及自身原因,中国抗战地位的国际认同与我们的自我认知仍具有较大差距。提升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认同,需要采取多重路径加强对中国战时国际地位的研究,唯有如此,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抗战 国际地位 认同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理论及其在群众路线中的实现
10
作者 丁威 陈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129-134,共6页
当前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谋求利益,这是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和全党上下的"奋斗目标"。践行群众路线,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是我们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新发明",而是与时俱进的... 当前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谋求利益,这是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和全党上下的"奋斗目标"。践行群众路线,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是我们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新发明",而是与时俱进的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理论的丰富和深化,是这一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鲜活运用与发展。因此,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理论的深刻内涵,并以此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才能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物质利益理论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课程设置及其特色探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赖雪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69,共6页
对美国高校旨在培养研究生学术诚信品质与学术责任的四类课程进行介绍并分析了其特色,指出其学术诚信课程设置体系化、多元化,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关键词 美国 学术诚信 课程 RCR CITI O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陈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对敌斗争艺术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刚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8-152,共5页
陈毅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他坚定理想信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采取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和实施卓越非凡的对敌斗争艺术,发展了党的组织,保存和壮大了革命力量,沉重打击了敌人。今天在全面... 陈毅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他坚定理想信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采取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和实施卓越非凡的对敌斗争艺术,发展了党的组织,保存和壮大了革命力量,沉重打击了敌人。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陈毅和他的战友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毅 游击战争 斗争艺术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公共课程体系构建中专业课程要素的渗透
13
作者 黎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152,共3页
公共课程体系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规模很大,依据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而定,主要从思想政治、心理素质、文化修养、职业技能以及国防教育等方面入手,帮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全球化经济形势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更加强调敢于创新... 公共课程体系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规模很大,依据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而定,主要从思想政治、心理素质、文化修养、职业技能以及国防教育等方面入手,帮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全球化经济形势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更加强调敢于创新和挑战,其中扎实的专业知识成为必要条件。研究表明,构建新型高校公共课程体系迫切要求提升专业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公共课程体系的认知、束缚,从培养理念入手,坚持多元化和全方位开放的基本政策方针,合理化提升、优化专业知识以及课程结构,并且利用相应的课程效果评价体系,促进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的有机融合、共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 专业课程 多元化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的闪耀与泥土的清香——评印度电影《好运理发师》
14
作者 曲韵畅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2期55-56,共2页
印度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三汗”的天下,即沙鲁克.汗、阿米尔.汗、伊尔凡.汗。这三人的作品几乎就是印度电影的代名词。三人电影的风格题材,则大有不同。沙鲁克的作品以唯美的爱情题材居多,阿米尔以反映深刻的人物内心活动见长,伊尔凡... 印度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三汗”的天下,即沙鲁克.汗、阿米尔.汗、伊尔凡.汗。这三人的作品几乎就是印度电影的代名词。三人电影的风格题材,则大有不同。沙鲁克的作品以唯美的爱情题材居多,阿米尔以反映深刻的人物内心活动见长,伊尔凡则往往将目光聚焦于印度大生活背景下的普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发师 印度 电影 赛罕 泥土 爱情题材 闪耀 影片 内心活动 生活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