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皮渣生物吸附剂对Ni^(2+)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清华 全学军 +1 位作者 谭怀琴 桑雪梅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0-54,共5页
将新鲜柑桔皮渣分别经微波和气流干燥,制备了一系列柑桔皮渣生物吸附剂.将吸附剂用于吸附含镍废水,研究干燥方式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气流干燥吸附剂对N i2+的二级动力学常数比微波干... 将新鲜柑桔皮渣分别经微波和气流干燥,制备了一系列柑桔皮渣生物吸附剂.将吸附剂用于吸附含镍废水,研究干燥方式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气流干燥吸附剂对N i2+的二级动力学常数比微波干燥吸附剂的大.各吸附剂对N i2+的等温吸附曲线均能用Langmu ir和Freund lich等温吸附模型描述,采用微波干燥可增大饱和吸附容量,且微波强度越大,饱和吸附容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渣 吸附剂 NI2+ 吸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叶芬 蔡家利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第10期26-28,共3页
猪圆环病毒(PCV)是单链环状DNA病毒。它是近年来阻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因而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猪圆环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主要编码的蛋白质及其功能,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等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圆环病毒(PCV) 动物病毒 猪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楠 陈波水 +4 位作者 杨致邦 余瑛 黄伟九 苏善平 方建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753,共6页
以HVI 500润滑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3株菌,分别命名为SN0901,SN0902和SN0903.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含HVI 500润滑油培养液的ρ(CODCr),用以评价分离菌对润滑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由于润滑油降解而使... 以HVI 500润滑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3株菌,分别命名为SN0901,SN0902和SN0903.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含HVI 500润滑油培养液的ρ(CODCr),用以评价分离菌对润滑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由于润滑油降解而使培养液ρ(CODCr)降低,即3株菌均为HVI 500润滑油降解菌.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初步确定3株菌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博德特氏菌属(Bordetella).采用倾注平板法对不同温度下降解菌的菌落计数,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不同pH下培养液的ρ(CODCr).结果显示,温度和pH对菌株降解作用影响显著,3株菌最适宜的降解温度为30~34℃,pH为6.0~7.8,但每株菌的最适宜降解温度和pH稍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降解菌 基因序列比对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分离器脱氨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富平 全学军 +1 位作者 赵清华 赵天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86-1192,共7页
空气吹脱被广泛用于从废水中脱氨,但其过程效率有待提高。为了提高过程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气-液吹脱设备——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分离器(WSA),并以废水中氨的吹脱进行了实验。与传统的吹脱设备相比,WSA表现出较好的气-液传质性能,使氨的... 空气吹脱被广泛用于从废水中脱氨,但其过程效率有待提高。为了提高过程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气-液吹脱设备——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分离器(WSA),并以废水中氨的吹脱进行了实验。与传统的吹脱设备相比,WSA表现出较好的气-液传质性能,使氨的吹脱效率大大提高。在氨的吹脱过程中,液相温度和空气流量是影响吹脱过程中氨体积传质系数的主要因素。空气流量对于体积传质系数存在一个临界值,超过此值时,体积传质系数随空气流量增加而迅速增大。液相中存在的固体颗粒物对于吹脱过程的传质几乎没有影响。在该设备中没有填料,不存在堵塞问题,因而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分离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吹脱 脱氨 传质系数 空气旋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表面锌系磷化膜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焕方 张胜涛 +3 位作者 罗天元 全学军 许俊强 方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55,65,共6页
采用极化曲线分析方法(Tafel)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AZ31B镁合金在不同磷化时间及不同磷化温度条件下所形成的锌系磷化膜的防腐性能及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并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对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形成的磷化膜的... 采用极化曲线分析方法(Tafel)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AZ31B镁合金在不同磷化时间及不同磷化温度条件下所形成的锌系磷化膜的防腐性能及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并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对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形成的磷化膜的相组成以及磷化膜的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化时间及磷化温度对AZ31B镁合金磷化膜的防腐性能有较大影响,其最佳磷化时间为5min,最佳磷化温度为50℃;磷化膜的成分为Zn3(PO4)2.4H2O,Zn2Mg(PO4)2以及少量的单质Zn;在锌系磷化液中AZ31B镁合金中的Mg在微阳极发生溶解而Al没有溶解。此外还探讨了AZ31B镁合金表面的磷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 镁合金 防腐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玻璃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的弹性模量 被引量:9
6
作者 许俊强 全学军 +2 位作者 高伟斌 高焕方 吴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采用一步法制备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的复合材料(RPU)。不同长径比的玻纤增强RPU的性能差异显著。长径比为40的玻纤表现出最优的增强性能。当玻纤用量为10%时,长径比为20、40和100的玻纤增强材料的弹性模量分别为9.39MPa、10.5MPa和9.59M... 采用一步法制备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的复合材料(RPU)。不同长径比的玻纤增强RPU的性能差异显著。长径比为40的玻纤表现出最优的增强性能。当玻纤用量为10%时,长径比为20、40和100的玻纤增强材料的弹性模量分别为9.39MPa、10.5MPa和9.59MPa,其中长径比为40的玻纤增强材料的弹性模量比未增强的增加了55%,而长径比为20和100的玻纤增强分别为38.7%和41.7%;该材料增强的压缩弹性模量与拉伸弹性模量规律几乎一致。SEM图表明适宜长径比的纤维本身的拉伸强度对增强硬泡塑料的力学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硬质聚氨酯 力学性能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ZSM-5催化降解高浓度焦化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许俊强 全学军 +3 位作者 赵清华 高焕方 黄国文 李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4-176,178,共4页
采用湿式浸渍法制备非均相Fe/ZSM-5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进行高浓度难降解的焦化废水的催化氧化降解。最佳催化反应工艺条件如下: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75℃,H2O2的加入方式为分段滴加方式,H2O2与Fe/ZSM-5的用量关系为90mL/L:20g/L,反应... 采用湿式浸渍法制备非均相Fe/ZSM-5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进行高浓度难降解的焦化废水的催化氧化降解。最佳催化反应工艺条件如下: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75℃,H2O2的加入方式为分段滴加方式,H2O2与Fe/ZSM-5的用量关系为90mL/L:20g/L,反应的pH为4,最佳条件下焦化废水的CODCr值从原液的5080mg/L降低至约300mg/L,CODCr值的去除率高达约94%。采用低温液氮吸附脱附分析催化剂的织构参数,表明载Fe催化剂呈现典型的微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非均相 催化降解 焦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降解菌群的构建及其降解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楠 陈波水 +2 位作者 余瑛 黄伟九 方建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82-186,共5页
以HVI500矿物基础油为唯一碳源,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4株降解菌。探讨了4株菌的相互抑制作用和协同效应以构建同生菌群,测定了4株菌对HVI500矿物基础油的亲油性,初步确定菌株摄取基础油的方式。采用生物降解快速测定方法评定了N-月桂... 以HVI500矿物基础油为唯一碳源,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4株降解菌。探讨了4株菌的相互抑制作用和协同效应以构建同生菌群,测定了4株菌对HVI500矿物基础油的亲油性,初步确定菌株摄取基础油的方式。采用生物降解快速测定方法评定了N-月桂酰基甘氨酸、N-月桂酰基谷氨酸、N-油酰基甘氨酸和N-油酰基谷氨酸对HVI500矿物基础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菌相互无抑制但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菌株主要以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乳化润滑油的方式降解润滑油,添加脂肪酰基氨基酸能有效促进菌群对HVI500矿物基础油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生菌群 生物降解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细菌冷冻干燥条件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彭方毅 陈盛珍 +4 位作者 姜海蓉 陈远翔 蔡强 何苗 刘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0,共3页
发光细菌用于水质毒性快速检测时,使用冷冻干燥制剂复苏发光细菌非常必要。配制冷冻干燥保护剂时,采用较低浓度脱脂牛奶(质量分数分别为4%、6%、8%、10%、12%)以及NaCl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2.5%、3.0%)进行双因... 发光细菌用于水质毒性快速检测时,使用冷冻干燥制剂复苏发光细菌非常必要。配制冷冻干燥保护剂时,采用较低浓度脱脂牛奶(质量分数分别为4%、6%、8%、10%、12%)以及NaCl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2.5%、3.0%)进行双因素多梯度的实验,确定发光细菌的最佳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为12%脱脂牛奶以及2.0%NaCl溶液。采用复苏后的发光细菌,检测实际水样的毒性,结果与工业废水毒性评价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 冷冻干燥 水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诱导抗性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万能 全学军 肖崇刚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4-206,共3页
利用植物诱导抗性作用防治植物病害,具有系统性、持久性、前瞻性、可控性和预防性,还可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护环境。是现代植物病害防治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植物诱导抗性的机理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诱导抗性 植物病害 抗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固载环糊精的制备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久进 王远亮 +2 位作者 蔡开勇 陈忠敏 付春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139,共4页
采用N-酰化反应,将6-胺基-β-环糊精(β-CD-6-en)固载到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MPLA)大分子链上,合成得到新型环糊精高聚物(PLA-β-CD)。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差示扫描技术对该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按文中设计的合成路线能成功地将环... 采用N-酰化反应,将6-胺基-β-环糊精(β-CD-6-en)固载到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MPLA)大分子链上,合成得到新型环糊精高聚物(PLA-β-CD)。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差示扫描技术对该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按文中设计的合成路线能成功地将环糊精共价引入到MPLA中。静态水接触角检测表明PLA-β-CD与PLA相比,材料亲水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该材料兼具聚乳酸良好的力学强度和环糊精的独特分子结构,有望成为特具潜力的生物医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环糊精 固载 环糊精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改性聚乳酸及其体外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久进 王远亮 +1 位作者 谢家庆 林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2,共3页
环糊精改性聚乳酸(PLA-β-CD)是一种全生物降解的新型生物材料。考察了环糊精改性聚乳酸基生物材料的体外降解行为,包括材料在蒸馏水中的pH值变化和在pH=7.4 PBS中的失重率变化。结果表明,PLA-β-CD与PLA的降解行为相似,PLA-β-CD的分... 环糊精改性聚乳酸(PLA-β-CD)是一种全生物降解的新型生物材料。考察了环糊精改性聚乳酸基生物材料的体外降解行为,包括材料在蒸馏水中的pH值变化和在pH=7.4 PBS中的失重率变化。结果表明,PLA-β-CD与PLA的降解行为相似,PLA-β-CD的分子主链没有被破坏,没有出现引入酸酐导致材料酸性进一步增强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环糊精改性聚乳酸 体外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润滑油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楠 陈波水 +2 位作者 杨致邦 余瑛 黄伟九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4-939,共6页
以HVI500矿物基础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1株菌,命名为HVI0901。采用CODCr法测定了含HVI500矿物基础油培养液的COD值,由于HVI500矿物基础油被降解而使培养液的COD值降低,确定HVI0901为HVI500矿物基础油... 以HVI500矿物基础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1株菌,命名为HVI0901。采用CODCr法测定了含HVI500矿物基础油培养液的COD值,由于HVI500矿物基础油被降解而使培养液的COD值降低,确定HVI0901为HVI500矿物基础油降解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初步确定HVI0901属于戈登氏菌属(Gordonia)。采用倾注平板法计数不同温度条件下HVI0901的菌落,用CODCr法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HVI500矿物基础油培养液的COD值,探讨了温度和pH值对HVI0901降解基础油的影响。结果表明,HVI0901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的降解能力不同,在32℃、pH值为7.8时,其降解HVI500矿物基础油的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登氏菌属 生物降解 基因序列比对 化学需氧量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iO_2/PAC协同光催化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清华 叶长英 全学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9,共5页
采用简单方法制备RE-TiO2/PAC(RE代表稀土元素,PAC指粉末活性炭)光催化剂,用于焦化废水的光催化处理,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当m(PAC)∶m(TiO2)=1∶1时制备的稀土Nd-TiO2/PAC处理效果最好。考察了废水初始pH、有机物(COD)初始浓度、催... 采用简单方法制备RE-TiO2/PAC(RE代表稀土元素,PAC指粉末活性炭)光催化剂,用于焦化废水的光催化处理,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当m(PAC)∶m(TiO2)=1∶1时制备的稀土Nd-TiO2/PAC处理效果最好。考察了废水初始pH、有机物(COD)初始浓度、催化剂浓度、气体流量对Nd-TiO2/PAC光催化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初始COD为385mg/L、pH为9.82的焦化废水,在气体流量为0.5 L/h、催化剂质量浓度4 g/L时,光催化处理90 min后,COD去除率可达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光催化 稀土掺杂TiO2 活性炭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型免疫胶体金诊断试纸条的制备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仁建 蔡家利 +5 位作者 徐佳缘 张贵 梁晓媛 李夏庆 郭萍 郑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0年第2期34-39,共6页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型的胶体金诊断试纸条,以用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了酒红色的30 nm胶体金颗粒,胶体金颗粒标记的单抗的实际标记量为6μg/mL。选用了2种稳定剂BSA和PEG20000获得...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型的胶体金诊断试纸条,以用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了酒红色的30 nm胶体金颗粒,胶体金颗粒标记的单抗的实际标记量为6μg/mL。选用了2种稳定剂BSA和PEG20000获得了稳定的金标抗体溶液。实验结果表明:第7种样品垫处理液和第7种结合垫处理液处理样品垫和结合垫组装的试纸条效果最好;试纸条检测HPV16E6蛋白为阳性,检测HPV16L1蛋白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宫颈癌 胶体金 单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 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霍锋 张泷 张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089-4091,共3页
DNA分子标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新技术。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类型、基本原理和特点,概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药用植物鉴别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技术 药用植物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丙烯酸涂层的防腐蚀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焕方 张胜涛 +1 位作者 彭超 车向前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3-354,358,共3页
制备了本征态聚苯胺质量分数分别为0%、1%、3%、5%及10%的聚苯胺丙烯酸防腐蚀涂层,通过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及在3%NaCl溶液中的常温浸泡试验对比了其防腐蚀性能。研究表明聚苯胺含量对涂层的防腐蚀性能有较大影响,涂层... 制备了本征态聚苯胺质量分数分别为0%、1%、3%、5%及10%的聚苯胺丙烯酸防腐蚀涂层,通过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及在3%NaCl溶液中的常温浸泡试验对比了其防腐蚀性能。研究表明聚苯胺含量对涂层的防腐蚀性能有较大影响,涂层中聚苯胺含量较小时,随着聚苯胺含量的增加,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相应提高,而随着聚苯胺含量的进一步增加,涂层的防腐效果开始下降。聚苯胺质量分数为3%时,涂层具有最佳的防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防腐蚀 丙烯酸涂料 电化学阻抗谱 浸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热法研究蟾蜍甾二烯类化合物对嗜热四膜虫BF5生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玉梅 胥秀英 +3 位作者 张少锋 鄢丹 肖小河 彭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93-1698,共6页
采用微量热法研究中药蟾蜍中4种蟾蜍甾二烯类化合物(BD)对嗜热四膜虫BF5生长代谢的影响.在不同给药条件下,以表达热功率-时间曲线(热谱曲线)的特征参数生长速率常数(k),最大产热功率(Pmax)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对4种蟾蜍甾二烯... 采用微量热法研究中药蟾蜍中4种蟾蜍甾二烯类化合物(BD)对嗜热四膜虫BF5生长代谢的影响.在不同给药条件下,以表达热功率-时间曲线(热谱曲线)的特征参数生长速率常数(k),最大产热功率(Pmax)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对4种蟾蜍甾二烯类化合物干预嗜热四膜虫生长代谢程度进行客观的量化评价.结果表明:k和Pmax均随4种蟾蜍甾二烯类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减小,且k与不同化合物的相应浓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8);华蟾毒精、蟾毒灵、蟾毒它灵和日蟾毒它灵的IC50分别为119.2、106.14、73.80和54.75μg·mL-1,即毒性效应大小顺序为日蟾毒它灵>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毒精.初步构毒关系研究表明,在蟾蜍甾二烯结构母核C11上引入α-OH,C14上引入β-OH,C16上引入β-OAC以及C14与C15未发生脱水均可明显增加蟾蜍甾二烯对嗜热四膜虫BF5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法 蟾蜍甾二烯 嗜热四膜虫BF5 生长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基质中乙炔缓释的扩散模型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丽杰 赵天涛 +1 位作者 赵由才 石晓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07-1312,共6页
以甲烷生物抑制和长效缓释技术为基础,制备了石蜡/松香复合基质的甲烷缓释抑制剂。考察了乙炔和钙离子的释放情况,当碳化钙/石蜡比例为1:1、缓释剂直径为10mm时可获得较好的缓释效果,包裹醋酸纤维(CA)膜对缓释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基质... 以甲烷生物抑制和长效缓释技术为基础,制备了石蜡/松香复合基质的甲烷缓释抑制剂。考察了乙炔和钙离子的释放情况,当碳化钙/石蜡比例为1:1、缓释剂直径为10mm时可获得较好的缓释效果,包裹醋酸纤维(CA)膜对缓释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基质中添加松香含量达到20%时,缓释145d的释放度仅为28.42%。Sinclair&Peppas经验扩散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乙炔的释放过程。基于复合基质扩散特性推演出了修正的Higu-chi理论模型,并获得了有效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 碳化钙 甲烷抑制 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中HPV不同亚型的检测及测序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方毅 姜海蓉 +4 位作者 刘芳 杜志银 林治华 彭方亮 赵卫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89-1692,共4页
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各型DNA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PV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PCR检测123例喉癌组织及123例喉粘膜上皮组织中HPV各型DNA。同时进行DNA测序,结果:在123例喉癌标本中,HPV-L1,-16E6/E7,... 目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各型DNA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PV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PCR检测123例喉癌组织及123例喉粘膜上皮组织中HPV各型DNA。同时进行DNA测序,结果:在123例喉癌标本中,HPV-L1,-16E6/E7,-18E6/E7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其他各型。123例喉粘膜PCR结果表明:低危型HPV的阳性率与喉癌相近;高危型HPV的阳性率虽远远低于喉癌,但随着组织病变程度加重阳性率逐渐升高;HPV-L1的阳性率高于HPV-16E6、E7,随着组织病变程度加重,HPV-L1的检出率逐渐增高。结论:HPV-16感染会增强喉上皮病变的风险,而HPV-18有协同作用;L1片段适合用于检测HP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测定 喉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