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回归抑或超越:专利间接侵权与共同侵权理论之辨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何培育
蒋启蒙
-
机构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研究院
-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7,共12页
-
基金
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认定证据规则研究"(SS18-B-30)
-
文摘
共同侵权理论与间接侵权制度是规制专利间接侵权的两种不同路径。域外主要国家在解决专利间接侵权问题时,大多经历了从共同侵权理论向间接侵权制度的转变。我国在进行制度选择与设计时,应理性考虑法律传统与司法现状,在适用共同侵权理论解决专利间接侵权问题时,应将视野扩张至广义共同侵权理论之上,对一般间接侵权情形可适用客观共同加害行为以及教唆或帮助行为,对不满足共同侵权构成要件的专利间接侵权特殊事由可将其法定化并直接追究间接侵权人的责任。
-
关键词
共同侵权
专利间接侵权
教唆或帮助
诱导侵权
辅助侵权
-
Keywords
joint tort
patent indirect infringement
abet and aid
induced infringement
-
分类号
D923.4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论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认定的证明责任分配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何培育
蒋启蒙
-
机构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
北京市中银(重庆)律师事务所
重庆理工大学"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研究院
-
出处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59,共12页
-
基金
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认定证据规则研究"(SS18-B-30)
-
文摘
解决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难之道,不仅需要从实体法层面对专利损害有本质的认识,更需要从程序法角度解决传统证据规则引起的损害赔偿数额的事实认定困难。分析发现,证据距离是导致证据难以满足证据能力、证明力要求及证明标准的根本原因。对此,引入证明责任分配的修正规范说理论,并结合司法实践,构建以证明责任分配一般规则与举证责任减轻规则相结合的二元专利侵权证明责任分配体系,适用证据契约、推定、证明妨碍和法官裁量等规则,以解决专利损害赔偿难问题。
-
关键词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
证明责任
证据距离
举证责任减轻规则
-
Keywords
patent infringement damages
burden of proof
evidence distance
alleviating rules of proof burden
-
分类号
D923.4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