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OCT、Lenstar、UBM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婷 秦宇 曲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比较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Lenstar、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性、相关性、一致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10月到2016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就诊的患者54例(83眼),按顺序行Len... 目的比较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Lenstar、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性、相关性、一致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10月到2016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就诊的患者54例(83眼),按顺序行Lenstar、AS-OCT、UBM检查,测量CCT。差异性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 3种仪器的CCT测量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仪器的CCT测量结果有显著相关性(均P<0.001)和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AS-OCT、Lenstar、UBM的CCT测量结果有良好一致性和高度相关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替代。AS-OCT可作为青光眼早期筛查、判断CCT厚度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中央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睫状体脱离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桂君民 贾力 刘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639-1640,共2页
目的对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睫状体脱离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连续收治的43例(43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检查结... 目的对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睫状体脱离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连续收治的43例(43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检查结果分为有睫状体脱离组和无睫状体脱离组,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2组术前睫状体脱离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睫状体脱离对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成功率的影响等。结果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睫状体脱离发生率为25.6%(11/43)。睫状体脱离组年龄[(52.9±13.6)岁]大于无睫状体脱离组[(47.1±18.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视力、眼压、视网膜脱离时间、脱离范围以及视网膜裂孔大小对睫状体脱离发生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有睫状体脱离组一次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率为90.9%,无睫状体脱离组为9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组约有l/4的患者合并有睫状体脱离。术前视力、眼压、视网膜脱离时间、脱离范围以及视网膜裂孔大小和睫状体脱离没有明显关系,有无睫状体脱离并不影响视网膜脱离的初次手术复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睫状体脱离 发生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挫伤早期高眼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补硒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春梅 谭吉林 余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眼挫伤早期高眼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补硒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眼挫伤早期高眼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选患者是否接受补硒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讨眼挫伤早期高眼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补硒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眼挫伤早期高眼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选患者是否接受补硒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硒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伴有2种以上损伤类型,以前房积血最常见,其次为晶状体脱位、虹膜裂伤或粘连、房角挫伤、角膜异物、眶骨折等。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平均眼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感光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12例(27.91%)患者视力≥0.01,明显多于对照组[5例(11.6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例(4.65%),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18.60%)](P<0.05)。结论眼挫伤早期高眼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前房积血、晶状体脱位、虹膜撕裂或粘连及房角损伤等,在药物降眼压、促进房水循环的基础上,联合抗炎、清除淤血、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降眼压,同时补硒可以帮助患者视力恢复,减少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挫伤 眼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摘出术联合TECNIS Symfony人工晶状体植入不同预留度数设计对老视眼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谭吉林 秦艳 +1 位作者 王昌鹏 叶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85-791,共7页
目的分析双眼白内障摘出术联合TECNISSymfony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矫正老视前采取不同预留屈光度设计对疗效及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行双眼白内障摘除术联合T... 目的分析双眼白内障摘出术联合TECNISSymfony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矫正老视前采取不同预留屈光度设计对疗效及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行双眼白内障摘除术联合TECNISSymfonyIOL植入的患者120例240眼,根据手术设计不同分为正视组、微近视组和微单视组,每组40例80眼.正视组双眼预留屈光度为+0.10^-0.20D,微近视组双眼预留为-0.20^-0.50D,微单眼视组主视眼预留屈光度为+0.10^-0.20D,非主视眼预留-0.50^-0.75D.术后3个月绘制各组单眼视和双眼视离焦曲线,分析其全程视力情况;用iTrace视功能分析仪检测其MTF值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功能调查问卷完成视功能量表分析,比较各组老视眼术后脱镜率及不良视觉现象的发生率.结果与正视组比较,微近视组术后双眼视的离焦曲线整体右移0.35D,形态无变化;而微单视组双眼视时离焦曲线形态波峰明显变宽,曲线下降趋势更平缓.3组术后在远视力功能区脱镜率均为100.00%,在中视力功能区微单视组脱镜率为100.00%,高于正视组的80.00%及微近视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P=0.01);在近视力功能区微单视组脱镜率为90.00%,明显高于正视组的27.50%及微近视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4;P<0.01).微单视组主视眼MTF值高于非主视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P=0.001).各组患者不良视觉现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白内障摘出术联合TECNISsymfonyIOL植入矫正老视,不同的预留度数设计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其中采用微单眼视设计术后脱镜率最高,可以提供满意的双眼远、中、近全程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TECNIS Symphony人工晶状体 微单视 老视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矫正角膜规则散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秦艳 陈春梅 +2 位作者 周晓虹 谭吉林 秦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41-846,共6页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emtosecond laser 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FLACS)矫正角膜规则散光的早期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选择就诊于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白内障合并角膜规则散光(0.75~4.00D)患...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emtosecond laser 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FLACS)矫正角膜规则散光的早期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选择就诊于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白内障合并角膜规则散光(0.75~4.00D)患者60例,分为手工组及飞秒组,每组30例(30眼)。术前测量裸眼远视力和散光量(TIA);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测量裸眼远视力、残余散光量(difference vector,DV)和手术矫正散光量(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由TIA和SIA计算出散光矫正指数(correction index,CI)。术后观察早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采用问卷法比较两组远视力脱镜率。结果飞秒组与手工组裸眼远视力和残余散光量比较,术后1个月和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3个月的组内比较,两组裸眼远视力和残余散光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飞秒组CI明显高于手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飞秒组脱镜率(75.0%)与手工组(4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手工方法,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矫正低、中度角膜规则散光的疗效优异,为白内障合并角膜规则散光患者增添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规则散光 白内障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 矫正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偏心量对眼轴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春梅 秦艳 +2 位作者 杨川会 胡嘉黎 秦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28-732,共5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orthokeratology,OK)镜引起的偏心量对眼轴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符合入选标准、完成OK镜验配并坚持戴镜12个月的青少年患者162例(右眼为观察眼),按年龄分为低龄组(8~11岁)和高龄组(12~15岁)... 目的观察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orthokeratology,OK)镜引起的偏心量对眼轴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符合入选标准、完成OK镜验配并坚持戴镜12个月的青少年患者162例(右眼为观察眼),按年龄分为低龄组(8~11岁)和高龄组(12~15岁),每组81例。在戴OK镜后3和12个月,观察角膜地形图和眼轴,分析两组的偏心程度和偏心发生率,以及偏心量对眼轴的影响。结果在戴OK镜后3个月,低龄组低、中和重度偏心的发生率分别为27.16%、49.38%和23.46%,高龄组低、中和重度偏心的发生率分别为19.75%、56.79%和23.46%;在戴OK镜后12个月时,低龄组低、中和重度偏心的发生率分别为30.86%、45.68%和23.46%,高龄组低、中和重度偏心的发生率分别为19.75%、56.79%和23.46%,两组间在不同时间点的低、中、重度偏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偏心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计算戴OK镜前与戴OK镜12个月后的眼轴差值及近视球镜差值,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戴镜1年后的眼轴[低龄组(24.97±0.55)mm,高龄组(24.99±0.65)mm]与戴镜前[低龄组(24.83±0.53)mm,高龄组(24.85±0.64)mm]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1年后的近视球镜与戴镜前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15岁,发生重度偏心的戴OK镜人群,其眼轴增长较低度和中度偏心的戴OK镜人群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15岁青少年配戴OK镜12个月,偏心的发生率无年龄相关性。戴镜3个月后,偏心量基本稳定。戴镜12个月时,重度偏心的青少年眼轴增长显著大于低度、中度偏心组。早期发现、及时纠正有助于近视进展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角膜塑形镜 偏心 眼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