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庆凉风垭飞仙关组风暴流沉积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童熙盛
唐勇
-
机构
重庆煤炭工业学校
-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1-127,共7页
-
文摘
本文根据重庆中梁山凉风垭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风暴岩的特征,讨论了在风暴作用下的沉积环境中形成一系列独特的沉积物类型和沉积标志。一个完整的风暴流沉积序列,由底部、中部和顶部三个部分六个层段组成。并根据剖面上各单元风暴层各层段发育程度和滞留砾石特点不同,划分出原地型滞留砾石近积风暴岩、异地型滞留砾石近积风暴岩和迭加型近积风暴岩三种类型。
-
关键词
风暴流
沉积序列
飞仙关组
风暴岩
-
分类号
P588.2
[天文地球—岩石学]
-
-
题名重庆地区茅口组石灰岩岩溶晶洞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董兴文
-
机构
重庆煤炭工业学校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1986年第4期25-29,7+24,共7页
-
文摘
在断层发育的背斜轴部及较低水文网附近,重庆地区茅口组顶部质纯石灰岩中有大量岩溶晶洞,并有天然气产出。洞壁常见方解石伟晶。这些晶洞形成于第三纪。研究其特征、规律和成因,对勘探与此有关的天然气藏有现实意义。
-
关键词
晶洞
沉积构造
茅口组
石灰岩
碳酸盐岩
古岩溶
古喀斯特
成因探讨
-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重庆中梁山地区二叠—三叠系过渡层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詹承凯
蒋伟杰
-
机构
重庆煤炭工业学校
-
出处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89年第2期168-174,共7页
-
文摘
笔者通过重庆中梁山地区海相二叠—三叠系过渡层的发现及研究,认为二叠、三叠系原划定的假整合面不存在;过渡层的时代应定为早三叠世,也就是把前人厘定的二叠、三叠系界线上移1.01m。
-
关键词
地层
过渡层
二叠纪
三叠纪
重庆
-
分类号
P534.4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缝合线形成的条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蔡杰兴
-
机构
重庆煤炭工业学校
-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38-140,共3页
-
文摘
缝合线是碳酸盐岩中又常见又醒目的一种构造。它的成因有很多假说,流行的是压溶说。笔者重点观察研究了华蓥山煤田和南桐煤田二叠系、三叠系灰岩的缝合线。 1.线合线成因缝合线主要由围岩、缝合面、缝合膜三要素组成。围岩是缝合线两侧的岩石;缝合面是围岩溶解凹凸不平的复杂面;缝合膜是由围岩溶解残留物在线合面上聚集压实而成的薄膜。围岩与缝合膜的矿物成分对比如表1。
-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压溶
桐煤
华蓥山
和南
合线
白云岩
合膜
矿物成分
孔隙度
-
分类号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
-
题名试论苏轼的美学思想与道学的联系
- 5
-
-
作者
张维
-
机构
重庆煤炭工业学校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
文摘
试论苏轼的美学思想与道学的联系张维苏轼作为一代文豪,他在诗歌、散文、书法、绘画艺术等方面的卓越贡献是世人所公认的,人们在阅读苏轼作品时,不但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又能得到一种道的启示,可以说美与道共存于苏轼的艺术作品中。苏轨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而且是...
-
关键词
苏轼
美学思想
以诗为词
寓意于物
审美意象
中国美学史
绘画艺术
诗歌创作
豪放词风
艺术创作
-
分类号
B83-09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低空竖直整体倒装凿井井架
- 6
-
-
作者
邹绍明
-
机构
重庆煤炭工业学校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8年第1期15-16,63,共3页
-
文摘
总结低空倒装凿井井架的工艺,倒装步骤。
-
关键词
凿井井架
天轮平台
表土段
封口盘
井塔
爬杆
垫木
井口时间
角柱
十字线
-
分类号
TD22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开放性理论教学探讨
- 7
-
-
作者
刘永祥
-
机构
四川重庆煤炭工业学校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1-32,共2页
-
文摘
中专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应用型的、实践型的技术人才。根据中专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中专学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开放式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如何贯彻开放性?我在《数学》与《算法语言》课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些探索。
-
关键词
教学过程
例题分析
实习
教学法
理解能力培养
中专教育
开放性理论教学
-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缝合线形成机理的探讨
- 8
-
-
作者
蔡杰兴
-
机构
重庆煤炭工业学校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2-18,共7页
-
文摘
在概述缝合线特征的基础上,应用热力学原理论述了缝合线的形成机理,阐明了缝合线形成的温度、压力、深度等条件及其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
关键词
缝合线
碳酸盐岩
岩石构造
-
分类号
P588.245
[天文地球—岩石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