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动汽车机电耦合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操 张伟 +1 位作者 李云虹 易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9,共10页
研究了机电耦合系统传动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机电耦合系统机械损耗、电控损耗和电机损耗3部分损耗的组成及影响因子,分析得出机械损耗与摩擦条件密切相关,电控损耗包括IGBT损耗和FWD损耗,二者均受开关频率影响,电机损耗与磁场强度... 研究了机电耦合系统传动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机电耦合系统机械损耗、电控损耗和电机损耗3部分损耗的组成及影响因子,分析得出机械损耗与摩擦条件密切相关,电控损耗包括IGBT损耗和FWD损耗,二者均受开关频率影响,电机损耗与磁场强度和电流大小有关。提出通过改善摩擦条件和调整IGBT开关频率来优化机电耦合系统综合效率,开发了机电耦合系统传动效率测试台架,依托自主开发的测试台架分别测得了纯电模式下机械损耗、电控损耗和电机损耗在不同工况下的结果,分析了机械损耗、电控损耗和电机损耗随工况条件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低摩擦轴承和低黏度油品改善摩擦条件后可以有效降低机械损耗,最高效率提升了0.9%;IGBT开关频率从10 kHz调整为5 kHz,在低速段传动效率有明显提升。因此,提出了基于传动效率的IGBT开关频率动态调整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动汽车 机电耦合系统 传动效率 功率损耗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研究
2
作者 邹喜红 张艺巍 +5 位作者 袁冬梅 向刚 谭云龙 邱伟本 王秦锋 熊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311,共9页
应力-应变特性是聚脲金属复合层板疲劳强度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因此提出了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在复合层板有限元模型的聚脲层和金属层之间插入cohesive单元模拟两者之间的脱粘工艺;在拉伸试验的基础上,采用Ogde... 应力-应变特性是聚脲金属复合层板疲劳强度设计和分析的基础,因此提出了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在复合层板有限元模型的聚脲层和金属层之间插入cohesive单元模拟两者之间的脱粘工艺;在拉伸试验的基础上,采用Ogden二阶超弹性模型建立聚脲本构模型,并分别建立金属弹、塑性和损伤阶段的本构模型,将建立的本构模型及参数应用于有限元模型中完成仿真。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误差均在5%以内。两者的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建立的聚脲金属复合层板应力-应变特性仿真及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金属 复合层板 本构模型 应力-应变曲线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悬架参数实测载荷谱识别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邹喜红 陈袁莉 +2 位作者 袁冬梅 支川银 向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3-40,共8页
为准确获取悬架参数,提出基于实际行驶载荷谱的某汽车悬架系统参数识别方法。结合悬架振动系统动力学,组建了车速、振动加速度、悬架位移等载荷谱同步采集系统,采集并分析了某试验场典型路面匀速行驶载荷谱。结合1/4悬架系统模型和最小... 为准确获取悬架参数,提出基于实际行驶载荷谱的某汽车悬架系统参数识别方法。结合悬架振动系统动力学,组建了车速、振动加速度、悬架位移等载荷谱同步采集系统,采集并分析了某试验场典型路面匀速行驶载荷谱。结合1/4悬架系统模型和最小二乘法,提出了递推最小二乘法悬架系统参数识别方法,并进行了验证,识别误差在1%之内。在此基础上,结合采集和分析后的实际行驶载荷谱,以异响路采集数据对悬架参数进行了识别,以综合路采集数据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仿真与实测的簧上加速度均方根值相对误差均在8%以内,仿真与实测的簧下加速度均方根值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参数识别结果准确度高,为车辆悬架系统参数的识别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悬架 参数识别 实测载荷谱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用户的电驱动总成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4
作者 邹喜红 肖谕凯 +3 位作者 苏航 洪浩 杨玺 周雨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7,共10页
为实现电驱动总成效率评价与用户端的关联,提出了基于用户实际行驶工况的效率评价方法。以采集的某型纯电动汽车用户工况数据为基础,基于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采样方法,预测了用户目标里程下的转矩-转速工况点分布。提出了以... 为实现电驱动总成效率评价与用户端的关联,提出了基于用户实际行驶工况的效率评价方法。以采集的某型纯电动汽车用户工况数据为基础,基于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采样方法,预测了用户目标里程下的转矩-转速工况点分布。提出了以台架效率数据为驱动建立效率预测模型的方法,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建立了效率预测模型。结合用户目标里程下的转矩-转速工况点分布和效率预测模型,提出并建立了关联用户的电驱动总成效率评价方法。本研究为更加全面了解电驱动产品用户端使用特征、合理评价电驱动总成效率和电驱动总成效率匹配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关联 电驱动总成 遗传算法 效率预测 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永丽 易鹏 王晶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1-76,82,共7页
为分析电磁参数变化对伺服驱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齿轮系统动力学和电磁学相关理论,建立一种包括电磁刚度的四惯量机电耦合模型;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时间历程曲线、相平面图和幅频特性曲线,并应用4阶Runge... 为分析电磁参数变化对伺服驱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齿轮系统动力学和电磁学相关理论,建立一种包括电磁刚度的四惯量机电耦合模型;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时间历程曲线、相平面图和幅频特性曲线,并应用4阶Runge-Kutta法对该解析法所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取5次谐波后,增量谐波平衡法可得到精确的解析解。当电磁刚度由105N·m/rad增大至106N·m/rad时,系统会由稳定的周期一解经倍周期分叉转变为混沌运动;而当电磁刚度由104N·m/rad增大至105N·m/rad,再增大至106N·m/rad时,系统的最大振动量纲幅值由1.153减小至1.12,说明电磁刚度对系统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通过分析电磁刚度这一参数对系统周期解及运行稳定性影响,为伺服驱动系统扭振控制及往高精度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机电耦合 增量谐波平衡法 电磁刚度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载荷谱的三维路面重构方法
6
作者 邹喜红 周玉婷 +3 位作者 周雨航 肖谕凯 周擎 付凌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7-55,共9页
针对三维路面重构时路面不平度难以描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实测载荷谱反求路面的方法。在建立采集方法和测试系统基础上采集某车实际行驶载荷谱,以3种典型路面下的直线匀速行驶工况为例进行三维路面重构。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路面反求模... 针对三维路面重构时路面不平度难以描述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实测载荷谱反求路面的方法。在建立采集方法和测试系统基础上采集某车实际行驶载荷谱,以3种典型路面下的直线匀速行驶工况为例进行三维路面重构。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路面反求模型,使用车辆7自由度路面输入振动模型在标准等级路面输入下的输出响应,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验证。以实测和积分后的载荷谱为输入,反求得到二维路面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使用三角网格法对三维路面进行重构。研究结果表明:反求出的路面作为激励输入至7自由度路面输入振动模型中,输出的簧上及簧下加速度与实测相对误差在8%以内,验证了路面反求结果的有效性,为三维路面重构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载荷谱 三维路面重构 BP神经网络 三角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速器传动轴变形对齿轮传递误差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光泽 陈雪松 +1 位作者 田联明 黄修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5,共7页
以某单对齿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建立只考虑传动轴变形的齿轴系统仿真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扭矩下传动轴变形对齿轮传递误差的影响以及齿轮传递误差对传动轴单自由度变形的敏感度;通过改变输入输出轴的弹性模量以及齿轮在传动轴上的不同安... 以某单对齿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建立只考虑传动轴变形的齿轴系统仿真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扭矩下传动轴变形对齿轮传递误差的影响以及齿轮传递误差对传动轴单自由度变形的敏感度;通过改变输入输出轴的弹性模量以及齿轮在传动轴上的不同安装位置,分析了传动轴刚度以及齿轮安装位置对齿轮传递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扭矩下传动轴变形对齿轮传递误差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齿轮传递误差对传动轴绕X方向(中心距方向)转动变形最为敏感,对绕Y方向(齿轮圆周力方向)转动变形的敏感度次之;齿轮安装位置在前轴承附近,齿轮传递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器传动轴 变形 齿轮传递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