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沙地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探析——以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涪陵黑猪种养模式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强 龚世龙 +2 位作者 张世洪 梁光华 李海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225-226,共2页
生猪养殖因占用大量耕地和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一直是养殖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政府亟待破解的保持猪肉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自相矛盾的难题。本文从推广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的意义、研究重金属污染因子迁移特性的重要性和研究作物... 生猪养殖因占用大量耕地和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一直是养殖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政府亟待破解的保持猪肉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自相矛盾的难题。本文从推广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的意义、研究重金属污染因子迁移特性的重要性和研究作物品种选择的重要性3个方面阐述了人工沙地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试验研究需要关注的关键点,以期为人工沙地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生猪养殖 涪陵黑猪 种养循环生态模式 重庆涪陵 南沱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涪陵区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光华 邓敏 +4 位作者 张世洪 李海林 李兵 李海华 张志斌 《畜禽业》 2019年第6期45-46,共2页
依据涪陵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市场对品质猪肉的高需求、传统养殖模式污染严重、外三元品种边际效益低等问题,结合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阐述我区... 依据涪陵区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市场对品质猪肉的高需求、传统养殖模式污染严重、外三元品种边际效益低等问题,结合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阐述我区在创新联合育种、养殖模式转型、盈利模式升级、人才转型升级、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升级、三产业融合和产业平台升级等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生猪产业 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 发展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黑猪产业发展现状探讨
3
作者 梁光华 邓敏 +6 位作者 张世洪 李海林 李兵 李海华 张志兵 朱丹 陈四清 《湖北畜牧兽医》 2019年第7期43-44,共2页
结合重庆涪陵区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生猪产业存在肉品质差、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培育新品系、钻研绿色养殖新模式,涪陵黑猪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并取得了明显成绩。对其进行了介绍,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生猪产业 涪陵黑猪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周山地猪保种选育初报 被引量:3
4
作者 朱丹 陈四清 +3 位作者 郭宗义 何朝勇 郭恒翠 李兴桂 《畜禽业》 2020年第9期6-7,10,共3页
详细介绍了盆周山地猪作为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按照农业农村部《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建立保种场,从基础群组建到后备猪培育、选种选配、饲料营养、杂交利用的初步研究测定结果,对地方猪生物多样性保存,地方... 详细介绍了盆周山地猪作为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按照农业农村部《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建立保种场,从基础群组建到后备猪培育、选种选配、饲料营养、杂交利用的初步研究测定结果,对地方猪生物多样性保存,地方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周山地猪 保种 选育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周山地猪肥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宗义 朱丹 +3 位作者 陈四清 何朝勇 任小明 何道龄 《畜禽业》 2019年第11期10-11,共2页
目的研究盆周山地猪肥育性能。方法在盆周山地猪纯繁选育的同时连续5年开展的肥育性能测定,仔猪阉割后在中等营养水平条件下,测定了育肥猪体重20~90 kg阶段的日增重、料肉比、体长、体高、胸围、倒数3~4肋膘厚、倒数3~4肋眼肌面积等生... 目的研究盆周山地猪肥育性能。方法在盆周山地猪纯繁选育的同时连续5年开展的肥育性能测定,仔猪阉割后在中等营养水平条件下,测定了育肥猪体重20~90 kg阶段的日增重、料肉比、体长、体高、胸围、倒数3~4肋膘厚、倒数3~4肋眼肌面积等生长发育指标,抽取部分猪屠宰,测定屠宰率、三点均膘、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等胴体指标,肉色、pH 1、肌内脂肪等肉质指标。结果盆周山地猪日增重400 g,料肉比4∶1~4.28∶1,90 kg体长112~120 cm,体高56.5~58.3 cm,胸周围102.53~106.20 cm,倒数3~4肋膘厚3.40~3.89 mm,倒数3~4肋眼肌面积11.90~16.25 cm^2,屠宰率71%~74%,瘦肉率38%~49.8%,肉色3.9以上,pH值6.2以上,肌内脂肪含量3.61%以上。结论盆周山地猪体高中等,背膘较厚,眼肌面积小,是典型的脂肪型猪种,具有肉色鲜红、肌肉系水力强、肌纤维细嫩、肉质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猪 育肥 胴体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黑猪配套系Ⅱ系猪肥育性能研究报告
6
作者 朱丹 陈四清 +3 位作者 郭宗义 何朝勇 任小明 罗登 《畜禽业》 2021年第12期4-6,共3页
详细介绍了涪陵黑猪配套系母本父系同胞育肥和屠宰及肉质测定结果,对测试猪的选择、起试体重,结束体重、体尺、背膘和眼肌面积等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涪陵黑猪配套系母本父系的肥育、屠宰、肉质各项性能指标,与外三元商品猪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涪陵黑猪 配套系 肥育猪 屠宰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黑猪Ⅱ系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肉质性状研究
7
作者 张凤鸣 朱丹 +3 位作者 陈四清 何朝勇 任小明 何道龄 《畜禽业》 2019年第11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涪陵黑猪Ⅱ系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肉质性状。方法利用太湖猪作为母本、杜洛克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随后进行横交固定,测定杂交后代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肉质品质以及胴体特性。结果涪陵黑猪Ⅱ系日增重0.56±0.08 kg,料重比3.4... 目的研究涪陵黑猪Ⅱ系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肉质性状。方法利用太湖猪作为母本、杜洛克作为父本进行杂交,随后进行横交固定,测定杂交后代繁殖性能、生长性能、肉质品质以及胴体特性。结果涪陵黑猪Ⅱ系日增重0.56±0.08 kg,料重比3.44±0.51,屠宰率73.07%,瘦肉率51.87%,胴体背膘厚28.25 mm,眼肌面积29.45 cm^2,肌内脂肪含量3.11%±0.16%,平均产子数12.1头。结论涪陵黑猪Ⅱ系具备高产子性,肉质品质高,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瘦肉率高的优点,显示此次杂交产生了较大的杂种优势和遗传互补效应,杂交利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利用 繁殖性能 生长性能 胴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猪保种组群构建策略
8
作者 朱丹 陈四清 +4 位作者 郭宗义 何朝勇 任小明 罗登 张波 《畜禽业》 2023年第2期18-20,共3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资源,因此地方猪保种意义重大。详细介绍地方猪保种组群构建模式,包括组建基础群、...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资源,因此地方猪保种意义重大。详细介绍地方猪保种组群构建模式,包括组建基础群、采样、血缘鉴定、系谱构建、选种选配、群体规模、过渡性管理、档案管理等,为地方猪保种组群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猪 保种 组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黑猪种养循环生态大棚与传统半封闭猪舍育肥性能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光华 邓敏 +6 位作者 张世洪 何晶晶 李海林 李海华 张志兵 朱丹 陈四清 《畜禽业》 2019年第7期4-5,7,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涪陵黑猪在种养循环生态大棚内的育肥性能,并与传统半封闭育肥猪舍比较。方法在同一品种、同一饲料、同一时间段内由同一饲养员分别在种养循环生态大棚和传统半封闭猪舍内对涪陵黑猪育肥,记录数据,育肥结束后,统计分析并对... 目的初步研究涪陵黑猪在种养循环生态大棚内的育肥性能,并与传统半封闭育肥猪舍比较。方法在同一品种、同一饲料、同一时间段内由同一饲养员分别在种养循环生态大棚和传统半封闭猪舍内对涪陵黑猪育肥,记录数据,育肥结束后,统计分析并对比两者育肥性能指标。结果种养循环生态大棚实验结果为:发病率为5%,成活率为99.60%,日增重为(614.04±62.22)g,料重比(3.06±0.09):1;传统半封闭猪舍实验结果为:发病率为9%,成活率为98.40%,日增重为(516.53±51.79)g,料重比(3.38±0.01):1。结论涪陵黑猪育肥,种养循环生态大棚优于传统半封闭式猪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黑猪 种养循环生态大棚 半封闭猪舍 育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